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本书讲诉了的是佛家思想和哲理,故事的主人公是悉达多,他是一个求佛之人。书中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讲故事讲明白了,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思考。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悉达多读后感1400字书评,快来看一看吧。
大暑未消,空气中氤氲着植物香薰的气味儿。土道两侧是破败不堪的建筑物,龟裂的墙面在干燥的温度下邪恶的咧着大嘴笑着。随着人群嘈杂的叫嚷声,一头被打扮精美的大象缓缓的向前迈着步子。
它背上铺着的巨型毯子耷拉在身体两侧,毯子上仿波斯图案的大块纹饰标志着此物价格不菲,坐在毯子上的贵族头戴编织帽,手中握着一个精美的皮鞭神气的走在阳光下。我们的主人公悉达多此刻正在审视自己的内心,要不是名叫伽摩拉的女子大喊了一声,恐怕悉达多就此命丧在通往舍卫城的途中了。
翎扇在伽摩拉手中不紧不慢摆动着,眼前这位女子珠光宝气。薄纱遮住了她的身体和半张脸,但那勾人的眼神已让悉达多拜倒。在和伽摩拉无数个日夜的翻云覆雨中,悉达多又凭借自己聪慧的头脑成为了当地富商。当肉体和心灵丰富到极致时,悉达多却对发现自己已经卑鄙不堪,他厌倦世俗厌倦生活。他来到了河边,看着水中的倒影,想结束这无聊的人生.....
“爱情”这个主题在本书中是不存在的,黑塞带给我们的哲学思考远不仅于此。我们看到,他对于悉达多的设定是完美的,完美的近乎于神。但正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却摆脱不了世间的苦恼。悉达多的苦恼并不是因为没有绝世的容颜,显赫的家庭,富裕的物质生活。他的苦恼反而源自于此。
试想一下,当你拥有了你想要的一切时,“自我”及“我”的意识是不是会在那夜深人静的午夜过后,纸醉灯谜的喧嚣过后引发你的思考。“自我”和“我”,也是印度哲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印度教以为“我”是生命轮回中的主角,人的身体因“我”而生,人的活动也由“我”而起,所以“我”是恒常存在的。
佛教也有“我”,但佛教否认“恒常有我”的理论,且认为业力并非依附早固定的“我”上,而是一种生命继起的动力。也就是说轮回中的“我”如同燃烧中的薪火,尽管一个个的火焰时而窜起,又刹那间熄灭,但火的本身仍以一种焚烧的状态继续蔓延。其实读完这本书时我感到非常困惑,因为我们都知道佛教现在公认的一种说法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黑塞在书中将乔达摩设置成了佛,将悉达多设置成了求佛之人,但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又是归属印度教,而最后悉达多又在这种“自我”的暗示下在河边完成了天人合一。思考良久让我想到了中国的道家哲学思想,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也就是说黑塞从另一个侧面将佛教、道教、印度教相融合并支撑了自己的论点。后来查了一些资料,确定黑塞对中国文化非常有研究。
写作手法上看,黑塞算不上讲故事的一流大师,他没有制造悬念的习惯,也不喜欢设置跌宕起伏的剧情。就这样不紧不慢的娓娓道来,让你觉得这书好像是一本《圣经》。第三人称的叙事方法虽然能把故事讲的明白,但是读者代入感不强。我想黑塞也并不是想怎样将你带入吧,就像《圣经》一样,更多的是让你思考一些道理。
字至于此,就不继续展开讨论了。
最后我想说,现在网上很流行的“佛系”一词。虽然不明白具体定义是什么,但是我想和“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等词汇应该有点儿关系。不过“看破红尘”也好,“与世无争”也好,按照黑塞的标准离“佛”还很远。
美男子艾贡·席勒说:“人只有在变化时,他才存在;只有保持不变时,他才存在。”是什么可以成为人的生命的象征,又是什么可以成为个体的自我和永恒自我的“结合体”。这个问题我认为比“成佛”更值得思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