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这档节目的播出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各个党员、干部、领导进行新一轮的学习,你观看有什么感悟?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平语近人》第十二集天下为公行大道观后感精选3篇。
【篇一】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十二集《天下为公行大道》中讲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新时代外交思想,是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提供的中国方案,蕴含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看了这期节目后,笔者感悟到,新思想既是处理国际间国与国外交关系的“指南”,也是和谐社会中人与人处事待人的“真经”。
与人交往,要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真心。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华民族自古热情好客,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就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走出了一条和平友善的商业贸易、文化交流之路。国与国交往如此,人与人交往亦是如此。敬爱的周总理就是广交朋友、善交朋友的典范楷模。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培养锻炼善于交友的能力,要学会与领导交朋友,从领导者身上挖掘自己受用的东西,学习领导的激情担当和处事方略;与同事交朋友,以身边人为“镜”,学习他人长处,补齐自己短处;与群众交朋友,保持与群众最密切的联系,察民风民情、听真话实话、解民忧民困,用心做好百姓的“知己”。
与人交往,要有“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诚心。人之相信,信于诚;人之相处,处于心。与人交往,贵在真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旨在为世界其他国家分享中国机会,使得沿线国家和地区与中国一起发展,共享繁荣。这是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也是待人以诚的真情流露。朋友交往更要以诚相待,要学会尊重别人,把尊重、理解、包容作为同事之间相处的座右铭,要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养成包容之心。要多涉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急人之所急,帮人于困境。与群众交往切不可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应尽量多与普通群众交朋友,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以诚相待,才能友谊淳厚,成为真朋友。
与人交往,要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正心。孔子在《论语》中对如何择友作过精辟深刻的阐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就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朋友正直,朋友诚实守信,朋友知识广博,就有益了;朋友邪辟,朋友谗媚,朋友巧言善辩,便有害了。领导干部要结交益友,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常与学有专长、思想敏锐、见识广博的朋友交流探讨,在巩固友谊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才干,从而更好推动工作的开展。
【篇二】
近期,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每天1集共12集,看后感触良多,摘取其中一隅,与大家分享。
这个节目编制的很好,采编了习总书记日常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并请资深的学者、专家和教授予以详细的解读,从而帮助我们再一次加深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思想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使我们观众形成、树立或加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该节目从第一集的《一枝一叶总关情》开始,围绕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论述中的用典,进行生动阐释和解读。接着,从第二集至第十二集分别是:《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只留清气满乾坤》、《绝知此事要躬行》、《腹有诗书气自华》、《恶竹应须斩万竿》、《天下之治在人才》、《咬定青山不放松》和《天下为公行大道》。各段节目虽相对独立,但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不断升华。在观看过程中,使我不仅深深感受到习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现实社会、世界的深刻认识,而且感受到习总书记对做人、做事、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典故及哲学思想雏形均来自于我们的祖先,是维系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至今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基石,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继承和发扬。
从这个节目中,让我看到了习总书记将时代背景与名言典故巧妙结合起来用于治国理政的智慧,让大道理“飞入寻常百姓家”,很接“地气”,充分彰显了“平‘语’近人”的深刻内涵。
通过收看该节目,能帮助我们现阶段更好的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使我们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十九大报告精神要求和党中央的决策,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大的政治担当、更强的政治自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奋斗。
【篇三】
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可以承载思想、彰显文化、抒发情怀。“平‘语’近人”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情怀,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的进步,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是看得见的文化魅力。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从第一集的《一枝一叶总关情》以“为民”主题、《治国有常民为本》阐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新时代奋斗目标、《国无德不幸》以“立德”主题、《国之本在家》阐述习近平总书记重家风的思想、《报得三春晖》以“孝道”主题、《只留清气满乾坤》阐述作为共产党员要严以修身,不断锤炼党性修养、《绝知此事要躬行》以“笃行”主题、《腹有诗书气自华》阐述我们的国家要发展,要大兴学习之风、《恶竹应须斩万竿》以“廉政”为主题、《天下之治在人才》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观、《咬定青山不放松》以“信念”为主题、到第十二集的《天下为公行大道》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以广阔的历史视野、深邃的理论思维、科学的哲学创造、博大的天下情怀,让21世纪的中国实现“中国梦”,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仅是在物质生活层面,精神层面也同样重要,理想信念的传播并不是仅限于党员干部,更需要面对广大群众。给大众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有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得渠道多元化,传统媒体受到冲击。在新形势下,宣传工作需要创新理念,更新内容,优化形式,注重方式,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
讲述,是宣传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话浅而理深,形活而神聚,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讲述一方面是用类似于面对面交谈的通俗语言,来解释、说明道理,另一方面又要遵循原意,不另起炉灶。讲述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而内容务必遵循原意,可发挥而不可偏离,可丰富枝叶而不可变其根本。运用讲述方式,精准解读思想内涵,对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途径有很多条,做好讲述工作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作为一个贴近大众的讲述示范,从“习近平用典”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精确讲解,做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落细落小”,也做到了宣传效果的“走心入心”,为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一条新的实践路径。
理论普及是推动新中国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再好的理论如果没有广泛普及,就往往会曲高和寡、根基不稳,达不到理论指导实践应有的效果。广泛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大宣讲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党的十九大,充分调动各种宣传资源,多层次宣传报道,全体上下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营造浓厚的思想舆论氛围。“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我们必须要学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这一复兴道路并不平坦,需要应对世界格局变化而带来的种种坎坷和挑战。这就需要全国上下能够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坚持正确的方向,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主流,保持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可和强大信心。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凝心聚力,带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