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一书由马歇尔·卢森堡所著,教给我们沟通最正确的方式,风暴力沟通,是人们和谐相处之道。下面小编带来的是《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精选7篇。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满口大道理,自以为是的人。面对这样的朋友,我们保持着礼貌而疏远的微笑,不愿意听他们多说一句话。
事实上,我们时不时也在扮演同样的角色。比如,对孩子苦口婆心地劝导,对朋友积极主动地谏言,对丈夫耳提面命地唠叨……内心想做一个优雅的贵妇,却被生活磨砺成了泼妇。
共情也是一种能力。在第二次共同阅读中,很多小伙伴已经意识到了共情的重要性,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收获吧!
01
前段时间在哪看到这么经典一句话——“低情商的人讲道理,高情商的人谈感受。”让痴长三十余年的我对人际关系的困惑茅塞顿开。
说一件黄金周遇见的事:
在草原天路,由于人们路边随意停车拍风景,遇上了大堵车。路边右侧空地一对青年男女拍完照,启动车子,准备横穿马路至左侧。
车辆行驶缓慢,且车距较小,女子看此情况,遂下车,示意我前方的车主停让她一下,估计对方正因堵车感到不爽呢,所以直接拒绝了她。
于是该女子从“你一个大男人让我一下怎么了、我迟早得过去,你让一下大家通过的都更快一点……”开始道德绑架,无果之下,满嘴喷粪,面目狰狞,甚至动起胳膊来……请求变要求,要求变道德绑架,语言攻击,让听者内心着实不快。
看到这,我决定关上车窗,女子迫于压力退到了路边,通过后视镜,我看到应该是女子的母亲冲出来占到了马路中间,迫使车流停下,从后方尖叫起的喇叭声中,我似乎感受到了车主的无语,还有愤怒……
我想,如果她是一个高情商女子,能在请求之余体会对方的感受,以诚恳的态度,让对方内心舒服,对方还是会让她的。
即便不让,那也是情理之中,她可以继续恳请下一辆车,起码我会让一下。感受在先的人类,无需多讲道理。你的语言出现时让对方内心感受良好,事情还不是事半功倍,哪还至于有煞风景的一幕,废话还费劲,更不需要老母亲去冒险横拦马路。
若我们处事能有一颗体凉他人的心,考虑自我感受之前先考虑对方的感受,那日子岂不是处处无烦事,生活和谐安定,人人如沐春风。
02
如果一个人是在暴力中成长起来的,他会怎样?而这种暴力却真实地发生在我地身上。
打有记忆开始,母亲永远是以指责、发泄性抱怨的姿态出现在我面前,而未成年的自己除了忍耐还是忍耐,同时默默修炼【左耳进右耳出】大法,现在看了,这是没有反抗能力的自己的一种自我心理修复。
如今,母亲年近八十,指责和发泄性抱怨并没有丝毫改变。而我,面对母亲也没有丝毫的改变,除了【左耳进右耳出】似乎还是没有更好的方法。
好好说话的道理,其实母亲都懂,甚是记得母亲在我小时候还常常说:“一句话,可以说得人跳也可以说得人笑。”
但道理都是说给别人听的,要求别人去遵循的。 在自己成长后,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人格后,对于母亲,我还是无计可施。
温柔以对,徒增烦恼,受伤的是自己,难受的还是自己。强硬地劝导,换得更强硬的指责和谩骂,我与母亲都难受。所以,五十多岁年纪的自己仍然对八十岁的母亲无可奈何。
此生,在面对兼有指责型和发泄型人格的母亲,得益还有的,那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心中有个明确的目标——我不要活成母亲的样子!
03
宝宝转眼3岁多一些,幼儿园上了整一个月了。在外人眼中,他乖巧听话,有问有答,只有来每天陪伴在侧的妈妈知晓其中成长的苦辣酸甜。
嗷嗷待哺、要求比较浅层次时,是妈妈比较省心但不生理的时候,尤其晚上的几次夜奶无法睡整觉。添加辅食后,小人儿突然尝到了甜头,个人意识第一次觉醒,逐渐有了自己的喜好与排斥,妈妈就尽量满足他,同时满足的还有他睁着清澈双眼,张着小手、蹬着胖腿儿探索周边的好奇心。
等到完成直立行走,他就不满足于吃、喝、围栏内的生活了,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妈妈就经常带宝贝出门,哪怕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都是好的。
慢慢地,绘本、益智玩具、流连室内游乐场相继登场,宝宝多数时候表现得很淡定。你与他每天聒噪也不知他明了多少。
即使很早就给他读绘本,平时也经常唠叨但宝宝的语言发育却并不早,2岁多才开始吐词,单字很少说。有时在想,那会儿多增加家庭游戏环节,减少读绘本的时间,是不是可能会更好。但不管怎么说,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和这个有点执拗的“听话”的小人的沟通问题。
不记得谁说过:“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一蹴而就,也是经过妈妈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再三说、教。”当然,光说教还是不行的,还得看怎么说他才听。
宝宝这一阶段有一个不好的表现,就是任何事情有一点不顺利,小脾气就上来,开始乱丢东西,并且大声叫喊,说了好几次都不听,依然如故。听到小孩大吵大闹,尤其是无理取闹的时候,大人就会更烦,跟着火冒三丈,对着孩子大声呵斥,把孩子吓得止了声,事情才消停下来。
但这都是暂时的,治标不治本,孩子的脾气大,大人的脾气随之增加,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尤其是妈妈不知该怎么教育,甚至为此而焦虑。
说道理对于太小的孩子根本没有多大用处,妈妈开始从网上寻找沟通途径,或者从书籍中希望得到方法,其中一本书大致意思是尊重你的孩子,不要因为他们年纪小。只有得到重视的孩子,才愿袒露心扉,才能正常沟通亦如常人。
于是妈妈开始转变态度,从孩子的角度揣摩他当时的心理,并控制自己的脾气,效果稍好一些。
后来又看到一本书,书里把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比喻成“爱的加油站”,多给予孩子加油与鼓励,而不是斥责与贬低,让加油站随时被爱的鼓励充满,孩子才能勇敢地、毫无畏惧地面对困难。
对于孩子,我们不是要控制,而是参与并引导,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被“父母”的称呼所绑架,自觉或不自觉地控制了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强加自己的意愿。
如果之后再遇到相似情形,先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一点点引导出他的真实想法和意愿,然后再处理事情。
这时恰好看到《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认同“语言其实某个时候比肉体暴力更让人无法忍受,尤其关乎小孩子”这个观点。而书中关于“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完全是在尊重对方,照顾双方情绪,更是从心里学的角度,让对立的双方达成愉悦和解,问题顺利解决。
从本人角度来说,感受更深的是表达需要以及理解孩子的需要。当我们看到一种现象,观察与感受同时进行,并用耐心、尊重的心态表达需要,请求也会受到重视;反之,如果只是观察并感受,而没有以尊重客观的态度表达需要,那么请求多数会无功而返。 “非暴力沟通”需要多次演练,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对于我们亲近的人,我们爱的人,我更愿意用这种方式沟通,达到坦诚并理解、接纳。
04
读了这几章内容,我最大的感受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沟通就是一定要有非常好的沟通技巧;
第二个就是切忌好为人师。
关于沟通,其实现在社会有很多大师,包括很多的文章,都在讲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这么多人在强调沟通并重视沟通就说明了,现实生活中沟通真的非常重要。
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婆媳关系,我从跟我的先生认识到我们结婚,婚后两年一直没有跟婆婆住在一起过。
去年就是孩子出生之后让婆婆过来帮忙,然后才在一起正式的开始相处。孩子出生头一年就有非常多的问题和琐事,婆婆来了之后我们重新相处,更是一地鸡毛。
比如说做饭,我喜欢吃清淡一点的,因为我是天天用嗓子的。每一顿饭我希望有一个炒得特别淡味道的青菜。但我公公他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他就觉得无论炒什么菜都必须放特别多的油,什么乱七八糟的大料都往里面放。他就觉得油多料大口味重,就特别香和有营养。
因为这件事情,我们也发生了好几次争执,后来真的是坐下来、开家庭会议,列举怎么吃得营养健康,纠正了有大半年才纠正过来。
同时还有其他的好多事情让我发现,沟通真的特别重要。沟通的方法、当时说话的环境语气、人的状态甚至你先说某一句话,后说某一句话,都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我特别欣赏孟子有一句话,叫做“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好为人师有时候讲出来的可能真的是道理,但是大部分其实跟自以为是连在一起。好为人师我自己特别有感受,我在20来岁的时候,觉得自己有点小聪明,好为人师,就觉得“哎呀,这样一件事情,你就不懂这多么简单呀”,然后巴拉巴拉讲了一大通。
后来过了二十七八岁,突然发现了我这个大毛病,立马改了,改了之后真的是不一样了,说话更讲究方式,朋友也更愿意与我相处了,整个人际关系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
05
理解他人的感觉和需求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感觉和需求。可是我发现人一旦处于情绪之中,很难去冷静地分析自己的需求,甚至会被情绪所控制。
最近和男朋友处于磨合期,前几天在相处过程中正好觉得应该沟通一下,我就向他详细地描述了我当下的感受以及需求,他也诚恳地道歉并表示下次会注意,可是我却被那一丝丝求而不得的情绪控制住了,我的情绪向我表示对方的反应还不够,我接着不停地向他表示他的行为让我很伤心,可是他翻来覆去还是那几句话,甚至觉得不知如何做才能让我满意,这时候的我已经完全被那种常见的恋爱情绪给控制住了。
为什么他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都说了为什么他还是不理解?那天真的是身心俱疲,我就开始崩溃大哭,结果本来想非暴力沟通的我一手变成暴力沟通。
其实第二天冷静一想,除了被情绪控制之外,还有一点,我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其实我希望他能立刻在我身边陪陪我,给予我一个拥抱,这是他能做到的,可是我没有说出来,我只是翻来覆去地表示你这么做我不高兴,可是希望对方怎么做却没有表达出来。
恋爱中,女生好像被洗脑了一样,就觉得对方应该在自己不说的情况下懂得自己的心思,应该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浪漫,但是现实却不同电视剧。
不说你会收到让你哭笑不得的直男礼物,在需要拥抱的时候给你来一句“多喝热水”,自己暗暗郁闷可是对方啥都不知道,还无辜地问你干啥生气。
后来再一次沟通时,我尽管处于情绪之中,但是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也立刻做到了,一个坎很快就跨过去了,没有过多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我想,在恋爱中多运用非暴力沟通,把话说清楚,会减少很多的苦而增加更多的甜吧。
06
不善表达,说话直接,知道自己的缺点,有时干脆不说话、少说话。
生活中,都说我们把自己最自私的一面留给了最亲的人。是的,当工作的情绪得不到疏解和释放,就会影响生活。
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沟通才是解决之道。那么如何沟通呢?指责、埋怨统统是沟通的大敌,非暴力沟通,深呼吸,清楚自己的需要,感受别人的需要,才是有效的沟通。
生活中,真的是吃够了不善沟通的苦。和另一半大问题往往都是沟通不到位,谈话谈不下去,不是表达愤怒就是表达埋怨,要不就是新仇旧怨一起算,而自己的需要在愤怒中也没有表达出来,最后的最后也许会让对方明白,也许在下一次争吵中继续。
孩子上一年级,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自己和孩子都在适应,再加上老二嗷嗷待哺,每晚碎碎的睡眠,严重的缺觉,在一次次催促、一次次辅导作业、一次次吃饭中冲冠一怒。
自己也总在反思,发火解决不了问题,非暴力沟通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选择困难症,经常选择了不久就会后悔,试着宽恕自己,正视当时的需要,只要满足自己当时的需要,就没什么好后悔。
在人生旅途上,有很多岔路需要我们选择,正视自己当时的需要,在选择后才不会后悔。现在依然坚定自己十年前选择。
07
1.体会和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
我在读这些书的时候一直在试着练习,因为我之前在感到悲伤、生气等情绪的时候,总是会强调我本来是怎么样的,因为你做了什么而导致我怎么样,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样会得到理解或者怜悯,当然事实证明并没有,然后我接着在意的点就是:你根本不在乎我。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我根本就没有表达我的感受,我只是一直在表达我的看法,人对自己都是格外宽容的,所以错误总是别人比较多,所以我的看法其实也是一种指责,但是当你指责的时候,并不会如你想象的那样得到共情,反而是得到反驳.。
我看前三章的时候感觉还挺难写读后感的,因为我看完了还是不知道怎么做,而且我觉得像作者那样,对所有人都充满爱,实在是太难了,因为我是一点就着的性格。
但现在我大概知道怎么表达感受了,有个语句公式:你(事件表达),让我很(感受),因为我...。比如:你这一分钟内叫了我三次,我很烦,因为我想要专心煮饭。而不是:你怎么老是叫我啊,我在煮饭!
2.感受的根源 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我们总是想着“人们期待我怎么做”,而不是“我想要怎么做”。我刚生完我儿子的时候,身体不好,月子里一直感冒发烧,奶水也不够他吃,出现了很多问题。
吃母乳他就不吃奶瓶,奶瓶放到嘴里就哭,喂完母乳不能立即喂奶粉,但是他一吃就要吃饱,不能立即喂饱他他就会一直哭,我很纠结,想放弃母乳,但是觉得如果我不坚持母乳,我就不是个称职的妈妈了。那时候婆婆建议我喂奶粉,我很自责,后来宝宝长湿疹,我就越发的愧疚,觉得如果他能吃母乳也许就不会这样了。
我总是怕负了别人对我的期待,所以每做一件事之前总是先想一下,别人看到这件事是什么感受。
3.请求帮助
需要请求的是具体的活动,并且使用抽象的语言还会是我们无法深入了解自己。
分清请求和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如果批评或者指责他,那就是命令。这就让我想起我们拆的第一本书《男人来自火星》里说,向对方提出请求后,如果他不愿意,不要生气或抱怨。
是的,男人有时候就像小孩子一样,脑回路是直的,你是请求的语句问他,他就会觉得这件事情是有弹性的,但当你把请求也当做了命令的话,就违背了这项规定,会让他产生抵触心理。
沟通是一门艺术,说得对了能加分,说错了就是0分。如何做到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要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拒绝那些枯燥乏味的大道理,站在对方的角度,听一听他的声音。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