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是一部由拉米·马雷克和本·哈迪等主演的音乐传记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皇后乐队从组建到确立风格,到最后的成名的故事。不少网友都看过这部电影并且给出了好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早在两周之前就拔草了想看了很久的牙叔传记电影,初稿当天就写好了,但后来被两个ddl虐到毛快掉光,幸好有一起抢图书馆自闭专座的朋友激励我好好学习,先定一个小目标,并且反复同我讲说,会写完的。
最后反正我是把字数写够了。这个观后感终于可以修一下然后推送。
我特别注意了一下分级,哇居然是PEGI15,没想到。因为我们对牙叔的常识是他最后是因为艾滋走的,而且他性向确实至少是双,于是本来以为可能会有很多不可名状的情节和场景,然而并没有,太好了。
我估摸着自己大概眼眶要红个三四次,结果好像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次数,还是挺尴尬的。幸好观影气氛特别有趣,细小轻微的尴尬很快就消解在其中了。电影开场前有个提示,大概是劳烦观众姥爷们关一下手机什么的,然后双关了一个“escape from reality”, 这个既能表达“电影要开始了”,又是《波西米亚狂想曲》里边的一句歌词,然后周围一圈人和我都笑出了声。头一次听到《波西米亚狂想曲》里边的几个音符的时候,前排一位观众朋友突然嚎了一句“Mama! Wooooooo! ”到后来观察到其实每首歌都有人小声跟唱(对不起我也跟唱了 对不起其实我从Killer Queen开始就跟唱了)这片儿经常容易让自己忘了是在看电影,总觉得是在看摇滚现场,每唱完一首,大家都开始迷糊,好几次忍不住鼓起掌来,跟唱的声音也一直都有。
个人泪点一是牙叔和曾经女票Marry躺着,牙叔反手弹琴,按出来几个Bo Rhap前奏的音,这几个音只要出现我眼睛就酸,所以重复个大概三次左右。我还有一个必哭点在“I sometimes wish I’d never been born at all” 果然也中。
最意外的泪点是Love of my Life, 其实之前我对这歌一直比较无感,因为感觉无非也是爱情口水歌,不够痛。但突然再听就哪里不对了。其实我也知道是自己断句方式有了问题,我把“Love of my life, can’t you see? ”里那个“Can’t you see”拆解成中式英语理解了一下,就变成了 你 看不见 的吗?
看不见的。千万颗星辰 烛火与荧光棒为你亮起来,千百个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唱歌给你听,你看不见的。其实每个人都很盲目。
还有一场戏是牙叔一个人走进医院结果诊断出了HIV阳性,整个医院空空荡荡,他就一个人进来 一个人出去,马上走到门口的时候有一个已经发病的小伙子,外表看起来也有点像《戴着手套擦泪》里边那种类型。他看到牙叔,就“Ay-oh”了一下试图确认。其实牙叔完全可以无视掉头走的,但还是停住了,接了一个俏皮版的“Ay-oh-oh”. 这个也像尖跟高跟鞋,一脚踩在我的痛点上。其实在当自己作为少数群体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多点微光都是多点支持,多点声响都是多点活下去的救星。而这个有来有往的“Ay-oh”,“Ay-oh-oh”是暗号,是“回应”,是告诉你 你尚未踏入无人之境。这里让我想到电影里Queen在籍籍无名的时候去见EMI一个特别牛批的制作人Reid,Reid问:“你们皇后乐队和其他想火的摇滚乐队有什么区别?”
当时穿着像只“愤怒的蜥蜴”的牙叔回答:“有些人觉得自己永远被排除在外,不属于任何一方,我们就属于他们。”
最后的大泪崩必然是在LiveAid上。又是Bo Rhap, 其实我之前听过各种现场版,这个当然一早也听过了,当时想着牙叔后期现场其实高音已经上不去了,很多靠转音处理,但整体是不降key的,然后就难过得汪地哭出来。我就不能看到那种拼命去活去演的人,看到就不行。
其实之前在做《深夜歌单》系列的时候,已经写过几句这首歌为什么伟大的理由了,不规则编曲,史上最贵制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用了十八个音轨合成,这一系列理由经常让我觉得自己不配用30块的夜市耳机去听。
印象之前有和一个朋友聊过听歌的习惯,她说自己主要听歌词,我当时想了半天自己更偏好哪一个,后来发现一个都不能少。这就导致我喜欢的歌太有限了,但在这有限里,每一首都有着十足的、无限喜欢的理由。
Bo Rhap里其实有很多歌词我都是喜欢的,一个是之前“I sometimes wish I’d never been born at all. ”电影里把这句和牙叔的家庭背景做了结合去解读,其实我倒觉得这个解释方式不一定局限于家庭,还有很大的“上升”余地。关于这首歌,我有做过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有次在家里小声唱,被我妈听到了。她还挺开心的,觉得我是在叫她,虽然后面那些她都听不懂。这种时候突然有了种莫名的轻松感,当然伴随着强烈的、厚重的愧疚:我终于对她说了实话,尽管是在已知她听不太懂的情况下说的。
对不起,可我真的很开心可以说实话。
整个operatic section我都很喜欢,恨不得单独剪出来不停放下去。像我之前提到的,“众神撕扯一个软弱颤抖的灵魂”。这段最让我着迷的一句是“Beelzebub has a devil put aside for me. ”大概意思是大魔鬼在我旁边放了个小魔鬼。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种感觉,也许是冲动和欲望正在劝说我们去做不合情理的事情,可能是失眠时候阻止自己入睡的一系列噪音似的想法和情绪,又或者是他人看起来如同中邪的沉浸感。
说完了泪点和情怀,该说故事了。
故事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故事就是流水账,选几个人生高光时刻演起来,气氛搞一搞。居然还有设置一个反派经纪人Paul, 在牙叔、乐队其他成员和Marry之间不停搞事,孤立牙叔,结果最后雨夜被炒,还跑到电视上故意参加各种采访,去喷自己的前老板,疯狂泼脏水。
我也不知道这个梗是真是假,但。。。有点狗血。
如果真的要挑一个东西串起整部片子的话,我觉得可能会是电影有想要表达的牙叔的孤独感,比如一个片段里楼下在开趴,牙叔一个人坐楼上躲着;比如他一个人用力唱“Mama, woooo, I don’t want to die, I sometimes wish I’d never been born at all”之后突然停了下来,一片静默;比如他在Paul的“管理”下和Reid, 乐队其他三成员以及 Mary全部闹掰之后,望着对面Mary曾经住的那栋楼,一下一下按着床头灯。这些都特别碎片化,感觉还是无法连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不过也可能是我想太多。
出于PEGI15的原因(我猜的),全程没有明说任何牙叔关于“滥交”的负面内容,始终展现一个专注的、内向的、孤独又始终保留着温和与纯真的牙叔,我很喜欢这种温情处理。对了牙叔还养猫,两只都特别可爱,出去巡演还要和猫讲话。
总结一下。单纯从“看故事”的角度上来讲,这个片子其实并不值得一看,百科一下“弗雷迪默丘里”就差不多了。但如果喜欢皇后乐队出品,哪怕只喜欢一首歌,都请千万别错过,因为它会把你带去你已经永远错过的每一个现场,感受与酒神祭祀无二的狂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