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三郎》是一部由谢君豪和潘灿良等主演的爱情传记电影,影片剧情丰富,耐人寻味,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影片开场由说书人聚众滋事被带入警察局谈起,说书的先生不紧不慢地向警察讲述了这么一段故事。十三郎一生的跌宕起伏开始呈现在世人面前。十三郎,原名江誉镠,生于粤剧名家江太史公家中。出身富裕,性格顽劣,爱出入风月场所。说好听点是个少爷,难听点就是纨绔。在一场舞会上偶然遇见了上海女子莉莉,怦然心动,在劫难逃。为了追求她他离家千里去了上海。奈何落花有情,流水无意。上海是什么地方,十里洋场,有名的销金窟,他一无立身之本的人想长居于此,并非易事。羁留两年,只落得满身风尘归家。然而人事俱非。父亲年事已高,自己也被学校除名。一时无事的他,便天天去戏院看戏,一来二去,便和老板薛老五熟络了,为他写了一出《寒江钓雪》,名噪一时,南海十三郎的名声由此而开。在这,他也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人,——唐绦生。他的弟子,他的朋友,他的知己。时局动荡,十三郎去前线慰劳将士,因看不惯同行媚俗的作品而大打出手,却得不到上司的支持,不欢而散……战争结束后,无人再找十三郎写剧本,他流落到香港,最终冻死在香港街头,一代天才的故事到这便结束了。说书人的故事讲完了,他也被人保释出狱。影片到此结束。
民国旧事,多少需要些风花雪月。这位十三郎像极了怡红公子,莉莉正是他心中的林妹妹。美玉无瑕,偏偏遇见了他。可这毕竟不是童话。如同张爱玲所说:“教会你舞步的人,不一定能陪你到散场。”人在少年,梦中不觉,醒后要归去。十三一腔孤勇,也捞不起水中月。十三终究是一直挂念着她的吧,否则不会在多年后重逢得知她已嫁做人妇时去寺里修行,想在虚无的禅道中寻求解脱。昔日惊鸿影,飞作钗头凤。才子佳人却未能花前月下,枉自嗟叹。
沧海遇知音
莉莉是他生命中那一点红朱砂,却并非他知己。唐绦生,才是他知音。薛老五赏识他抬举他,无非是为利。希望他能写几出好戏,好让自己财源滚滚,将他当做摇钱树栽培,而非是惜其才。他从未将十三当作一位朋友来对待。两人始于知遇,也终于知遇。知其才而不惜,并非知己。十三是弹剑的冯援,薛老五却不是孟尝。作为一个八面玲珑的生意人,他攘攘为利,利尽则散。对失意的十三“弃之如断梗”唯有唐绦生能听懂他的伯牙琴。唐绦生虽拜十三郎为师,但其本人的戏曲造诣,并不在十三郎之下。他拜十三郎为师,正是惜才。他怕没人能够将十三郎的才华继承下来。当初两人初见时,十三郎顿觉此人在自己之上。“前途无量,我不配做他的师傅。”十三郎也从未担心唐生日后会超过自己,抢了自己的风头。作为一个戏痴,他更希望自己的弟子远胜于自己。他和唐生曾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我那个时代,大多是文盲,当然要通俗点,而你目光应该放得更加长远。” 对于自己的局限和对唐生天赋的认知,十三心中冰雪一般透彻。他两以自大狂相称取笑,可彼此对于这个称号都心知肚明。天才相惜。影片中最经典的便是多年后两人再相遇时的情景了。那时十三郎穷困潦倒,而唐绦生已经是名满天下的粤剧名家了。那镜头每每都会使我泪目,伴着蕉窗夜雨的古调,两人哼起了戏。“相见若似梦,自从别后匆匆,我再见恩师,心中百般痛,仿似宝剑泥絮尘半封,昔日壮志与才气全告终,江中雪,泪影两朦胧。辜负伯牙琴,(你莫个难自控)知音再复寻,(俗世才未众)。”当听到唐生那句“我再见恩师”时,十三郎怅然变色,想急忙逃走却被人拉住。他觉得自己如今这幅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已经无颜面对昔日弟子。他可以在世俗的任何人面前装疯卖傻来避世,却唯独不敢迎上唐生的目光。因为他不仅是他的弟子,更是知己。临别前唐生送给他一张戏票,是《再世红梅记》的首场演出。但那一夜,欣然前往的十三郎看到的确是一个用白布蒙着的唐绦生的尸体。他的爱徒,他平生唯一的知己,突发脑溢血,死在了戏院,年仅42岁。十三郎彻底崩溃了。高山流水,如今有谁来听。子期既逝,天涯何处觅知音。如同影片中说书人时常提起的一句话“千万不要自认为是天才,因为真正的天才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是像南海十三郎一样早疯,要么是像唐涤生一样早死。”这可能是多数像我们一样平庸的人对天才的“轻视”,但更多时候,是用这句话来为自己的平庸辩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俗世才未众,知音难复寻。
士人忠节
十三郎绝非一个软弱的文人,他是一位士人。他在收唐生为徒时就直言自己脾气很差。可这种差。并不是说他脾气火爆,而是不与这世俗妥协,是顽抗的勇气。他敢于离家追寻自己的爱情,敢于拒写下作的媚俗剧品,敢于向一时得意的汉奸大打出手。正如外人评价,他很仗义。而他的知己唐绦生却是有名的好脾气,不懂拒绝,在世俗的重压下,耗尽了自己。十三郎的坏脾气,正是他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可是,他毕竟是文人。“想学投笔从戎 图发奋 却被儒冠误了,使我有志难伸 想学一棹五湖 同遁隐 却被妖气笼遍 远无垠”在乱世中独善其身,都已经是很艰难的事情了。书生报国无路,空白九分头。唐绦生的《紫钗记》中有这样的唱词“携书剑,滞京华。路有招贤黄榜挂,飘零空负盖世才华。老儒生,满腹牢骚话。科科落第居人下,处处长赊酒饭茶。问何日文章有价?混龙蛇,难分真与假。一俟秋闱经试罢,观灯闹酒度韶华,愿不负十年窗下。”从中可以窥探到丝毫当时落魄文人的影子。
十三郎的结局很凄凉,赤脚冻死在香港的街头。“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收尸的警察同情地为他穿上了一双鞋。人间道,不好走。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塘。红绡夜盗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或许对十三郎来说,死才是一种解脱。他在三十四岁时就已经疯掉了,却仍旧在这世上疯疯癫癫的熬过了四十年。如陶渊明所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时候归去了。故事讲完了,有人问说书人他与十三郎有什么关系,他回答道:“这只是一个潦倒的编剧在讲另一个潦倒的编剧的故事。” 电影的片头有一行简洁的字幕:“献给全港编剧共勉。遥相呼应,更加令人心酸。
那是1997年,离我们很近,也很遥远。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影片商业化的洪流之中,如何才能守住一片净土。到现在我们仍旧不能到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前些年的《百鸟朝凤》,依旧是文艺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其实,我觉得不仅仅是编剧,每个以文字为生的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我们倾尽心血写出一部作品,无非是希望有人能懂,而不是去迎合众人的口味。我们所想坚守捍卫的,不过是理想国的方寸净土。
影片中值得玩味的地方很多,我最惊艳的是谢君豪在这部剧中的扮相,刚出场时,一袭长衫,风流儒雅,手摇折扇,眼波含情,十分契合我心目中的民国公子该有的模样 。在后来又把十三郎的落魄演的惟妙惟肖,一头蓬松污垢的头发,油腻到已经分不清颜色的长衫 ,和之前的那位公子爷完全是两个人。想想也是,当年伍子胥一夜白头,他经历了这么多的坎坷,再加上岁月的摧残,千帆历尽后,当初的少年却已迷航,再也回不来了。令人想到初时学到的课文《落难的王子》,负重前行,才是生活应有的模样。那个春风得意的江誉镠,何曾会想到自己会成为落魄的十三郎呢?
“得瑟落魄,几番起落,然其志未改,不怨天怨地,自怨自艾。只游走在疯癫与正常之间,参无边风月,世态炎凉,并非孤寒晚景。”这是谢君豪对“南海十三郎”的批注之语。可见他对这个人物理解得多么深刻。,他好比张国荣的程蝶衣,与戏融为一体了。无怪他会拿下那年金马最佳男演员奖。一位演员,能有一个被世人所认可的角色,足矣。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