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电影《红高原》观后感精选2篇

电影《红高原》观后感精选2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7:19:47 | 移动端:电影《红高原》观后感精选2篇

电影《红高原》是一部非常好的人文电影,乡村电影一直是小编喜欢的,故事是很质朴的,但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和哲学是非常动人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电影《红高原》观后感精选2篇,有兴趣的可以一起来欣赏一下的哦!

01

我人是从影院里走出来了,但心却还在场面里徘徊。这部影片为什么能打动我,在反复追问中,我发现是这样一些元素。

首先是时代元素。如果让历史退回十年,甚至是五年,这部影片可能无法拍成,因为政治气候不合适。我有一个判断,不要以为政治只是政治家的事情,只是官员们的事情,其实政治关乎着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你不想找政治,但政治是一定要来找你的。我们的父辈那代人,比今天的辛苦十倍,为什么仍然在温饱线上挣扎,原因是极左思潮泛滥,政治不理想嘛。你有力气又怎样,你有才智又怎样,还不是水牛掉在井里,使不出。邓小平擘画蓝图,改革开放号角吹响,习主席治国理政,村民委员会自治深入,党的十九大提出振兴乡村战略,精准扶贫,从经济到文化,一系列治理制度出台,贯彻执行,实现小康,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牛长生的治村理想才有可能实现。正像影片中主人公和邪恶较量时说的一句台词:“我的靠山是人民,我的靠山是共产党。”据说影片送中宣部电影局审查,一次通过,非常不容易。个中原因就是不早不晚,影片赶上了乡村振兴这个政治气候,接地气,歌颂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时代元素也可看做政治元素。政治为人民服务,文艺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人不变的宗旨。

电影毕竟是电影,如果仅只有个时代元素,没有故事,电影仍然拍不成。所以她还有另一个最主要的元素,那就是乡村元素,也可以说是乡土元素。文学史上有个规律,首先是自己的,其次才会是中国的;首先是中国的,其次才会成为世界的。沈从文的《边城》,就写湘西,他把自己写成了享誉世界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主要写的是东北高密乡,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陈忠实的《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写的是他家乡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滇南的新坝,它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乡土元素。电影编导,就很重视这一点,挖掘、采撷、开掘、提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下面随便捞出几个画面来说说。

——影片开头,是给老人送葬的场面。披麻戴孝的人,撒尼歌舞团的演员又唱又跳,唢呐声声。无论音乐,无论舞蹈,无论着装,它只能在这个地方出现,不会在其他地方出现,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影视符号。

——村主任牛长生去做宣传工作时,村民抱着大烟筒咕咚咕咚吞云吐雾,吸的不是纸卷香烟。我见过北方人吸烟,他们是用烟斗吸旱烟。我知道清朝人吸烟,他们吸的是装在鼻烟壶里拿出来闻一闻的鼻烟。用大竹筒装了水来吸烟,少见少见,叹为奇观。

——影片为什么不用普通话,而使用云南方言来对白?语言是族群的第一名片,“乡音无改鬓毛衰。”恰恰是这种乡音,给我们观众制造了内心的温馨和甜蜜,它会穿越时空,触发联想,运载丰富的信息。可能你会觉得,电影在中国发行,外省人会不会产生语言障碍?不怕的,下面还有字幕嘛,听不懂你可以看字幕。

——再看那个九九敬老节的场景,把一村的老人请来,坐在村委会大院里,分发纪念品,流水席摆开,老年花灯队载歌载舞。牛长生用质朴的语言给老人敬酒:“希望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这样过敬老节,至少在城市不是这样过。我在乡村生活了一辈子,工作了一辈子,这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场面了。唯有熟悉才产生出真实,唯有真实才产生出打动人心的力量来。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元素是家庭元素。表面上看村主任牛长生在振兴乡村,进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是一个人在与另一个人、另一群人进行对决和对接,实际是一个家庭在与另一个家庭进行对决和对接。牛“出道”以前是生意人,“亿万富翁”,让他去干个村官,不是他的心愿。那后来又为什么决然而入,成了村里的领头羊,变成一方能人能官,除了秦书记的希望外,他父亲的劝说引导起了关键作用,他那个家庭的支持起了关键作用,最后才使他走上村委会主任的岗位。在他因拆除村中违章建筑,引来村人斥责、怒骂、误解,情绪沮丧,打退堂鼓回到家中,想一拍屁股,走人了事时,又是那个家庭给了他力量,又是他父亲的话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入战斗。

特别是那家三个儿子不养他妈,逼得母亲上吊。救下母亲后,三兄弟聚在破烂的庭院里,用非常伤心的话语骂母亲。老人孤苦伶仃,呆若木鸡地坐在凳子上。牛主任前去调解,三兄弟讥讽他苦得几个烂钱,不要他多管闲事。下一步怎么办?我已经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故事急转直下,牛主任屈膝下跪,喊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为妈妈,惊天动地,“你们的妈妈不养,我来养!我做她的第四个儿子!”……恩重如山,天地色变,牛主任对决胜利,孝老爱亲的德行对决胜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大智大勇,这个家庭的死结终于被解开,三兄弟终于被感动,改邪归正,好好侍养老母亲了。牛主任——可亲可敬的牛主任——感天动地的牛主任!乡村工作,坐在村主任那个位子上,你不是面对一个人,而是面对一个家庭,甚至很多时候是面对一个家族,一个村子,电影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

最后我想感谢,县委宣传部门为我们策划了这样一部优秀的乡村电影。如果这部电影走向全国,泸西这个地方也就走向全国了,新坝这个地方也就走向全国了。泸西44万人民有理由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02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每个领导干部来说,能否不违“初心”,能否经得住风雨的洗礼,岁月的磨砺,权钱的诱惑,无疑是对生命和灵魂纯洁度的一次严肃拷问。

由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孙敏总监制,内地影视演员夏嘉伟主演、杨程成导演的影片《红高原》,就是一部反映基层村组干部,胸怀一颗为民的心扬帆起航,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交口称赞的优秀影片。

影片主角原型取材于泸西县金马镇新坝村委员村主任芶云生。他是泸西当地一位名副其实的企业家,长年涉足煤炭、医院、餐饮等行业,身价早已过“亿”,但为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不惜企业出现赤字危机,甚至忍痛关停部分企业,到村委会当起了“村官”。上任后,他风风火火带领村组干部整治村容村貌、树立文明新风、带领百姓致富,实现了由“问题村”向“先进村”嬗变。电影《红高原》聚焦的就是他从企业老总,投身到村委会担任村委会主任的动人篇章。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而“当官”?影片很好地作了诠释和说明,说钱他“花不完”,说“权”村官太小。片中,当党委书记把他从斗牛场上“拉”过来,请他走马上任当村官。事先,他并不感兴趣,但当意识到确实应该为父老乡亲做点事情时,他毅然决然地挑起了担子。村民民风彪悍,虽然任职途中,遇到一些波折,遭受到乡亲们误解,也曾想过“就此别过”,但他倔强地挺了过来。就事论事,别的不说,仅拿他当村官的初衷来说,就比那些“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官员要高人一等。无论他这个村官干得是否称职,他为“官”的心灵至少是美的,且足以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汗颜。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万物之初是无数遐想的开始,勾勒伟大梦想时,心情澎湃,豪情万丈,言之凿凿,但在实际行动中,有时困难却让人难以入眠。因此,有不少人半途而废,裹足不前,让初心遗落在尘世,最后理想沦为泡沫。

但可喜可贺的是他成功了。影片中,他敢于直视问题,大刀阔斧革除陋习。在拆除违规违章建筑乱搭乱建民屋这一细节中,他坚持原则但不失“章法”,首先拿亲戚朋友“开刀”,向违规搭建的二叔入手,发动父母来做思想工作。当推土机毫不留情地拆除二叔的房屋时,他组织开展的拆除乱建工作已成功了一半——不徇私枉法又不失智谋,足以让观众朋友为之叫好。当新坝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人们心里都乐开了花。他用实际行动取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为了初心,他一直在努力前行。

“只要金坝能变成美好的明天,我就是死也能闭上眼了。”影片中,他敢作敢为不畏强权,充分显示了他“侠骨”的一面,且他“柔情”的一面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在一个不赡养老人的家庭中,他跪地叩拜老人,认老人为父母,以儿子的身份对不赡养老人的“兄弟”进行“疏导”。

村里有老人身患绝症无法医治,他毫不犹豫解囊相助,被村民称为“心肝宝贝”。在大病初愈之后,又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让人们看到了幸福的憧憬。

在影片拍摄途中,全体影视人员经过深入采访,体验生活,再几十遍如一遍地用心拍摄,可谓呕心沥血。电影《红高原》总监制孙敏说:“在采访中,村民们,尤其是老年人,亲切地称呼我们的村委会主任‘心肝宝贝’,为什么这么叫呢?是因为他把心给了群众,把爱和温暖给了父老乡亲,把自己的热情和挚爱给了这片土地。”

电影究竟拍摄得怎样?笔者实在无法回答。因为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作出进一步的评价,这还得观众自己走进影院,走进电影。但“初心”的魅力不可小觑,《红高原》影片内外,全是满满的正能量,足以温暖你我。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红高原》观后感精选2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052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