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在这个年代已经没了,在六七十年代加入知青、被迫知青的大有人在,没有当过知青可能不知道知青到底做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读老同事妄议往事有感:黄土沟里的知青点滴。
一觉醒来,发现老同事的微信消息,发来一封有关知青的文章。他说这是“妄议”,那我就来个“妄议之妄议”,随手写下这篇有些杂乱的读后感。
我没有当过知青,不是因为赶上了好时候,而是因为我家根本就在农村,所以,不用“插”就在“队”上了。如果硬要“蹭”说是知青的话,充其量只有初中毕业。
当年,我亲自参加了欢迎知青的过程,并和他们间接“打交道”好几年,对他们的生活略知一二。更重要的是,其中一个知青,不但影响了我的前途,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从一个“旁观者”来看,从我们村这个“小疙瘩”村来看,情况是这样的:
一、热热闹闹开场
那是一个傍晚。一辆卡车,载着十几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城里“娃娃”(陕西人都这么叫),打着红旗,敲着锣鼓,喊着口号,拿着“宝书”(毛主席语录本),沿着坑坑洼洼的土疙瘩路,从公社一路颠簸,来到我们这个“背靠黄土高原、面对荒山老沟”的村子里。车后面扬起了长长的尘土,迷得人眼都睁不开,后面还跟着一大帮看热闹的小娃娃。因为他们几乎没看见过汽车,闻到汽油味还觉得很“香”。
当晚,村里破天荒地演了一场露天电影,好像是《红雨》,正片前面是《新闻公报》,说的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重要消息,接下来便是各种口号和一片片红色“语录本”的此起彼伏。
演电影之前,是大队(现在叫村)书记代表贫下中农致欢迎词,接着是知青代表发言,大概意思是响应毛主席号召,下决心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等等....
二、辛辛苦苦生活
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里描绘的差不多,知青们刚来的时候也是住在老乡家,过了一阵子才建起了“知青点”,他们才集中住下来。
不会做饭、甚至连自己的个人生活都照顾不好。看到地里刚长起来的小麦,他们竟大呼小叫:“这么多韭菜啊”!我们都嘲笑他们,说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到地里干活,知青们更是外行,村民手把手地教,他们一丝不苟地学,往往干不了一阵子就坐在地上不能动了(累的),女娃娃甚至坐在地上大哭,一边哭,一边叫妈。
时间久了,他们也慢慢习惯了,生活也就回归正常了。但是,他们干活,从来都是静悄悄,不像农村的娘们儿、爷们儿,什么黄段子都说。他们更不习惯农村的“茅子”(陕西人把厕所叫“茅子”,其实就是用砖头土块垒成的土“圈”),更有不管有人没人就找个地方“方便”的老少爷们,大小媳妇,他们吓得不知所措。夏天苍蝇满天飞,臭气熏天,冬天更是“不堪入目”。
俺们农村人更看不惯知青们的“讲卫生”习惯,尤其是女娃娃们,出门前洗脸、擦“雪花膏”,还有的描眉画眼,我们都叫他们“骚狐狸”。
三、偷偷摸摸吃肉
知青们的生活的确很苦,乡下人也一样,一年四季根本见不到什么“荤腥”。谁知道这些城里娃不但有学问,而且“学以致用”。村里有几家的老母鸡丢了,以为是被黄鼠狼偷吃了,也没太在意(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可怎么也找不到鸡毛,就开始怀疑是知青娃娃偷吃了。有一次,也不知谁家的狗也找不到了,村民就猜想,这黄鼠狼不会连狗都吃了吧,就更怀疑起知青来。
村支书开始了“突然袭击”,趁娃娃们快睡觉的时候进行突击检查。可是进到屋里“只闻肉香味,不见汤锅影”,最后还是村里的电工找到了“证据”,原来知青们用土法制造了“电炉子”,藏在床底下正在煮狗肉呢。
村民们气不打一处来,可是看到他们“惊恐”的眼神,村支书一句“算逑啦,娃娃们真够可怜的”,就都不说什么了。
四、静静悄悄收场
1977年底前后,全国恢复高考,知青点冷静了很多,有路子的干部子女提前回城了,没有路子的只能留下来刻苦复习功课了,但是他们中也只有一个人考上了大学,竟然和我考了同一个大学。就是这个知青,对我的影响最大。
1978年下半年,知青点就基本上没人了。没有欢送仪式,没有电影,没有代表发言......
五、朦朦胧胧感慨
我也曾经连续看了《血色浪漫》,甚至激动得难以抑制那种感觉。今天有幸读了老李的《妄议往事》,匆匆忙忙写下这篇有些杂乱的文字,也算是《读后感》了吧。
王玉虎的《白塔沟的树》,使我想起《黄土坡的沟》,以及上面的点点滴滴。
老李在文说“他们作为全国1700万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的一员,在‘红色狂潮’、‘革命激情’的裹挟、感召下,怀揣着‘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美好憧憬......”
我却要补充一句:“知青下乡的背后,如果不是城里容不下他们,就是在用另一种形式不经意间把他们保护了起来,怕他们惹出更大的乱子。”只不过,他们不得不成为中国第一代牺牲自己美好青春的年轻人,耽误了学业,糟蹋了前途,积累了怨恨,迷茫了后代.....。
.不过,他们中的佼佼者,仍然成了国家的栋梁。”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