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是一部由靳东、马伊琍和袁泉等主演的家庭电影,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该剧根据亦舒的同名小说改编,主要讲述了全职太太罗子君在与丈夫离婚后步入职场,自我成长的故事。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部剧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突然想起《我的前半生》,此剧之前很火很爆,万人空巷,热议频频,可惜我对此题材的电视剧始终保持着一份独有的冷静。看了内容简介,翻了一些网络评论,便再也没有凑这份热闹的兴趣。可今天想写它,主要是因为,一来作业所迫,二来此剧女主定位跟我目前生活形态有几分相似,估计能引起一些共鸣,产生些许想法。为此,逼着自己看了两集。见首而知尾,没有耐心再看下去,确切的说,看到这,我笑了,看不下去了。
剧情狗血,夸张。艺术源于生活,但艺术如果要是与钱扯上了关系,那或多或少都会变味。为吸人眼球,提高收视率,要么极度放大或缩小,然后往往不能反映生活全部。
剧中不明白的点有二:
其一,不明白这部剧为啥这么火?我不认为这是一部优秀励志剧,更像神剧。
其二,不明白为啥这么多全职太太会如此着急的对号入座,自造恐慌和不安?跟真实的全职太太的生活压根就两码事嘛~
笔者也有2年全职太太的生活经历。宝妈一个,一线城市生活,经济也算无忧,和电视剧中罗子君不同的是,偶有15年的职场经历,家中无保姆,丈夫经常出差,聚少离多。我想2年的全职经历应该有足够的资格发声了吧,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从来不认为剧中的罗子君是“全职太太”的代言人,井底之蛙不是全职太太的代名词。
女主罗子君前前后后就没正经干过一件全职太太的该做的本职工作。
她没下过厨,没干过任何与体力有关的事。----所有一切都由保姆替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她不懂投资理财,消费超前。----一个中产家庭却过着富豪阔太的日子,能把老公榨得连渣都不剩。
她不做任何与孩子的成长亲子教育有关的事。----一个能把“角膜”理解为“脚膜”的人,足见她的浅薄无知,能把人笑死。带出去只会给你添堵,脸上无光。
她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察言观色,不懂换位思考,读不出丈夫脸上那么明显的无奈和腻味。
诸多的不懂……她的世界只有自己,她的喜怒哀乐可以突破一切行为的禁忌。
她都干了啥?
她所有的力气都花在了如何与日益松弛的皮肤战斗,然后对于钱----“花花花”。
所有的注意力都花在了如何守住“老公”,然后继之以行动便是----“问问问”,“查查查”。
这是一个闲得发慌,肤浅无知,自卑又盲目自信的女人。试问,这是全职太太吗,这能成为真正的全职太太吗?这样四不像女人,居然还能让这么多女人对号入座,然后焦虑万分,有必要吗?
有点自己的判断和常识,别自己吓自己,好吧?除非你是跟她一样的极品,一样的不学无术,慵懒成性~
其次,我想聊的是婚姻。
罗子君辛苦守住的老公终于“出轨”了,她的婚姻也瞬间崩塌,她输了,她输在哪?
她输给了一个扭曲的价值观。
罗子君的价值观里,女人的外表美是魅力的全部。对于貌美的女人,男人都会趋之若鹜,会有苍蝇一样的勇敢。嫁个好男人,死守他,便是幸福生活的全部。
所以,为了美貌,她的专注力前所未有。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也防备所有花枝招展的年轻女人。
所以,为了守住老公,她疑神疑鬼,没了自己也触犯了别人所有的自由,隐私。
想到这,我笑了。
想起了一篇文章,贾平凹先生的《自在独行》其中一篇《论女人》。一直都欣赏先生的文风,率真,犀利,精辟,放浪形骸。
这篇文章,当我看完,直呼一个”爽”字了得。把我之前所感所想说的,全都清晰、酣畅淋漓的表达了出来。爱不释手,重复了无数遍,心里乐开了花,笑歪了嘴,继而头脑也清醒到了极点。
书中,先生是通过侧面对男人秉性的分析解读,从而告诉女人,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
先生告诉我们,漂亮是美的表,端庄是美的质。长的美固然是一份资本,但形象之美能从小保持到老吗?没有内在质的支撑,单以美色诱人,男人久之必然厌恶。
先生还告诉我们,聪明的女人要有独立的人格,热情的对待自己,为自己而活。长活常新,活出个性,活得平等,不占有任何人,也不被任何人占有。
先生的话,我认同文中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字眼,牢记于心并切实于行动。
罗子君,听到了吗,明白了吗?如果你的人生当中存有一本书,哪怕仅有一本先生的书,早点与先生对话,我想,你的前半生即便不能达到所期的圆满,但至少会有所准备,总不会落得如此光景了吧。
第三点想聊的是,如果某天,当你确实因各种原因,被“全职”了,我们该做什么,要做什么?我想这才是看了这部剧,最后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该做什么,要做什么,相信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答案。我只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比如我的生活,我的计划和安排。
在生活中,我和先生保持默契,相互依赖彼此信任。我们既群居也彼此独立,始终给双方保留私有的空间。
深植于心的信任源于彼此的懂得和了解,肯定对方为人的深刻自律和坦诚。我们从来不会刺探对方隐私,不会纠结对方正常社交场合与一个异性朋友的温暖拥抱的情景,因为事情本该如此。如果相信一个人,根本无需寻探;如果不相信,问了自然也不会全信。
因为工作的需要,先生常出差国外,聚少离多,这情形如同婚里婚外温暖。先生身居国外如同婚外,各自回归单身状态,流连于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难得的清净,心情也能在这份圆满的孤单中开出一朵花来。
在经济上,我自然是不卑不亢并从不认为自己是在依附。我依然在自食其力的工作,只是工作地点由外改为内,性质和强度变了而已。我勤奋努力,朝六晚十,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没有任何懈怠,闲时经常课外充电充实自己,提高工作能力并成效明显。所以,这份薪水受之无愧,应得的报酬~
在事业上,我会采取“温故尝新”的战略,保持原有战斗力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其余的爱好,发现一个另外的自己,并时刻告诉自己,你很优秀,暂时的收入停顿不代表没有这份赚钱的能力。
所以,我依然会花部分时间,复习我的专业,关注曾经行业和技术的发展动态,查询英文资料,了解各国法律法规和技术的更新,依然会与曾经同事保持着一份联系。
可依着上面,现实是,我毕竟是上不了班了,每天会有很多时间剩余,我得找点事打发时间。
尝新便是一种办法,发展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曾经不能做想做的事,发现一个另外的自己。
这份兴趣爱好最好是能朝九晚五的,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份时间上自律和上班的状态。这些兴趣爱好还能让我开阔视野,认识不同行业优秀的同伴,既提高了自己,也能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扩充了人脉资源,一箭多雕,岂不乐哉!
这是双保险,无论从感情和理智上,都应如此选择。从事了十几年的专业,就像一养大的孩子,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放弃。曾经我有过为了兴趣爱好,产生过壮士扼腕,全盘放弃的悲壮想法,但最后我发现我感情上还是无法割舍,理智上告诉我需要这份退路,这是立命之根本。只有设定了这份退路,自己才能拥有平常心态,兴趣爱好自然不会成为一种压力,相信尽心尽力总会水到渠成。
在精神上,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相信人与人的相处和吸引更多来自于精神层次的交流和满足,夫妻也亦然。经济上的羸弱必定要在精神上去弥补和赶超。经常看书,与大师的心灵对话会让你无需踱步天涯却能揽尽天下事。有这份习惯,即便常居家中,多年以后,你依然能与时俱进,思维方式、见解、格局一样不会减少,只会得到质的变化和更大的提升,没有人会看轻你,也不敢看轻你。
做自己,为自己而活,活出个性,活出平等是一个女人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相信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的唯一可信可靠,永远做自己开心的永动机。因为,快乐、自信从来都是自己给自己的,与别人无关。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