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索尔之子观后感精选

索尔之子观后感精选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8:30:57 | 移动端:索尔之子观后感精选

《索尔之子》是一部与2015年播出的战争电影,影片主要由盖佐·罗赫里格和列文特·莫尔纳等主演,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01

1944年的奥斯维辛,索尔是集中营中一名特遣队员。所谓特遣队员,就是囚犯中帮助纳粹屠杀犹太人和清理尸体的苦役。他们可以比别人多活四个月。四个月期限将至,索尔从毒气室中发现了一个一息尚存的少年。虽然少年随后被军医掐死,但索尔认定这个少年是自己失散的儿子,他想在集中营中找到一个拉比(大概类似于基督教中的神父),为儿子安魂。这个动机贯穿了整部电影。全片没有配乐,手提摄影机跟着索尔在阴暗、逼仄、潮闷的集中营进行了两天一夜的地狱之旅,大量裸露的尸体和屠杀场面被镜头虚化,死亡被刻意处理得平常。电影不难看,只是压抑难受。

我看了豆瓣的评价,很多人无法理解索尔的执念,指责他为了一个死人置全队的生死于不顾。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不应该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很大程度上,这是一部宗教电影。电影开始就详尽展现了一次屠杀行为。人们被赶下车,被迫脱光衣服,被欺骗进入毒气室,在死后被清理尸体。整个过程特遣队都是杀人机器的一部分。这是他们四个月来每天都做的事,他们面无表情,训练有素,按部就班。他们的背后被打了红色的叉,这个显而易见的标志表明他们既是受害者,又是帮凶,是被上帝抛弃了的一群人。在这种环境中,索尔发现了那个少年。在他眼中,这是一个神迹,是上帝的眷顾。尽管男孩随即被杀害,他认为只要找到拉比就能够连接起与上帝的关系。他找的第一个拉比是他们自己人,只会念一种祷文,索尔觉得不够,我个人理解很大程度上,索尔认为这个拉比和他一样都不无辜。他找的第二个拉比是一个叛教者,随即被杀。他冒着生命危险从万人坑边带回来的第三个拉比(在这过程中,索尔换下了他那背负红色十字架的外套),最后证明那人是个冒牌货。寻找拉比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寻找上帝的过程。当所有希望都破灭之后,连同少年的尸体也被水流冲走后,索尔在森林里看到了那个金发的小男孩,他露出了全片唯一一个笑容。对他而言,他已经完成了救赎,那个男孩就是上帝。

关于少年是否索尔的亲生儿子,电影从头到尾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我的理解是,不是。片中男2号几次确信无疑地对索尔说,你没有儿子。索尔也没有明确的反驳。直到最后一次他才说这个孩子是他的私生子。我觉得这是他编出来欺骗自己的。这个孩子是否索尔的亲生骨肉对这部电影并不重要的,就像最后索尔是否幸存不重要。我看到最后五分钟进度条撑不住的时候确实有点激动,恨不得冲进去催男主你丫快跑。然而男主能不能活下去这事 还真不是跑得快跑得慢决定的,是编导一开始就决定好的。看到结尾很平静,因为这该死的电影终于结束了。

02

《索尔之子》不同于《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等反战题材电影,尽管都讲述了二战时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但《索尔之子》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特遣队。

对于二战,人们长期的关注重点都放在加害者法西斯和受害者身上,而特遣队作为其中一支身份特殊的队伍,既是迫害犹太人的一方,又是遭受迫害的一方,却长期受到人们的忽视。《索尔之子》中手持跟拍的摄影方式,大量的长镜头,加以原始粗糙的音频素材,具有着明显的纪实风格。事实上,《索尔之子》也确实真实地再现了二战时期特遣队的工作:将囚犯送到毒气室、运出尸体、焚烧尸体、处理骨灰、从尸体上拔掉金牙、整理衣物搜刮财物等。德国纳粹将具体的迫害行为强加于他们身上,而特遣队在被迫杀害自己的同胞的同时又清楚地知道,相同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因此,他们所承受的是双倍的痛苦,令人几乎完全道德崩溃的工作,有人在第一天便疯掉,有人艰难存活收集证据,等着有一天可以报仇、作证。

索尔介于两者之间,他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影片以一个虚焦镜头作为开头,索尔从远处入画。随后,在这个长达4分钟的长镜头里,始终以索尔为中心,将景别固定在近景,展现特遣队如何押送一批新的犯人,同时,索尔沉默寡言、固执严肃、的人物形象以及痛苦压抑的心理状态得以基本呈现。

除了压抑的人物性格和昏暗的集中营大环境,导演也在极力克制影片的情感。尽管出现了成堆的令人触目惊心的全裸尸体,但导演却使用长焦镜头,将焦点固定在索尔身上,使他周围的环境都处于一片模糊的光影之中,并且采用近景跟拍的方式,是索尔的上半身占据画面的绝大部分。当人物遮挡住画面的大部分的时候,观众的关注点反而落在了没有被遮挡的那一小部分。除观众的注意力外,另一方面,观众会对看不见的地方自觉地进行想象补充,管中窥豹,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此,导演以看似“不小心”扫到的全裸尸体作为背景,比起直接采用全景展现的清晰可见的尸体堆,要来得更具视觉冲击力。

影片中,对纳粹的仇恨、对生存的渴望、对自身的罪恶感,使得生活在重压之下的特遣队成员开始秘密谋划着收集犯罪证据、反抗与出逃。而此时,索尔却“执迷不悟”地为死去的“儿子”寻找拉比,并不小心破坏了行动。索尔突如其来的对于安葬儿子的强烈愿望,以及不顾生死对拉比的疯狂寻找,其实是在为自己承受巨大压抑的内心世界寻求一个突破口,或者说,是想以这样的方式,来弥补一些内心的罪恶感,完成自我的心灵救赎。

但是,索尔最终还是没能找到真正的拉比,特遣队最终也没能逃过被屠杀的命运,两种救赎的失败,彻底否认了和解的可能性。

被强制迫害犹太人的特遣队,类似奴才承担起了本不属于他们的犯罪责任,似乎是导演在讽刺二战时匈牙利作为纳粹德国的仆从国在历史/战争中的尴尬地位。

03

影片紧贴主人公的一个个长镜头,压抑不轻松,模糊了观众的主客观,转换间却不让人麻痹,一场记忆深刻的观影。导演选取了的这个并不讨巧的展现方式,对剧本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同时对场景转换能力亦是考验。当然一部电影还不足以总结出作者的影像特点,还得静观今后的创作方向。

在过去作品中以集中营囚犯作为主人公并非少数,但是完全以特遣队为视角,并展开其生存环境实属少见。组织清理、焚烧填埋、处理骨灰、包括少数女性群体也被影像摄取,此外协助军医实行解剖研究的知识分子、书写记录着集中营文学工作者、一众为渺茫生存希望力求抗争者们......有浓墨重彩也有蜻蜓点水,共同组成了丰富的写实画卷。

04

2015年匈牙利导演拉斯洛·奈迈施的《索尔之子》一上映,就获得了巨大的掌声与批评。作为这位年轻导演的处女作,该片的题材却很沉重,叙述的是纳粹集中营一位普通囚犯无力的反抗。

作为整个现代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纳粹集中营是人们久久不能忘记的梦魇。或许梦魇一词并不准确,当噩梦成为现实的时候,生而为人意味着什么?

本片的主角索尔是集中营里的一名特遣队队员。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特遣队这一特殊组织的任务——“他们的任务是在新到的、要被送进毒气室的囚犯(往往完全不知道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中维持秩序;从毒气室运出尸体;拔掉金牙;剃掉女犯的头发,整理和归类衣服、鞋子和行李箱里的东西;把尸体送进焚尸炉,并监视炉体的运转;提取和清理骨灰。奥斯维辛的特遣队,视时间不同,人数从700人到1000人不等。”这是普利莫·莱维在《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中对特遣队的介绍。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拥有特权的囚犯队伍,恰恰相反,莱维在其后一段说,“特遣队并不能逃脱任何人的命运。党卫军千方百计使任何特遣队员都无法存活并说出真相。”纳粹的用意还不仅仅是征用劳力,更深一层是让特遣队员灭绝自己的同类以证明犹太民族的低劣,从而宽慰某些人破碎的良心。当你知道自己在做罪大恶极的事情,并且没有逃生的希望,最有可能的后果就是崩溃,失去一切人之为人的道德与自尊——“他们中,有人说:‘做这种工作,人们要么第一天就疯了,要么就慢慢习以为常。”

本片的叙述集中于特遣队的一次“暴乱”,而主角索尔却并不积极,他心里只想着那个包裹在尸布里的“儿子”,他恳求同为囚犯的医生不要解剖孩子的尸体,想找来一名犹太拉比给孩子安魂。可这是在集中营,镜头跟随者索尔,看着他张皇失措,急切,慌乱,面无表情。影片最后,找来的拉比原来也是假的,孩子也随水流往下游氽走。暴乱的结局是所有人无一幸免,一阵阵的枪声回荡在树林的上空。

这部电影出众的一点是它完全抛弃了以往集中营电影里的浪漫戏剧性的情节,它聚焦于人最极端的生命经验,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信仰是什么?对索尔来说,看到了种种暴行,身心麻木之后,他希望拉比给这个无辜的孩子最后的一点祝福,他希望在死后不要被抛进焚尸炉,而像人一样安葬在土地里。更深一层的是,当林间的鸟开始啁啾,我们才明白原来自然比人类还要大,累累暴行并没有让自然失去本色,人多渺小,他的荒谬与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索尔之子观后感精选》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555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