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照相师观后感欣赏

照相师观后感欣赏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7:23:01 | 移动端:照相师观后感欣赏

《照相师》是一部由谢钢和刘牧等主演的历史电影,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深圳摄影世家蔡祥仁一家经营的照相馆的兴衰故事,反映了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电影立意很好从照相师的角度以一张张不同时期的照片为基点由照相师一家祖孙三代人的故事把改革开放中深圳的一段段史事串联起来以逃港事件开端;从1978年改革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特区;80年代初基建工程兵南下深圳参与特区建设;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90年代初期股票的狂热;96年股市大跌;97年香港回归;电子辉煌时期;2008年金融危机;2010年电影主人翁第三代蔡正雄深大毕业在深圳创业的故事等等把深圳从小渔村发展到如今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电影画面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比历史书简明扼要,容易让人记住。让年轻一代了解改革开放和了解深圳历史多了一个窗口。

电影中所用物件反映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电影中祖孙三代所使用交通工具,80年代的老式永久牌自行车,90年代的嘉陵摩托车,千禧年后的家用小轿车,再到第三代骑的山地自行车等(如果是共享单车可能更接地气)。

电影中的祖孙三代照相设备方面,以爷爷蔡祥仁最初用老式木箱相机给人拍登记相片家庭照片,父亲蔡安国用的单反相机给人结婚照、拍个人写真艺术照、拍活动照到后来用相机来记录生活抓拍幸福以及第三代蔡正雄研发手机摄影APP立志让全民都能用手机成为照相师。

接收资讯方式的变更。80年代的录音机听邓丽君的歌,广播收听新闻;90年代通过黑白电视机/报纸公告栏看邓小平南巡;97年通过直播看香港回归;2007大型户外液晶显示屏看时事评论。

电影中一首首代表时代的背景的音乐响起时确实能引起观影人的共鸣。当《在希望的田野上》《万里长城永不倒》《小城故事》《春天的故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我和你》《有没有人告诉你》等熟悉的旋律烘托渲染电影画面的情绪,让跟随情节起伏的心有些许感动。

随着影片的放映,年代的变化,起初出现的座机电话,到90时代初的大哥大,90年代中期赵卫民送大家来电显示的座机电话,再看手机的变化,带有照相功能的按键手机到近几年智能全屏手机大家对相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激发第三代蔡正雄他们在研发手机摄影APP的创业。一件件老物件变化改进记录着这个时代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的变化,也陪伴着每一个平凡小人物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变化。

影片中有一个关于跑步比赛中出了事故,在现场的摄影师是第一时间拍照片还是救人展开了一个电视节目的讨论从而引发全民讨论,全民讨论一个公共事件各种声音都有,从一个点说出深圳能够包容各种不同声音,这就是这个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度量。把一个由物质匮乏经过改革开放全国各地建设者的努力与支持变成了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向着社会文明迈进的国际化大都市。

最让我感触的是影片中蔡祥仁与蔡安国父子给逝世的街坊邻居肥仔拍遗照(仔细看的你可能记得肥仔在之前有句台词大概是说:我不拍照,我妈说过拍照就是把人的“魂”留下了不好.....)这句话使得肥仔生前没有拍过相片,这次拍照逝者眼睛闭着的,照片拍好之后爷爷蔡祥仁拿着逝世邻居的唯一照片就是一张一代身份证,对比着手工一次次描绘、通过冲洗显像和描绘修真不断对这张照片修改,最终完成了一张“遗照”的创作。逝者家人拿到照片后痛哭。这一细节的刻画一定是导演和创作团队取材于真实照相师傅的经历。这就是匠人匠心。时代在变,科技在发展,但匠人的初心与精神不会变。

预告片以及电影中出现的沙头角,中英街、深圳国贸、深圳地铁、深圳公交、电子科技大厦、深圳人才市场、地王大厦、京基一百、深圳戏院、东门老街场景、大剧院邓小平画像广场、莲花山顶、市民中心,深南大道、会展中心、卓越时代广场、梧桐山、前海自贸区等等一幕幕熟悉的场景一定会让在深圳的你倍感亲切,会让你觉得就是在说你身边的人,你身边的事,这些离你都不远。见微知著,以普通家庭平常人的视角,叙述在改革开放这40年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踏实勤劳,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开拓与创新,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献礼片,没有大喊口感煽动爱国只是讲时代变迁大背景下普通平凡的小人物真实的故事有感动有心酸也有励志。

个人觉得电影有两处地方台词可能是太过书面还是台词配音问题,似乎感情没到位,或许再打磨一下会更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照相师观后感欣赏》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0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