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谓是千奇百态,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有,比如:打骂式,哄骗式等等一些,今天小编带来的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怎样的教育方式呢?一起去看看吧。
晚上11点了,儿子还在伏案写作业。
哥哥不睡觉,妹妹定是不肯进屋的。
我隐隐感到了内心“洪荒之力”开始不受控制。
好不容易哄妹妹关了灯,开始进入睡眠前奏。
这时,哥哥经过两个小时艰苦奋战最后完成了作业,蹑手蹑脚的开门进来。
“妈妈,我作业做完了。“
“嘘!那你赶紧去刷牙洗脸睡觉“
“我这天把校服忘在击剑馆了,你明天能够帮我去取一下吗?“他显然不想走。
“好,你快去洗漱睡觉。“
“你明白校服放哪里了吗?“
“哪里?“憋着一肚子火,我有点急。
“在那个绿色的垫子上,靠着墙角。“
“好好好,快去刷牙洗脸!“
“妈妈,我这天回来都没来得及跟你聊天“他一边说,一边轻手轻脚转身准备离开。
黑暗中我突然被他小小的身影击中,“那你钻我被子里来,我们聊10块钱的,行么?“
他飞快一转身钻进被子,搂着我。其实我们俩一共也没聊两句,就听他傻乎乎的说了一个火星人的笑话。
没等我催促,他就心满意足的道晚安,回自己房间去了。
焦虑,似乎成了中国妈妈的普遍心态
在我家,这个场景并不罕见,甚至能够说是常态。但是结果却完全不同。
要么是哥哥被我催急了,气急败坏的回了房间,要么是不留意弄醒了妹妹,我火山爆发把哥哥给怒吼一顿。
盛怒之下,必然牵扯出更多问题:
为什么作业做到此刻,是不是上课没有认真?
你明白不明白此刻几点了,明天不上学了吗?
你才小学二年级就做作业到十点,到了初中岂不是不用睡觉了?
当下,我满脑子都是时间很晚了,快去睡觉,完全忽略了孩子也许只是想在你身边跟你腻乎腻乎道个晚安。
妈妈的焦灼状态一览无遗。
然而,这只是那么多让人焦躁的事情中最最不起眼的一件,比起考试成绩、兴趣培养、发烧生病的事,实在微不足道。
翻开微博微信,处处都是“好妈妈这样教孩子……”,“再这么做,孩子就毁了……”“想要孩子成绩好,妈妈就应这么做……”
“妈妈几句话毁掉孩子一生……”
想做一个淡定的妈妈,实在是太难了。
“焦虑,似乎成了中国妈妈的普遍心态。”
别把孩子当绩效
还记得挺着大肚子的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健健康康的。几乎每个妈妈都在心里对自己说,不管孩子是不是漂亮,聪明与否,只要他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我都会给他我全部的爱。
随着孩子的落地,长大,我们的期望逐渐升级,我们不再满足于孩子只是健康快乐,我们期望他们成绩优异,兴趣广泛,知书达理,期望他们按照我们的期望成长。
我们除了担心孩子身体健康,还要担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我们一边期望孩子快乐成长,一边操心他们的学业是否进步;
我们督促他们努力学习的同时,还期望能徳智美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妈妈们也不断的升级对自己的要求,要入得厨房、出得厅堂,要能歌善舞,心灵手巧;要能写文,能画画,善沟通,懂英文。生怕自己拖了孩子后腿,担心自己不够努力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妈妈们忧心忡忡,唯恐因为自己一疏忽毁掉了孩子的未来,而身边的人都带着审视的目光看着你的孩子,进而评判你作为一个母亲的职责。
仿佛孩子就是妈妈们的绩效评估表,是她们的作品展示台……
不焦虑,才怪?
佛系妈妈是这样炼成的?
如何摆脱过分的焦虑让自己能够淡定一些,往佛系修炼一下呢?
1、控制你潜力范围内的事
控制欲,人人皆有。
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我们总是坚信,事情会按照我们的努力方向发展。本能的拒绝,付出的努力和最终结果的偏差所带来的落差感。
在工作中,我们总是会说要控制项目进度,控制事态发展,控制成本预算,一旦那个部分outofcontrol,肯定就是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纠正和调整。
这种心态延续到“养育孩子”上,就是要求孩子贴合每个阶段父母的期望。
而恰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最不受控制的过程,它们充满了意外和偶然。有失望沮丧,也有期盼惊喜,有不能到达目标的失落,也有远超预期的狂喜。
这个过程完全不是一个,因为妈妈付出了努力,所以孩子就就应到达某个目标的绝对关联。
唯有放弃对结果的控制,才能真正享受陪孩子一齐长大的乐趣。
我们控制不了孩子爱吃什么,只能控制带给什么样的食物;
我们控制不了孩子学习好坏,只能控制带给什么样的学习环境;
我们控制不了孩子的情绪,只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待孩子的方式;
我们控制不了孩子的未来,只能控制陪伴过程中自我的成长和收获。
成长是个奇妙的过程,让我们静静守望花开,也许和你想象的并不一样,但这样满怀期盼和惊喜的守望,本身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幸福。
2、解决问题,近的思维更有效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远的思维”和“近的思维”。
举个例子,冬天孩子穿太少的时候,“远的思维”就是那句,“你要冻死么?!”事实上穿少了和冻死之间大概还有一光年的距离,但人当时的想法就是会直接跳跃到最严重的后果。
而近的思维则是告诉他们天气很冷,要注意保暖。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放大孩子行为的后果。
一顿饭不吃,就立刻联想到营养不良;一咳嗽,立刻联想到肺炎;一次考试没考好,眼前浮现出找不到工作的悲惨结局。
甚至包括夫妻沟通中,一句无意的话,也可能让立刻觉得以后都没办法好好沟通了。
而事实真的这么可怕吗?显然不是。
当我们尝试用“近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更直接了当的解决当下的困难,而不是去设想十万八千里之后的可能性。
考试没考好,和未来能不能找到工作并没有必然联系;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会引发肺炎,而一顿饭没吃,也不会饿出毛病来。
抛开这些,我们先想想,没考好是因为练习不够还是理解错误,不吃饭是因为肠胃不适还是情绪不佳,咳嗽了是因为着凉还是上火了呢?
再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采取“具体的应对”,这样,不论是妈妈还是孩子都会在可控的范围内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到事情的成效。
实际上在孩子成长这件事情上,也确实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长效机制,也不会有能够完全照搬的经验之谈。
养孩子这件事,谁不是一边摸索,一边成长呢?
唯有爱才是最好的“KPI”
出国党妈妈—江婕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不论是熊孩子或是空心病,最后出国党还是要拼妈》,“家庭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废弃。从激励到惩罚,从自我管理到投机取巧,从积分兑换到民主表决,尝试了各种HR手段。
然,在这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发现唯有“爱”才是最好的考核。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