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末代皇帝影评

末代皇帝影评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6:45:52 | 移动端:末代皇帝影评

关于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我们也是有很多了解的,无论是民间八卦还是历史正记,关于这样的一个任务,或许只能用“悲惨”来形容他的一生,生在帝王家,又生活在这样一个衰败的朝代,他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但同样也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开始。

1

跨不过门后的人生,历史的人质

小溥仪从三岁开始被带离了生母的身边,从此近二十年一直被关在故宫这座大监狱中。

发条张的影评说过,“门”是这个片子主要的意向,影片的主题是:人是历史的人质。可以说,这两个总结相当到位。

一个不想当皇帝的人当了皇帝,等他想当皇帝的时候,又没了权力当皇帝。历史就是这么讽刺啊!

估计当他看着解放后,大街上的人高举着伟大毛主席像的时候,内心也是五味杂陈,感慨历史变迁吧。

其实导演在片子中用了很多意向,门只是最主要的一项。实际上那些藏有隐喻的意向还有布、骆驼、蝈蝈、老鼠、狗和煤炭。下面我会一一讲解。

2

布这个意向,在片子中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在溥仪登基的时候,他见到门口一块大黄布,掀开走出去,第一次看到了数百文武百官的朝拜。这对于一个三岁孩童来说是一个相当震撼的场面。

这里的布,隐喻的是溥仪的天真无邪,这个情节,表现的是溥仪的天真从此不再了。

第二次出现布这个意向,是溥仪十六岁,他看到一群太监隔着布摸人去猜是谁,于是凑过去让太监们抚摸他的“龙躯”那是溥仪在那段时光最快乐的时候,溥仪在借此来寻找童年时的天真,只有在那时,他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自己还是个人。

第三次出现布这个意向,是在溥仪剪掉了辫子,宣念着变革的决心。当他的辫子掉在了地上被皇妃文绣捡起来时,文绣说了一句“好重啊!”这里说明溥仪要卸下几千年封建王朝的重担,做回自己,要用自己的力量恢复朝纲。

当晚,溥仪与文绣和婉容在床单下面上演了一场色气满满的双飞大戏。这里的床单,跟之前的布是呼应的。

每次出现布这个意向,都是溥仪最开心的时候,也都是他做回自我的时候。可惜,他是皇帝,要触碰真实的他,只能隔着一层看不到对面的布。

3

动物

除了布,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还在片中放了许多的一箱暗示,比如随处可见的动物。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骆驼:第一次出现骆驼的时候,是溥仪十岁蒙古进贡的十二匹骆驼。他还给他的弟弟溥杰好好的显摆了一下。骆驼代表的是一种群臣向王室臣服的权力体现。

在溥仪还是皇帝的时候,骆驼还是珍稀动物,外边很难见到,可是当溥仪被冯玉祥赶出故宫,他发现大街上遍地都是骆驼之后,他终于心灰意冷。这里的骆驼,就代表了满清王朝的落寞,曾经臣服在封建统治下的臣子,如今成了大街上的苦力。

第三个意向是白鼠,这个应该跟蝈蝈一起讲,蝈蝈是小溥仪三岁登基当天从内务府大臣手里拿来的,从此就被一直放在龙椅下面关在蝈蝈笼子里。

这只蝈蝈是贯穿全片,暗示溥仪一生命运的意向。

白鼠是十六岁的溥仪,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时随便抓的。整天藏在怀里,只有他和英国老师庄士敦知道的秘密。那时的溥仪,整天想着走出故宫,去牛津大学读书。甚至还想要私逃出宫。

而这只小白鼠,就暗示了溥仪想要反抗命运,逃出故宫的意愿。

当溥仪得知生母死讯,却被一群大内侍卫拦在门口,连生母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时,他愤怒的摔死了小白鼠,这暗示了溥仪反抗意志的首次崩塌。

还是说回之前说的,门是这个片子的主要意向,溥仪的一辈子都得隔着一层布做人,也总有那一道跨不过的高高门槛,十六岁的时候学自行车,拆除了故宫里许多门槛,就暗示了他想要反抗命运的决心。那是溥仪整个片子里面对大门时最愤怒的一次,之后都再没有过。

所以,蝈蝈就是溥仪,他虽然一生中辗转了好多地方,却没有一个地方是他想去的,他走了很多路,却还是困在笼子里龙椅下的蝈蝈,被皇权的身份裹挟着的弱小昆虫。

狗这个意向,第一次出现狗,是慈禧太后驾崩的时候,那只哈巴狗就在慈溪的脚边跑,慈溪立了遗诏之后,狗就跑了。狗在中国并不是个什么好词,但导演始终是个西方人,他肯定不是把狗作为这么肤浅的解释。

在西方的文化中,狗是人类的好伙伴,而慈禧太后的遗驾前出现,说明她始终需要个伴,就跟溥仪需要小白鼠一样,那说明慈禧的一生都活在寂寞当中,只有与一只哈巴狗为伴。这个隐喻是相对统一的,那代表着被皇权束缚的女性都是寂寞空虚的。

后来在溥仪二十一岁的时候,被赶出了故宫的他带着皇后婉容皇妃文绣,在天津用灯红酒绿虚度光阴。文绣的身边就始终带着一条狗。

那时的文绣处境很尴尬,每天看着溥仪和婉容秀恩爱,溥仪甚至连碰都不碰她一下(文绣的扮演者是年轻的邬君梅,这要是换成了七老师我……嘿嘿……咳…),文绣终于在这种境地下跟溥仪离了婚,溥仪不答应,她就把溥仪的“无能”公开到各大报纸上逼着溥仪离婚。

在文绣卸下了皇妃的担子,踏出属于她自己的人生以后,她也把随身的宠物狗留给了溥仪。这里暗喻着文绣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而溥仪没有。

最后一次出现狗的隐喻,是在溥仪被日本人和川岛芳子怂恿下,被骗上了伪满洲国的皇位以后,婉容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在搞大了肚子,孩子又被日本人剥夺了生命之后,婉容被送到了精神病院。再回来,她的身边就多了两条狗。全片中,每一个王室女人身边的狗都是一个品种,也都代表着同一种意向。

还有前文说过,溥仪每次试图跨过大门时,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这次应该是对他伤害最大的。

当溥仪去过一趟日本,本以为与天皇较好的他,回到故土满洲,发现自己的近卫军连装备都给日本人没收,他大胆的当着国会的面说出满洲与日本是平等的国家,却无人理会。才意识到自己是傀儡政权。

事业上糟心,家庭也不消停,婉容跟他的司机搞大了肚子,给溥仪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

不过野史上,婉容的孩子其实不是溥仪司机的,这里导演没有明说,但我猜测,应该是婉容跟日本人搞出来的,所以日本人才那么急于杀掉婉容的孩子。

婉容的孩子被杀掉以后,婉容也被日本人急忙送到精神病院,溥仪在奔跑着追出去之后,还是被困在了那扇门的里面。这里,溥仪在面对他命中跨不过的大门时,表现出一种妥协,甚至连那句“把门打开”都喊得有气无力。这时的溥仪,已经无力再去反抗他的命运了。

4

煤炭

至于煤炭这个意向,开始出现在溥仪的十六岁大婚,关外的亲戚眷族进攻了一大批物资,其中就有一块煤炭,溥仪曾多次提出他的故乡是满洲。但是他出生在北京,后来被关在故宫里,一只也没有去过满洲,他的心中有很多想去的地方,牛津大学是他的向往,重回满洲故土去看看也是他的向往。这块煤炭代表着满洲是个像吾人的歌里唱的那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所以也代表了溥仪对满洲的憧憬。

后来在天津,他还将那块煤炭摆在了他实现人生宏愿的地图上,他始终都把那块煤炭放在满洲的位置。这也为后来他成为伪满皇帝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另外,蝈蝈这个意向在影片中间还出现过一次,是在解放后,溥仪被关进了东北旅顺战犯教改所,溥仪在牢房里睡觉的时候,画外音时常出现蝈蝈的叫声,当溥仪醒过来的时候,叫声就没有了。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很容易被当作是出现在牢房外面的蝈蝈,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里暗喻着溥仪多年来经常能能梦见龙椅下的蝈蝈,他总是在想着把那只蝈蝈放出去。

1967年,溥仪去世的那年,他终于得偿所愿,花了门票钱,踏入了他曾经的“家”,三天也逛不完的紫禁城,那时已经立起了高高的围栏,当他再次走过他曾经走过的路,也完成了人生的最后心愿,放出了蝈蝈,也让他的人生获得了自由。这里推荐去看看原片,末代皇帝的结局堪称神来之笔。

还有影片中,他的外国老师庄士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其实我初看影片时很疑惑。

这个人物在溥仪十六岁的时候进入他的生活,教授他很多国外的先进文化,在他想要出去看亡母最后一面的时候斥责太监们的无道,剥夺了他的天真。但是当溥仪享受着太监们的抚摸时,他又像其他人一样,勒令溥仪去上数学课。

溥仪对他推心置腹,甚至连想私逃去牛津大学读书都告诉他,把他当作朋友。可是他却说婚姻才是他能逃避皇权的方式,用这个借口阻止了溥仪的行动。甚至在后来,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他答应溥仪,会申请英国领事馆给他们做政治庇护。可是最终也没有了下文。而且在溥仪最低谷的时候,这个人也是第一个离开他的。可以说,影片中给庄士敦的外在塑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形象,相信任何人都会把这个老师当作掏心窝子的朋友。但是他前后矛盾的行为,让我却有些捉摸不透。

思前想后,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完整理解:其实庄士敦跟溥仪身边的太监、大臣并没有什么区别,他甚至还要不如那些人。溥仪把他当朋友,他却只是把当皇帝老师这件事当作一项工作,嘴上的答应是讨好老板,背地里他什么都不会做,他有自己的利益要考虑,当溥仪满足不了他的利益时,他就去选择自己的人生。

这种朋友我们身边有很多,他们是表面上再好不过的人,且有着君子的外表,说话时往往会考虑你的利益。但是当你的利益侵害到他的利益时,他就会第一个踹开你。在影片中,纵观溥仪的一生,身边大多都是这样的人。这也是他人生的悲凉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末代皇帝影评》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0784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