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7:24:17 | 移动端: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就看到这本沉默的大多数的书名,脑海里就浮现出许许多多冷漠的脸庞。当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为什么要沉默呢?在看完了这本书之后,陷入了沉思,或许我们都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无奈感吧。

王小波在文中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批评了当代沉默的大多数,我看后产生三个问题:

1、这种沉默究竟是对是错?

2、他们究竟为什么要沉默?

3、如何遏制这种错误的持续?

我想就这三个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佛家是倡导沉默的,寺庙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止语”标志,为什么要“止语”,因为其一、多说无益、沉默是金;其二、养生:说话过多,会损伤肺肾元气,又耗心神;其三:止语静心,心静生慧,此为佛家三学--戒定慧。其四:“止语”让辱骂诽谤者难以亢奋;其五:消口业(佛讲一切众生之生死轮回,皆由于身、口、意三业所致,若消除此三业,可速得解脱。)儒家也是倡导沉默的----所谓“食不言、寝不语”,说的是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以免影响到消化;睡前不停唠叨就会使思绪兴奋,不得安宁,因而影响入睡。

既然沉默有那么多好处,那为什么王小波会反对沉默呢?

其实,他所说的沉默,并非是文明状态下的沉默,而是非文明状态下的沉默。

比如有人常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你门口的楼道上,比如有人加塞插队,乱丢垃圾,比如外国人不遵守国际游戏规则,侵犯我国疆土,比如哪个领导贪污行贿,懒政霸道,这些皆属于“非文明”,当我们遇到这些事或人的时候,是不是还要沉默呢?

这样第一个问题(沉默究竟是对是错?)的答案就出来了----沉默在文明状态下是有益的,我们应尽量保持沉默;在“非文明”状态下沉默是不对的。遇到非文明,我们应该站出来呐喊,而非“沉默是金”。

既然是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什么王小波时代和我们今天,依然还是有人面对“非文明”低头不语呢?而为什么欧美国家遇到不文明就敢于立即报警呢?

思考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从问题背景出发,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大概和两个关键词有关。

一、国情

最早,国人是敢于说“不”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历代最文明的时期,那时候因为诸侯割据,产生多王执政,老百姓的言论是绝对自由的,在你这个诸侯国发表言论没人理,好办,转身就走,去下一个诸侯国,所以才产生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辉煌成就。

可是好景不长,秦嬴政很快统一六国,实行专政,言论自由直接开始走下坡路,老百姓的思想在那个时代已经开始被禁锢,那时候的皇帝说一不二,好不霸道,到了秦二世,那更是直接升级,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指鹿为马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赵高害死了李斯以后,知道大臣中有人不服他。有一次他牵着一只鹿到朝堂上,当着大臣们对二世说:“我得到了一匹名贵的马,特来献给陛下。”秦二世虽然是个糊涂虫,是鹿是马还分得清。他笑着说:“丞相别开玩笑,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马呢?”赵高绷着脸说:“怎么不是马?请大家说说吧。”二世就问大臣们。不少人懂得赵高的用意,就附和着说:“是匹好马呀!”也有的害怕赵高,不吭声:只有少数大臣说是鹿。没过几天,那几个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找个借口办了罪。打那以后,国人就再也没人敢说真话了,同时那个时代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隐士。(一言不合就隐居)王小波生长的文革时期,那就更不需要说了,管谟业都改名莫言了,陈云都“医嘱勿言”了,从秦嬴政统一,一直到今天,ducai让我们没有了言论的自由。

二、教育

中国的教育最早是举孝廉,谁孝顺就会被举荐来当官,后来大家都比着孝顺,一守孝就是五六年,嘛都不干了。隋文帝杨坚一看不行,就来了个中国最早期的应试录取---科举制,一直到今天,都是应试。

应试教育使得整个国家的学子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攻读圣贤书,他只要能考过分数线就行了,窗外的“非文明”又给他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点上,我们真的应该向美国靠拢,人家升学的依据,分数只占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一是体育和艺术,而老师的举荐信占四分之二。这样子的话,你自私、不爱国、不和同学搞好关系、不诚信,就无法立足,也不会有好学校录取。教育使得美国人从小就养成了敢于站出来、敢于挑战“非文明”的习惯。

知道了这两个原因之后,我们或许就能明白,沉默其实并非是老百姓的本意,沉默是逼出来的。这就是第二个问题(他们究竟为什么要沉默)的答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