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是很多人都看过的,是一个世界性的名作,其中蕴含的人生的哲理需要我们学习的,追风筝的人读后感情话欣赏!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旭宝推荐的,只是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人性,后来看到过电影版,我打开了2分钟,还是关闭了,想着哪一天有时间一定要静静地把这本书看完,再来看电影,只不过这一等,就是一年,直到我辞去工作来到阳朔。在收拾行李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把这本书带来,果真未让我失望。
其实我一直比较排斥悲伤的故事,就算在甜蜜虐恋的国产剧中,我会直接跳过那些虐心的情节,直接看结局,但是这本书,我却是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看完了。有很多直击人心的画面,从小生活在和平年代无法想象战争的场景,无法想象那些杀戮和枪声,自然也无法体会年少富裕和青年匮乏的落差;关于阿富汗这个国家,它原本只是我记忆中地图上的一点,如今它变成有一个有血有肉的画面,让我知道在战争来临之前,那里的人们也曾和我们一样过着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看到了战争中他们的无可奈何。
关于阿米尔,人是很复杂的生物,他可以和另外一个人无限亲密,无限要好,可是一旦涉及自身的利益也可以变得无限自私,也许生来就是如此,而有些人更懂得控制这所谓的私欲,有些人只是任其自由发展,阿米尔享受和哈桑在一起玩耍的时光,可是一旦涉及到父亲的关怀,他的嫉妒心会被无限放大,但他又不是一个彻头彻尾没有良知的人,所以即使他对哈桑和阿里说话刻薄,但是他的内心也是一直饱受折磨,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愧疚在在内心里生根发芽的滋味,内心的煎熬远比身体上的痛苦来得更重。
我相信小时候的阿米尔是真心喜欢和哈桑一起玩耍的,他刻下“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的时候是真心的,他教他念书的时候是真心的,他们的例行公事,他们一起放风筝,一起为风筝大赛做准备,他们一起奔跑过的小路,他们坐在石榴树下一起聊天吃石榴,这些从小到大的回忆,是真实感人的毫无污染的。透过阿米尔对待哈桑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友情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他一开始就知道哈桑是他的兄弟,他们是两个平等的存在,那么故事会有更好的结局嘛?只可惜世上没有如果。阿米尔内心应该是自卑的,他的自卑来源于对父亲的爱的不肯定,他没有安全感,他也没有父亲那么勇敢,所以他一直像“缩头乌龟”一样的生活,不管是面对哈桑被强迫那段还是逃难中父亲和俄国人正面冲突那一段,可能他唯一的坚持的事情就是写作,不管是在阿富汗还是在美国。
可能很多人会骂他,他的勇气需要有人激发,有人鼓励;譬如他的写作,有拉辛汗一直鼓励他,也有哈桑对他的故事的认可,尽管他有点看不起哈桑,可是他对哈桑表现出来的崇拜是全盘接收的。到后来他再回到阿富汗,也是拉辛汗的鼓励“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千辛万苦去喀布尔把索拉博接回来,并且想尽一切办法把他带到美国去,在索拉博自杀之后他在医院虔诚的祈祷,可能是我觉得最感人的一段,那一段真的不由自主的流泪,他不是一个诚心的宗教徒,为了索拉博他把一切都豁出去了,他拼命半死把他从阿瑟夫手里救回来,因为签证问题说的一句话却让索拉博自己选择结束生命,那应该是他愧疚的深渊了,如果对于哈桑的过往,那也许只是他心里的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不动便不存在,可是索拉博不同,是他知道真相以后,真心认可的亲人,且加上对哈桑的愧疚,如果索拉博真的因此离世,那对他的打击可能不是一根刺,而是直接把他打入了十八层地狱了,看到他对索拉博的真心,也让我愿意相信,如果他早早地知道哈桑是他的兄弟,那么也许他对待哈桑的方式也是会不一样的。虽然他醒悟的比较晚,但是迟到总好比永远到不了,我相信他之前放不下的那些过往已经得到了释放,就如同他在后面所做的那些事,是在补救以前自己的过错,也是把更多的善意带给世界。
关于哈桑,人人都为哈桑而感动,欣赏他的善良、正值、忠诚与勤劳,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他的人格高度,很多人都达不到。他说“我宁愿吃泥巴也不愿意骗你”“如果你要求,我会的”,就是阿米尔说的,只有自己是一诺千金的人,才会毅然相信别人也会说到做到,所以当他去抢到蓝风筝的时候再怎么样都没有把风筝让给阿瑟夫,并且对于自己被强迫的事情也没有告诉给父亲,而是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继续把风筝给阿米尔;所以当阿米尔把石榴砸在他身上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有做,只是静静地说“你满意了嘛?你觉得好受了吗?”;所以当他知道手表和钱是阿米尔放在他房间的时候,被质问时他只是说了“是”,没有一句辩解。他可以为了阿米尔和任何人站在对立面,去打架也好抢风筝也罢,他唯独不能站在阿米尔的对立面。因为他对得起他对阿米尔少爷说的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样的坚守的品质,不管是在20世纪还是在21世纪,都是非常稀有可贵的,更难得是有且坚持如一。
后来的哈桑,他爱护他的家庭,收留那个一出生就抛弃了他的母亲,让他的儿子念书识字,并命名为他最喜欢的故事主角的名字,为了照顾拉辛汗再回到庄园却只愿意住他们当年的佣人房,即使到死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说违心的话。从始至终,他都让人觉得心疼,应了一句老话,好像好人没有好报,让人觉得可惜。
关于阿米尔的父亲,这是一个成熟又复杂的人,他做了很多善事,他也很勇敢,他一直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尽管他一直对阿里和哈桑很好,可是他的好却间接影响了阿米尔和哈桑的关系,总而言之他是个尽职的父亲,是拉辛汗值得信任的朋友,也是其他人尊敬佩服的大善人。他把所有的一切都安排的很好,就算是要离世之前,也帮阿米尔完成了人生大事,他今生唯一对不起的人只有哈桑。
书中还叙述了很多人,老实巴交却事事周到的阿里,最值得信任的朋友拉辛汗,温柔善解人意的索拉雅,颇有风骨的将军,慈眉善目的雅米拉,当然还有我不愿意提起的那个可悲又可恨的阿瑟夫,人人都厌恶这样的人,他的残暴从小就开始展露,对于这样的人我想就算他有多么悲惨的经历,也没有人愿意体谅。但书中每个人物形象都很饱满,在阅读之时,仿佛能看到那些画面在眼前闪过。
也有很多场景的对比让人唏嘘不已,原本到处都是人随处可闻到的羊肉串味的街道,变成少有人走到处是破旧的鬼街,每个人的脸上不再是扑满微笑而是满是惊恐,那些留下来的人只能一天天祈祷能安然度过一生,饱受折磨的人们已经被抹去了所有棱角。孤儿院的老板为了照顾孤儿院的200多名孤儿,只能让执政者随意挑选孩子带走,司机不堪这些骂着老板,可老板也是没有选择,如果不任人选择几个孩子,那么其余的200多个孩子怎么办,他已经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去照顾他们,他已经倾尽全力了,他的舍小部分人是为了救济更多的人,从大方面来看,是大义,但是如果站在小部分的人的角度,牺牲自己成全他人,若说心中完全没有怨恨也不可能吧,只是时代如此,他们别无选择罢了。至于老板他的无可奈何他的心痛,又岂是那些事不关己的人所能体会的,所以当很多人走向社会,才会发现并非是黑白分明,有太多灰色地带,有好有坏,有好当中夹带着坏,有让人恨的牙痒痒也有让人佩服至极,只是看是要站在哪一个角度,怎么去思考。在特殊情况夏有很多事情岂是人为力量可以改变的,所以才有社会的现实侵蚀人的心智,而那些一直能够把握本心的人,该是多么可贵。
这些对比也让我陷入另外一种思考,当你的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候,是应该独善其身,还是和国家一起奋斗。我们从小看了太多的抗日剧,我们吐槽的唾沫就能淹死一大片汉奸,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瞧不起那些因为个人利益而背叛国家的人,那那些在国家危难就立即出逃的人算什么呢?当然人人内心都会嫌弃阿米尔在面对好友受伤却自己逃跑的懦弱,可是现实中没有人是完美的,多得是阿米尔,少的是哈桑。就好像电视里多得是难英雄,人人都瞧不起逃跑弱懦的男配,可是如果不是电视电影而是生活呢?如果灾难来临,到底有多少人能当英雄,或者说能当多久的英雄?每个人都是平凡小老百姓,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像阿米尔一家逃离的阿富汗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像孤儿院老板留下来倾尽所有的人也不少,你就能完全判定他们一定是坏人和好人的区别吗?不是,所以说人性是复杂的,没有办法一概而论,只能就事论事。
后来再观完电影,它已经尽量还原书的情节,但是把很多残酷的画面略去了,比如阿瑟夫从小到大的残忍,比如司机为了赚钱在明知无法前行的情况下还是收一大笔钱把逃难者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在油罐车里死去的男孩,以及后来阿米尔受到的接近死亡的创伤和索拉博的自杀,没有书里描述的心里活动,有些地方没有办法承上启下,初看的人可能很难明白导演再讲述什么,可是看完书本的人可能会觉得缺少完整感,没有阿米尔和哈桑更多温暖的回忆,没有阿米尔在医院祈祷时的虔诚和撕心裂肺。总之,应该是没有办法尽善尽美,只能尽力而为。
对比电影的翻译我更喜欢译者描述的文字,更真实,也更贴切。借用译者的一句话“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整本书读下来,整部电影观下来,关于人性,关于友情,关于勇气,关于战争与和平,确实令思索良多,太多的感叹只能写下十之八九,纯属个人见解,都是凡人,如果能做到阿米尔后来的坦诚便已是不易,不奢求自己能达到哈桑的高度,只求不忘初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后想说,只有真实的作品最触动心弦,谢谢卡勒德带来的巨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