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厄德曼》是一部由德国和奥地利共同制作的喜剧的电影,影片首播于2016年,剧情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关于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01
14年回国之后,就在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大城市混着。不想用“打拼”这个词,是想说,就算有忙里偷闲的时候也只是想飞去别的地方度个假,并没有时间给家人,以及自己的感情生活留个出口。
我妈最近刚来上海住了一个月,前天刚飞回青岛。大家都羡慕说以后早起有人做早饭,家里有人打扫,能把我的生活方方面面过得井井有条。然而跟长辈一起生活的各种不协调,比如消费观、价值观和作息时间,都让我苦不堪言。我妈会为了几毛钱的菜钱斤斤计较,而在我看来这种节流屁用没有,还给我徒增烦恼。我一个缺钱的房奴也是没资格批判任何可以省钱的方式。
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很容易淹没自己。我老板是个工作狂,MIT毕业的,其完美主义的程度也是常人很难企及。他可以凌晨两三点还在盯着我改提案的格式。我的生活也像女主那样慢慢被工作填满,我特别能理解她睡过头了miss掉一个重要的餐会是多么的懊恼,大项目流失的责任我可背不起。不可避免的,这些工作上的压力会撒在旁边亲近的人身上,在父母面前就容易变本加厉和肆无忌惮。事后又会觉得愧对这份亲情,而变得想要逃避,只想自己呆着。这样就不用担心会伤害到周围的人。
然而就算每天这么被工作推着走,钱还是不够花。看看身边比自己有钱的人,他们貌似更加焦虑。大家都普遍焦虑如何才能挣到更多的钱,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的勾心斗角中挣扎出自己的一片天。貌似你再努力也永远都有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一想到这我会有点绝望,我该如何在这个充满铜钱味儿的城市安身立命。我不要变成只知利弊不管对错的大人,然而我又不可能一直假装自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特别是在面对年迈的父母的时候。
很多深夜我都会辗转难眠。可能因为工作上的一些杂事儿,也可能因为担心这职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坎和重要的节点我该如何迈过去和把握。可望着比自己职介高的人,更忙更累,压力更大,便觉得这该死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在这座冷冰冰的城市里,只有自己的事业才最有安全感。因为这决定了你的圈层,你的际遇,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仿佛大城市的繁华都是属于工作狂的。像我,稍微一犹豫就好像很多人从后面超过了你。
在精力几乎全被工作占据的同时,面对亲情,爱情,或者友情,都显得很苍白无力。总是在赶一个又一个项目的deadline,疲于在不同的人之间腾挪,参加不同的社交场合并且带有很功利性的去认识一些人。与其说麻木了,还不如说懵了。我生活的出路在哪里?
这就是这部片子可贵的地方——永远不要因为对职业发展注入了全部的精力,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努力的活着。我本应该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去户外和亲密的人散心,在阴雨迷蒙的天气搂着爱人在沙发上看肥皂剧。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活成事业女强人和男强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浪费时间甚至发呆来缓和下内心的紧张和充实。尽管这个价值观趋同的社会喜欢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一个人,在我们心中的那片自留地里还有什么。那些纯真的热爱都去哪了。
每个人一想起孤独终老就害怕至极。然而每个人都在把自己逼成不太能允许他人打扰的模样。到最后还需要尝试着让别人迈进自己的comfort zone。这一切貌似都与我们一开始要在这座城市打拼的初衷背道而驰。
芭蕾舞演员的鞋子永远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辉,可当脱下这光芒看到自己伤痕累累的脚,你是否有那么一点点小私心,心疼过自己,心疼过这些年流失过的,能与身边的人分享的纯真无邪,而又极其简单,容易快乐的时光。
02
生命之所以称之为生命,在于它们能繁殖,这是生命的本能。生命在最初的时候,繁殖并没有现在这么复杂,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分裂,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至今,分裂其实仍然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只是这个过程现在已掺杂了太多痛苦、快乐和一系列复杂的事情,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孕育了希望。
但如果这希望正在变得黯淡,两个已经分裂的生命,可能就会有再次融合的需要。我从这部电影里,似乎看到了这种需要。
这部横扫欧洲五项大奖的电影,情节实在很简单,就是一个垂暮的老人伤感之余要去找女儿求抱抱,结果发现外表光鲜的女儿其实过得也是一团糟,曾经是一个整体的两个伤感无奈的生命,在经过一番交流和争斗之后,又重新融合在一起。不光情节简单,拍摄手法也简单,全程无背景音乐,大部分都是手持拍摄,看的时候感觉离自己不会超过5米,据说这是一种最新流行起来的高级形式。
生命进化之后变得太复杂了,现在居然要两个生命合作才能诞生一个新的生命,而且还要一男一女才行,这种本来是一个变两个的简单事情,现在演变成了父子、母子、父女和母女四种关系。但为什么这部电影用的是父女这种关系而没用其它三种关系来叙事呢?可能创作者考虑的是,父亲代表的是强壮,女儿代表的柔弱,如果是这样,那这部电影其实就为这个重新融合的过程,打上了救赎的标签。“托尼-厄德曼”,就是为救赎而来。
“厄德曼”并不是这个父亲的另一面,是这位父亲为逗女儿开心扮演的角色,我猜在他女儿小时候,他也经常干这种事儿。你要说这个角色有多大魅力,也不见得,但在以往,他一定是起了效果的。现在,似乎不灵了。为什么呢?因为女儿长大了,现实的烦恼已经不是父亲扮演一个滑稽的角色就能冲淡的,两个分裂已久的生命,不再有过往的默契。你认为她一直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但其实她早就成为另一个独立的个体。
但生命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无论怎么分裂,始终会一根无形的纽带将彼此连接。尽管你已经独立,但你曾经是他的一部分,你所有的遭遇,其实都真切地加在了他的身上。
开头,这位父亲去看望他的妈妈,那个更加苍老的母亲发现儿子过不得好时,她只能说一句带着责备和关切的话:“你平时就吃这些? ”因为她已行将入土,再也无力去做些什么了。但当他自己突然闯入女儿的生活发现她过得并不开心而又不懂得照顾自己时,他却不能无所作为。在经过一连串试图沟通失败后,他知道父女对话模式已经不管用了。所以,他换了一个方式,扮演成一个虚构的人物尝试着以朋友的身份继续去努力挽救女儿的生活。
只是,“厄德曼”这个可能曾经逗过女儿开心,给她以启迪和帮助的角色,现在也没什么作用了。这位年迈的父亲在扮演“厄德曼”这个滑稽角色时已经非常力不从心,经常脱戏,尤其是当他看着女儿在自己面前吸毒时,酷酷的“厄德曼”已经被他内心柔软的父亲角色彻底毁了。
这更像是一种挑衅:你不是要救我吗?你看我这样还有救吗?
我没有孩子,所以我不知道作为父亲,他该有多绝望。
一个故事行文至此,大概也走进了死胡同。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并没有试图去打开这个死结,并没有像一部英雄主义电影一样让父亲去干一些壮烈的事情来警醒女儿。这对争斗疲惫的父女,最终只是以一个大大的拥抱完成了和解。
这位父亲后来穿的那身毛绒绒的保加利亚面具,显然是一种象征,但究竟象征的是什么,确实不好理解,或许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原始的回归吧。作为父亲,如果我所有的努力都没能让你好起来,那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了。
片尾,女儿回到家乡参加奶奶的葬礼时,戴着父亲扮演的“厄德曼”那幅标志性的假牙,或许就是她向父亲以及他的另一个身份—一个朋友表达感谢。
我们无从知道这对父女以后是不是都能从郁闷的生活中走出来越过越幸福,电影似乎也没想表达这样一种前景,它只是一个比较的完整的陈述。你说它是一个不完美的故事也好,说它是一碗味道不咋样的鸡汤也好,但其实,作为万千普通人中的一员,你我又有多大的能力去改变和挽救另一个人的生活呢?哪怕她是你最牵挂的人,曾经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剧中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情节,就是这位父亲坐在购物中心的长椅上等他正在帮别人购物的女儿,他若有所思明显伤感地看着下面溜冰场里一对爷孙在玩耍。尽管剧中他从未要求女儿成家生子,但这时这位年迈无力的父亲内心应该还是有一种来自生命本能的期盼:希望自己的生命在分裂了一次之后,能再分裂下去,能再一次快乐的延续下去。自己的另一部分,也能有她的另一部分。
03
在安静的表象背后,透过历史,两代人的代沟就像是当年瓜分东西柏林的那道乡愁一般,说不出的别扭之中,血肉相连,割舍不断。我看到很多德国导演,近年来开始尝试借以大的主题进行创作,以展现人文关怀,而本片则选择从一个相对偏小的角度入手,直接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切入,比较深入地还原了一对父女之间的关系。
温弗莱德(父)和伊奈斯(女)之间,过去的关系怎样,片中并未交代,连现时二人之间存在什么纷争与隔阂,以及三口之家时期,他和前妻之间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没做交代。导演非常巧妙地用了二十分钟时间来交待父女二人的特点,包括日常爱好、生活状态等方面,又用了女儿在父亲面前打电话的一场戏,简单道出了二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二十分钟内我们得以看到,父亲是一个身负兼职,喜欢在日常生活中搞恶作剧,缺乏陪伴,是一个彻头彻尾活在自己世界中的老汉;对女儿的设定则比较简单,即是一位全身心扑在工作中的女强人。影片于此处并未做太多语言上的铺垫,而是专注于对行为的刻画,影片开始便是老人在和快递小哥开玩笑,老人用一个看似无聊的“分身术”把快递小哥蒙得一愣一愣,如此设置却并未带来太多代入感,观众可能不会很理解父亲的作为,但这一场系的设置却显得格外开门见山,方便了接下来部分观众对于影片的理解。
“托尼.厄德曼”是影片当中父亲为自己亲自设定的另一重身份,一如影片开头父亲的“分身术”,方式如出一辙。父亲需要女儿的陪伴,并来到罗马尼亚寻找女儿,看到了女儿的生活——自己恐怕永远都难以理解。现时女儿的生活方式,正如世界范围内无数白领,乃至众多成功人士一并的生活方式,永远停不下来的工作,永远减缓不了的生活,年复一年。父亲并不是不完全理解,更不是没见过很多人一如女儿此时的生活,他的疑惑,或许只停留在,生活的奥义,并不只是为了前程打拼,而忘却了很多珍贵的、值得停下来好好享受的东西。
对女儿的“你还是个人吗”一问,正中命题。不难判断父亲生长的年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种种必然经历的艰辛,数十年下来,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父亲自然懂得何谓快乐。他无奈于女儿的年轻——女儿其实也不年轻了,早已到了应结婚生子的年岁,却像是从未体验过父亲认为正确的生活方式,这是父亲疑惑的原因,更是造成父亲后来更换身份、重回女儿身边的行为的原因。当然了,父亲的心态和认知,客观看来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只是创作者主观意图的构建能将我们轻易带入到这个虚构的是非观念中来。虽然影片开头,导演将父亲的形象做了荒诞化的处理,但是大部分观众取得的认同感我认为还是站在父亲这边的多一些。
女儿认为父亲前来罗马尼亚找寻自己的原因,是因为那只叫做“威利”的狗的死。当然了,对于父亲前来的原因,女儿或许认为,这是父亲对自己隐藏的部分,真正的原因只是因为伤心和孤寂,但我不知我的理解有没有误差,女儿为何不去想想,父亲干吗要对自己隐藏这些?若单纯是父亲怕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父亲为何不编造一个更合适的理由呢?“威利”的死确实是父亲此行的原因之一,甚至可以算作直接原因,那是父亲在女儿不在家时的精神陪伴。现在“威利”死了,父亲以闯入者的姿态,可以说是硬迫进了女儿的生活中。在女儿公司的大堂,他仍然采用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想看看女儿是否会注意到他的存在。当然,女儿注意到了,但却派了助理下楼迎接——这是多么明显的隔阂感,当女儿已经无暇和父亲取得直接对话的时候,又是在如此容易造成尴尬的场合中,先前在女儿生日宴会上铺垫好的一切,终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再到后来女儿和父亲终于见面,但女儿却火急火燎地要去参加酒会,她带了父亲同往。酒会过程及宴会上,父亲的存在终于造成了难以言说的尴尬——对众人而言,父亲根本就不是属于这一场合的人,当看到父亲仍在努力刷存在感之时,作为观影者,我的内心是紧张的,生怕在某一瞬间因为某些差异带来场面上的失控;导演的有效控制让我的担心落了空,几场戏中人物之间的相互配合之间始终存在距离,在父亲此次参加酒会以及身份转换为“托尼.厄德曼”之后参与的几次集体活动中,都没有出现引发人物情绪和事态爆发的导火索,每一次可能爆发的危险,都在角色的克制和忍让中得到了隐藏。
影片实则没有刻意强调时间和空间,虽然有时代背景在客观存在着,但是影片更重要的还是对于人文主义的体现。我们不知道故事发生的具体年份,甚至在头一遍看时,有些朋友分不清到底哪里是德国,哪里是罗马尼亚,唯有通读全片方觉能表明,这些并不重要。有些事可以发生在德国,也可以发生在罗马尼亚,只要父亲和女儿能从所处两个国度再到相聚就对了。片中所有人面对的皆是本我和他人,重点在人,而不是地域差异,对空间的描述点明即可。创作者非常懂得非重点承让重点,因为这样才得以令影片的人文色彩展现备至。
在舍弃了很多不是很重要的元素之后,我们继而感受到了,创作者如何为影片添加戏剧和思想张力。
父亲在因叫床问题被女儿责怪一番之后选择了离开。女儿站在阳台上望着父亲远去时的哭泣,由于所蕴藏的感情过于复杂,所带来的冲击力我认为不及父亲转换身份、戴上假牙、以一种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的那一刻。就是这样突然,女儿被吓了一跳,观众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能多少明白点什么。看到父亲一本正经地对自己的女儿和她的女伴们胡说八道,以及后来高攀企业高管的几场戏、几个动作、几个细节,看似荒诞,却又让人能够感到——这就是生活中的现实存在,一部优秀的电影,对一切潜在的可能性的挖掘,我认为是它能被称之为优秀的必要价值。种种细节投射到生活当中,会让人感到讶异,却不会让人觉得像是在做梦。
如上述所说,父亲不是属于类似场合之人,当父亲戴上假发和假牙,西装笔挺地出现在高端场合之时,定会产生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效果——导演没有对此进行刻意的刻画,而是用了完全自然表现的手法,足以见功力。影片最富戏剧张力的两场戏,第一是在女儿邀请父亲参加的所谓的“派对”中,女儿吸毒的举动,我认为是在考验父亲的忍耐限度,就等他露出破绽好亮出真实身份。结果或许是在意料之中的,但当其真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时,多少人还是会感觉格外震撼。
面对毒品,父亲一开始是拒绝的,但看到女儿吸了一口之后,父亲没有多加犹豫,立刻接过毒品,抹在了嘴里。这场戏为我们展现的不光是关于父女同心种种。再想想它表明了什么?它表明了父亲并未善罢甘休,他还要继续下去,继续陪伴在女儿身边。如此表明,他还抱有对带领女儿脱离苦海的决心。
第二则不用多说了,就是在最后部分的裸体派对时,比起众人不分性别赤身裸体的坦诚相见,我更看重的是父亲披着黑色长毛,戴着长毛怪的面具不速而来的部分。此部分呈现出了十足的幽默效果,且蕴藏的种种复杂的情绪耐人寻味;女儿披上袍子,跟随“长毛怪”的背影来到公园,那伟岸的背影,蹒跚的步伐,正是父爱如山,正是父亲的良苦用心。女儿喊着“爸爸”,并与“长毛怪”相拥,进而相互嬉闹了一番。这实则是情绪的平静爆发,如清水般祥和,带来的却是爆炸性的效果。这绝不是我所反对的刻意催泪,如此剧情设置在影片中,乃是画龙点睛之笔,贯穿全片的父女之间的复杂关系于此刻升华到了极致,不是仅仅女儿理解了父亲或是父亲体谅了女儿,而是二人双方达成了一致的认同,在剧情的递进中逐渐相互接纳,不突兀不牵强,仿佛影片进行到这里独缺这一个拥抱,而这一个拥抱在最需要出现的时候出现,很多人都在期盼的美好愿景终于到来,于观影过程中得到满足,这便是艺术对人民不求回报的恩惠。
父亲对罗马尼亚当地的原住民说道:不要丢失幽默感。此幽默感,并非为我们所理解的幽默感,结合父亲在影片中的种种行为,我们或许能够了解到,父亲对生活的追求,正是自己对于快乐的追求。“幽默感”能够满足父亲在日常生活中的快乐,且更容易使父亲认为,“幽默感”能够带给身边的人快乐。这是一个饱经沧桑、品尝遍了人间疾苦的老人存活于世的精神寄托。虽然在常人并不能理解父亲的行为,但父亲乐在其中,一举一动都带来无尽的欢乐,他的行为在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辉,也赢回了自己的女儿。朴实无华的“幽默感”,最终获得了胜利;女儿终究要回到父亲身边,这是常理,也是父亲的行为带来的结果。
当然了,我也感受到了父亲的“幽默感”,那确是真正的幽默感,更是父亲的一片赤诚之心。不过他在展现自己“幽默感”地同时,我感到的是揪心和凄凉。这种来自战后德国人民自救的方式,曾救回了一个国家,救回了无数家庭;放在当今,哪怕多几分不易,哪怕引发误解,哪怕造成尴尬,依然会为人坚持,他们感召着的不只是生活,更是灵魂。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老人深愔其道,却以其不作为利用工具行使其道,因为他明白这么做的目的,让自己快乐的方式,也一定会让女儿快乐,他这么认为着,因为他再不了解其他方式。他伪装成现代人的形象尝试过,但每次这么做,都像是把自己老迈的身躯和灵魂抛向半空,随意飘荡着,不知行向何处,只有朴实的灵魂让他得以站稳。他感到劳累,感到迷茫,但深处物质社会的年轻的现代人们,他们难道就不迷茫吗?这些人的灵魂,又怎么让他们站稳?
就如同影片怎么定都定不下来的镜头。导演想要达到的,必定是安稳、不急躁的,如故事所展现的那样,平静温和,但镜头的偶尔晃动,却会让我随着父亲和女儿在一起的每一刻,心跳加快,生怕压抑造成爆发和冲突,落得不可收拾。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在父亲于某次派对上以德国大使身份认识的女士的复活节宴会上,女儿极不情愿的随着父亲的keyboard伴奏演唱的那首《The Greatest Love Of All》,唱出了各种复杂心理的糅合,此时的现场包含着无限的可能,包括未知的误解与理解,冲突与缓和,冷漠与感动,都算在那本应固定却总是在轻微晃动的镜头中。但就是在这最适合爆发的点上,一切隐于歌声。女儿唱罢,甩手离去,留下失落的父亲,对那位女士坦白了自己并不是德国大使。
女士说:我知道,我认识德国大使。
这句话慰藉了父亲的“幽默感”。终于在这个世上,父亲找到了心灵的容身之所。
我发现影片并未刻意解读太多情绪,而是将影片中的所有情绪全部纳入了生活中的部分,均等地铺散开来。一切都只是生活,包括“幽默感”。并非要通过大哭与大笑才能调动观众的情绪,真正的感染力,也许就是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我们每天的生活一样,因为有心中牵挂的部分,快乐或者不快乐,满足或者不满足,又有什么值得为之苦恼的呢?
04
剧情开头,是一个老头,怪诞的幽默,因为身形肥胖、胡渣凌乱,又是独居,与狗为伴,我以为讲的是孤独。是我的鲁莽、片面了。
我用1.5倍速看完了全片,原来讲的是人生重要的问题。
光鲜外表下,职业光环下的女儿,你以为会“幸福“.No,高压的工作,对甲方虚与委蛇,委屈陪大头老婆购买礼品,却对自己父亲的礼物并不在意。一次起晚了错过电话,精神紧绷,向父亲咆哮,甚至可能轻生。可以对生意伙伴陪笑,却不能父亲聊聊人生。到底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父亲指责她不是人。
就像上司给她的称号“猛兽“,雷厉风行外表下,内心是脆弱,随时爆发,失控的。
当她把父亲赶走,父亲坐上出租车前对她双手挥手,她笑了,非人状态下终于露出了一线人性的微笑,但随即是痛苦,下个镜头一时奔溃的哭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抑郁有过接触,她们会无端哭泣,突袭的抑郁感受,让人无助落泪。
以为父亲这“包袱”走了,跟闺蜜抱怨父亲的所作所为,哪知被乔装打扮的父亲偷听。场面尴尬,我以为会是恼羞成怒的父亲,然后往后的剧情却是父亲拯救女儿之途。
父亲突然闯进自己的工作,被惊吓,被干扰,父亲扮演一个龅牙怪人,与女儿同甲方、同事、石油工头周旋,女儿声情并茂唱歌宣泄,突发奇想地赤诚相待趴,到长毛怪人父亲的相拥。
生活中你忙忙碌碌中,总是丢失了什么,对你重要的事,而故事也将叩问随着开放式静默结局,交待给了观众。
你呢,你觉得什么是重要的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