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国》一书由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著,是一本揭示当代人心理的书籍,很多成年人都是心理不成熟的巨婴,这样的人被称为巨婴,这样的国家被称为巨婴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巨婴国观后感800字欣赏。
遇到此书也是巧合,并非故意搜寻,易读kindle网站还在运营的时候,看到此书名字,觉得有些意思,遂留存下来,许久未看,偶然翻开,便产生兴趣。也许如高人所言“教育大家独立思考的书,都会成为禁书”。
大概是因为成长环境吧,里面的好多内容感同身受,成长于山东的农村,小时候与父母分离,随爷爷奶奶长大,从小被熏陶孔孟之道、集体主义、学而优则仕、孝等等。后来北京读研,遇到各地的同学,工作、成家、养娃,学生时代的我应该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之后的很多决定大都由我个人做主,父母干预的影响很小,但深思一下,我拒绝回到故乡,拒绝把孩子扔给上一辈人抚养,好像都在拒绝我过去的经历,与外部世界接触的越多,越反思自身性格的弱点,也希望这些不会影响下一代。
一、独立&共生
婴儿,只是更形象地说明了我们对外界的依赖程度,有些时候依赖是相互的,我们可以斩断对别人的依赖,但难以处理他人对我们的依赖,有的儿女愿意独立于父母,而父母则离不开孩子,更有一些不愿意放弃控制欲,不论是就业、成家甚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血缘关系的相互帮助是否可以理直气壮的成为对个人或其家庭的干预?个人的喜怒哀乐是建立在独立的感官至上,还是依托于他人?如何成为独立的人,独立的家庭?
二、集体主义&个体自由
我曾经信奉集体主义至上的原则,只是是否可以以集体主义的名义去侵犯个体自有?那些以集体名义做事的人,其最终目的是自己还是集体呢?如果个体得不到基本的尊重和自由,这样的机制是否可以长久?过分强调集体主义,是否也造成了对法律、制度等基本规则发展的障碍?
三、孝&顺
孝是否意味着顺?“听话”的孩子成为顺应父母想法的“好孩子”,但会不会丧失个性?长辈显失公平的要求是否就一定要顺从呢?人生在世数十年,我们是为他人而活,还是为自己经历这世界而活?
我也在陪孩子成长,担心自己的言行或者习惯会对他们的性格产生影响,而且通过这本书发现我现在教育他们的方法有我父亲的痕迹“不许哭”、“不许闹”但是不会在孩子着急的时候抱一抱,包括很多与父母的相处、与家人相处的问题。
网上针对这本书的批评声也有很多,“核心思想通过书名即可脑补‘大多数成年人,心理上是婴儿’、高阶喷子必修课程等”。私以为非黑即白的事情很少,大多是一个灰度大小的问题,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并没有愤怒的感觉,反而平静了很多,以此为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