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时代的领航人,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我们展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青年所为。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为国家之兴盛而奋斗。
一九六九年,习主席还是和我们一样年纪的青年,那一年,他跟随党的号召加入了知青的队伍去往陕北插队,打开了他的人生,也使这一年成为了习主席奋斗的一个转折点,更是源源的影响着四十多年后的今天。
在困境中积累财富,扎根生长
书中多次描写到青年时的习主席克服环境不适应,饮食居住习惯不同的问题,跨过跳蚤关的艰难以及与当地乡亲群众深切融入的过程。习主席因为长时间缺少对蔬菜的摄入导致竟有一天和同行的知青伙伴吃完一大盆酸菜的故事当时我看了忍俊不禁,想起两位年轻的知青在赤金荒瘠的黄土高坡上,在干燥烈日的陕北蓝天下,对这一盆酸菜倾诉了当时所有的对蔬菜的渴望。后来我细细的读,细细的感受,我看到了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和吃苦耐劳的坚韧。不温不火,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看似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佛系,其实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奋进——在忍受生活艰苦的同时磨练意志,锻炼能力,在困境中积累财富,扎根生长。
同样是青年的我们,在今日,也要迈出同样的步伐。在广袤的中国,大学中的我们都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经历,早就各种各样姿态的我们。作为南方学子,来到首都求学,我们最先要习惯的北方的生活方式,然后学着做一名更有担当的大学生,要意识到我们已经真真切切的成为为国家奉献的一份子,要在困境中努力实现精神的升华。大学不是让我们放松休憩的地方,而是如习主席当年选择做一名知青一样,是新的奋斗的开始!
在群众中磨砺自我,奉献为民
书里写到在习主席的成长过程中,充满正能量的家风对习主席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习主席的大姨齐云阿姨告诉他,在艰苦斗争的年月里,晒背的老乡们就是共产党员们活下去的强大支撑,那个时候只有找到老乡,坚决依靠老乡,才能坚持斗争,坚持生存。这也使习主席在插队的过程中凭着与生俱来的积极与乐观,怀着对陕北老乡的感恩和敬重,很快的融入了群众,很快的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以及锻炼自我的方法。更是在一开始就萌生了要为人民办实事,立志要办大事的想法。陕北人民对年轻时的习主席就以十分的喜爱和感谢,他们心中的这位年轻知青,有担当,负责任,是不搞形式主义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的好后生。书中描写的一段事情我感触很深,当时一位自称是习主席父亲习仲勋过去的卫士,一路乞讨到了习主席所在的地方,习主席看到了便把自己全身上下所有的钱都给了这位老先生,还包括一件御寒的大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样的无私精神,这样的对革命老前辈的敬畏,我们今日也当认真学习。
作为新时代新迈进国家高等学府的大学生,我们也要时刻铭记国家对我们的培养,我们应当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我们没有成为那个时代的知青,还没有深入基层群众,但现在我们在大学校园里,师长父辈中,社会生活里,认真学习不断磨砺自我,终有一天仍会走到群众中去奉献为民!
在书籍中阅读思考,踏实学习
书中采访雷平生,他说习总书记能从一名普通知青到梁家河大队的领头人,有这几个特点,一是强烈的使命感,二是辩证思维的方式,三是遇事有定力,四是肯读书善学习。我认为这第一点,是因为总书记从小到大受到的革命教育,家族熏染,剩下几点便都要归功受益于总书记的爱读书爱思考爱写文字的好习惯了。即使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和他一起锻炼的知青们也说习主席每天劳动完了还要在窑洞中点上灯再阅读到深夜,不光是看书,总书记当时还会对比分析论证,深入的去思考看过的内容与知识。除此之外,当时党将这些青年带去农村,带去贫苦的地方本身也是一种学习,知青们获得的是平日里无法接触,体会,理解的知识。习主席当时的同伴知青艾平说,当时的农村根本看不到那么多的所谓的阶级斗争,反倒是人与自然的抗争。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习了许多。这样的切身经历再加上习主席热爱读书的习惯,总书记在一步步成长中也获得了更高的思想境界,成为了办实事会办事,受群众爱戴的能干的村支书,更是到如今成为引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世界上稳健行走的总书记。这是读书的收获,这是知识的力量。在大学四年中,我们也定当在书籍中阅读思考,踏实学习!
“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这是党员胡乔木的诗。读到这里,我认为这是对所有的优秀知青,所有的怀有报国热枕之心的青年们,最好的教导与写照!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定当不负家国众望,向习总书记学习!为国家之兴盛而奋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