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将来的事观后感精选

将来的事观后感精选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8:32:16 | 移动端:将来的事观后感精选

《将来的事》是一部由法国和德国共同制作的剧情电影,影片首播于2016年,画面色彩鲜明,剧情丰富,网友们对这部电影也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一起去看看吧!

01

因为女神于佩尔,因为你在巴黎,所以挑选一部法国影片。女主娜塔莉是一名大学哲学教师,丈夫亦是。中产阶级的生活,稳定而富足,当然也有可能缺少了激情。所以即使多年的感情也无法阻挡丈夫出轨,况且丈夫还要搬去和新人生活。女主母亲患有抑郁症,总是以各种理由要把女儿叫回到自己身边。

可是我们却看不到娜塔莉在面对这些现实时的慌乱,她仍是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一切。甚至在发现小三是谁后,也并没有去摊牌,给自己保留了最后的尊严。和丈夫分居,将母亲送到养老院,和自己最看重的学生一起去郊外谈论哲学。原来精神上富足了,什么都打不垮。

影片的最后甚感欣慰。温暖的房间内,娜塔莉抱着女儿新出生的孩子,看着他,微笑着,这也是娜塔莉选择的将来的生活。

02

今夜我会睡的很晚。

在江边散步时,风很大,我和姑姑背着风张开手臂,突然想起壁花少年里的那一幕,我们一起自拍,一起分享玩笑话。夏天正盛,明天我就要启程去普吉岛,我对海风和蓝天的向往,我对未来生活的疑虑,我对从指尖溜走的一年时光的怀念,都会在异国他乡的风里豁然开朗吧。

我的脑子里响起的是Streets of Philadelphia,那明明是属于秋日的歌啊哈哈。我觉得有什么温暖的东西在将我轻轻托起。是一种未来可期的幸福感,我曾经渴求的东西竟然在无声无息间渗透进了我的生活。下午回家时,在单元楼下,我远远的看见我的姑父在阳台浇花,我向他招手,他也向我招手。其实这并不是我家,我只是个久客,可我却真真切切感觉到,生活围绕着我。柴米油盐无需多言自然有我的一份,但有人知道,我喜欢土豆,我不吃鸡爪。有一份快乐是来自于我,也多了一些没我不能的事情。我很好,我真的很好,只是间歇性患得患失,不过那才是正常的人,对吧。

在四月我一时兴起买了三张北影节的票,在一通电话后就定下了为期一周的北京之行。我去找了要好的朋友,吃了我觉得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偷偷混进朋友的大学跟着上了一天的立体构成课,我们在校园里散步,我把外套系在腰上。三天里我看了两场伯格曼,一场阿尔及尔之战,一切都很轻松。那是一种超脱了时间和金钱的快乐。我真庆幸现在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这些时间,是我们一起花掉的,而生活的本质,就是各种时光的交纵。

我为什么要写这一切呢,也许只是今夜我无聊的遐想。我想记录下今夜我脑海里的一切,只是一个有期待有感恩有失望的夜晚,是一个珍贵的夜晚。明天我要上我最后一节法语课,我们准备好了很长的口语对话,一定无懈可击。我虽然只看了两天的书,说来惭愧,但我却无比确定这一切都不会太难。

有一日我问法语老师,活在当下,用法语怎么说。我又加了一句,就相当于英语里的 Live for today.

她说,大概就是 Vivze à présent.

我没有说我本来想去文身。我也没有说我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我想到了曾经的一部让我感慨万分的电影,将来的事。最后女主轻轻抱起婴儿,唱起在清澈的水边。她接纳了自己,她接纳了生活。对了,将来的事的原名叫L’avenir.

所以我想说,

Vivze à présent pour l’avenir.

03

这段时间脑里老是会浮现于佩尔身着印着红粉玫瑰的连衣裙拿着本书一人穿过森林的画面,她来到一个荒芜一人的草原,不住的周望,在麦黄色的杂草堆中找了块相对不太刺脚的地侧躺了下来,像模像样地看起书来。

当然,说“像模像样”并没有矮化于阿姨的意思,深知于姨饰演的角色是哲学老师,而且生活在浪漫的文化之都,她必然早已摆脱(或不需要)“读书”附带的优越感和低级趣味,时刻能视若无人的遁入冥想的境界。或许以上看起来又有尖酸讽刺的味道,但必须原谅我,看这片以来已经过了大半年,记忆早已模糊到没了边界,只剩下粗略剪取地“文艺”形象,再和别的什么东西乱混在一块,才有了这些损话,实际上只是自己把狭隘的成见强加在某个虚拟的假想敌身上,以达到批斗别人宽慰自己的效用,有句话形容文青实在到位:“燃烧别人,照亮自己”。

“别的什么东西”,不要脸地说,我也做过拿着书到没人的树林子里面席地而坐的事,林子自然不能选得太深,因为要造成“偶被发现”的效果来支持我保持专注读书的形象。那是一种类似“做好事不留名”式的虚伪心态,一项“仙人只显山露水”的媚俗行动,同时心里还要默念:“我只是需要安静地读书而已”。这种行为令我想起“身负疾病仍每天伏案工作十小时,为人类创造伟大精神财富的尼采……”,扯远了,我自然是没读过尼采的,省略号也证明我记忆力不佳的情况。

还是说说那匹马吧,都灵之马,那匹被马夫疯狂抽打、尼采抱着痛哭的马,它的首次亮相应该是陀氏的《罪与罚》, 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在实行杀人之前被焦急内心折磨陷入魔怔时做的梦中,他看到马夫在众人面前为了逞凶,几乎癫狂地抽打那匹走不动的马,他竟流下了眼泪。

眼泪!预兆,我把它视为了一个预兆、一个陀氏诗意的剧透。魔怔的梦的内容与全文几乎看不到有任何逻辑的联系或者叙事的铺垫,但它是一个预兆,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必然失败的预兆,一个信仰“超人”的人竟然会为一匹无用的老马流下同情的眼泪,本质上证明了他并无成为他口中“超人”的可能,而随着故事推进,他饱受良心折磨终也发现他并不是一个“超人”。

绕了一大圈,其实我想说,心中开始就对阅读存有“装逼”之心的人或许从开始就无“遁入冥想”的可能,唯有不断筛清“虚伪”与“诚恳”的分量,才能避免随时堕入伪文青、民哲、民科的洞穴。

出于对“绝对诚恳”的憧憬,才有了我对于姨饰演的中年哲学老师娜塔莉的念想,她在电影的层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信仰理性、坚持知行合一的知识分子,在面临经营已久情感、家庭、事业多维度像埋好的炸弹被一条引线同时引爆似崩塌时的内心活动。她能像雕像似的在被丈夫当面告知他早已出轨的事实时,仍保持高强度的情感控制力,仅仅发出一声“我还以为你还爱我”的叹息,被从小教育的理性在那一刻竟成了被背叛后只得保持微笑的压抑。此时我不禁要赞叹理性!却又为愤怒的无力而悲哀,理性底下是否藏着预知荒谬却抗争无力而选择自我消解的行为逻辑?

类似的事情很多,被人嘲笑、亲友冷漠、同学打击,又或者出到社会,上司批评、同事暗讽、恋人背叛,许多事情无法反抗,或许可以愤怒,一次、两次,大抵不会超过三次,最终只得理性。

丈夫背叛,爱情不再,只得理性;心系学生,身份不合,只得理性;母亲去世,斯人已逝,只得理性;某种程度上哲学像在教人“看透”,它为你提供不同能够自圆其说的世界观,你选择一个,然后相信并坚持,它是一个虚无混沌形而上世界的坐标系,娜塔莉通过它搭建起理性、辩证、质疑、求真的个性,却最终发现生活可太不讲理了,感性给予生理的冲击强到无法想象,我记得有一场戏她在影院被陌生男人尾随求欢,她看似肉体有些反应但很快就婉拒了,随后便收到母亲摔了一跤去世的消息,她马上恍然失神,双脚好像有点站不稳了,眩晕地走到车道上拦下的士。不知理性如她在那一刻有无自问过:“你不是早就看透生老病死是人生命的必然规律吗,怎么还像个穿尿布的女孩那样惊慌失措?”。生活对她的打击相约好得一层一层来:听说丈夫背叛、事业不顺你波澜不惊,老妈意外去世现在你能接受吗?这些打击就像一个个预兆,预兆人的分裂,理性与感性的分野,控制与崩溃的拉锯,预兆人非圣贤。我在之前说到“尖酸讽刺的味道”事实上就是一种对“理性权威”的质疑,而于己,理性是对自己的刻薄。

那么面对决堤的生活和不完美的理性,人该如何自处?或许陀氏已经给出了答案:去爱,理性之不足,要继之以感性,正如同结尾一家在圣诞夜团聚娜塔莉抱着哭泣的孙子轻轻地唱着摇篮曲,镜头缓缓拉出,定格一片暖色,即使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了,爱能带来的宽慰却是永恒的。

04

影片《将来的事》有一种难以言明的魔力。摄影机聚焦在主人公娜塔莉的生活以及在娜塔莉生活里出现的人们。某种意义上,在影片呈现的时空范围内,娜塔莉生活的方方面面分崩离析—以为“一直会爱自己”的丈夫决定离婚和情人一起生活,有严重抑郁表象的母亲搬到养老院后因意外滑倒而去世,自己编写的哲学教科书被出版社决定不再再版,这似乎是一出相当典型的中年危机。然而,娜塔莉的中年危机并未以通常意义上中年危机的方式得以呈现。在冷静却不乏温暖的影调以及伊莎贝尔·于佩尔克制到几乎不动声色的表演下,影片不曾透露出一刻的失控、混乱或歇斯底里。相反,娜塔莉的生活带给观众一种潜藏在“什么也没发生”中的流动感。如同河流只有在河水不息流动时才能保持自我的稳态,娜塔莉在镜头中几乎一直在动。正是在这种不息的流动感中,我们感受到娜塔莉和她的生活的某种稳态。

借由娜塔莉高中哲学教师的身份,哲学很自然地成为影片叙事的关键线索。如何放置哲学和影片的关系,是所有涉及哲学元素的电影都需要处理的问题。由于哲学和真理的密切关系,加之电影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某种揭示生活真相的内在驱动,将哲学与电影放置在生活真理的维度上展开互动,已经成为电影叙事的某种成规与惯例。在这种惯常的叙事中,电影故事成为呈现、检验、挑战或驳斥某种哲学观念真理性的实践。在《将来的事》的全部叙事时空中,哲学一直在场。但《将来的事》没有把哲学放置在生活真理的位置上,哲学不是将生活剪去了琐屑片段的某种真理性概括。相反,在娜塔莉的生活里,哲学正是作为生活琐屑细节的一部分被呈现,如同娜塔莉生活里的一本书、一束鲜花、某个旅途中的阴天、或是某个学生尚待批改的考卷。

娜塔莉与哲学,有一种十分生活化的关系。作为高中哲学教师,她的本职工作是和学生们谈论哲学、探讨哲学。作为另一名哲学教师的妻子(前妻),哲学亦是(曾经)婚姻生活中时刻在场的话题。从影像和声音上看,影片对娜塔莉生活里的哲学有至少动与静两个层次的呈现。通过娜塔莉的嘴唇,哲学以一种流动的方式被呈现、被言说。言说的过程总是一种动态的互动,预设了听众的存在,无论听众是教室中的学生、巴黎家里的丈夫孩子、或是乡间餐桌上的陌生人。即使是在娜塔莉母亲的葬礼上,娜塔莉朗读《沉思录》作为悼词时,对哲学的言说仍然有其听众的存在—只是这次的听众不在镜头内,而是荧幕外作为观众的我们。

与动态的言说相对,影片对哲学的静态呈现落实到娜塔莉与书的关系上。在生活不同的场景里,娜塔莉的手中常有一本书。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是她在充满旅客的地铁车厢中低头阅读。这似乎具有象征意味—即使被人群环绕,通过阅读哲学,娜塔莉仍可到达某种独处的、疏离了他者与生活的空间。也许正是这种由阅读与哲学营造的空间,为娜塔莉的“中年危机”提供了某种缓冲。当熟悉的生活在许多重要的方面出现娜塔莉未曾预料的动荡时,她并不指望哲学提供药方。阅读哲学,以某种消遣性的存在,成为娜塔莉流动生活中的不变。与此同时,哲学以一种相当形而下的方式,支撑着娜塔莉的生活—哲学不仅为娜塔莉提供一份稳定的收入,同时将娜塔莉再次引向人群。至少,教授哲学将娜塔莉引向学生。无论是旧日的学生法比安,还是新学生们邀请娜塔莉为他们创建的网站审稿撰稿,都给娜塔莉的生活注入新的流动与生机。

当我试图对娜塔莉的生活进行概括时,我才发现自己身处的某种“结构主义危机”。结构主义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被结构在我们使用的语言中—当我们找不到语词来言说时,我们就难以完成认知,那些我们试图言说的对象也就不存在。娜塔莉和她的生活,对我而言,似乎就属于这种难以言说的存在。在我看来,娜塔莉不算快乐,却也并非“不快乐”;她对生活和他者有着某种克制和疏离,但又并非有意为之;她并不十分热爱生活,却也以某种饱满而流动的稳态和生活朝夕相处。当我试图寻找语词来形容这种既非快乐亦非不快乐、既克制疏离亦非有意为之、既不热爱生活却也流动的生命状态时,唯一满足这许许多多对“既非X亦非不X”要求的词汇似乎就是冷漠、犬儒与虚无主义。但这又显然不是娜塔莉的生活。我想任何一位《将来的事》的观众都应该能同意,虽然难以找到确切的语词来形容娜塔莉,她所拥有的并不是一位冷漠、犬儒或虚无主义者的生活。

这种结构主义危机在某种意义上指出了《将来的事》的魔力所在。影片的魔力不在于某种抽象化的概念、观念、或者真理。电影《后会无期》里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在这个意义上,《将来的事》没有给我们任何关于生活的道理,却相当完整地呈现了娜塔莉的生活。通过电影影像,我们“看见”。在《将来的事》及其带来的结构主义危机中,我们在概念、观念、道理、真理、哲学以及语言难以抵达的地方,看见某种生活的真实可能性。

对娜塔莉而言,将来的事尚未可知。而我们对娜塔莉将来的生活,却并非一无所知。任凭岁月与生活流向何方,她将仍然是那个以某种本能的克制和疏离面对生活和他者,却又不拒绝向生活袒露自我的,“有着丰满的知性生活”,手边总有一本哲学书的娜塔莉。她拒绝被生活定义,生活亦如她所愿。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将来的事观后感精选》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568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