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旅行青蛙为何会火隐藏多少心理机制

旅行青蛙为何会火隐藏多少心理机制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6:20:15 | 移动端:旅行青蛙为何会火隐藏多少心理机制

没有用任何的推广方式甚至也不需要进行汉化,就这样这款游戏默默爬上了第一。这就是最近火遍朋友圈的高冷又萌又佛系的主角蛙,汉语名字叫《旅行青蛙》原名旅かえる。

“蛙儿子不出门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旅游一趟回来一直在家里吃吃吃!是不是我蛙有心事了!”

“我家蛙出门40分钟就给我寄明信片了,好乖~”

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这样的言论给包围了?

今天的这篇文章,就试图带你分析这款现象级爆款游戏背后的心理学运作机制,一旦掌握了这一机制,相信不论是对你我的工作还是生活,或大有裨益。

一、风靡朋友圈的养蛙游戏,魅力到底在哪里?

这款名为《旅かえる》放置型手游是Hit-point研发的休闲小游戏。游戏的玩法设置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弱智”。

我们来了解下这款游戏的玩法及套路设置。

1、游戏的大致玩法。

有人用“没事儿打开点两下”做了精准的总结。

这类游戏也因此跨越了语言障碍,全世界的玩家都能无师自通。

2、游戏的主要机制。

可以说相当简洁明了。

玩家需要采集庭院内的三叶草作为货币,购买"便当""幸运物""道具"三种商品。为青蛙准备好"旅行物资"以后,它会在某个时间点出去旅行,至于什么时候出去,什么时候回来,就看它的心情了,玩家们没法设定,也没法看到进度。

而如果玩家一直没有在背包和桌子上放置物品的话,小青蛙就会离家出走,不再回来。

3、反馈互动方面。

青蛙在旅行的过程中,会不定期的寄回一些明信片和土特产,告诉它去了哪儿,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这些明信片主要是蛙儿子和风景的合影。

题材主要采集自日本现实的景点,包括大阪城、入道崎灯塔、伊势神宫、草津温泉等等:

青蛙旅行中会遇到一些朋友,比如松鼠,蝴蝶;而一些小动物还会来到家里做客,比如名为"まいまい"的蜗牛,玩家需要用名特产来招待它们,之后也能收到它们的回礼。庭院中的邮箱可以接收小青蛙的来信、访客回礼。

除此之外,玩家们就再也没法进行其他的操作了。

据称,就是这样一款简单的游戏,却刷爆了朋友圈,大量玩家加入养蛙的行列中,即使蛙儿子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几天不回家。

从这款游戏的规则及具体玩法里,我们不难总结出以下三点:

1、游戏规则简单明确,没有任何门槛。

正是因为它的游戏规则简单而明确,没有太多的冗余和累赘,加上画风萌且清新,方能跨越语言障碍,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基数。

2、有效地利用了人们的“牵挂心理”

比如,你辛辛苦苦采集庭中的三叶草作为货币,去购置便当等物品,青蛙则任性地说走就走,让你好不牵挂。

不过你知道它在外旅行,并不是不回来,并且会给你寄来旅行的明信片或者给你带来新的客人,但至于明信片上是什么风景,带来的新朋友又是谁,这是未知的,因此引发你的好奇和憧憬,而后者能让你捱过漫长的近似无聊的等待时光,让你日思夜想割舍不下。

如果我们仔细揣摩“牵挂心理”背后的机制,不难得出这样一个规律,用公式表示如下:

牵挂心理=喜欢的意愿【意愿】+心无旁骛的付出【行动】+某种确定的大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结果】。

3、必要的反馈与互动,让你获得一种自豪及满足感。

这个青蛙也不是旅行之后就杳无音信了,相反,在你等待的过程中,他还会给你寄来各地明信片,还可能带来其他小伙伴,你热情款待之后,也能收到对方的回礼。

这种反馈及回礼,会让你的内心产生极大的满足,甚至会产生炫耀的心理,向朋友们展示你家的青蛙儿砸给你带来的礼物,这和小时候你爸妈因为你考试得了一百分忍不住出去炫耀是一样的道理。

没错,这款近似“弱智”的游戏本身简单极了,却能让很多玩家津津有味欲罢不能,正是因为背后的心理学机制在起作用。

二、职场运用篇:如何让枯燥的工作焕发新的生机?

了解到这三点心理学机制之后,我们运用到工作中,有可能会让看似枯燥乏味的工作焕发新的生机,从而让我们每天都能沉浸其中,直至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1、尽快熟悉工作的内容版块及具体规则。

工作就好像打游戏,想要圆满完成任务,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并掌握游戏规则,而部分职场人不懂得对当前的工作业务进行整理,更不懂得提炼要点,导致每天陷入了无效的忙碌,且很难获得成就感。

曾经有一名中学老师埋怨工作枯燥乏味,一度想要辞职,前来找我咨询。

我先对当事人的价值观和成就动机等方面进行排查,确定此人的价值观和特质都是符合这一职业的,接下来就需要梳理对方的工作内容,便于明确此人是否熟悉该行业的规则和玩法。

果然,当事人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一知半解,所呈现的工作内容零碎散乱,提炼不到要点。

事实上,根据当事人的陈述,在他所从事的职业中,业务关键点无非有三:一是教学工作;二是班级事务管理;三是配合并推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开展。

在教学工作方面,具体规则就是:吃透教材+把握考点+传道授业解惑;

在班级事务管理方面,具体规则就是: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发现学生特点适当分工+及时反馈;

在配合推进新教学模式方面,具体规则就是:掌握行业发展动向+开放心态勇于尝试+积极探索。

这几点规则梳理出来之后,当事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差距,也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2、运用“牵挂机制”,让工作饶有乐趣。

1)、确保自己不讨厌这份工作。

事实上,一份理想的工作要满足三个要素,分别为:感兴趣、能做好、有收入。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很难在一开始就找到这样理想的工作,如果不确定自己的兴趣,又该如何开始呢?

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果你确定自己喜欢一件事情,就去做相关工作;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喜好,至少找有一份不那么讨厌的工作开始就好。

“不讨厌”有三个前提:

①、价值观不冲突。

比如有道德良知的人不会选择贩卖人口牟取暴利。

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至少是自己可以胜任的。

③、能获得一定的物质保障。

满足这三点,就是一份理性范围的“好工作”,而一旦你能做好它,就不难获得他人认可,渐渐地,随着投入的增加,就渐渐无法割舍,极有可能从“不讨厌”变成“喜欢”。

2)、热爱的真相是什么?

像我之前文章里出现的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贾立群就是这样的例子,在他那个年代,这份职业是“分配”的结果,这个人有一点难能可贵,那就是在过往的经历中,不论做什么,都可以做的非常出色。

对于很多不明确自己喜好的人而言,有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能力不够从而引发挫败感,所以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很多时候,你并不是讨厌这份工作,而是讨厌工作中不那么成功的你自己。”

如果你吝啬于投入时间和精力,你将永远无法体验到美妙的感觉。

关系如此,工作也一样。

因为热爱的真相有一条恰恰是这样的:

我们热爱的不是眼前的这个人或者这件事,而是我们在这个人/这件事上的投入和付出。

例如青蛙游戏中,你耗费了时间和精力给青蛙购置旅行必备用品,然后花大量的时间去等待守望,尽管看似没有付出什么精力,但时间却真真切切存在的。

你越是投入,越是难以割舍。

3)、找到那个最关键的点,以点带面。

从你能做好的事情中,往往能找到成就感的关键。

曾经有一名咨询者是从事销售工作的,之前他在家具行业的门店销售做的风生水起业绩第一,可后来转行线上销售倍受打击,万般苦恼之下找到了我。

经过咨询得知,这个小伙子喜欢跳舞,他的身上散发出让人难以抗拒的热情和感染力,事实上,正是这股热情与感染力,让他在之前的门店销售中获得了不错的业绩,而后来转行到线上之后,这种热情和感染力就被大大削减了,而他的理性和耐心又不足,因此在工作中很难获得客户的认可,一度挫败感爆棚。

因此,咨询后的他得知了这个核心之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毅然转行到运用热情和感染力的职业领域,同时发展自己的舞蹈爱好,走上“斜杠之路。”

所谓斜杠,除了身兼数职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关键点是这样的:运用某项核心技能开拓落地生根的领域。

三、成功的另一种可能:平凡岁月的坚守更动人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前文提及,旅行青蛙的游戏背后有三种心理学机制,分别为:规则简单明确、运用了牵挂心理,以及相关反馈与互动。

切换到职场背景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让职业焕发生机:

1、理清岗位核心业务及具体规则;

2、从“不讨厌”且能做好的工作入手,随着能力的提升以及投入的增加,就有可能从无感变成喜欢,从而变成理想的工作;

3、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以点带面,拓展新的变现领域。?

关于最后一点,老喻曾经写过这么一个公式,即:

成功=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

如果换做个人职业发展,我把这个公式进行衍生及转化如下:

财富=核心能力*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

简·麦戈尼格尔写的《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提及:游戏之所以受到人们欢迎,核心在于实时反馈,比如你做了什么没做什么一目了然,又能立即看见反馈,因此人们才被这些反馈所激励与吸引,不断投入时间去玩。

然而旅行青蛙游戏的爆红,让我们窥见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

比起惊心动魄惊险刺激的极度体验,这款游戏提示我们其实还存在这样一种心理运作机制——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岁月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付出和守望,获得一份自我满足感。

而后者,往往更加动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旅行青蛙为何会火隐藏多少心理机制》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05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