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向路的尽头》是一部由殷骆骏楠导演的纪录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川藏南线318国道上的壮丽风景,草原、河流、雪山、居民等各种景象令人流连忘返。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五个天南地北的人,在领队导演的带领下,骑行川藏318线,从成都到拉萨,24天。
当他们克服了一路的艰辛,甚至超出自己的体能放手一搏,为了把想要做的事,坚持到底,去完成许多人这辈子连想都不会去想,也无法完成的事情的时候。听他们一路上,从现实骑行的艰辛里,体悟到你可能永远都无法体会到的,惊人的人生真理的时候,你原以为他们应该有会有着诸多人不同的,不具备的背景。但到影片的最后,当你发现,原来他们都不过是一个个在街道和你擦肩而过的普通的路人甲,甚至有的人只是从事着物流快递员工作的时候,我仿佛不经意间,在平静的海岸上,看见数米高的巨浪迎面席卷而来——他们,是如此的震撼我的心!
原来,这世界一直都是这样被这些看似平凡的物和人,充实而饱满着,若是你觉得空了,那也许空的那个人只是你自己。
这让我想起行为艺术教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那场奇特的行为艺术——《艺术家在场》。这场行为艺术里,阿布拉莫维奇在空荡荡的博物馆中庭放置一张木桌和两把木椅,每周六天,每天七个小时,与对面轮流登场的观众完成了长达716小时的对视表演。现场的摄影机拍摄下了当时参加活动的每个人对视的面孔。
每一张,与阿布拉莫维奇对视的脸——都是你原先每天在路上擦身而过,或者未曾照面的存在于世界上某个角落人的脸,但是,突然之间,在摄影镜头下,在面对举世闻名的艺术家对视里,他们都变得那么具体,没有了美丑,没有了明星和凡人,也没有了你原有的对人脸的厌恶、喜欢的主观评判。他们突然变得那么具体,那么具备各自与生俱来的人轮廓,那么真实而让你感动。
这部纪录片里的这些骑行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他们个人的行为艺术。也许我们每个平凡的人,心里都有一场属于自己的行为艺术,而外化到这世界上的形象,就是我们毕生的乐趣和追求,有的人是红尘妻儿,有的人是山河湖海,而有的人是诗琴书画。如此而已。
我记录了几句影片里极为撼动我的话:
“走的越远,心里越静。”
“认识真正的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佛教讲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万事万物不固定的一种状态……功名利禄,情爱种种,不是不可追求,而是不可贪求……”
“我不是个浪漫的人,可是我觉得我的妻子不能和我一辈子就是油盐酱醋,所以我这次骑行也是为了给她留一个回忆……”
导演在路上,还偶遇了很多徒步和前往布达拉宫朝圣的人。其中一个胡子拉杂的彪形大汉的采访对话是这样的:
“你这样一路朝拜,走了多久?“
“四个月了。“
“你为什么能做到这样的坚持?是因为你的信仰或者为了谁许愿吗?“
“如果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某个人,也许我都走不完这条路。”
“那是为什么?”
“为众生!”
他的回答,我惊讶万分。在这个物欲横流,雾霾笼罩的京城,“众生”这个字眼,我想对大多人来说,是陌生的,是无法具形的。可是在那样蜿蜒看见尽头的长路上,一个彪形大汉自然而然吐露的回答里,却那么突然地就杵在了你面前,让你的心不期然的跳动加速,喉咙哽住。
后记
这部纪录片在艰难的环境下,导演却采集到了令人轻松幽默的自然情节,毫无纪录片的枯燥乏味,同时也深入地扑捉到了每个队员身上特有的个性,让人记忆深刻,发人深省。
纪录片放映结束后,我在北影标放大厅外面见到了那个领队的导演——一个形体瘦弱的大男孩,他叫殷洛。你很难想象,在这样艰苦的行程里,还要担任拍摄任务,又必须完成导演组织的艰巨工作,竟然是他那样看来脸面和身形还尚稚嫩的形象完成的。他告诉我们,这是他研究生的毕业作品,他本身也是个骑行爱好者。纪录片里的五个队员,都是当时他在网络上临机联络上的,这实在令人惊叹。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