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夫》是一部由冯新民导演的传记电影,根据时代楷模赵亚夫的真实事件改编,展示了他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感人故事。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在一次课上,讨论到了英雄这个话题,在当代中国有没有英雄?如果有,是哪些人?同学们意识到了在革命年代与和平年代的英雄的不同概念,在当下,甘于为人民谋利益的人便是英雄。
最近到观看《赵亚夫》这部影片,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感触最深:在一片桃园里,一位老人不顾自己的腰痛情况,跪在地上,用手扒开泥土查看树桃苗根茎的存活情况……如果不是去看了《赵亚夫》这部主旋律教育片,我不会想到他是一位退休的副厅级老干部,也不会想到这位老人已在医院准备开始接受针灸治疗,但接到果农电话后毅然放弃治疗,丢下自己的老伴,匆匆赶去检查没发芽的果苗,我更不会想到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做的事情。毛主席曾说过,一个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他是一个时代的楷模。
赵亚夫同志是我们当今社会传递正能量的一面明镜,为民服务的楷模和榜样。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赵亚夫同志给我们每一位党员的启迪和鞭策非常深刻,主要有几点体会:
勇于担当,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值得学习。赵亚夫作为镇江农科所的原所长,上世纪80年代,他去日本学习水稻种植技术,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带回家用电器,带回来的却是一摞摞书籍,带回来的是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农业技术和果苗。退休后,他在句容带领村民种植越光水稻等新品种,推广有机种植,并主动帮助农民开拓寻找市场。他开辟了农村经营制度新实践,用实践创造了“戴庄经验”,在江苏省广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扬品德,淡泊名利的价值追求是一种美丽。作为一个农村科技推广工作者,赵亚夫有很多专利,以他的知识和技术,随便入个股,都能成为富翁,但他没有这样做。一心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上去。他鼓励助手用自己的成果写职称论文,而他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都编成了农业科普读物免费赠送给农民。他拒绝企业高薪聘请,却义务当农民的顾问,只求“离农民更近些”。
作为榜样,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熠熠发光。在上学期间,有一次赵亚夫去医院看病,他看到医院里到处都躺着得了浮肿病的农民,心疼不已。农民的疾苦深深地震撼了他,他觉得农民太苦了。就是这么朴素的想法,让他立志从事农村事业。从那时起,苏南丘陵山区最贫穷、最落后、农民最需要的地方,都有他忙碌的脚步和奉献的身影。他先后在武进、丹阳、宜兴等地常年蹲点,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从始至终心底都装着农民,盛着自己朴素的感情,至始至终不变的初心。
《赵亚夫》这部红色影片讲述赵亚夫踏踏实实为民办一件件事的行为塑造了一座座物质丰碑和精神丰碑。人间所流传的“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这句话,正是农民对赵亚夫的肯定和期盼。他在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把青春和热情都献给了农民和土地。他的一心一意大公无私,勇于付出的“亚夫精神”,感动了农民,抛弃了多年的耕种习惯,和他一起创新,脱离贫穷,走向富裕;感动了他的助理,几十年的追随初心不变,一心为民;还感动了年轻的大学生村官,留下来和大家一起为脱贫致富而奋斗,释放青春。此翻种种,为大家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更带来了心灵的洗礼。
自然“赵亚夫精神”也感动着我,将会感动了每一个人。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我们中国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作出改变。这需要大家同心协力付诸行动。每一中国人都要勇于担当,善于发扬优良品德,以赵亚夫为我们每一个人接着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榜样,为赵亚夫点赞,我们要积极向上,宣言赵亚夫精神,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