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第一季观后感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第一季观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8:14:07 | 移动端:无节制消费的元凶第一季观后感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第一季》是一部由迈克尔·莱德福导演的纪录片,网友们对这部影片也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01

消费主义的核心是:新产品被不断抛弃。为了更好达到这一目的,商家会使用计划报废,即故意设计易于报废的产品,或是将商品的使用寿命刻意缩短,比如灯泡,打印机的墨盒等。所以,现在我们常常发现同样的产品,不如以前经用了,这便是商家增加用户消费的陷阱之一。

营销会利用人们的虚荣心,让人们以为买了某样产品,就会跟上潮流。潮流不断变化,消费自然得不断增加。

商家会通过利用恐惧心理来刺激用户的消费,举个栗子,利用人们对衰老的恐惧,鼓励人们做面部的血清注射来抗衰老。

那人们没有产品对应的恐惧,怎么办呢?很简单,制造恐惧。再举个栗子,以前人们没有漱口水的需求,李施德林品牌方就投放广告,说明口臭对生活的危害有多大,而解决方法就是使用他们的漱口水,于是漱口水的销量不断上升。

02

第一集:通过减少产品寿命促进购买(灯泡使用时间/Ipod电池不可换)很多人购买并不知道为什么。营销让人们觉得购买能让自己跟上周围,更加时尚(比如最新款的Iphone)

第二集:利用人们的恐惧。利用人们怕变老的恐惧,医生开发了血清注射;利用人们对心脏病的恐惧/创造出没有的恐惧,药品和漱口水畅销。人们最大的恐惧是死亡。抗衰老行业的大部分行为被医学机构认为无效。

第三集:对孩子,最佳的方法是创造一个受欢迎的卡通人物。licencing可以增加物品50%的价格。如果把成年人变成孩子,那么商家可以赚到更多的钱。现在每个人都想要智能机,想要玩游戏。营销人员希望客户像孩子一样,想要,立刻就要。信用卡成为了使成年人购物儿童化的推手。用现金会有一点类似疼痛感的感觉。

03

《The Men Who Made Us Spend》 是一部精心编排的纪录片,条理清晰地介绍了现在消费活动中的种种"陷阱"。物证举例得当,专家论述明了,历数"首恶"时画面褪色,一张典型"商业成功人士"的宣传照赫然出现,总是带着一张得意洋洋的笑脸。然而其亦并非无暇,反而总显着相。为了证明其论点,推导过程未免粗暴,最遗憾的莫过于视角的单一。当然一部片子不可能包罗所有思辨,重要的是看过片子还需继续生活、继续消费下去的人要认识到这一点。看完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再不买XX了",只是把这当成又一台315消费者晚会,而you deserve better than that. 

本片中对消费的比较里,预设着一个成见:"用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东西是好的消费, 而更好的东西就是有数据证明的性能更好的。" 而比拼数据,比拼hardcore,亦会陷入陷阱中,种种返利,红包,比价,抽奖,打折会打扰你的决定,买二赠一让你不自觉地拿起一个又一个。尤其如今的公司纷纷开始注重数据收集分析,机器会很擅长帮你挑到你真心觉得最划算的交易。这样好吗?不好吗?

即使控制好了自己的注意力,然而为了一个颜色愿意去买一个新手机,是件坏事吗?我们真正讨厌的是被发明对自己有害的欲望(不是不存在的欲望,也不是不必要的欲望)譬如告诉你一直喝可乐一直吃糖。片中对必要性强调太过,意义不增反减。钻石(特指美学价值外的营销理念),燕窝(特指营养学价值外的营销理念),中成药(特指医学价值外的营销理念),这些无非是无害的焦虑“替代疗法”,你玩你的耳机镜头信仰加成,我弄我的磁疗偏方养颜养生。科学的忠实信徒们大可缓一缓对非科学所谓“智商税”的讥笑,多用力科普与反对伪科学吧。

燕窝以及许多名贵滋补品以及高档化妆品一样,解决了两个重大问题:

1、标定了个人的阶层定位。很多人是通过消费来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阶层地位,尤其是对家庭或丈夫有强烈经济依赖的女性。她们急需通过为大众所熟知的消费品,向社会更向自己证明,我在这个社会的中上层位置,不信你看我的消费水平,是否都是那些你一听就知道死贵死贵的玩意?

2、强烈的补偿心理。我需要给自己或者给孩子给家人吃好的用好的,以表达我对自己对他们的爱,但是我并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好东西,我只知道自古以来大家都说好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尤其是价格高的。

对于消费主义的控诉,很容易就会变成对商业的本质失望。营销总是流于对人性固有弱点的利用,广告,sadly speaking, 正是聚集了诸多聪明头脑与精英的行业。国内某知名投资人 总结 新生代用户画像为"越来越宅,越来越懒,注意力也越来越短..."其准确度应当不低,那么商业的角度是什么呢?那个老掉牙的笑话:两位皮鞋推销员同访土著村落,见其皆赤脚行街,一位见没有市场悻悻而归,另一位则看到这鬼地方每个人都需要双皮鞋。见馋懒没注意力,是要迎合,还是要开辟健康生活的商机呢?

七拐八拐,拐回本片的现实意义。如先前所说,或是困于篇幅,或是限于题材,消费者的角色在本片中是缺席的(也没人喜欢打开电视看到批评自己),偶然一瞥也是“不理性”乃至疯狂的可鄙形象。只在第一集片尾提及一句:

 Not so much because we were manipulated, but because we the consumer chose to be part of the project. 

那作为消费者可以怎么做也不言而喻了,那就是把自己的声音表达出去。找到“引导我们消费的那谁”不是要义愤填膺地让他们负责,也不是让你有理直气壮胡乱消费的理由“都是因为他”,而是要说:“或许你们设计的还不够好,我想要点别的东西,我想要耐用,隐私以及可持续发展”。以对甲方的态度好好解释:“不,没有隐私是不行的,对,再便宜点也不行,方便是不够的,things just don't work that way”

好好处理自己因为电子产品摩尔定律染上的新物件fetish,了解养护也是一种美德

好好管理自己的欲望,断舍离、极限民都随意,穷奢极欲也随意,只要伤不到你

黑色星期五抑或双十一,想不买东西就不买,那不是消费节,而是你的不消费日

使用那些付费的独立软件,这样你知道你才是顾客,而非即将转卖给他人的数据

这么做有效吗?有的,即使这份信心并非全然有科学根据。片中的" iPod's Dirty Secret " 取得了胜利,苹果更换了电池政策。中国电影票房一度陷于流量明星阵容的掌控之中,后来人们literally用票投票,告诉业界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影响但毕竟是过去了,现在我们要看有剧情的,别再拿猪屎糊弄我们。有理由相信,没有充分理由乐观也要相信,这样是有用的,不然我们就他妈惨了。

两点有趣的: 

第一集 中提及了英国上世纪60-70年代的消费趋势由邻里比较消费转向媒介引导消费。而很多人包括我在2018年发现这部2014年的片子,也恰恰出自媒介的引导。管理好自己的媒介膳食,也是管理自己的消费。

第三集 中提及的 行为经济学 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以来重新受到重视的有趣学科。其将 行为、心理、情感 引入到经济的估量当中,是对传统"理性人"假说的重要补充,值得了解

04

试图用一个或几个因素来解释来某种现象的行为显然是不科学的。首先要明确的是在商品时代,消费是有助于社会进步的。消费是整个社会生产流通环节必不可少的一环,没有消费,生产出来的商品就会滞销,商品滞销那么生产也会随之停滞,生产停滞则会引发失业经济衰退,甚至社会动乱。

那么在这种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中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一个是消费者,企业追求利润的动机自然希望自己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被消费,那么根据该纪录片中的逻辑,企业为了不断地吸引消费者,就会想出各种方法,如故意减短产品使用时限来促使消费者不断购买新的产品。但是企业为了扩大销量可不只是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价格,这不也是一种手段吗。但是在纪录片中并未提及,纪录片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选择性地选择了论据。另外消费是两个主体,一个是商品提供者,一个是商品消费者,消费者首先是人,人是社会性动物,具有天然的向往群体的本能,天然的恐惧被排除在群体之外,当一个人周围的人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时候,那么他就会有种想要得到这种属性的天然的冲动,人的这种群体性本能也是推动人去消费的动力。当然按照纪录片的逻辑,企业正是运用了人的这种群体性本能才使得人不断地消费的。

最后,总结来说,还是要回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这套逻辑中,消费是整个环节必不可少的,在人类还不能摆脱这套逻辑的时候,消费没有什么可怕的,相反,消费不光具有社会属性,促进社会进步,而且对于那芸芸众生来说,在短暂又苦难的一生中能够通过消费来获得短暂的快乐不也挺好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第一季观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4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