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万钧》一书由孙玉安所著,这是一代名师黄万钧阿訇的传记,作者通过去到不同的地方,采访众多人,写成了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一个大师的伟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一诺万钧读后感: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个体。
《一诺万钧》,翻开这本书,犹如打开了一盏灯,那些因时光的褪色而渐渐黯淡的人或事,慢慢在眼前亮堂起来,黄万钧阿訇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个故事,生动鲜活地在作者孙玉安老师的笔下被展开。生命不息,耕耘不止。一段个人的奋斗历程,是揭开曾经历史的一条轨迹,轨迹之上所承载的是回回民族一路驶来的艰辛和坎坷。这是值得铭记和书写的。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个体,为伊斯兰的文化传播,用自己一生的付出,躬身而行,摸索向前。
“一个人,原是死的,但我使他复活,并给他一道光明,带着在人间行走。难道他与那在重重黑暗中绝不走入光明的人是一样的吗?” 《古兰经》6:122
黄万钧阿訇就是带着一道光明行走在人间的人。
在少年时期的求学生涯中,这道光明让他信念坚定,不惧险阻。那是信仰的力量。“第二天,仍然是一个人与银色世界的空间对话,劳累根本算不得什么,只是深深的峡谷,看不到人影鸟踪的孤寂,无法言语的郁闷,似乎要把一个弱小的躯体弃绝、吞没。
他定一定神,站稳脚步,面对着千尺壑沟,开始高声诵念‘邦克‘,随着一声声‘安拉乎艾克拜尔.....‘,激昂和满足,瞬间在雪山和峡谷间振荡着,回响着,振奋着......”
寒风凛冽的严冬,零下二十几度,衣衫褴褛的黄万钧忍受着刺骨的寒冷,因为对知识的渴望,他从平凉徒步到一百里之外的固原三营。抉择好的方向,不因路途的艰辛而更改、回头或是中断,而是毅然决然地奔向知识的王国。
“当安拉援助一个人时,任何艰险的环境,再大的困难,都化作清风细雨,恰似闲庭信步。”
从平凉到固原,再到银川,后又求学回教经学院和北大,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知识的过程,在心怀高远、勇于攀登真理高峰的黄万钧阿訇看来是一次愉快之旅。正如孙玉安老师引用哲人的句子所做的比喻:“精神进入灵魂,仿佛一个人在春天进入果园;‘进来吧!再以那种方式!点亮一盏灯!
在采撷知识的惬意中渐渐丰盈。而当他被分配到内蒙古工作后却并不顺利。他被打成右派分子后调到皮毛厂做锅炉工,被派往市郊修水库,到沙石厂做苦工......这段坚苦的时期反而成为了淬炼他的时光,他舍之则藏,接受着生活无情的磨砺,他的内心更加坚强,信仰也愈加坚定。
“精神不垮,谁能奈何?路在前方,一切顺其自然。
“他清楚,一根火柴棒,能点燃一捆木柴,木柴燃烧着煤炭,煤炭放出巨大的能量,可以将温度迅速提升到1300度以上。脚下看似平淡无奇的沙土,被熊熊的烈焰烧制成耐火砖,而这块极平凡的砖块,却不怕高温,不惧寒冷,坚如铁、性如钢。难道人们不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吗?”
他从少年求学,孜孜不倦地辗转多地四十余年,遍历中国西北谒访名师。他一生中有一半时间,在学习知识中度过,而另一半时间则奉献在了伊斯兰的教育事业中。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章中有句话:“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钱理群教授认为,所谓状元宰相的文章是指权势内自说自话、自我粉饰的文章,看“地底下”则是指中国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和知识分子,他们则代表着中国的“筋骨和脊梁”。鲁迅的这句话,我们拿来在我们中国穆斯林群体上做自我反思,自从清朝末期对穆斯林灭绝式屠杀之后,穆斯林更多的处于自我封闭裹足不前的境地,而今天的穆斯林更是被多数人诟病,内外夹击。在这样的处境中,黄万钧阿訇身先士卒,他如一位毅然的拓荒者,首当其冲地扶犁开垦着中国解放以来的伊斯兰教育园地,他更像是顽强而遒劲的胡杨,以一副铮铮铁骨在时代大背景的风沙中洗礼、淬炼。
孙玉安老师以诗歌的形式在书中描述:“你天生/为迎接考验/给后人/树起榜样/贫瘠沙土之下小的根须/竭力探索着生机/倔强的肢体/面对狂风飞石/常年叩问着/戈壁的苍凉/你有开拓者的犁/坦然面对荒野/默默耕耘/那男性的刚毅迎严寒/静对孤独/唯一不变的是/挺立的/脊梁。”这是对黄万钧阿訇的描述,是对民族的筋骨和脊梁最恰当的隐喻。
这道光明在那个昏暗的年代如羸弱萤火,但却斑斓无比。因为黄阿訇不是孤独的。在书中,孙玉安老师记录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学友陈克礼与黄万钧的千钧一诺:“我坚持翻译著书,你适合搞教学,培养接班人吧!我们殊途同归,一起尽力!”“因沙安拉!好!一言为定!”两双饱经风霜的手,有力地紧握在一起……承诺,是一定要兑现的“口唤”。1970年,陈克礼在汝河边被枪杀,为了伊斯兰文化事业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他是为信仰而捐躯的民族脊梁!黄万钧阿訇则更加义无反顾地继续着他们之间的约言,一诺万钧。
而走访云南,游学西北,以点带面,与马恩信、马志信阿訇默契配合,更是产生了联动效应。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三架马车”,他们在会面之后又通过彼此间的书信往来,惺惺相惜,互相鼓舞激励。信札中的肺腑之言,尽诉对民族信仰的忧戚和宣教事业的展望,是难能可贵的尺牍之音。他们在西北和中原地区,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着传播伊斯兰文化的举意。
他们凭借信仰的支撑,以奉献一生的举意,为伊斯兰的普及教育克服困难、冲破阻力,努力改变着中国穆斯林的处境,培养了无数的学生。
他就是灯盏,安拉赋予他光芒,以其照亮后来者将行的远方。
去年,在马贵宝老师的推荐下,为黄阿訇的学生孙桂珍女士就黄万钧阿訇的教育点滴做口述整理时,她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他老人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我们时时都在想念着他,为他做好的祈祷。我们也未辜负他老人家的教导。我能成为河南四大阿訇之一黄阿訇的学生,我感到骄傲。黄老师的学生不是弱者,特别是在学习与教授伊斯兰文化知识上,一定不能落后于其他人,黄老师的学生必须在干教门上,培养学生上做一个先锋,站在前边发扬老师的教学精神。”
黄万钧阿訇的众多学生都以他 “收获不必在我,而耕耘就是我的责任”为座右铭像他一样默默奋斗着。
在读《一诺万均》的那几天,刚好看到微信上有一篇钱穆的文章,文中有一段话,让我不由地联想到黄万钧阿訇和他为弘扬伊斯兰文化的担当,“不要怕违逆了时代,不要怕少数,不要怕无凭借,不要计及权势与力量。单凭小己个人,只要道在我身,可以默默地主宰着人类命运。否世可以转泰,剥运可以转复。其主要的枢纽,即在那一种无形的教育理想与教育精神上。”黄阿訇的一生,从他少年的负芨求学,到他辗转多地投师,攀登高峰求学北大,直到毕业穿衣挂幛;到后来的工作和流放;在种种艰辛中不懈地办学传播伊斯兰知识……。
黄万钧阿訇曾说:“我再不站出来,伊斯兰在中国就没有希望啦!”这句话分量极重,自有几分舍我其谁的魄力!正是他和像他一样的先辈们的这种责无旁贷的“道在我身”的担当,让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教门看到了希望。
黄万钧阿訇、陈克礼先贤,还有马志信、马恩信等等先辈们,他们是前行者,他们用他们的躬身奉献践行了信仰和使命。我们是后来者,我们能否像他们那样,有如胡杨般迎风傲立的姿态?在风霜雪雨到来的时候,坚定刚毅地深扎土地?我们有没有拓荒者的精神,在极目的荒凉贫瘠中,踏踏实实地开拓进取?我们有没有为宏扬教门舍我其谁的担当?在信仰普遍缺失的时候,是否意识到“道在我身”?哪怕是一个字母的传播或一个善念的传达,我们都应责无旁贷地如应命而出?
伊斯兰的兴与衰,每个穆斯林都有责任。也许我们还是死的,我们还未被唤醒未被复活,因为我们常常是麻痹的、懦弱的、懒散的,我们行将就木地周而复始。祈求真主复活我们的心灵,赐予我们一道光明,驱散内里的诸多阴暗,让我们带着这道光明,在人间行走,自照且能光照他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