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认识她,是因为穹顶之下这一部纪录片,让我们认识到了雾霾的可怕,也认识到了她。这一本说为我们讲诉了一个新闻人成长史,以及很多的无奈。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看见读后感:只是不想这样活,快来看一看吧。
1
人活着最为痛苦的是,明明可以看见很多负能量的事物,但是一己之力却难以改变,因为这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让每一次的眼中所见在记忆的流沙里变得举步维艰。
看柴静的《看见》无疑是一次忧心忡忡的游走,一个小小的身躯,就像包裹了一层金刚不坏的铁甲,燃烧不完的能量,以最敏锐的触觉去感知这个世界的善,也感知这个世界的恶。
她不是以一个新闻者绝对的理性去面对,但是她的思想又超脱于普通人的思想,这种感觉就像明明可以看得见深渊,却无力去拉住想要坠落的心。
眼中所见的“世界”就这样背负在一个小小的身躯里,在很多同年纪的女孩每日无忧无虑享受生活美好的时候,她却带着职业的使命感,走向一个个已然被岁月麻木的灵魂,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唤醒沉睡的良知。
从她的文字里可以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无力与挫败感,对事件不断深入的探寻,换回的只是一双双空洞悠远的眼神,似乎在述说着什么,又无从说起。
2
柴静在这本书里以一种自省的态度,诉说着自己作为一个新闻人不断成长的青涩,诉说着那些不断变幻的画面里光影的无奈。
我们可以从柴静《看见》的世界里抽取出怎样的词汇来表达呢:触目惊心、义愤填膺、世态炎凉还是随波逐流呢。
我想有多少位《看见》的读者,就会有多少位受到冲击的灵魂,这本书就像一个让人有些惊惧的魔盒,原来同一片土地上的家园竟如此不同,原来共呼吸的同胞生存的环境与我们竟如此不同。
而这个“不同”的世界正是我们无法逃离的世界,明明我们都看得见,明明他们也都看得见,只是为何最后落入了“视而不见”的尴尬里,只留下一串串无奈的字符独自悲凉。
很多事件离我们的生活都是如此之近,那里有我们的亲人,有我们的爱人,有我们的朋友,有我们陌生又遥远的同胞,只是有些已然在流淌的时间里走到了归途。
3
柴静更为著名的则是她2015年出品,自费斥资百万拍摄的纪录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让我们通过103分钟的画面,再次感受到了“十面霾伏”世界的可怕。
让我们知道了“同呼吸、共命运”下的柴静视角,那份责任感与思虑,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
匹夫之责,在这位看似弱小的女性双肩上显得如此之崇高,那双满是真诚的眼眸里,藏着对这个美好世界最为深沉的爱与担忧。
在这部记录片里有一段2004年采访一位6岁小女孩的画面:
柴静:“你见过真正的星星吗?”
小女孩:“没有。”
柴静:“你见过蓝颜色的天吗?”
小女孩:“见过蓝一点的。”
柴静:“你见过白云吗?”
小女孩:“没有。”
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是那么地理所当然,是那么地理直气壮,但是却忘记了,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规则,当不断侵略的步伐日日夜夜之时,大自然也会有自己的方式去表达。
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糟糕,我们入口的食物越来越令人不放心,我们原本温暖的心变得越来越坚硬,或者说我们以王者自居的孤傲下那份越来越疏离的彼此的“心”已然失了神。
4
时间回到2013年,那个看见世界的柴静多了一个身份,成为了母亲,而让人触痛揪心的是,在小生命还孕育在腹中的时候,就被告知患了良性肿瘤。
穹顶之下的开头,柴静以一位母亲的视角切入,去讲述那段令人心痛的回忆,是需要有多少的力量去支撑,才能让自己看起来不动声色。
怀抱着美好的期许去孕育一个小生命,想带她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想让她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想让她感受到母亲全部的爱。
但是绝没有一个母亲,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带着病痛来到这个世界,我想是母亲这个身份的力量吧,让她有了更强的动力去做这样的一个纪录片,希望千千万万的孩子们都能看得见蓝天,都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都可以吃到安全的食物。
这是一件看起来特别质朴的事情,每一桩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是一个新闻人敏锐视角下的探寻,那些她也看不懂的数据,却被她用大众都能明了的方式展现出来。
她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又是为了谁,在柴静带领下让我们“看见”的世界,正是我们生活的当下,也是我们原本就看得见的世界。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