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的历史起点。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800字10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最想去的地方,也许是因为一部电影,也许是一个宣传片,而我是因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
2018年春节前夕,是我参加工作两年以来最长的一个假期。为了不辜负好时光,我决定去梁家河,感受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学习优良作风,汲取精神品质,不忘初心。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黄土高原娃,应该说对黄土高坡的风土人情是比较熟悉的。2月6日,我坐上开往延安的列车,当天就到了文安驿并住宿这里。傍晚陕北的风是呼呼的刮,整个古镇已经张灯结彩。沿着错综的街道,寻味着历史的气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插队时留下的光辉印记,特别是那些标语:失去的是人生懵懂无邪的畅想,得到的是人生生活历练的刚强……字里行间,激励着我们 去拼搏奋斗。
第二天一早,我乘电瓶车来到文安驿对面的一条山沟——梁家河。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生活7年的地方,闪耀着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精神。
梁家河不是风景区,我相信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不是体验大自然的美景,而是了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历史的点点滴滴,自觉接受党性和作风教育。每到一处,我驻足阅读简介,了解历史,深入思考。从知青井到村委会展览馆,再到铁业社、沼气碑、知青故居,甚至山顶上的果园,一处也没落下。想想当时吃不饱肚子的那个年代,总书记自费学沼气、带领村民打坝淤地、打井取水的艰苦日子,想想忍受饥寒,总书记挤出时间阅读大量书籍,刻苦学习,积累文化知识等情景,这些足以让我们懂得,一个人的干劲有多足,取得的成绩就有多大;足以让我们懂得公心有多强,民心就有多深;足以让我们懂得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就是要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在梁家河的所见所思所感,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内心深处。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青年一代庆幸生在一个和平发展的年代,我们庆幸生在一个物质文化丰富的年代,我们要继续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奋斗,下一翻心无旁骛的功夫,为单位和集体、社会与国家的发展贡献应有力量,哪怕再苦再累,奋斗的过程就是幸福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篇二】
1969年至1975年,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期间,同乡亲们一起劳动、生活,和乡亲们成了一家人。作为知识青年,习近平有文化,有思想,敢担当,能做事。任梁家河村支书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设沼气池,解决了当地缺柴烧的问题;还办了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以及磨坊等,切实解决了村民们一系列的劳动和生活需求问题。
“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 对他来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什么被灌输的教导,而是早在陕北七年里,在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挣扎着生存的普通老百姓牵手共度时艰中,就油然而生的、铸入血液中的信念。“近平非常注重让村里人学习文化知识”在平时劳动和生活中,习近平和村民们朝夕相处,聊天的时候他不仅给大家讲大山外面的世界,也普及一些文化知识,总是想方设法让大家学习文化。
“年龄最小、地方最苦、时间最长的知青”这“三个最”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生涯的鲜明印记。七年知青岁月,是他离开学校和家庭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也是他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无疑对他后来的成长会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近平干活很卖力气,肯吃苦。他虽然在劳动技巧上和我们农民有差距,但他一点儿都不惜力,甚至比我们干活还拼命。那时候基本谈不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近平也没有手套,他的手掌上磨的全都是水泡。“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
习主席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他从一个迷茫的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成为一个饱尝人生酸甜苦辣的青年,胸怀为民谋福利的抱负,这就决定了他所走的人生道路的不同。
可以说,在农村的七年时间,他了解了人民实际的疾苦,和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他讲为人民脱困,讲得非常具体,可见他对这件事情了解得多么细致深刻。
【篇三】
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写到: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表达了他对祖国、人民深沉的热爱。战火纷飞,国家危亡,无论身在何处,他心中始终装着祖国,装着人民,装着这片生养着他的大地。习近平说:“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在我看来,这是一颗跳动着的拳拳赤诚之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七年的磨砺成就了他的伟大。身为服务大众的公职人员,理应当怀抱着这份赤诚,投入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当中,用不懈奋斗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我们应把学习当作信仰。一孔窑洞,一盏油灯,两箱图书。即便条件艰苦,工作再苦再累,青年习近平也没有放弃读书学习。毛主席一生藏书万册,晚年依然坚持学习英语。公职人员即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学习。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我们学习;紧随时代的脚步需要我们学习;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也要我们不断学习。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求索的理由,但归结到一点,那就是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敦促着我们不断向前、不断进步、不容马虎。
我们应将清廉放在心头。宋代词人吕本中有言:为官有三要,曰清、曰慎、曰勤。其首要一点便是要为官清廉。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中,习近平始终与村民吃住在一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梁家河的民众办成了一桩桩实事,彰显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原则与追求。君子之交淡如水,为官之道清似茶。汪洋同志也曾告诫过我们:立志做官的人,打的是个人小算盘,做的是享受特权,光宗耀祖的美梦,立志做事的人,则是把做官当成做更多事的条件。在新时代,我们应当发扬廉洁从政的精神,牢牢树立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走在前头,干在实处,勇作表率,做十九大精神的引领者与践行者。
我们应让奋斗风雨无阻。伟大的事业总是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才能达成。放眼当下,天眼探空、蛟龙探海、嫦娥探月,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加强;共享单车、微信支付、网络购物,民众的幸福感在增加;一带一路、G20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国家的国际地位在提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房价问题、疫苗事件等等,各类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涌现。这是中国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回望当初,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筚路蓝缕才有了飞速发展的新中国。站在历史的浪尖,面对时代的要求,我们应当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用不懈奋斗去攻坚克难,啃下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干成一件件利国利民的大小事。
身处这最好的时代,我们是时代的见证者。我们亦是时代的建设者,终将融入到这时代的浪潮中去。让我们怀抱着一颗赤诚之心,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奋斗,靠我们的双手建设起祖国美好的明天!
【篇四】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曾经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书中讲述青年习近平是知青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知青之一。这“三个最”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在7年极端艰苦环境下砥砺前行、艰辛求索的“极限磨炼”,成为了牢牢具备坚强意志和战略定力的奠基之旅,同时也造就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的坚实根脉。
在亲历者的口述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之一就是“实”,总能听到“近平是了解实际的”“做事最务实”“讲话最实在”。这也在一件件具体实事中得到充分印证和体现。“再糙的饭也吃得香,再穷的人也看得起”,并且“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从提高粮食产量到改善饮水质量,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各类生产工具,从衣服缝补到做饭燃料以及厕所改造,事事都为村民着想。这种重情重义、一心为民的情怀,不仅是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真实写照,更是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最坚实的群众根脉。
青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梁家河艰苦的环境下同样是“苦读苦干”,同样是与群众鱼水交融,同样改变着一方土地的落后面貌和历史,同样是铸就了领袖的胸怀境界、抱负担当和意志品质。一片圣地,两代领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播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种子。不同的领袖,相同的人民情怀;不同的时代,共同的民族使命,都是带领中华儿女力挽狂澜、走向复兴。这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最坚实的历史根脉。
【篇五】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部绽放青春光芒的党史宝典,也是一部充溢真理光辉的精神宝藏,学习这本书,可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众口述中洞察大时代,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总书记四十多年前的梁家河峥嵘青春,具有无比强大的感染力感召力,跨越历史时空共振共鸣,震撼心灵洗礼精神,像磁铁般深深吸引着当代青年干部把激昂青春梦融入伟大中国梦的新时代征程。
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生动揭示了青春成长规律
同人民一起奋斗是亮丽青春的厚重底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无论时代场景如何变化,与祖国共成长、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路,都是青春永恒的主题。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与当地百姓“一块吃、一块住、一块干、一块苦”,当了整整七年农民。上山下乡,是那个时代所要求的知识青年的人生选择。习近平接受艰巨挑战,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将青春燃烧在了革命圣地广袤的黄土地上。青年习近平的苦难辉煌,为“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做了最好注脚。
理想信念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引擎。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以实践做出了诠释。即便作为“黑帮子弟”处境艰难,但他坚持追求真理和进步,始终对党充满信心,矢志要为群众办实事。与他同窑洞住过的雷平生说,习近平有强烈的使命感,在农村的7年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正因如此,习近平先后8次写入团申请书,先后10次写入党申请书,不屈不挠,饱经周折方入团入党。理想信念犹如定海神针。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青年习近平已经把理想信念深深地内化于心,外化成行。当身边的知青或当兵、或招工、或推荐上大学,一个个相继离开梁家河,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还能从容淡定,奋发作为。因为他把自己看作了黄土地的一部分,立志改变梁家河的旧面貌。
艰难困苦是砥砺青春的“磨刀石”。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青年习近平面对的苦与难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正如一位受访者说的:“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自然环境、劳动环境、生活环境乃至政治环境风霜刀剑严相逼下,他毫不气馁,不怨天尤人,而是砥砺前行,从15岁刚来到黄土地时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2013年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细品《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青年干部无疑会对这段话有更感性深刻的体悟。
勤学实干、创新创造是青春飞扬的通行证。习近平在梁家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读书”,渴求知识,崇学尚读,留下了许多好读书善读书的佳话轶事,如煤油灯下熏面看书,走三十多里山路借书。他的博学多识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在梁家河的几年里,他一直苦干实干,同他一起劳动过的王宪平说“很卖力气,肯吃苦,一点儿都不惜力”,因而被誉为“好后生”。当上村支书后,他大刀阔斧地抓生产,组织农民打坝打井,改革创新生产组织方式,设立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磨坊,在全省率先引进沼气新技术,实干苦干创新干,让全村较短时间内就焕发勃勃生机,也让自己的青春在梁家河格外熠熠发光。
一幅壮美的历史画卷,生动诠释了人民领袖锻铸“根”“源”
深深扎根中国大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我们再现了青年习近平扎根黄土高原,在山沟沟里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历史画卷。7年的岁月,让他更加深入了解了国家的现实状况和最底层农民的生存状况,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甘苦,扎深了根基,接足了地气。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述:“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如果说上山下乡是时代使然,那么,他在读完大学在中央军委机关上班后,又到县里工作则是主动的自觉的选择。历史地看,基层沃土确乎成了青年习近平练就过硬本领、淬炼坚强党性的“大熔炉”。
铸就干事创业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雄才伟略和担当作为其来有自。青年习近平插队在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这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之一,而他是陕北知青中年龄最小、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印证。恶劣的自然条件、繁重的劳动生活和严酷的政治考验,磨炼了其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品格风范。梁家河村民梁玉明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在组织上要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他没有患得患失推脱,而是毅然决然担起责任,在带领乡亲们干事创业的实践中,“干一件成一件,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力挽狂澜,之所以能解决过去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无疑与他这种意志品格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气概密不可分。
永葆赤子情怀本色。从把好点的粮食分给老乡吃,到对贫下中农、老人、儿童、残疾孩子无不真诚相待;从把“娘的心”针线包送给村民张卫庞,把蓝色大衣送给上师范的武晖,到把粮票和钱悄悄压在房东碗底下;从“解衣推食”倾其所有把一切有用的东西送给讨吃老汉,到离开梁家河多年后还给吕侯生治病慷慨助人;从在赵家河村“整队”果断治理神车沟,到在梁家河村打淤地坝办沼气,无不体现了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怀和大仁大爱。他把自己完全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千方百计想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这样的赤子情怀,让梁家河村民对他也一往情深,举村为他上大学送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样的赤子情怀使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对普通群众充满真情,这充分体现在他成为总书记后开展的精准扶贫等诸多治国理政实践中。
学思践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青年习近平为光辉榜样,用忠诚、干净、担当的从政理念为根本遵循,当代青年干部必将开启激昂青春梦融入伟大中国梦的新时代征程。
【篇六】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不像我们之前所阅读的排列式文章,而是以一段段访谈录的形式展现,虽然都是“他人”口中的回忆叙述,每一个小故事都充满了画面感,每个细节都耐人寻味,甚至习总书记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我对他肃然起敬,让我对习总书记又有了重新的认识。
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饱含了习总书记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他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都让现在的我自叹不如,他的“知青岁月”是我们每一名基层公务员所要学习和领悟的工作经验,教导我们如何真正做好一名群众的父母官。
心里装着百姓。习总书记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在陶海栗对他的回忆中,他们都觉得习总书记把为群众做实事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信念,当他首次以干部身份到赵家河搞社教工作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个人扛下来了所有的工作任务;而且在工作中懂得变通,实事求是,并没有一味地应付上级推行所谓的“批林批孔”运动,而是从实际出发把主要精力花在了“促生产”上。当他被批准上清华大学、梁家河村民们对他依依不舍的时候,他的一句“要不然我不走了,继续留下来干”的肺腑之言,让我真正感受到习总书记的个人情怀。反观我们自己,苏南的发达城市形象和梁家河的环境可谓是天壤之别,我们有着更好的办公条件,有着更便捷的服务方式,有着更丰富的服务项目和内容,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会得不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为什么在工作中会有这样那样的抱怨?甚至为什么会总是在计较个人得失呢?说到底还是两个字——“百姓”。因为我们有部分干部有时候心里并没有完全装着百姓,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我们青年人应该值得反思,多想想习总书记的所作所为,把百姓的幸福作为个人的奋斗目标,尤其是我们基层政府,直面百姓,只有我们把老百姓当家人,他们才会把我们当做家人,这才是我们基层公务员工作的指南和动力。
自己做回百姓。读完这本书,让我感觉到习总书记是一个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的人。心里装着百姓,为民服务并不难,难的是把自己也做回百姓。记得习总书记在当地讲的都是一口流利的陕北方言,总是离不开“咱老陕…”;当他父亲的警卫员来找他寻求帮忙的时候,他脱口而出的一句“我现在就是个普通农民”,让时下多少的“富二代”、“官二代”甚至是“红二代”们汗颜。他没有因为自己的父亲曾经是军功累累的军人而摆架子,也没有因为父亲当时遭受迫害而丢了自信,这种不卑不亢的情怀,这种时刻保持平常心的心态,是需要我们青年人去不断学习的宝贵财富。这让我回想起了自己在党政办时的工作经历,经常会有老百姓冲到办公室要找书记或者主任上访,反映问题。作为党政办主任,我每次都会把老百姓先请进自己的办公室,为他们泡上一杯热茶,慢慢倾听他们的心声,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实际问题,在我职责范围内联系相关部门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想,虽然我没有习总书记那么高的情怀,但是这也是我作为一名“老百姓”切切实实在为老百姓服务着。
为百姓敢说敢做敢担当。从梁玉明对习总书记的回忆录中提到,“他处事公道正派,工作上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然后再严格要求别人,从不多拿多占,额外照顾朋友;在做了梁家河村支书之后在当地办起了沼气池,带领村民打了一口井,给村里办了铁业社,搞河桥治理,打了五大块坝地……有些设施直到现在村里人还在收益,”真可谓是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需要学习习总书记身上这种敢于担当的精神,遇事勇挑重担,努力去做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尤其是我现在在街道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主管卫计、教育、文体等条线工作,对于老百姓需要办理的各类业务,诸如积分入学、计生服务政策等内容,带领好自己的部门团队,切实将责任担起来,多为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跟着总书记的步伐,踏踏实实地干出一番新天地。
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很多场景都感觉历历在目,他心系百姓的初心、敢于担当的决心、持之以恒的恒心值得我们每一名青年干部去细细体会和学习。我将以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为指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篇七】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以系列访谈这样一个独特视角,通过讲述人的回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读者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故事,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浓郁革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是在艰难环境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是在长期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
回顾整本书,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的七年知青岁月里,始终没有放弃三件事,那就是刻苦学习、为村民办实事、坚持入团入党。在大西北黄土高原条件最艰苦的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年仅15岁的习近平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四大关”,由北京高干子弟蜕变成真正的农民,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挑灯夜读,还常常要忍受吃不饱饿肚子的煎熬。在那个人人都为烧柴、吃饭、穿衣发愁的年代,习近平带领村民改天换日,与天斗与地斗,建沼气、修淤地坝、办夜校、打水井、开磨面坊、办铁业社、办缝纫社,想尽一切办法改善村民生活。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烦恼和忧愁。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是我们的幸运和机遇;同时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潮流中找到个人的价值,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是我们的烦恼和困惑。青年干部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激发自身的活力与朝气,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既要抬头看路,又要低头耕耘。
一要有勇气。青年干部要做勇于担当的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扎扎实实做事。如此,勇字当先、以干为先,以担当为盾,方能有为之实。当前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青年干部做到敢于担当、能够担当,直面困难和困难,主动迎接挑战,做出应有贡献。
二要有朝气。作为基层青年干部,要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和锐气。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气馁,积极想办法、谋出路,保持向上进取的精神风貌。在工作中保持自我挑战,敢于挑战,破旧立新,推陈出新。
三要接地气。作为基层青年干部,工作在基层,基础在基层,最天然优势就是贴近群众。通过脚步丈量民情,切身感受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多为群众考虑,带着对老百姓浓厚的感情投入工作,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
【篇八】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生动再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的艰苦生活,为新时期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供了生动教材,自己反复阅读学习后,深受教育和感染。作为深度贫困地区最基层的党员干部,就要向总书记学习看齐,磨炼艰苦意志,树立为民思想,打牢群众根基,以求真务实作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要把根本宗旨牢记于心。习近平总书记回忆梁家河往事时深情地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说到做到,带领全村老少建沼气、修淤泥坝,乡亲们这样评价:“他的心总是和我们老百姓在一起。”我们要学习总书记这种为民爱民情怀,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不忘初心、真心为民。当前,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真正用脱贫攻坚成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要把吃苦精神发扬传承。总书记插队的地方,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但他没有怨言,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干,当地老百姓都感叹:“咱一般的老百姓都吃不了这苦”。尽管我们处在贫困地区,但基层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与总书记当年插队时不可同日而语,待遇也有了显著提高,我们没有理由在工作中喊苦叫累。我们要继承总书记“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的精神品格,大力发扬“人一能之、我百之,人十能之、我千之”的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人往一线走、事要亲自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特别要坚持不懈地改善生态环境、兴修梯田水利、建好路水电房,以苦干治贫穷,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三要把务实作风外化于行。总书记曾经说过,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插队期间,他带领群众办代销点、缝纫社、磨坊等,既满足了群众需求、方便了群众,又发挥了社员长处、解放了劳力,给村里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当前,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要把责任担当勇扛在肩。总书记插队期间,敢说敢做敢担当,勇敢地承担起村支书的责任。他听闻四川有沼气池试验成功,便远赴四川学习,回到梁家河后亲手试验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这种担当意识,是由强烈使命感、责任感驱动的。
通过认真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对确立和维护习总书记核心地位重大意义的认识,增进了思想和情感认同。我们用实际行动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就是要认真落实好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岗位,不断学习和掌握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九】
自从拿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一口气阅读了一遍,感触颇深,对于习总书记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书中通过当年那些与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们进行面对面访谈,真实可靠,详细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展现了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宝贵的政治品质、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进取精神、优良的品德作风。
全书内容分为“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是通过采访29名当年的知青和乡亲编制而成,均为口述实录,真实还原当年的历史细节,详细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7年间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工作历程。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真实动人,话语朴实无华,特别是青年时期习近平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青年,深深地激发了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苦干实干的情绪,增强了工作中的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
我作为一名和群众直接接触,为百姓办事的乡镇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向青年习近平看齐,把基层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为街亭镇各项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同时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青年习近平的七年的艰苦岁月,始终坚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从来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基层乡镇干部,我们需努力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中学习把握精神实质,牢固自己的理想信念。
【篇十】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记述了40多年前总书记在梁家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反映了青年习近平重感情、讲情义,勤于思考、善于思辨,志存高远、知行合一的品格风范。
青年习近平是一个重感情、讲情义的人,他对群众的感情是实在的、具体的,而不是空洞的、抽象的。他把自己称作农民,把这看成很光荣的事。他和群众打成一片,无论是老汉、后生、娃娃、婆姨,他都能跟大家聊到一块儿。他办事有条理,说话有道理,群众把他看成自家人。他眼里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尊重每个人。他与人交流、谈话的时候,即使对方是再穷的人,他也全神贯注地听。
青年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这种感情,从书中可以看到很多例子。比如,年纪轻轻的他就很本能地看重中国的人情,对革命前辈很尊重。他们一帮知青刚到梁家河的一天早晨,习近平和同伴走到一户人家院子里,得知主人的老母亲——一位当年支持革命的普通妇女,因年迈过世,习近平先是客客气气地征求主人家的意见:“我们能不能进去看看”,然后进到窑洞,面向炕上老人的遗体恭恭敬敬地鞠了几个躬。只要对革命做过工作,哪怕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青年习近平都对她们怀有崇高的敬仰之情。这是一种朴素的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感情,也可以说是流淌着红色血脉的亲情。
青年习近平对人民有感情,人民对他也有感情,1975年在他离开梁家河时,一推开窑洞门,全村男女老少站满一院子自发为他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村民们唯一一次看到习近平落泪,是他这时赶忙走过去搀扶一位前来送行的双腿残疾的村民。离开梁家河后,他还是念念不忘当地人民,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在厦门工作时他写信给延川县委书记帮忙给村里通电;在福建省委工作时联系给村里办了所学校;他两次帮助一位患骨髓炎的村民治病,救了他一条命。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