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国家破产之日观后感影评精选3篇

国家破产之日观后感影评精选3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7:11:16 | 移动端:国家破产之日观后感影评精选3篇

《国家破产之日》是一部来自韩国的剧情电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1997年韩国发生金融危机时,想要阻止这场危机发生的人和追逐利益的人之间的故事。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01

当国家面临破产,深处漩涡中的每个人会怎样做,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电影分成了4种不同的语境去回答这个问题,第一条线是代表最广大的普通百姓,他们不知政府背后的种种阴谋,在危机来临之前依旧单纯的相信政府的鬼话,真的以为“国家经济形势大好,我们大部分人将会步入中产阶级”.....他们被政府彻底坑了,被彻底的麻痹了,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钱永远回不来,走投无路之时其中很多人被逼无奈选择自杀,他们看不到任何希望,根本无法挨过那漫长的寒冬。他们相信政府、相信银行、相信那套经济构架,正是这种毫无担保的信任毁了他们的生活,但他们其实没得选,他们是生活在食物链低端的人,只能是被操控、被支配,哪怕奋力挣扎,也只是能够苟延残喘的活着,那些从这场经济危机中活过来的人,学会不要去相信任何人,那只会害了自己,看到这种结局,我内心只有悲哀。

第二条线是刘亚仁,他曾经也身处食物链的低端,但虽处同一阶级,他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早就看清了政府的丑恶、黑暗,他并不相信这个国家、这个政府所讲的一切,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灵敏的嗅觉,他是个时刻存有危机感的人。当危机来临他认为这是一个改变命运、改变阶级的好时机,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他做到了。其实他内心是兴奋而悲哀的,危机爆发前夕,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的兴奋,为即将而来的改变而兴奋,但当一切真如他所预料,他又是深深的悲哀,当看到那些破产失控的人,走在冷清黯淡的街上,会为这个鬼世道、为这个国家感到悲哀,会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他并不觉得赚钱是件开心的事情,是因为当你一旦沉迷于金钱带来的快感之中,很快就会迷失,会被麻痹,最后只能是死路一条,就如同这国家大部分老百姓一样。

第三条线是金惠秀为代表的政府官员,政府中不乏有正义之士,在危机来临之际,想要去保护国民的利益,想去保护自己的国家,但是他们的力量太微小了,电影其实用大篇幅深刻描绘了这两种力量对抗,差距太过悬殊。其实最初金惠秀是相信政府的,但是这种信任却在一步步的毁掉,最后她选择离开,是无奈又悲哀的选择,她已经做了她所能够做的一切事情,最终还是被一一否定了,她对一切都无能为力。20年后,又一次危机来临,她还是选择去战斗,不想让当年的悲剧重演,但结局如何,未曾可知,也许成功,也许又失败了,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第四条线当然就是政府中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官员,他们对这次危机的态度是冷漠而残酷的,他们丝毫不曾考虑过广大国民的感受,甚至将所有的危机爆发的原罪归咎在广大国民过度消费之上,他们也看到了危机中的机遇,他们想要借由这次经济危机重组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他们可以牺牲掉中小型企业的利益,选择求助于IMF,接受所有的不平等条款,选择去做美国的走狗,只要能保证大财阀的利益垄断就可以。是的,结果正如他们所想,大财阀们利益丝毫没有受损,并且真正实现了对整个韩国经济的垄断模式,平安度过这次危机,但是普通百姓却在这20年中时时刻刻感受到这场危机留下的阵痛。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不可避免的深入透彻的反映了韩国政府的腐败和黑暗,通过不同的故事线,让我们看到不同的阶层、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结局,亦或是其实结局早已注定,因为危机只是在于你,但在另一部分人眼中却是机遇,不可错过。

02

给这个故事三星半。

我很喜欢新闻稿里对这部电影的情节描述,先摘录如下。“据《韩民族日报》介绍,本片交织呈现了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在外汇储备见底的‘国家破产之日’到来前,为阻止危机而奋斗的人、想要在危机中赌一把的人,以及因危机而倒下的人。”

整部影片节奏紧凑,各人物主线衔接自然,情节流畅迅捷。入题非常快,一下子把观众拉入离国家破产一周的日子里。有人他起高楼,有人他落深渊。

掌握着数千万人命运的高层,汲汲营营只为自己的利益。在绝望的边缘为活着而挣扎的升斗小民,在新闻的虚假繁荣中安慰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故事的尾声,当甲秀出现在韩时贤面前,请求妹妹帮助自己贷款时,感觉有些奇妙。

在那个虚伪的IMF协商小组中,她是唯一一个敢于为自己的国家发声、为那些中小企业与平民百姓挺身而出的人,但哪怕是尽了这样的努力,她却连自己的哥哥此刻的窘态都拯救不了。只是那么一念之差,甲秀也会像供货商老板一样,通过死亡去逃离这一片乱象。

要在危机中把握机会的尹正学更像是线索,故事一步步朝着他所预期的方向推进。他的故事很完整,但却让我怅然,我总觉得这个部分在电影中的挖掘可以更加深入和丰满一些,比如揭示为什么他对于成功有着如此强烈的渴望,甚至于在目睹他人自杀时也能如此冷酷无情。哈佛校友会里的那个年轻男孩的设置,我也暂且没有明白是什么作用。

IMF援助达成之后,电影把我们迅速拉向了几年之后,看看主人公们现在的模样。

如愿上升了无数个阶级的尹正学有了跋扈飞扬的权利,可以尽情享受金钱带来的种种。甲秀在数年后走出了危机,对着电话那头的儿子耳提面命,“信得过的只有自己”。挂下电话,这个曾经对下属无比亲切的工厂老板大声地催促工人们加紧干活。

意外的是,已经鬓发斑白的韩时贤,编剧赋予她的结局,居然是在面对再一次危机来临时,仍然保有斗争的勇气。故事回环,又回到了原点,这一次,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这样的重叠下,结局的旁白,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了。我会更希望此处留白,就任人评说吧。

03

游戏轮盘不停转动,决策阶层的取舍,投机阶层的狂欢,普通阶层的无奈,三条线一气呵成,即便如此,本片仍然只是一部优秀的模仿之作,比如《大空头》《监守自盗》,也依然存在韩国电影的一个弱点,大题材电影总是少了史诗级的气质。导演对韩式煽情已相当克制,但为释放观众情绪所加的结尾有些多余。高度的内省,值得深思和参考。打分区间:7.2-7.7。

这种优秀的模仿,与高速发展的电影工业有很大关系,这一听上去似乎很矛盾,但历史从来就是矛盾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吧,不错的、还可以的、优秀的多,顶级的没有,我想那些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导演才是他们的留牌吧,这几年主要在捧人,到时候重新组织一波,我们如何接招了?我们电影市场和工业还不成熟,不错的还可以的优秀的这类电影总量上还是比较少的,目前总是搞一些非主流的边缘的电影,那个声音最大的要“站着把钱挣了”的也慢慢远去,情怀电影不过是好听的说法,说难听点就是厚脸皮,文艺片昙花一现,还有一些隔靴搔痒的纪录片,以及接下来压力极大的两部科幻片……

本来想一句话简评下的,越扯越多……

记得跟不止一位制片聊天出现的情况,对方都有个小成本加模仿的片子计划,我说模仿其实是增加成本,对方却说模仿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然后,有的会大概说下、有的会详细说下。我真心期待高质量小成本片子的出现,也不想打击人家的积极性,万一呢?每个人都有局限性,当局者迷,不妨看向别处,如果给你同样的投资,你能做出《荒野大镖客》这样的游戏吗?你能拍出《复仇者联盟》这样的电影吗?再回过头来,看看小成本片子,真的是你看到的小成本吗?这小成本的团队,是你用市场价就能组建的?那为什么这几年这么火了?有钱可赚而已。不过赚钱的往往是大投资方和“中介”。点到为止吧,装睡之人是喊不醒的,就当给半醒半睡的免费提醒吧,觉得有点意思就听,觉得无趣安心睡觉便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国家破产之日观后感影评精选3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09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