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一部由鲁迅著作的散文集,相信很多朋友在学生时代的时候都已经学过一部分,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01
我大概是因用脑过度而导致了亢奋,半夜两点半,眼睛闲的发慌,找点事做做。因之爬起看书。
莫名其妙地看起了鲁迅,鬼使神差地把《朝花夕拾》完整地读完一遍。《朝花夕拾》是初中必读科目,说来我和这本书孽缘不浅。约莫我六年级成为一家书店的会员,特权是免费挑三本书,我挑了《呼啸山庄》《福尔摩斯探案选》和《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第一本留存至今,第二本送人,独这本必读书目随便翻翻便搁置到尘埃中,最后不知所踪。多半是当作恩惠给了后辈,心态是“教科书送人永远不心疼“。
说起来,这是第一次“完整读完一遍”。这样倒显得我是一个初中偷懒到大学才记得补课的顽劣学生,其实不然。犹记过了几年后的暑假,为督促自己读《朝花夕拾》,我特意买了“新课标阅读题丛书”,文本和题二合一的丛书,读书的同时也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不,做阅读题的能力。我给自己多加了一项作业,这份好学之心在现在仍可毫不羞耻地讴歌一番。
每年暑假总要在奶奶家住上一个月。盛暑乡间蝉鸣得厉害,也不舍得拿雪糕解暑,一天只能吃两个,吃一个少一个。客厅矮几的高度刚到我的小腿,我坐在木头小圆凳上蜷缩着,克服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困难,半个身子趴在矮几上一行一行地读。
第一篇是《狗·猫·鼠》,印象深刻。本以为会是和老舍写猫一样地自然可爱,读到“仇猫”“听不得猫叫”“用长棍子打猫”之类的,不忍读下文。恰逢奶奶家有只黑猫,我也恰好不喜欢它,但从未有过伤害之心,对比之下,不禁埋怨鲁迅此人太没有爱心!至于后面的阅读题,还是照套路把“鲁迅”此人胡吹一通,“文笔老道成熟,描写生动细致……”。
还有一题要求分析“猫”的形象,我读完此篇文章,脑中只记得文中一则“猫是老虎的老师,最后留了上树的功夫,从而保住性命“的故事,便挥毫写下“猫象征机智勇敢留有余地的一部分人”的完美答案。
后来对了答案,发现答案抄了原文,“颇与人们幸灾乐祸、慢慢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之类,我用红笔在空白处写道“答案记得在文中找”。
或许是察觉了鲁迅文章的晦涩,我看了看目录,决定找个有趣的来看看。一眼就看到了《无常》,心想鬼故事题材肯定有趣。有趣的地方在于,明明我认识的字儿连到一起就看不懂。
开头第一句就遭遇了“无常”——“迎神赛会这一天出巡的神,如果是掌握生杀之权的,——不,这生杀之权四个字不大妥,凡是神,在中国仿佛都有些随意杀人的权柄似的,倒不如说是职掌人民的生死大事的罢”。
后来讲庙会上“无常们”的扮相以及各种鬼的由来,虽然其间夹杂着各式各样的“乱码”,例如“小乘佛法”“下等人”“绍兴师爷”等,我还是当作故事勉强了看完几段。
到最后遇到各种问句“自己做了一世人又怎么样呢?未曾‘跳到半天空’么?没有‘放冷箭’么?”算是遇到了“杀招”,连注释都看不懂的我索性直接认字儿,给“孱水“的“孱”加上了拼音chan,想着文章没获得什么道理和意趣,认个字儿也知足了。
从《朝花夕拾》到《狂人日记》,许多年来,我对鲁迅小说的要求就停留在“识字儿”阶段。倒也奇怪,老师和同学们也不以读不懂鲁迅为耻。
年岁渐长,看懂了《祝福》《药》《长明灯》等短篇小说,也渐渐走进了鲁迅。再拿起《朝花夕拾》,发现《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直在脑海里从未走开。当年的那本阅读题,也不知所踪,或许归了后辈,或许卖给旧书商,或许扔给卖废纸的也未可知。
02
说实在这应该是初中就应该读过的书了。
大学学的是兽医,看到藤野先生,就想到我们的两个老师。
一个是教授普通生物学,就像藤野先生,不修边幅,另一个是解剖的老师,老师很好,解剖很难,但是老师能联系实际,讲得生动一些。只可惜我当时虽然在第一排,却也没有很认真地听讲,局部解剖,感觉很对不起我们的狗。
到最后考试的时候,隔壁班的老师漏了所有的题,但是我们班都不知道。
鲁迅在考了高分被讽刺的那种感觉,愤怒,但是又无可奈何。
先生若是能见到今天。依然会写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吧!不同的时代,即便是不再如从前那样艰难,但是依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而说话的人,又在哪里呢。
03
这个年纪读鲁迅的作品,印象全改,再也不是原来那种伟人高大上作品的印象,他,是个有趣,真诚的人。
作品的内容,是身边的小人和小事,执着的朋友,慈祥的老师,严厉的父亲,卑微的仆人,有趣的百草园,现代人看来无趣的社戏,五猖会,也被鲁迅大书特书。如果鲁迅是个刻板的人,不会挑这些题材写。
鲁迅还做学问,研究民俗中人怎么进入阴间。各种形象,各种名称,活无常,死有份,包工还当阎王五殿的王,好搞笑,啊,至少死不是这么可怕的。鲁迅的态度的是可敬的,现在还有好多人没法正视死亡。
再看看鲁迅的简历。早年在私塾读书,后读了煤矿学校,下过煤矿。煤矿倒闭后,去了日本留学,回国后在政府谋职,简历上说当了科员,这期间开始发表文章,年纪越长,爆发力越强,一边和文人对骂,一边出研究中国文学的学术论文,什么校对《嵇康集》的。
唉,人家是人才就是人才,和当什么官,读哪间学校,有什么关系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