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火柴3》一书由齐宏伟所著,安徒生图是大家都看过的,有羡慕里面美好的,也有心疼的里面的悲惨,这本书主要是对安徒生童话进行解析,让我们走进童话的世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上帝的火柴3读后感3500字欣赏。
我是一个很喜欢阅读的人,这大概源自于我的父亲对我阅读的关注。他自己就是一个很喜欢阅读的人,在我童年时,记得家里床下有两大纸箱子书,全是他读过的书。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给我买过一面纸都是图画配以少量文字的书,由我母亲给我读文字我看图。上学了之后给我买那种一页有六幅图下面有一些文字的童话书。三年级开始认识的字多了些,他给我买了一本《格林童话》一本《世界动物童话》还有一本中国编辑们写的《365日童话》,这些书整本都是汉字不再有图。
不过遗憾的是,从我上学开始,我都是自己去读这些童话,他从来没有给我讲解过。不过我想,他大概也是不屑于讲解这些童话的,这都是属于小孩子们的一点乐趣。我以为,大人们应该给孩子们讲解童话故事而不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读什么都不管,他们不应该只满足于送一本童话书博孩子们一乐哄他们开心,而是应当引导他们看到童话所要表达的真善美。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先不谈自行阅读的孩子能否提炼出来并消化吸收。带着孩子读的大人们又能理解或者说认可童话所要表达的真善美吗?这所谓的真善美是不是童话故事一厢情愿地对孩子的哄骗给孩子营造一个海市蜃楼呢?
随着年龄渐长,一度成为了一个不愿意再碰童话的人,人到中年,回忆起成长路上读过的书,我居然最怀念那些童话。作家庆山在某个采访里说过:写作是无用的艺术,没有什么实际的功能,只用来探索灵魂的边境。我认同这句话。同理,童话故事正是童话作者们对灵魂的追问与探索,是他们在眼前苟且的生活中对真善美的寻求。那么,对于童话,我们所关注的不应该仅停留在童话故事本身,而更该去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与作者一同寻求——什么是真善美,是否真的有真善美?如此就可以理解我对童话的念念不忘:一个有生命力的童话,不仅是写给儿童的,同时也是写给成人的。当你以曾经童稚过但已经历经了风尘的眼光去审视童话,非但不会觉得幼稚,反而能品出孩童所无法提炼与理解的故事情节背后的深义。真正有生命力的童话,会以其对灵魂的探索,对真善美的寻求,带给一个人一生的自省与指引。
那么,该怎样去理解这些童话呢?从事基督教与中西文学关系研究的齐宏伟老师曾经出过解读安徒生童话的两本书《上帝的火柴-用安徒生童话点亮心灯》与《上帝的火柴2-用安徒生童话点亮心灯》。在这两本书中,齐师从安徒生的宗教背景出发,以基督教的视角去解读安徒生的童话,他在第一本的序中写道:“没有信念,没有精神,没有个体的灵魂苦闷,也就无所谓真文艺。”带着这一理念,他又写了《上帝的火柴3-用最著名的经典童话点亮心灯》。
在这本书里,齐师选择了20篇在全世界流传甚广的经典童话,分别是:《阿拉丁和神灯》、《青蛙王子》、《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睡美人》、《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圣诞颂歌》、《爱丽丝漫游奇境》、《木偶奇遇记》、《人靠什么活着》、《快乐王子》、《绿野仙踪》、《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柳林风声》、《青鸟》、《彼得?潘》、《霍比特人》、《小王子》、《银椅》。大部分都是你我耳熟能详烂熟于心的童话。在序中齐师写道:这本书的重要不在于我的导读,而在于我介绍的这20部最著名经典童话重要。确实,在这本书里,齐师一改之前两本书的写法,他首先花了一些篇幅介绍了作者的背景童话的影响力,然后他并没有从故事的内容本身去解读童话,而是,发掘出高于童话的引申涵义。
我试举四个篇章。
比如说《阿拉丁和神灯》,这是一个意外得到神灯致富又意外失去神灯之人的故事,齐师给出了这样的解读:而人的悲哀就在于,你要么像阿拉丁的妻子,根本不识货;要么像阿拉丁的妈妈,根本不敢用;或者像阿拉丁,一开始不会用。或者像魔法师,纯粹是为邪恶目的而滥用。只有超越了这四种情况,你才能照神圣目的来使用宝贝。他由此反思《圣经》中提到的按才干分银子的比喻:这里的银子其实就是造物主给每个人的才干,又叫恩赐。每个人都有恩赐。每个人领受的才华、恩赐也许不一样,这并不要紧,关键是你要充分发挥和使用这些才华、恩赐。哪怕你用2000两再赚2000两,也算是百分百尽力,最后得分是100分。遗憾的是,有人就像第三个仆人,也就是那个又恶又懒的仆人,不肯去使用和发挥才华、恩赐,任由才华、恩赐原封不动烂在地里。这不正是把神灯放在身边不用吗?
比如说《灰姑娘》,通常我们理解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麻雀变凤凰的故事,教导人要善良不可恶毒。齐师如此解读:里面的衣服和鞋子其实是盛大宫廷舞会和宴会这样的正式场合所需要的礼服。灰姑娘再美丽漂亮,再天生丽质,也根本没想过穿着灰头土脸的脏衣服就去参加这样的正式场合。所以,她不是凭着自己的素质,而是靠着这套礼服取得了入场资格。由此反思《圣经》太22:1-13的比喻:《圣经》把人自己的义比作污秽衣服,而把耶稣基督的圣洁公义比作礼服。只有披戴耶稣基督的义才能参加喜筵。这就是为什么穿礼服这么重要。……灰姑娘尽管天生丽质,忠诚又善良,但她不能靠自己的素质参加宫廷舞会。她必须得有礼服和跟礼服配套的鞋子。礼服和鞋子不正代表她赖以进入舞会的超自然神力?这里的礼服构思不正来自耶稣所讲的比喻?而鞋子不正好可被看做是耶稣比喻中所说的外来召唤?耶稣比喻的最后一句说:“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这就好比说来试鞋子的人很多,但真正合脚的人很少。
比如说《小红帽》,从小父母就用这个童话教育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但齐师却提出了新的观点:小红帽对妈妈命令的违抗和对自己私欲的顺从应该受到批评……这里的关键还是有没有离开正路和有没有随从诱惑。回到《圣经》,考验从上帝而来,诱惑从魔鬼而来,不管考验还是诱惑,都是受苦,而人只能在受苦中学习忍耐和养成坚韧不拔的性格,脱离天真进入某种完全境界。最终,连魔鬼的诱惑都可以成为上帝使用的工具,好让人得到锻炼和成长。所以,《圣经》说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而“老练”这个词,在原文中是“性格”的意思。伟大的性格,离不开苦难的熬炼。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王子》。几年前特地买过一本《小王子》,是早期很小很薄的版本,一口气读完,大呼精彩。我惊叹于书中对成人世界的讽刺,对友情和爱情的描绘。整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沙漠这么美,是因为有个地方藏着一口井。我常用这句话来形容大隐隐于世的house church。然而齐师却在这个故事中解读出了更为深广的东西:人孤独的本质。齐师的这段解读让我相当赞同:每个人都假想着外界以合自己心意的方式来迎合自己,其实呢,从来就没有这么一回事。他们彼此之间也都是孤独和难以交流的。在这个世界上,友谊也好,亲情也好,爱情也好,本质上都不能真正满足人。你若是把这些当成终极,最终你会失望和幻灭。人在本质上是非常孤独的。正如李志在成名代表作《梵高先生》里所唱:不管你拥有什么,我们生来就是孤独。如何在人本质上是孤独的宿命中突围而出找到真正的安息之所呢?齐师从信仰出发做出总结:人要回到终极关怀,跟造物主建立牢不可破的关系,从而在这一神圣归回中得到终极满足。所以,真正的驯养不是被人驯养,而是被你自己的造物主,被一种终极关系驯养。在这种崭新而又美好的关系中,你才能得到最终满足和喜乐!
当然,在齐师的这本书中,也解读了相当火爆的《霍比特人》和《纳尼亚传奇》。至于他是如何解读的,又是如何反思信仰的,我这里还是先卖个关子,各位可以自行去阅读。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用基督教信仰去解读童话,不牵强吗?《圣经》罗1:20写道: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彼岸的跫音在此岸无处不在,有心人能在每一部看似与基督教信仰无关的文学作品中看到上帝的道在引领你反思和归回。
并且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童话绝大部分是在基督教背景下创作的,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宗教氛围。比如齐师在书中介绍,格林兄弟在深受新教加尔文主义影响下的家庭长大,祖父与父母都是委身教会的信徒,兄弟二人也有敬虔的灵修生活。二人深信宗教是民间文学、神话传说的源头。《爱丽丝漫游奇境》作者刘易斯·卡罗尔是英国牧师家庭的长子,每晚全家都在父亲的带领下进行家庭敬拜。他牢记《箴言》的教导:“孩童的动作,是清洁,是正直,都显明他的本性。”他立志要唤醒孩子那种起初按照神的形象所造、最接近天堂的纯洁本性,并期盼他们每个人都记住,一生不忘!《人靠什么活着》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世人皆知的基督徒,他的作品都带有明显的基督教的色彩。作为虔诚路德宗信徒的塞尔玛·拉格洛芙以《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点出了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敬畏生命的教育,整个宇宙万物都是上帝造的,上帝派人作大地上的管家,管家有责任尽心尽责来管理,好将来向主人交账。《霍比特人》的作者托尔金则直接在一封给出版社的信件中阐明了自己写作童话的初衷:我要在这则神话中清楚明确地包含基督教的信仰。我相信所有的传奇与神话,如同所有的艺术,绝大部分是源自于“真相”(truth),却以隐约的方式反映出道德与宗教上的真理(或错误)。而CS路易斯的《纳尼亚传奇》则干脆就借阿斯兰的故事去比喻耶稣基督十字架上的流血代赎。
回到文章开头,是否真的有真善美?根据上文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这些童话作家们创作这些童话的时候,他们是相信真的有那个真善美的存在,他们愿意以那个真善美来引导孩子,使其一生都不失落这美好的品质。那么什么是真善美呢?《圣经》中给出了答案:只有一位良善的,就是神,他是道路真理生命,他是无比美丽与圣洁的。而人因为亚当和夏娃的犯罪,导致虽有上帝残存的形象,但却无法活出真善美。所以当我们来解读童话的时候,若不能与《圣经》相连,若不能以圣道去理解童话,那么,我们所看到的真善美就只是阴暗人性里的海市蜃楼,我们的自省不过是人的自以为义,如此又能获得什么指引呢?
总之,这一本《上帝的火柴3-用最著名的经典童话点亮心灯》值得大人与孩子共读,它能帮助大人们给孩子讲解童话,让孩子获得信德的成长,而非只是给孩子一些快乐。它亦值得每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去读,使我们从信仰的角度去反思经典童话,由此点亮一盏灯,照亮幽暗深井中的心灵。
耶稣说: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愿你我这些丑陋的青蛙藉由这些童话和这精妙的解读,重回小孩子的样式,单单仰望我们原本的那个世界——王子的世界。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