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1984读后感精选

1984读后感精选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8:16:08 | 移动端:1984读后感精选

《1984》是一部由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本书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本书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01

首先我要认识一下反乌托邦的概念:anti-Utopia,是一种文学流派。指物质文明泛滥并高于精神文明。主题是人类文明已经僵化并在将人类自身引向灭亡。常见的世界观设定有:人类丧失自由、物质浪费、民主丧失、阶级制度横行等。

这本书读的我有点难受,长久的压抑亘在我胸口。当初看楚门的世界的时候,会想我会不会也是那个被当作娱乐节目的主角。看完1984,我会想我是不是其实也是生活在电幕、监听器之下,哪天夜里有爱部的人把我抓走,找到我的思想罪状严刑拷打。我看豆瓣上的一些热评,说历史就在中国上演,可能文革那段时间确实和乔治描绘的有一点相似,我不了解那段历史也就不去评价了。极权主义下的个人显得是那么渺小,真的一个人被抓走了就湮灭在历史里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再发生了。网名应该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毕竟是网民,能期待大家做些什么呢?我想起很上一一段时间之前的日本留学生杀女友的案件,现在最后的审判结果是什么样的,会有谁想起来去关心一下呢?

奥伯良给Smith的那本书里写关于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的描述我当时觉得挺在理的,还做了摘抄来着。大肆谈阶层的人,一般都没有办法跨越自己的阶层。又让我联想到之前看到的一个故事:你给公司创造的价值是10,那么你最后拿到的工资是1,给老板的利润是3,剩下的部分都作为公司发展日常运营的开销。这样说来,跨越阶层简直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偶尔有那么一瞬间,我考虑什么是生活真正的意义,如果活下去是意义,那么吃饱饭有地方睡觉就够了,为什么要赚钱?可能是因为身边还有其他的人,我们要和他们进行比较, 证明自己活得还算体面。那么这样隐居山林和外人断开交流不就好了吗?那样也不行,毕竟一个人待久了和慢性自杀没什么区别。所以还是赚钱最重要。作为下等人的我一生的追逐可能就是赚钱了。中等人上等人我不知道,看了红楼之后也明白他们也有他们的烦恼,但不是我应该关心的问题。

扯远了。感觉这本书我还要多读几遍才能读出感觉来,政治什么的,从来都是最聪明的人去玩的。也就是所谓的GameOfThrone吧。我目前的理解毕竟肤浅,这本书看的有点不是时候,但是也无所谓了。况且我还写了这样的记录,我告诉自己自己写了东西的,才算是读完了一本书。如果只是读完了没有一点记录的话,其实和没读一点区别没有。

02

《1984》是我阅读过的即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令人压抑、欲哭无泪的作品。书中的大洋国政治组织精密、倾一国之力于“纠偏”。思想警察、电幕、义务密探几乎无处不在,你发出的每一个所以声音都有人听见,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有人仔细观察。几乎每个年轻年轻妇女腰上会有一条松紧得当的猩红腰带象征着自己是青年反性同盟的成员。在大洋国,性是丑恶的,夫妻间的性生活只是出于要为党提供忠实卫士、迫不得已。甚至在核心党员奥勃良或者说在党的计划中夫妻间的结合要发予同意证书才可以进行,为的是让那些平凡的男男女女没有什么快乐,没有什么憧憬,就没有什么想要反抗的。他们要定期进行“仇恨”,就是大家停下手里的一切没有意义的工作观看电幕上对果德尔施坦因的鄙视,即反对反对老大哥的人和组织。他们憎恶果德尔施坦因,他们憎恶兄弟会。儿童几乎都要加入少年侦查队,从小他们就是党国的鹰犬,发现反派、举报特务。新话就是在不停地简化原用话语,即如果说“好”,就没有必要说“坏”、“拙劣”,因为有一个恒在字“不”,那么直接说“不好”。装载新话的词典不停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说话不断减少简化,思想随之渐渐简化,后没了任何思想那么任凭填空。这些行为让国民失去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对幸福的向往,失去最宝贵的可以思考的头脑,弱化人性。每个人对于党而言只是凑成国家的细胞,没有脑子是最好的,愚蠢是最正统的。

在大洋国里主人公温斯顿的工作是在真理部处理明日黄花。他要将与现实不一致的老大哥过去的预言“更正”回来,以维护老大哥从不犯错的形象;他得将巧克力供给量从30改到0,以示大洋国的生产行业进步神速,因为现在可以供给20;他要把大洋国的敌人、同谁打仗不停来回变动,欧亚国or东亚国。这些新闻的“矫正”就是为了让有想证明老大哥预言不一定准确的人没有可乘之机,为了让无意间看到以往新闻的国民相信老大哥真的是无所不能的,为了不给外国政客攻击大洋国的机会,目的如此等等,毫无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温斯顿所工作的部门叫“真理部”,讽刺至极。一切都是为愚化国民,消解人类之间的同类感,无限抬升党的伟大和老大哥的万能。

最可怕的不是国民丧失自由,而是意识不到自己应有自由。没有自由的意志去辨别是非真的十分可怕,万分愚蠢。读书的时候让我影响最深刻的是派迅斯一家,特别是他们家的小女儿。温斯顿受派迅斯太太的请求到他们家修  ,结果这家小孩儿们“小叫化们”因为不能去看吊死战俘用弹弓伤了温斯顿,派迅斯得知后向温至歉,但称“小叫化们”动机好、态度积极,还向温斯顿炫耀他家小女儿远足的时候怀疑一个人是特务然后把他举报了,包括之后温斯顿在牢里与派迅斯相遇,派迅斯仍然激动地告诉他,他是被女儿举报的,言语之间尽是自豪,他们家有一个党和老大哥最忠诚的卫士。如果一个人将人类间的相互残害当作理所当然,将人伦天理妄置,那么笔者认为这人就不只是愚蠢,简直不齿于人类。

大洋国的每个人(当然无产者除外)都在按照党和老大哥的意志高级地活着,他们不用做过多的思考,因为老大哥会告诉他们一切问题的答案,例如“2+2=5”,或者是大洋国在和欧亚国的交战中获胜了,或者是上次炸死众多平民的火箭是果德尔施坦因勾结外国军队放的。需要思考的是“我是否还爱党和老大哥”,如果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有一丝偏差必须马上进行自我纠正,否则是不忠,被思想警察知道了,某天就是“非人”。而被党员最瞧不起的无产者,他们被排斥于控制范围内,他们被党当作牛马用于生产以维系整个社会最基本的需求(当然有些最基本不过的需求仍不能满足)。党对于他们也不是放任,是愚弄和不屑。党虚构高额奖金的彩票令无产者对其无限追崇、乐此不疲;党还让党内作家为无产者写作低端文学和歌曲来让这些牛马能够尽量满意他们的生活,不至于有R的想法或者更加勤勉地工作。

在党的愚民政治下,男主温斯顿能够在前期冲破思想桎梏去质疑党和老大哥,从心底讨厌无处不在的电幕和女人腰间的红腰带,他向往“玻璃镇纸”里那种安静柔和不被打扰的环境和女人美丽的身体;他在纸上一遍又一遍地写“打到老大哥”;他意识到有些东西不为党所改变,黑是黑,白是白,生而就有,不证自明;他意识到他需要自由,“所谓的自由就是说2+2=4的自由”。但是在书的结尾,温斯顿的不正统也妥协了,他受不了老鼠。

《1984》发生在1984年,那在1985年或者1986年,或是其他的年份,有人像温斯顿觉醒那样觉醒,但不会像温斯顿那样妥协,他or他们可以躲过可以骗过无处不在的电幕,躲过奥勃良这类躲在暗处、演技精湛的思想警察,高呼人生而自由,不证自明。他or他们不再愚笨,反对一切不合理的压迫,既而起舞,既而旋转,一而十、十而百,越来越多的国民为权利而斗争,为说“2+2=4”的权利而斗争。这些斗争可能会过程性失败,但人类的同类感和人追求幸福与自由的本性终将战胜贪得无厌的政客和愚弄国民、无耻至极的政治。

战争非和平

奴隶非自由

无知非力量

03

以全知视角呈现出一个到达顶峰的极权社会充满恐惧、叛变、折磨,充斥着暴戾与麻木,屈从和践踏的世界。“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口号荒诞而讽刺,触目惊心。“新话”像剪刀一样裁剪着群众的思想范围,正统即没有意识。除了对党忠诚和对老大哥的爱戴,一切感情都被碾碎在机械的生产和没有灵魂的躯体下。他们擅长制造假人却从不生产真人,在唯意识主义的原则下通过控制思想以达到对物质的绝对控制。“思想罪不会导致死亡,它本就是死亡”在如此阴郁压抑的气氛中唯一给人带来希望的是温斯顿和裘莉娅冲破牢笼的情感经历,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革命和战争,即便它的存在与无处不在的监视系统扼杀人性的统治相比像火光般转瞬即逝,但它曾经存在的事实于个体对体制绝望的抗争也不失为一种可悲的胜利。在非人的凌辱和严酷的折磨下,温斯顿的对裘莉娅的忠诚也在老鼠唇齿的摩擦下被撕的粉碎,当他心底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溃时,即将无限接近终点的自由意识瞬间灰飞烟灭,倒退回冰冷的起点,僵直的躯体真正成为行尸走肉。

把一个政治社会用讽刺至极的语言刻画得淋漓尽致,读来脊背间透着丝丝寒意,作为“一代人冷峻的良心”,最让我震撼的是其作品的预见性,在他身后的二三十年,历史竟惊人地演绎了这样一出荒诞的剧本。幸而作者本人没有生活在这样的权力统治下,否则这样一本对于统治者如此露骨的揭示文学作品,断不会有它面世的可能,更不必说作者本人的境遇了。

04

这是一本伟大的作品,但是可能自己涉世未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只不过那时候对这类题材的小说不太感兴趣。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来又再一次看到这本书,于是便决定入手读一读。整本书读起来很压抑,不是说作者写的不好,而是这本书将我带进小说里面的环境当中,让我感到异常难受。小说里的环境是虚伪的,虽然里面个个都拥护着“老大哥”但谁又知道还会有多少个像温斯顿这样表面上勤勤恳恳工作着,但内心对“老大哥”的统治却涌出一阵一阵的波澜。我很讨厌小说中描绘的那种至高崇尚,生活工作被安排的条条理理,没有任何其他个人自由的时间和业余生活,对我来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失去了人生自由和思想自由,那么人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可说。最可怕的还是人心,满足了当今生活的一切,既来之者安之,对社会上的种种事件嗤之以鼻,嘴里呵斥着,内心反抗者,却又不敢付诸行动来维护自己。久而久之,麻痹了,习惯了,只能顺从了。

希望大众以小说里的主人公为警醒,在自己心中有美好幻想的促使下,让自己内心所幻想,所向往的那股劲,转化为行动,追求更美好未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1984读后感精选》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