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观后感

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观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8:18:39 | 移动端: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观后感

《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部来自美国的纪录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等主演,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是相对较高,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01

如果你能制作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当然,娱乐还是主要目的,但是如果电影能对当时的社会道德有所贡献,那就会变成一种满足的源泉。这是威廉·惠勒制作《忠勇之家》的初衷。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参战。三分之一的好莱坞男人奔赴前线。你如何向一千二百万还是大男孩的的年轻人灌输穿上军装的必要性。电影,希特勒和戈贝尔都看好的宣传工具登场了。

中途岛战役,空袭将来,福特选择站在最高处,不顾生命危险,拍下真实的战场。摄影机的链轮松动,状况百出的画质所传递出的原始戏剧张力,这电影史上最具现代性的瞬间,完全出于福特身为导演的职业敏锐。

罗斯福总统不停地与旁人讨论着影片中的细节,儿子吉米的图像突然出现,直到结束,罗斯福不再说一句话。

这是福特的“计谋”,直到放映之前,他才指导剪辑师将这一帧画面加进去。

什么是战争?为了各自的利益,政府高层不会承认它的残酷血腥。我们确实是在把我们的孩子送去地狱!

罗斯福立即建议将影片全国公映,刹那间,原本只在幻想中存在的战争无比真实,就在你我身边。美国人第一次看到了彩色的战争片,并且看到了自己的牺牲,自己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我该如何超越它?简直不可能!卡普拉陷入沉思。我们什么也不拍,我们就用他们拍好的东西。

独一无二的宣传手段诞生了。卡普拉为意志的胜利配上音,让画面变的通俗易懂,并且滑稽得像是一出喜剧,所谓的领袖-希特勒、墨索里尼丑态百出。

没有什么比自由更可贵。世界大战之中的好莱坞电影,五位杰出导演,舍弃舒适的生活,用手中的镜头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讲述真实的战争,讲述人性,讲述悲悯。

02

记得我在《穿起皇帝的新装》里借着“无名艺术家墓志铭”之名写过一句话:最好的作品都源自内心巨大的痛苦。这五位了不起的好莱坞导演在经历了犹如罗伯特卡帕式的一线战场洗礼,浴火重生,拍出了各自最伟大的作品。其实想想难道不是吗?我们为什么要发言?我们有什么话想说?作为一位“创造者”,你有用吗?哪一种用?

满分

03

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电影很多,把好莱坞电影在二战期间的发展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结合在一起讲,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纪录片讲述好莱坞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导演,用电影作为武器,赢得二战、改变电影历史的传奇史话。纪录片提供了一个编年体的索引,清晰地呈现出战争对好莱坞电影风格的影响,并因此发展出一个崭新的奖项——最佳纪录片奖。电影摄像机转向关注当下,追踪纪实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

片子的第二大看点,是邀请当今五位非常有成就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吉尔莫?德尔?托罗、保罗?格林格拉斯、劳伦斯?卡斯丹,分别对他们的上一代导演先辈约翰?福特、弗兰克?卡普拉、约翰?惠勒、约翰?休斯顿、乔治?史蒂文斯进行解读,他们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导演,用导演的目光去解析导演的作品和作品背后的故事,视野和角度,超越普通观众之上,精彩毋庸置疑。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将其战争宣传的工作外包给好莱坞——这在当时难以想象,政府让这些好莱坞的著名导演自由出入战区,几乎每个美国战场,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用电影影像,影响了美国公众,形成了关于美国正在参与一场正义战争的集体共识。战争,不仅改变了电影人;电影人,也因为战争的经历,改变了好莱坞的电影语言和内容。

影片用很多不为人知的小细节,展现真实的历史图景。在为政府宣传战争的大前提下,战时的好莱坞大导演们,不得不接受军方宣传部门的审核管制,为了让自己的作品顺利通过审查,他们也要花费不少小心思。约翰?福特为了让自己的作品《中途岛战役》顺利通过审查,特意在片中加了一个罗斯福总统儿子吉米罗斯福的特写画面,当然,总统儿子的这个特写画面,不知道哪里拍的,也不知道哪里剪辑来的,用约翰福特自己的话说:“为了确保作品的圣洁,所有手段都是合理的。” 那个画面帮了大忙,《中途岛战役》在美国造成深远影响,一下子拉近了人们和战争之间的距离。这是美国人第一次看到有色彩的战争,在那之前,电影只是与逃避现实有关,与幻想有关,那也是观众第一次见证美国获胜。没错,这是真正发生的事。

五位导演在特定历史时期经历的事情,让我们深入地了解了电影行业,看到了电影制作的本质,并且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认清了艺术创作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约翰?惠勒接拍《忠勇之家》时,美国还没参战,军方要求惠勒不要在影片中诋毁德国人,制作仇恨电影。惠勒自己是犹太人,他很清楚希特勒的野心,所以坚持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讲故事,否则拒绝参与电影制作。《忠勇之家》拍到一半,珍珠港事件爆发,惠勒接到军方审核官员电话,“我一直在想你说的话,也许你是对的,你就以你想要的方式做吧。”《忠勇之家》结尾,一个被毁坏的教堂内,惠勒直接向观众喊话,向英国观众喊话,就像在宣告决心,我们会团结一心,我们会抗争到底,直到获得胜利。影片后来在英国放映,极大地鼓舞了英国民众的士气,并暂获当年奥斯卡几项大奖。

电影制作人一直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不想被操控,不想由别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惠勒很幸运,恰逢其时,让自己的作品对当时的社会良心有所贡献。当然,也有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却不为当时的市场接受而失败的例子。

弗兰克?卡普拉战前是好莱坞的领军人物,来自意大利西西里,那时意大利还未被看作是个成熟的国家,因此他迫切地渴望证明自己,渴望被爱和拯救,那关乎存在,而不是政治。卡普拉电影的本质总是在探讨价值的问题,自我价值的问题。《生活多美好》,主角是一个公认的失败者,得到了重新检视世界的机会。如果没有他的存在,世界会是什么模样?这也是卡普拉对自己的真实省思,“没有我的世界会如何?” 他挖掘了内心最私密的、最真实的感受呈现在电影里,《生活多美好》重新定义了卡普拉,成为他创作生涯中最重要、最有力的一部电影。

不幸的是,《生活多美好》不仅票房失利,也未受到影评青睐。在战争结束的最初时刻,人们历经沧桑,不需要如此严肃认真的作品,大众需要喘息,来治愈战争的创伤。《生活多美好》的失败,迫使卡普拉创立的电影公司停业,他自己也从此息影。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若干年后,《生活多美好》重新获得世人认可,被奉为经典。唏嘘。

纪录片拍摄中,用模拟场景代替真实场景,会不会因此影响纪录片真实性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欧洲战场进入尾声,休斯顿奉命前往意大利,拍摄意大利解放。赶到利里河谷口的小镇圣皮耶特罗时,战役几天前就结束了,此时的圣皮耶特罗小镇已经被夷为平地,尸横遍野,休斯顿决定在这个只剩下断垣残壁的小镇模拟被解放的画面。利用美国军方提供的各种资源,休斯顿细心地重现,持续三天的围城之战——《圣皮耶特罗之战》。休斯顿非常聪明,模拟拍摄的细节做得非常好,战争虽然是模拟的,死亡士兵的画面却是真实的。

《圣皮耶特罗之战》,模拟和真实混合的影像,甚至骗过了斯皮尔伯格的眼睛,他说:我看电影的时候以为是真实的场面,很久以后才知道休斯顿模拟了其中一些部分。发现画面不是真的时有点失望,但我也非常尊敬初次看这部电影时给观众和我带来的震撼。科波拉说:我不在意这些战争画面是真实的还是模拟的,休斯顿是导演也是剧作家,重要的是他创作出来的东西,只要抓到精髓,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

在《战地摄影师》中,采访二战幸存的摄影师时,他们就抱怨休斯顿模拟拍摄的战争场景,给他们的实际拍摄带来的压力和困扰,更多的普通战地摄影师,只能随军记录,拍到什么是什么,交不出令上级满意的素材时,有口莫辩。

有绝对真实的影像存在吗?就算真实记录,拍摄时的角度和取景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带着摄影师的主观偏好,剪辑时对素材的选择,同样是服从某种故事策略而制定的标准,有标准就意味着不符合标准的需要剔除,一系列人为偏好的选择,早就让最后呈现出的影像偏离了绝对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为了故事的完整性,模拟部分场景混合在真实纪录里面,让故事更有说服力的做法无可厚非。

五位导演中,乔治?史蒂文斯的战争经历最深刻,他对历史的影响也最大。战争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和思想,还改变了他的作品风格,战前他是拍喜剧的,达豪集中营的所见所闻,令他再也无法制作轻浮搞笑的喜剧。走进达豪集中营,史蒂文斯直觉地意识到他的任务不再是制作宣传片或纪录片,而是利用摄像机来收集证据。达豪集中营的这些影像,成为日后审讯纳粹罪犯罪行的关键转折点。

史蒂文斯说:我不敢相信在集中营发生的种种暴力和邪恶,竟然是人类所为,你不禁思考,这是什么样的世界?人类是怎样的禽兽?我们该如何防止自己变成这样?卡普拉说:直到我们播放了史蒂文斯拍摄的达豪集中营内的影像,纳粹暴行才深深震撼了每个人的内心。斯皮尔伯格说:那时,人们才开始见证那些真实又残忍的,希特勒预备要做的,并且也确实在大部分东欧地区做到了的暴行。如果战时的战争宣传片让你有了从军的理由,集中营里的影像,则证明美国参战并为了记录战争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经历战争的残酷洗礼,每个人都变得不一样。随海军亲历诺曼底登陆的福特,战争一结束,就开始酗酒,每天把自己灌醉,然后开始闹事,军队里没有人能管住他,不得不把他遣送回国。战争结束后不久,福特创办了野战摄影队之家,为他的亲朋好友和部下打造一个社交俱乐部和复健中心。再后来,福特拍摄《菲律宾浴血战》,整部影片的制作过程就像一个疗程一样,开启了探索冲突对美国所造成影响的慢慢长路。福特的《菲律宾浴血战》,让观众第一次开始思考,人们牺牲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为了确保新的世界是美好而快乐的吗?

每一个从战场活着回来的人,身心都受到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是身体上的残疾,有些则反应在心灵上,因战争引起的精神疾病,并没有完全受到重视。

为了让世人见到战争经历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休斯顿拍摄了《上帝说要有光》。追踪一组前线归来的士兵,从入院到出院,接受心理干预治疗的过程。影片没有粉饰,诚实地展现了他们深陷在自己绝望和震惊中的样子。对战争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宣传,一直受到军方打压。直到1981年,与政府缠讼了35年后,《上帝说要有光》才得以公开放映,时至今日,这部作品被视为一座里程碑。

惠勒的《黄金时代》,聚焦在三位退伍军人和他们重返平民生活所面临的困境,回到家乡,内心的战争,是他们挥之不去的阴霾,在梦里、在清醒时刻,在每个他们所做的决策中,在他们面对战后美国的真实世界冲突时,仍纠缠不放。《黄金时代》被誉为美国社会现实主义的杰作,成为影史上票房第二的电影,也为惠勒赢得第二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卡普拉战后制作的《生活多美好》,也在数十年后,获得广泛认可,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在领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时,他说:相信自己,因为只有英勇的人才会创作。只有大胆的人才会制作电影。唯有真正勇敢无畏的人,才配得上在两小时的黑暗空间里,对其他人诉说故事和道理。

战争,改写了他们的人生,战争,也为他们的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养。只要用对方法,一部电影可以影响许多人。这就是电影的力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观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4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