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再出发》一书由刘哲所著,是一位法律人思考法律问题的随笔集,也是一位检察官从公诉的角度思考法律前沿问题的随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检察再出发读后感,有兴趣的小伙伴进来看看吧。
这本一诞生就汇集万千宠爱的检察官著作,拥有华丽的推荐人名单:刘仁文、车浩、周光权、陈瑞华、樊崇义……,出于一个前检察官的好奇与好学,一出版我就买来拜读一二。
这是一本有着很多表情的书,我不知道该把他归于检察专著、还是归于法治评论,亦或是法律随笔的范畴。它时而一本正经地在谈检察改革的新路径,谈司法制度的新设想、谈检警关系的再协调,谈公诉理念和实务的新主张,时而又画风一变,调侃公诉腔、致敬公诉老炮儿、自嘲检察官之官、肆意徜徉在法律马拉松的狂想曲之中……但无论是理性的叙述、思考和分析,还是貌似一个法律媒体人不知天高地厚的狂言浪语,在一个曾经是同行,而今成为他的死对头的刑辩律师眼里,作者那份发自内心的焦灼、那份主人翁情怀,那份担当与责任心,都无所遁形。
最打动我心的是那句:所谓公诉人的初心,不就是人性吗?
曾几何时,我也曾操着公诉腔,照本宣科地宣读、声色俱厉地讯问,以为有理就在声高,以为自己永远站在正义的制高点,以为法律与人情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初入行的时候,曾有位公诉前辈告诉我说,作为公诉人,既然坐在了公诉席上,就是站在了战场上,有理就要争十分,无理也要辩三分。我默记于心,也一直努力让自己在法庭上既不输判也不输气。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深,再回头看看曾经的“有理之争和无理之辩”,总觉得哪儿不对劲。既然有理了,干嘛还要穷追猛打,得理不饶人;既然无理了,又为何还不认输,死撑到底?说到底,这与检察人的价值观,执法心态有关。
所以,手握指控和追诉利剑的检察人应当时时扪心自问,自己的初心是否未改?会不会因为长年累月流水线般的办案模式而失去了我们最朴素的价值观?会不会因为我们自认嫉恶如仇,却往往居高临下而忽视了普通民众的声音?如作者所说,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是公众的价值观,是国民对法治的期待。所以说,所谓公诉人年轻化,我认为是一个很危险的趋势,很多人觉得公诉人只要口才佳、形象好,思辨强就是优秀的公诉人,但是我一直以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公诉人应该是一个有阅历、有生活经验、懂人性、知世事、存善念、有正气的人,然后,再谈才能和技巧。
关于检察再出发。
虽然,此时的我已经不再是检察人,但至少我还是一名法律人,对于检察,对于公诉,我仍心存挂念。司法改革后的检察,外有反贪转隶,以审判为中心重塑格局,内有司法体制改革再构机理,检察工作将何去何从?作者以拳拳之心、忧患之识,指明检察新航向,即“将分散用力的检察布局向诉权方向集中,以专业化细化诉权分工,以诉权为核心整合检察职能,打造检察核心竞争力,重新诠释公诉权内涵,将公益诉讼注入其中,使得公益诉讼和指控犯罪成为新时代检察制度的双轮驱动”。对此,我深以为然。检察制度几经沉浮,已经成为现代司法制度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在当前新的司法环境和和社会形势之下,更应当顺应潮流,有所作为,扛起衡平法治,维护公益的大旗,出发!
检察人,有此情怀,有此卓识,幸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