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客》是一部来自法国的喜剧电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六个孤独的人在聚到同一间老年公寓之后发生的故事。影片根据塞缪尔·本谢区特的自传体小说改编,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很多作品都讲述孤独。《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女主角载歌载舞地迎接悲伤,《重庆森林》里,失恋的男人对着毛巾喋喋不休,《她》里,人工智能成了无数人的心灵安慰。多数时候,孤独沉重又黯淡,人们困于其中,或是被感情打捞救起,或是沉没到黑暗最深处。然而法国电影《心房客》,却用特殊的方式诠释着孤独。它漫不经心地调适着情绪的配比,平静地叙事,冷淡地搞笑,适度地感伤,让苦与乐缓缓相融,达成微妙的平衡。看完它才发现,原来孤独还可以被这样呈现。原来相遇后,问题也不一定被解决,但终究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那些“不一样”,是孤独长河中的奇遇时刻,一些微光,优美又克制,珍贵且诚实。
电影以一座破旧的公寓楼为中心,讲述了三组孤独者的邂逅。中年男人伯克维茨,在意外受伤后,坐着轮椅外出觅食,遇见夜班中途出来抽烟的女护士。过气女演员刚刚搬到公寓,神情淡漠,内心失落。邻居少年对她充满好奇,时常过来帮忙。美国宇航员从外太空返回地球,却因为路线出错,降落到公寓楼顶。好在,一位热心的老太太收留了他。这些人,有不同的背景和经历,原本生存在各自的密闭空间,却因为相遇,而让生活有了细微的转变。
总体来看,《心房客》的最大优点,不在于主题的选取——正如文章开头所说,讲述孤独的电影有太多了——而在于表达主题的方式。片中,没有人将寂寞诉诸于口,但寂寞无处不在。很多时候,电影只需要通过场景、动作与节奏的安排,就能营造出孤独压顶的氛围。比如,伯克维茨买了一台健身单车,放在客厅里。他开始蹬踏板,从天色变暗,一直到太阳再度升起。这个过程中,他什么都不必说,只需要持续运动。房间空荡,四周安静,时光漫长,越发衬托出他的孤独,他的沉默的忍耐。
女演员房间的陈设,也说明了她的心态。客厅里没有多少家具,而是堆满未拆封的箱子,过日子的痕迹少之又少。这位有过光辉岁月的前明星,似乎还没有准备好迎接不那么明亮的新生活。
而最有代表性的,是老太太的公寓。她像很多人的祖母一样,把房间布置得井井有条,但是,浴室的天花板已经剥落了,厨房里的管道经常漏水,总也修不好。这些似乎都在暗示她的衰老,她对缺口和遗憾的放任自流,正如她有个服刑的儿子,却很少表达伤心,即使独自一人,依然讲究吃穿,投入地看电视剧,过得热火朝天。
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里说,家宅是一种强大的融合力量,把人的思想、回忆和梦融合在一起……家宅的形象,似乎是我们“内心存在的地形图”。《心房客》里的大量室内戏,就很像是孤独的地形图。人们不说话,墙壁替他们说,桌上的植物替他们说,而且说得自然而然,绕开了戏剧性和雕琢感。很多电影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文艺片,常常出现所有角色口吻一致的情况,无论何种身份,人们都说着功能性极强的书面化台词,丧失真实感。但《心房客》很好地把握住了语言的分寸。它安排了很多沉默,很多漫无边际的片汤话,更愿意用物品来抒情,来承载那些不便表达的东西。因为现实中的人们就是这样度日的。通常来说,我们与片中的房客们一样,沉默地行走、吃饭、听歌、看电视,寂寞早已成为日常的一部分,除非有事件催化,我们很少在口头上高调宣扬。电影成功地捕捉了孤独的在场,这种无声无息、却能被人听见的语言。这是它的准确和写实之处。
与沉默的孤独相伴随的,是平淡的、状似无用的相遇。三组人的相识与相处,也避开了戏剧性,非常自然,有接地气的笨拙,还时不时蹦出一点荒诞的冷幽默。尤其老太太和宇航员,两人差异巨大,语言不通,然而相处的过程充满了细碎的温暖。但宇航员离去之后呢?不会有大的改变。宇航员回到祖国,老太太依然在公寓里度日。没有峰回路转,没有雨过天晴。老太太拥有的,只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一份轻盈的慰藉。同样,女演员受到少年人的启发,找回了一些身为演员的定力。伯克维茨和女护士之间,有了爱情的萌芽。但仅此而已了。相遇带给他们美好的体验,但不会成为根治问题的良方,铺满沥青的路,还是要自己去走。
没有深不见底的绝望,也没有反败为胜的鸡血。这部电影尽可能地不去造梦,只是留住了些许拙朴的、点到即止的浪漫。就像女护士为了拍照,脱下黑色大衣,露出身上穿的花裙子。那片刻的惊艳,犹如建立在悲观之上的乐观主义,谨慎,谦卑,小而美。而这同样是一种准确和诚实。人生中真的有那么多戏剧化的相遇吗?我们真的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孤独吗?平日里,我们大概只能看到花裙子的边角,从黑色大衣的下摆里露出来。我们的确生来孤独,但孤独中总有微光。找到它,定格和惠存它的美,这不失为热爱生活的好办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