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读后感书评欣赏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读后感书评欣赏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7:26:44 | 移动端: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读后感书评欣赏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是一部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丽卡·雷斯切尔著作的书籍,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们看过呢?该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对孩子在成长过程的研究和分析,对我们教育孩子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最近,有张照片刷爆了朋友圈。照片中母亲抱着孩子坐在拥挤的地铁里。为了不让孩子的脚碰脏旁边人的衣服,妈妈特意用手扶在了孩子的鞋底。一个小小的动作足以显示出家长的教养。于是,大家都在纷纷讨论该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说:言行粗鲁没有礼貌的小孩,和行为得体彬彬有礼的孩子之间,中间差着一对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好父母。

最近看了一本有关如何培养孩子的情感和社会能力的《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或许可以给迷茫中的父母们一个很好的启发。

这本书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特别是10岁以前的孩子,无论你是即将为人父母,还是已经是宝爸宝妈了,或者只是帮助带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本书都会帮助你解决一些在育儿中遇到的难题。

本书通过75条黄金法则,讲述了教育基本方法的三个关键点:接受、界限及一致性。教会父母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该法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并指导父母该如何做。

每一条法则都尽量简明扼要,让家长拿来就用且好用。小从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大到如何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覆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绝大多数问题。是一本难得的实践指导书籍。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的作者艾丽卡.雷斯切尔博士本人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初为人母时,她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找不到一本适合父母阅读的指导书籍,要么是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钻研的大部头,要么就是草草教授方法却缺乏理论基础的鸡汤文。这使得艾丽卡萌发了要写一本真正满足父母需求的书。

艾丽卡博士创办了广受欢迎的父母教育研讨班,并为多家报纸杂志撰写专栏文章,这些都为她积累了大量资料及实践经验,最终呈现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这本书里。

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是: 为人父母教育子女时,我们应该有三个正确的心态即:一切教育从爱出发; 学习者的空杯心态;“脚手架”的辅助功能。

一、一切教育从爱出发

艾丽卡博士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件既有乐趣又有挑战的工作。但现实中,我们却将它变成了父母和孩子的角斗场。

昨天,我去上瑜伽课时,在隔壁的跆拳道馆门口一对母子就上演了一场大戏。男孩哭了近二三十分钟,妈妈撕心裂肺地咆哮了同样长的时间。孩子要求妈妈先说“对不起”才肯进去上课,妈妈则死活不说。一个不依不饶的娃碰上一个视死如归的妈。听得让人惊心动魄,担心一个不留神孩子哭缺氧或妈妈被气中风。

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有些父母为了树立为人父母的权威性,要求孩子要绝对服从自己的命令。于是,我们就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我是你爸,你就得听我的。”

“我这样是为你好,你怎么能这么没良心呢?”

“你要不是我儿子,我早就不管你了。”

没有爱的参与,这样的教育更多的是权威和绝对的服从。

书中,艾丽卡博士认为所有的教育都要以爱为根本,从良好的亲子关系出发才会有的放矢。否则,再黄金的法则的也只是废铜烂铁一堆,毫无用武之地。

而所谓的爱就是要无条件的接受,无论好与坏,聪明与蠢笨,健康与疾病。

就好比作为运动员的姚明是否能接受自己的女儿压根儿就不喜欢篮球运动。而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能否坦然接受自己的儿子患有精神分裂症。

好的养育是用爱滋养他,用爱陪伴他,然后慢慢地放手。就像龙应台在《目送》中描写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二、学习者的空杯心态

伟大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经说过,她无法理解人们看待事物重要性的方式:我们制定了法律,要求所有人必须拿到驾照才能开车,但我们没有考察父母的教育能力,就允许他们自行教育子女。

艾丽卡博士认为教育是门技能,和读书,写字一样,是需要学习和践行的。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一说,我们都是在现实中不停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然后让自己变成合格甚至优秀的父母。这也是为什么本书取名为《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而非《完美父母教养实践指南》。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1.当我们犯错时,不会在再执拗地追问自己“我怎么会犯这样的错呢?”,帮助我们从严苛的自我审判中解放出来,去真正地面对问题,思考“我该怎么做才是合理的?”,进而来解决问题。

2.有空杯的心态,才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这点非常重要。

想必很多妈妈和我一样也遇到过下面这样的情景:和2岁多的孩子说马上要出门了,让她放下手中玩具准备出门。可是等你收拾完毕,发现孩子还坐在原地玩。于是再次催促孩子我们要出发了,结果仍是一样。这时,当妈的可能火冒三丈,感到自己不被尊重。

可是根据《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的法则29“孩子的大脑与成人不同”,你可能真的是冤枉宝贝了。因为,她对妈妈真的没有丝毫的不尊重,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她正经历“非注意性盲视”,对于她正在关注的事物之外的事物,她缺乏意识。所以表现就是她根本就没有注意听妈妈说了什么,自然也不会做出任何反应。

可是,如果当妈的不学习,怎么会知道“非注意性盲视”呢?没准一场大戏就会因此而上演。

作家黄淑文说:最圆满的亲子关系,是在成就孩子的同时,成就自己。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保持空杯心态,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原因。

三、“脚手架”的辅助功能

维基百科中对“脚手架”的解释是:“一种临时性的结构,用于支撑施工人员工作。它也指一些建筑材料,可以辅助房屋建设,或用于保养和修缮房租。”? “脚手架”也是教育孩子时可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允许父母在不越俎代庖的前提下为孩子提供支持。

生活中,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很直接粗暴的“你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 

我听过一个说法,说父母对孩子说的话里,90%都是教孩子“不要做什么”。

最开始我觉得这种说法很夸张,后来我用一天时间留意和分析了一下自己跟孩子的对话,结果还真是这样,可能还不止90%。

正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过度干预,甚至是争夺控制权,使得我们的孩子丧失了尝试甚至试错的机会。

艾丽卡博士认为我们应该像“脚手架”一样,只是辅助,在孩子提出请求时给予指导,而非直接帮助。我们应该还给孩子主控权,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行动,让他去尝试,即使是错了,也要让他去试,并接受结果,要让他知道一个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其实也是一种学习。

多少妈妈会抱怨:每天早晨要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叫娃起床,甚至帮孩子穿好衣服;帮着收拾好上学需要的物品;放学又要督促孩子写作业,晚上还要再三强调该上床睡觉了。总之,一天忙到晚,自己辛苦不说,孩子还抱怨妈妈管的太多。可当妈的总是担心孩子万一迟到,万一作业没完成,万一…… 

可妈妈们没有仔细想想:这无数个万一不仅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同时也成了阻碍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以前听人说过一句话:孩子就像风筝,而父母就是那放风筝的人,适时地放手,可以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这本书不仅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思想上有所改变。

就像艾丽卡博士所说:“维持一段关系就像两个人在跳舞。如果一个人变换了他的舞步,另一个人也必须要跟着变换。”

要想改变孩子,那你首先要改变自己。 正如我们常听到的那句话:“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就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读后感书评欣赏》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