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一部来自台湾的科幻家庭电视剧,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该剧主要讲述了很多因为追逐考试高分而逐渐扭曲的亲子关系的故事。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部剧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看这个片子很不好受,剧中的妈妈和孩子,两个都是悲情式的人物。妈妈淑莉曾经也拥有过美好的爱情,但最后败给了生活,败给了时间,成为了单亲妈妈,她对自己没有过高的人生追求,孩子是她对生活的最重要期待。当然剧中妈妈的悲情不是重点,我们更多的要讨论的是孩子小伟的悲情。
“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你现在恨妈妈,长大后你就明白了”
这些话,耳熟能详。那种苦口婆心,恨铁不成钢的那种心情,跳出片子,现实中我们无一不曾拥有过。剧中小伟这个孩子完全被妈妈的意志绑架了:你不按照我的意愿学习、生活,一切重来,直到你改变,甚至连死都不行,“妈,你到底要我死多少次?”,“死到你不想死”,最终只有屈服。所以小伟成了妈妈的傀儡,成了妈妈达成目标的工具。妈妈就像一个驯兽师,在一次一次地推倒重来的过程中,孩子活成了妈妈想要的样子。
小伟长大成人,表面上看上去有一个挺不错的事业,可是他的人生幸福吗?不敢正大光明地与自己的女朋友交往,接收到妈妈的吩咐时条件反射般的恐惧,不敢违拗妈妈的安排。直到他看到了相亲女孩对家庭的抗争,相亲女孩对他说“生命是我们自己的,它长什么样,都应该我们自己负责”,同时他们的对话唤醒了他埋藏在内心深处那场被扼杀的初恋的回忆,他才想要摆脱这种掌控了。
整个剧看下来,不是心痛,不是紧张,不是沉重,也不是愤怒,心中就象一直被一块石头重重地压着,一种无法通过呐喊、倾诉释放排遣的压抑感,因为它就是那么无助地让你处于明知深陷其中是错的,但是想跳脱却跳不出来的境况。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脑子就一直闪现着曾看到过的《十三号室的惨叫》这个新闻报道,影片是虚构的,但“十三号室的惨叫”却是现实中确确实实存在着的惊恐的事实。无数的孩子经历过不断的电击,会变得看上去懂事了、变乖了、变听话了,但其实他们一个个只是被胁迫被恐惧被无奈麻醉了的孩子。他们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敢向人坦露心声,不信任父母,却对父母言听计从。让我们试想一下,一个孩子当习惯于听命和服从于父母的安排,他会有自己成长的目标吗?他会有奋斗的激情吗?他会有尝试犯错的勇气吗?没有目标、没有激情、没有勇气,这样的人生是我们想让孩子拥有的吗?当一个孩子无法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时,孩子能坦然地与别人相处吗?他有安全感吗?他能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吗?他有自我调解情绪的能力吗?太多太多的问号了。
我们也可以试着问问自己,如果现实世界中真有那么一个遥控器,可以让生活倒带,我们会想拥有这个遥控器吗?给出答案前,我问了自己这几个问题:我真的可以完全放下,让孩子循着自己的成长路径一直往前走吗?我真的能做到只陪伴引导,不说教,不控制吗?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可能失误,我有勇气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吗?对自己的教育失误,我能坦然地正视吗?这一切答案,看完片子,会觉得答案很明了,但现实中有时身陷其中却不自知。
如果说剧中那个万能的“遥控器”是妈妈控制小伟的道具。那现实生活中,其实每个爸妈都有这样一个遥控器,叫做“为你好”。一句“为你好”,往往成为了我们批评、说教的万能理由;一句“为你好”,替代了我们的潜台词“你必须听我的”;一句“为你好”,它掩盖了我们的焦虑,掩盖了我们对孩子的控制,掩盖了我们的自私。我们总是担心孩子遭受挫折,害怕他们失败、走弯路,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不允许孩子的人生不完美。但是当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体会过失败的沮丧,他又怎会懂得珍惜机会,怎能有经历成功时的喜悦呢?没有经历过成功的喜悦,他又怎会有奔向成功的动力呢?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有独立意志的,孩子也是,他们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梦想的继承者,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成就他自己的梦想。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