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72小时》是一部由张雪娇导演,李宗雷主演的纪录片,首播于今年的6月14日,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片的观后感,一起去看看吧!
01
看完日本版《纪实72小时》,再看中国版,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视角、画质、选题都很接近,同样是采访普通人,差距到底在哪里呢?
看得出中国版在努力接近日本版的风格,中国版有《茶餐厅的人生滋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版的那期《关于饭碗的故事》;中国版拍了《看见红嘴鸥的城市公园》,日本版里有《京都的鸭川河三角洲》……
纪实是否意味着主观视角的消失呢?在日本版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写意的主观镜头,比如流水、花草、天空等,这些看似不太纪实的镜头其实代表了导演的思想介入。
如果单纯纪录72小时内某个场域里人的故事和状态,然后把这些不同人的故事串联起来,显然是不够的。
关于普通人的纪录片看似很容易拍,要拍好很不容易,一不小心就变成的记流水账,需要导演有点石成金的感悟力。
在刊物《禅》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赵州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岁,岁数大了以后,其他牙齿都掉了,只剩一颗牙齿,有人问他:你只有一颗牙齿,怎么吃饭呢?
赵州和尚说:老僧下下咬着。因为只有一颗牙齿,所以他每咬一下都能咬着饭菜,不会落空。
纪录片每个镜头都不落空是很难,需要创作者心力的投入,这个过程有点像参禅,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呢?心动而已。
国内版的败笔在于导演主观视角的缺失,让整部作品失去了态度,也没了主题,摄影镜头和主持人不停捕捉值得上镜的人物故事,这些人物故事却没有光晕。
我想用“光晕”指代作品背后的思想,或冷色,或暖色的“光晕”,决定了一个作品的重量,而不仅仅是故事的堆砌。
在日本版里,经常可以从普通人的言语中听到一些颇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也是日常的,让人感到亲切。
我想,拍摄者如果为了获得这样的句子去寻找拍摄对象,他会无功而返,只有创作者在这个时空里有相似的感受之后,他才容易遇到这样的讲述者。
这样表达,可能显得有些唯心主义,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大家喜欢说心想事成,可是又郁郁寡欢,为什么,因为你的心并未真正朝那个方向想过。
媒体经常诟病,中国人没有所谓的公共空间意识,所以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在中国似乎更加困难一些,也决定了我们需要用日本不同的视角去认识另一种现实。
作为普通网友,他的观影体验仅仅停留在这个地方不错,我也要去种草,这里面的人说的话跟我没有两样,没了。
因为去昆明翠湖公园看过海鸥,对《看见红嘴鸥的城市公园》这期很期待,结果看了之后非常失望,因为导演浪费了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平铺直叙几乎毫无生命力。
我第一次大冬天看到漫天的海鸥,举着面包的女孩,撒向空中的鸥粮,这一奇特的景象让我感到眩晕,也感到无比的疗愈,久久不愿离去。
可是我不知道《看见红嘴鸥的城市公园》要讲述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似乎也有些牵强。我想问问导演,你看到红嘴鸥有什么感想呢?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呢?
到了《茶餐厅的人生滋味》这期要好很多,在美食面前人的表达总要更自然一些,可是依然只是人物采访的堆砌而已,没有任何的主线,至少在日本版《关于饭碗的故事》里有一个主题,就是食物与劳动者的关系。
在我看来,《纪实72小时》模式的核心在于展示人与环境的关系,继而延伸出关于人生诸多问题的思索,引起观众的共鸣。
例如在日本版《京都的鸭川河三角洲》一期中,我们看到了年轻人、老年人、绝症患者对于时间、人生的不同态度,都在这条河水边有所映射,导演也用了大量的镜头给了潺潺的流水,望着河水发呆的老人的背影,这些镜头都是导演个人视角和思想的介入,也构成了整部片子的主题和基调。
如果一部纪录片,无法呈现出某种普世价值,那么他也注定不会成为经典留下来,只是作为快速消费品,看完便忘了。
02
日本NHK的纪录片《纪实72小时》,一集片长在25分钟左右,聚焦于一个群体或一个场地,连续不断拍摄72小时。播出12年后,一档从名字、选题到片尾曲都完全复刻的中国版72小时敲锣打鼓上线。拍摄前,中国版团队去日本取经,日版的制片人说,「我们只有一亿的偶遇,你们有十三亿。」
想想13亿的样本量,应该不会太烂?可是播放上线后,却几乎都是差评。(尤其是来自原版粉丝集体唾弃)
抱着究竟能有多烂,以及原版好在哪里的心态,我对比着看了两个版本。
停留在过去的人
沿着这条路行驶,司机额头是要出汗的。
被撞歪的防护栏用两根绳子牵引,假装还在工作;山坡边滚落的石头被网兜起来;一辆巴士,车身都是青苔,挡风玻璃上一个蛛网大般的裂痕,车窗打开一半,可以想象当时它滑落在这里时,乘客是如何撑住窗沿跳窗逃生。
这里不是废土末日片的场景,而是存在于21世纪的日本,最后的边区,439号道路。
从起点德岛市,往西340公里,都是439号道路。行驶不到一小时,路便会收窄,迎面而来另一辆车都要停车错开,现代文明的味道开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野蛮气息。甚至,在难得的停车休息点,你碰到的,都是全日本各地乃至香港慕名而来的驴友……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本地人,画风是这样的……定睛一看,这不是活人啊!
越往前开,木偶越多,坐在轮椅上的,被绑在柱子上的,一股浓浓的颓丧又诡异的气息。
终于看到一个烫着头发、戴着防晒袖套的大婶,停车开问,大婶极其淡定地说,这就是木偶村啊。
大手一挥,这些木偶,都是她的孩子;而这个村庄,是她一手「建造」起来的。「130个」,她说,130个人,而非人偶。
镜头深入到并不宽敞的旧房子里,是一场正在高潮的「仪式」。新娘新郎穿和服隆重以待,旁边的宾客也正正经经地跪坐着,虽然这种严谨,让整个氛围更加诡异了……
然而下一句话,把整个氛围扭转过来。
这儿的所有人偶,都是村子里已经离世的人。
有阿姨的母亲,隔壁的老婆婆,拜托她在自己死后,做一个带着柔软披肩躺在摇椅上的人偶,代替自己活下去;从前的老伙伴还聚在长椅上,对着看了一辈子的院前风景。
木偶师的母亲
如果一个村子的活人已经所剩无几,大概制作人偶,也是抵抗孤独的一种方式。
木偶村庄
行程不到一半,一辆从大阪来的车子停在路边,一个大叔看着群山中央。前后都没人烟,这大叔这么特别,自然要问问原因。
「雾的上面,就是我家。」他手一指,指向自己50年前离开的地方。
大叔做木匠的,在大阪居住了50年,还是会回来这里住上几天。「空气中弥漫的树木的香气,会让我安心。」他背手,笑出一脸褶子,泛红的脸上露出一颗金牙。
再往前走,路边突然多出一个巨型「笼子」。生锈的铁网编织出半个教室大的空间,一只孔雀在其中踱步。
这又是什么魔幻场景?
一个短发的大婶,戴围裙,拿着食盆,从山野里钻出来,解释说,这是自己父亲,当初把附近的保护动物聚在一起,开了一个小小动物园,小孩子多,动物园鼎盛时也有100多只动物。如今村子里的人都走掉了,也只有孔雀和这只叫乌多的鹅留下来。
仍然留在这里的大婶,和孔雀、乌多,处在一种奇妙的亲密关系中。一叫乌多,鹅就知道,她拿出青菜叶喂过去,这一天也不算太无聊。
在行驶了28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休息区。
掀开蓝底白字的暖帘,这位套格子杉围裙、戴头巾、扎马尾的姑娘,手上一刻不停,是路上碰到的第一个年轻女性。她是东亚面孔,对着镜头说,自己26岁,是菲律宾人。
她是被先嫁过来的菲律宾阿姨介绍来的,而在这个叫土佐町的地方,多的是菲律宾嫁过来的女孩。
这趟「公路电影」快到终点,遇到了一位戴卷檐帽的中年女性,背一个箩筐,穿着深帮雨靴,在山野里寻找薇菜。社长死了,公司破产,回到丈夫老家,年纪大了,找不到工作。被问到,最近一件开心的事,她苦笑着说不知道。
丈夫喷着烟,抱怨说,要是身体好,我早去城里了。
「和你老婆吗?」
「我一个人,城里那么多女孩子。」
短片结尾,面对镜头的是一位笑得羞涩又可爱的老婆婆,不知道今年是自己和丈夫的「金婚」,却一定要把自己临时准备的小礼物,交到摄制组手里。一边说着路上小心,一边渐渐消失在镜头里。
跑去未来的人
而到了中国版《纪实72小时》,似乎被猛然扯到另一个轨迹。
从日本四国的木偶村、两只动物的动物园和菲律宾媳妇,到浙江中部横店,直播、抖音和一眼望不到头的群众演员,生活的魔幻还是魔幻,只是换了种形式。
中国有70%的影视剧在横店取景,前赴后继的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们,登记在册的有58000名,被称为「横漂」。
就像中国版的导演在豆瓣发表的文章所说,国人在面对镜头时,因为提问方式的不当等原因,他们极少有真实的态度流露,要么是极警惕,要么是戏精上身。
比如这位头戴耳机玩儿手机的小哥,问到为什么来这条商业街,说自己是来观察生活和人类的……
还有这位穿古装舞剑的小哥哥,给自己哐哐戴了个高帽:影视拍戏,也是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想要活得不一样。」是横漂们共同的特点。
这个来自福建的主播妹子,19岁就出来打工,从服务员到大堂副经理。打拼六年,她给自己总结,「我很拼的。」
然而拿着攒了六年的钱开了服装店,没多久就倒闭了,关门那天,她说自己「不想要活的感觉」。来横店散心后就留下来了,因为这是个唱歌也不会被当成神经病的地方。
这个小哥,从12岁开始学舞狮子,来到横店后天天被人打,「每天都要死。」
在「死来死去」的日子里,他找到一个缝隙钻出去,横店依然有大量的舞狮子的戏,但是那些人的动作在他看来都不正宗。他的方法论是,这是一个神兽,不是一个玩具,要尊重它。
所以他准备开班讲解如何舞狮。
在日版72小时纪实为什么「水土不服」的原因里,有人说,日本的「物哀」文化,丧得浑然天成,诸如此类,让移植变得不伦不类。
可是越看下去,越觉得这群横漂们,和439路上的人们,似乎也没有太多不同。
比如说这位,拖着小音箱拿着无线话筒,穿着紧身牛仔裤和衬衣的平头,说自己来万盛街卖唱,因为这里人多热闹,「没有那么孤独,很快乐。」和木偶村里制造了130个木偶来陪伴自己的大婶一样,他们为自己创造热闹。
19岁来横店做服务员的姑娘,每个月薪水3000多,她说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攒够钱带父母去旅游。刚被扔到异地的她,感觉一个人呆着「无聊」,说到分别,会偷偷哭,和那个嫁到刚日本时,头些日子晚上哭得睡不着的菲律宾姑娘,好像也没有太大分别。
还有这个阿婆,每天把自己的饭每天做好,有时候是粉干,有时候是猪肉,装进饭盒,放到冰柜里。等没有戏拍的人来取。她的笑容,和439短片结尾那位阿婆的笑,也有些相似呢。
不管是NHK大热的三和大神,日本的公路还是横漂,对这些群体的猎奇结束后,晾干,再看,每个人呈现出的生命样本,是近似的。对孤独的恐惧,都是一样的。在生存和生活间跳跃的姿态,也是一样的。
横店有个马桶哥,从前在蛋糕房,舀一勺,放进烤盘,重复这个动作,一天重复13000遍,做出13000个蛋糕。来到横店想做演员,难以维持生计。
他脑子灵活,晚上摆摊租滑板。男生十块,女生半价。白天专门在横店疏通马桶地漏,搬家、保洁、缝补衣物,别人不干的活他都干,「生存是最重要的。」
这时候,好像又看到了那个埋头努力挖野菜的大婶。
《纪实72小时》每一集涉及到的人物众多,时长又只有一顿饭时间,这就意味着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时间短到只有几分钟。短兵相接中,如何卸掉受访者的戒备,是拍摄时核心要突破的问题。
导演坦陈自己有「找不到故事的焦虑」。
所以在诸多提问中,都隐藏着昭然若揭的预设性。比如在第二集《昆明:看见红嘴鸥的城市公园》。画外浑厚男音深沉地说,「长凳上有一位独自坐着的男士」。
记者期待地走上前,
「您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
「我家属,解手去了。」
不死心,又问「你们今天到翠湖来做什么?」
大爷笑了,说,「到翠湖来玩。」
我想本来在期待中,可能希望这是一个「爱人去世前我们经常来翠湖散步现在她走了我没事就来翠湖怀念怀念的」故事,被大爷一句「解手」打破后,对话就陷入到「正确的废话」中。
采访技巧不够,制作方选择了用「总结陈词」来凑。
毕竟从小我们接受的语文教育就是总结中心思想、意义。所以,一定要有「分离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这样担心观众看不懂、无法共情,而强行添加的煽情文案。
也许在朱军的《艺术人生》里,这一套是奏效的;但是对被NHK原版哺育成熟起来的这一拨观众来说,反而鸡精搁多了噎得慌。
在439公路中,那个在大阪生活了50年又回来老家的大叔,一句「空气中弥漫的树木的香气,会让我安心。」就足够打动人心。这时候加一句,「离不开的故乡,是最美的原风景。」之类的话,只会对人物和情绪造成冒犯。
《雕刻时光》中,塔可夫斯基引用了果戈里的信:
「我的工作室用鲜活的形象表达思想,而不是作论断。我应当通过人物展示生活,而不是解释生活。」
日本版和国内版最大的分别,到底不是工业的问题,是文化的区隔。片尾曲、制作方式或许可以复制,但是文化不能复制。
在提问前说一句「抱歉了打扰了」,让受访对象舒适,是分寸;在文案和配乐上,不对生活胡乱总结,是节制。倘若能有节制和分寸感地呈现,可能横店和439号,年轻人和老年人,也并没有太大不同。
而中国版糟糕的可能在于,当这些样本本身和日本的并没有很大区别的时候,当他们承受着生命中同样的沉默、孤独和魔幻,通过中国版的镜头呈现出来的,还是像一阵烟一样飘走了。他们却想要尽力做出一种区别,把每个人贴上标签,想选出最具有「典型性」的13个地点,以实现把13亿中国人放进13集的野心。
他们不知道,打动人的是那种「遥远的相似性」。当你捕捉到人们穿越生活禁区的一个横截面,利落切下来,别废话,便已算成功。
03
真的很喜欢纪实72小时的选地。
长沙是解放西路的深夜食堂小餐馆,
昆明是有着迁徙候鸟栖息的城市公园,
青岛是当地的海鲜市场,
北京是798的时光慢递。
【昆明】
从小标题上看昆明的这一期大概是最普通的,一群迁徙候鸟栖息的城市公园。
这种充满了老年人的公园是每个城市的标配,他们在这里太极舞剑聊政治,自娱自乐载歌载舞。
稍微不同的就是,翠湖公园,有一群从西伯利亚飞来过冬的红嘴鸥。
在这一集里有一句旁白大意是“近几年中国人才真正实现了在城市间的自由迁徙。”
选地就注定了这里出镜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和年轻人的为了生计辗转于城市之间不同,
这些老人有来这里看看顾孙女的,有来这里过冬的,有来这里定居养老的。
一年奔波三个孩子不同城市的老奶奶说着“来这云南啊,说话听不懂”
一对住在已经故去父母的房子里的夫妻说出“现在,我们成为老人了啊,家里空空的哦”
在被问到是否习惯昆明的老奶奶说着“一家人在一起在这儿挺好”但偶尔也牵挂老伴的骨灰仍在北京。
人们挥着手和即将离开的红嘴鸥告别,说着再见再见。
人文类纪录片的感动点就在于每个和自己生活轨迹相似的瞬间。
这是关于昆明的,候鸟即将离开的,最后72小时。
【长沙】
和昆明公园的慢节奏不同,长沙这一期选在了解放西路。
在充斥着酒吧KTV电玩城的一条路,在一间深夜不打烊的小餐馆。
漂亮年轻的女孩子们化着浓妆来吃饭,对面马路不知因何打了起来。
长沙人真的很逗,自称佛系的粗犷大叔,说起半路夫妻一直笑着不停的阿姨,
追回所爱人的理发师小哥,酒吧里嘶吼着为爱痴狂的人们,
承担着家里欠债的销售小哥说出的“还得起,人生还有那么长”
我心里的长沙就是有点土气又有点暖,有繁华但更多是热闹里蒸腾起的烟火气。
不管生活怎样都能笑得开怀,就是长沙吧。
2017年的最后三天,72小时的落幕是湘江边燃起的烟花和新的2018年。
【青岛】
青岛,提起来就就让人想起啤酒和海鲜的城市。
这一期选择在了营口路海鲜农贸市场,
这个季节的头牌,鲅鱼,是必送给丈母娘的礼物,
一点海鲜加两口小酒是下了班的出租车司机们的例行聚餐,
即将带着皮皮虾去拜访老丈人的年轻男孩子,
忙于家人的一日三餐的阿姨嘴上抱怨着“这退休比上班还累呢”却笑着说起女儿的孝顺。
如同自称“青岛女婿”IT小哥所说,回到青岛虽然有很多不习惯,但这个城市真的很有机会。
说什么人至暮年的感怀,更别提中年生活的重压,
青岛人的青岛,是送鲅鱼吃海鲜的美滋滋,是那一大扎啤酒喝出来的气势。
请问谁会不想过一口啤酒,一口海鲜的生活!
这是禁渔期前的最后三天,人们能够吃到新鲜海鲜的最后72小时。的气势。
请问谁会不想过一口啤酒,一口海鲜的生活!
这是禁渔期前的最后三天,人们能够吃到新鲜海鲜的最后72小时。
【北京】
时光慢递,一个每个旅游城市或者旅游景点都有的店铺。
其实在北京这样一个多元素多文化的城市竟然选择了这样一个没什么特色的地点,让我有点惊讶。
但也许正是因为没什么特别之处,所以才和每个人的故事都那么贴合。
一封信,异地恋情侣对于未来生活的共同约定;一封信,女孩将她的生活写给故去爷爷;一封信,在困顿与疲惫中写给未来的自己;一封信,回想此刻的不易记录下来写给15年后的儿子。
写信这种事总是与充满着情感的故事相连,让这些浪漫又可爱的人们汇集于此。
我曾经路过过太多家类似的店,也曾经想着给给某个人寄一封带着时光的慢递。
然而提起笔最终都不了了之。
就如同那个来店里取回信件的女孩所说,信不能轻易去写,承诺不能轻易去说。
我最怕大概就是,此刻写下的,一年后都变成笑话。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