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电影《轮回》观后感

电影《轮回》观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8:25:07 | 移动端:电影《轮回》观后感

电影《轮回》你看过吗?其中讲述的故事是引人思考的,你在看完之后的感触是什么呢?下面的这篇电影《轮回》观后感一起欣赏!

放假前老师推荐了一部影片《轮回》。昨天看完,心里觉得有点复杂,还因为有太多没看懂的地方有点沮丧。本着梳理的心态想把感受写一写。暂时没能体会到的影片以外的道理,只能暂时搁置。不想去查网上的评价,只查了一点点关于佛教,关于修行的资料。其他的未知,等待时机与顿悟相遇。

影片男主人公达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圣洞静修三年,维持着盘腿打坐的姿势一动不动地静坐了三年。头发由光秃透亮长到及腰的长度,眼睛很长时间不能见光,全身僵硬,腿脚不能动弹,手臂僵直,手指甲三年没有修剪,变得又长有扭曲地尖锐,指甲缝里都是灰尘。

可终究是静修成功。他活着坚持下来了。

遗憾的是,三年多的苦修修为,在一瞬间毁于一旦。他在第一次见到琵玛的时候动了欲念。

我想起以前在书里看过讲述印度的一些僧人修行的方式,他们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近乎自虐般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借此来磨炼自己的心,捶打自己对痛苦的承受力,以达到超脱的境界。

我对宗教的认识太过浅薄,没有立场去评断什么。只是会以世俗角度考量这种形式的必要。佛家所述的境界到底是何种感受,他这三年苦行僧的修行又算什么。明明刚刚回到寺庙,他还像一位境界高深的大师一样,受人膜拜。人们为他即将涅槃的人生举行隆重仪式。他却破了动心忍性的戒律,下一刻又坠入轮回。

他开始怀疑从小遵守的清规戒律于他而言有什么意义。他想,明明他什么都没有得到过,凡人娶妻生子,这样的俗世生活,他从来没有拥有过,他从小就被要求克制一切欲望,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他问师父,佛祖二十九岁之前还过着世俗生活,或许就是那二十九年的红尘俗世生活让他得以悟道。而他从五岁起就被要求克制一切贪欲,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突然觉得从小奉为圭臬的戒律来得毫无道理。他已动有了普通人的欲念。他对师父说,没有拥有过就不能彻底戒断。

影片中,师父让达世去找另一位老师父,老师父拿出几张露骨的春宫图给他,正面看是活色生香的人体,倾斜纸张,放在蜡烛的上方看,图画却成了一对毫无美感的骷髅头。据说这是佛教熄灭色身执着的法门,寓意是再美的皮囊的和爱欲终将化为白骨。

然而达世未能被说服。

达世第一次向欲望低了头。他还了俗,去寻找念念不忘的琵玛。但他应该是没有想过要放弃佛祖。往后的生活只不过是他在俗世的修行历练,他随时准备抽身离去。他随身的包裹里面放着他的红色袈裟。

他如愿以偿,娶到了漂亮迷人的琵玛,还有了一个孩子,他开始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有时为了金钱红了眼,会动怒,会激起损毁别人的冲动。他好像完全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总的来说,他有相对富足的生活,相爱的妻子,可爱的孩子,他也算幸福。也以为自己已经得到满足。

却没曾想到又会为了农田雇来的风情万种的女工而动心动念。他再一次臣服了自己的欲望,背叛了琵玛。女工临走前告诉他,琵玛说这一天迟早会来到。琵玛是一位极为通透的女子,她早已预到了后来的背叛。

达世再一次感到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怎么成了被欲望驱使的奴隶,在那一瞬间觉得自己十多年的凡尘生活如此空幻不实。

他觉得自己好像还背叛了佛祖。这些年来,他早已忘了当初还俗的初心,想得到的欲望只增不减,执念愈加深重,能放下的越来越少。

他的师父也像是料到了他的遭遇,临终托徒弟前带去一句警醒的话:到底是克服一个欲望更重要,还是满足一千个欲望更重要。

他在天快亮的时候离开,没有留下任何告别的话语。带着不舍和幽微的愧疚,把熟睡中的妻儿留在身后。打算将这一切都归在以后的凡尘往事之中。

在半途中却遇到了骑马赶来的妻子琵玛,面对她的指责和追问,他被愧疚击败,打算放弃修行,他说他本来就属于那里。

琵玛只是将带有祈愿平安的包裹留给他,然后一个人离开。她说,若你对佛的渴求和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就可以成佛。刚好是两条路,就如他身所处的地方,摆着的两条路——通向寺庙方向的路,通向代表红尘的家的方向的路。他要选哪一条。

抉择很痛苦,欲望不能满足很痛苦。他极为悲痛的躺在尘土地上,蜷缩着身体,不知道如何抉择。他痛得留出了眼泪,仿佛那一刻就只有他一人在天地间痛苦挣扎。

看到这里,我想起现代社会由于物质而带来的焦虑,使得很多人崇尚修行。大抵是为了减少痛苦,重返宁静。

然而我本人由于年纪尚轻,阅历尚浅,有时候虽然也看别人关于修行的书,还会把修行挂嘴边,但其实,根本不懂修行的含义。我以为,找到心的安宁就是修行,以为能够克制欲望,恐惧,忧怖就是修行。我以为克服人性的弱点就是修行。或许这勉强是修行一部分。

我在庆山的书里看到一句话,她说有人告诉她,佛法让人超越自我。普通人觉得不需要超越自我,他们觉得自我需要应该被满足。他们认为自我可以解决任何问题。这是普通人无法进入信仰的原因。

我在她的话中隐约窥探到了达世痛苦的原因,以及像我一样的人无法拥有信仰的原因。因为我们始终把自我看作是最重要的事。当然也没有觉悟要超脱自我。我还坚持觉得欲望在拥有过才能彻底放下。为自己的贪念找最正当的理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至高的追求也只是自我的实现而已。这可能是俗世和佛法最大的区别。

而达世,他对于佛的信念并没有像对爱欲一样坚定强烈,所以他痛苦,不敢抉择。

推荐这部影片的老师当时称赞了琵玛的修为。她说,琵玛反而比达世更懂得修行之道。的确,她行走在红尘中仍然保留一份通透。她的修为不可谓不高深。

庆山还说,修行就是每时每刻从任何事中都能顿悟,个人的生活的精进就是修行。

“你所接触的,皆是学道之地。”

这是影片中老师父给达世看到一幅意味深长的书法作品,上面写着这句话。

至此,呼应影片主题,人生处处是修行,庙和家都是修行之路。心中有佛,红尘中也可以修身悟道。

他的妻子琵玛比他更早懂得这个道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轮回》观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513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