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电影最后一公里观后感范文4篇

电影最后一公里观后感范文4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7:23:05 | 移动端:电影最后一公里观后感范文4篇

《最后一公里》是一部由李彦锋和王雨晗等主演的剧情电影,影片以中国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为主题,通过喜剧的形式讲述了共产党员李双洪在历经困难带领民众一同探索时间脱贫致富的故事。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网友们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01

这部电影以诙谐幽默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在宜宾珙县鹿鸣镇珙桐村年轻共产党员李双洪临危受命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摸索中带领全村共同致富的故事。

影片中蜿蜒曲折的山路,茂密的竹林,高耸的大山,美丽的长江,让大家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同时也衬托出珙桐村的偏僻和贫穷。

而李双洪在面临资金不足;技术人员不足;有思想落后、不通情理、一心为己的村主任周富贵阻碍;好吃懒做,居心叵测的村民周大奎的挑唆;以及村民们曾经有过致富失败的经历而产生的抵触情绪…这一系列困难下,靠着他对家乡的热爱,要改变家乡贫困的决心,不服输的精神和聪明才智带领大家找到了脱贫致富之路。

李双洪就是那一大批战斗在扶贫攻坚一线的基层优秀党员的代表,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服困难为人民谋福利。这部电影展现了宜宾人扶贫攻坚战的实干精神,也展示宜宾精准扶贫取得的丰硕成果。

看完电影,大家的心灵又受到一次洗礼,扶贫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要帮助他们打开封闭顽固的思维。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要让每个孩子进步也必须要有“最后一公里”的精神,关爱学生,以心换心,解决他们的困难,找到通往他心灵的“一公里”,帮助他们转变思维,树立自信和决心,最终带领学生们共同进步。

0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信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1月29日下午,南溪二中高二年级组织200余名师生前往南溪合众影城观看脱贫攻坚电影《最后一公里》。

该片以四川宜宾珙县珙桐村为背景,以喜剧的方式讲述了年轻的共产党员李双洪临危受命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困境与摸索中、带领全村民众一同探索、一同实践脱贫致富的故事。在优美动人的旋律中,宜宾宜人的山水画卷在影片中展现,根据基层现实人物改编的角色一一呈现,在荧屏上演绎出一幕幕精彩动人的农村故事。在观影过程中,同学们被轻松幽默的情节逗得哈哈大笑,同时也被主人公坚守农村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定决心所打动,观影结束时,大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走出电影院,同学们深受感染和启发,纷纷表示回到学校要发扬主人公不屈不挠、坚定执着的精神,认真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到国家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03

近日晚间,区财政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反映精准扶贫的电影《最后一公里》。

影片《最后一公里》根据宜宾脱贫攻坚工作的真实故事改编,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出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村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塑造了李双洪、周晓丽、周彤彤、周富贵、周大奎等具有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宜宾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不怕苦、不怕难、不怕累的可贵品质,展示了宜宾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敢拼、敢闯的精气神。

财政作为脱贫攻坚资金筹措、管理、监督的重要职能部门,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部署,把支持脱贫攻坚作为财政部门的重点工作,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统筹资金,立足财政职能,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积极统筹整合扶贫资金,为确保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

04

电影《最后一公里》是李伟导演的,是以中国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为主题的电影。用喜剧片的形式讲述了四川珙县珙桐村的李双洪临危受命出任村支书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真实感人故事。

电影情节一环扣一环,矛盾冲突不断,人物个性鲜明,加之珙县的好山好水,把观众牢牢吸引,没有人退场。可以说,是《喜盈门》后的又一部反映农村题材的力作。

影片的成功,在于人物的塑造上栩栩如生,很接地气有生活味。在人物上,再现了人性的自私贪婪,也有人性的善良美好,有的贫困户好吃懒做、居心叵测,有的村干部贪权恋权、不思进取。好的建议得不到理解,好人被逼疯,村民身陷贫穷阴影看不到希望,这些都如扶贫攻坚路上的刺,把村民深深的伤害,村民看不到一点希望,纷纷离乡背井外出打工。

时势造英雄。时代把留守党员李双洪推上了村支书的平台上。他是电大毕业生,喜欢琢磨技术;为了照顾七公留下来,有情有义。在有人眼里,他是成事不足的“憨包”,在有人眼里他有担当的有志青年。事实上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输、打不败的“硬汉”精神,临危受命当了村支书。

穷则思变,他带领村民开荒种茶,改良新品种,建立茶叶合作社,建立茶厂。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新官上任遇到老干部的不支持甚至阻挠;穷怕了的村民也未必理解支书的苦心;资金的缺乏让他寝食难安、绞尽脑汁;遇到个别贫困户的胡搅蛮缠、无理取闹;而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一颗颗被贫困冰冻的心,让人不寒而栗。为此还受到无赖的诬告,几近发疯。在月色里,他手拿砍柴刀在山顶对着杂草乱舞时的发泄的样子,有些英雄末路的悲哀,就要走上小姑周彤彤的老路,幸好周七公的一个拥抱融化掉了所有的失落与委屈,晓莉的爱情也给了他力量。这样塑造的人物就避免了“高大上”的套路,让人物更真实感人。

15年前开山辟路时的塌方,埋葬了太多人的性命,使得出山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了一根刺,扎在了村民心中,家乡未来的发展一度陷入绝望。村支书为了给大家希望,力争拔掉这根如鲠在喉的刺,他的慷慨激昂的演说能使铁石心肠融化,最后他赢得了人心和支持,打通了出山的最后一公里,走上了富裕道理。他也事业爱情双丰收,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一个给村民带来希望的人。

可见,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上任是多么的重要。

与李双洪构成对比的是村干部周富贵。

周富贵,全村首富。在村民眼里,还不是坏人,还是个粑耳朵,他在家跪搓板的那场戏,很有看点。可是他老奸巨猾,私字当头,缺乏大局意识。正如他老婆骂他的,“有好处就只想到自己的亲戚!”他视权如命,没有当上村支书就在老婆面前“哎约、哎约”的叫,像是失去魂魄。他反对开荒种茶,也不加入合作社,就等着看别人笑话。

他善于使绊子。电影里,好不容易产业扶贫,组建了合作社,周富贵自作主张在高音喇叭里讲:不是本村的,不能入股,干净利落地过河拆桥,把提供关键茶叶技术和销售渠道的晓莉姑娘给踢出了。他还阴险狡诈,当周大奎去纪委告状,他明知李双洪是清白的却不加阻止,还给路费,唯恐天下不乱。

当茶叶销路好,他就心安理得的享受合法分红的成果。他不但图利还贪名揽功。当要做茶叶宣传栏时,他想到的是把自己的挥手的光辉形象印制在封面上,突出自己的业绩和形象!可见,周福贵的脑子里,满是个人崇拜的封建意识。

绝大部分村民是淳朴善良的。但是一颗耗子死打坏一锅汤,贫困户村赖周大奎的破坏了就不小。

贫困大户周大奎,他有腰伤,家徒四壁,就靠扶贫款救济,好吃懒做,自甘堕落,整天与酒为伴,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偏偏他懂政策,善于钻政策的空子。他知道,扶贫政策是“一个都不能少”。他知道,官越大越要面子,不会跟他计较,周大奎对送扶贫慰问品的干部不理不睬:“还是老三样?!放门口吧”。不但不感恩还嫌少,等靠要,巴不得真金白银。

他得知村书记歇了他的帮(歇帮,暂时停止扶贫),他就与村干部周富贵扭打在一起,显示出无赖的嘴脸,还厚无颜耻地挑事儿,状告村支书。他还能利用村民对风险的恐惧,造谣搞出大事情来。影片里,纪委来查书记,茶厂资金周转困难,他就成功鼓动了群众来讨债,差点将村支书逼上绝路。穷山恶水出刁民,我们对可怜可恨的周大奎,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好在精准扶贫中,他重新当上放映员,人性得以回归。这也告诉我们,扶贫得扶志和智。

周七公在影片中表现出的儒雅、豁达、智慧,也给人深刻印象,他说的“人生如茶,苦甘相伴”“茶有类别,人亦有之”,都给人生以启迪。

晓莉的美丽、多才和干练,也打动人心。

尖锐的矛盾冲突,精彩的情节演绎,个性鲜明的人物,使电影更加的贴近生活,感染观众,激励人心。《最后一公里》,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就得拔掉阻碍攻坚扶贫的“刺”。这刺有过去修路塌方伤人留下阴影的刺,有自私恋权的刺,有好吃懒做坐享其成的刺,有贫穷怕了看不到希望的刺,有阻挡出村致富路的刺......好在都被科学技术扶贫、思想扶贫、内心扶贫的村支书和好政策一一拔掉了。

整个影片在脱贫致富和载歌载舞的大团圆中结束,给人美的享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最后一公里观后感范文4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0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