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影评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影评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00:28 | 移动端: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影评

点击查看更多:《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部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影片首播于1991年,由巩俐、马精武和何赛飞等出演,虽然至今年代久远,但扣人心弦的剧情让影片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评价的吧!

01

充分感受到了电影的美感:镜头切换,构图,色彩,声音,结构。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个大院子的鬼魅气氛。院子灰压压的,又大又空,但凡有人走路的脚步声都听得清清楚楚,遵循着祖上传来的老规矩,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压抑。

二少奶奶卓云是这个院子里面唯一一个总是挂着笑容的人,但种种细节都看出她是一个心机极深的女人,:在三奶奶得宠,四奶奶被老爷疏忽的时候拉拢四奶奶。想方设法想要靠生儿子巩固自己在府上的地位。在三奶奶因为四奶奶端菜到房里呕气的时候,说,“你这样把大姐放哪里”

正如三奶奶所说的“菩萨脸,蝎子心”,她是最好最好反映了中国人为了生存而生出的虚伪的一个角色。

三奶奶是这个院子里一个充满生气的角色,她总是穿着鲜艳的衣服,她锋芒毕露,在四奶奶刚来府上时就给她一个下马威。她戏班出声,一高兴了就唱歌。面对性压抑,她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欲望,选择和高医生偷情。她也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她对四奶奶说:“你是念书的,我是唱戏的,我们到头来还不是一回事”

但是,这样的生气,在这样阴森森的府里,在老规矩面前,注定要被活生生掐死。

丫头雁儿是少女幻想的代表,她性格执拗,天真。她在自己的房间里点起红灯红,做起了少奶奶的梦。因为老爷摸过他几把,便想象自己也能做夫人,听着院子里面的锤脚声,想象着被锤脚的是自己。她是真正的弱者,所以成为了四奶奶第一个出气对象。也正是因为自己骨子的不服输和那股执拗劲,她因长久跪在雪地里,最后送去医院里抢救无效而死。

大少爷飞浦是四奶奶想要抓住的救命稻草,不过这只是四奶奶一厢情愿而已,飞浦根本不可能为了她对抗父亲,对抗权威。

想起那个老仆人走在雪地里说:“今年好大的雪啊,瑞雪兆丰年”

大红灯笼是贯穿影片始终的线索,老爷住哪院,哪院就点灯,就锤脚,哪院就能点菜,哪院在府上有地位,就能扬眉吐气,仗势欺人。能把大红灯笼这个隐喻重点挑出来,我觉得是张艺谋的天才之处。

最后电影娶来了新的无奶奶,又是一个新的悲剧的开始,从仆人口中得知四奶奶已经疯了,电影最后的定格是她在院子里走来走去,那两旁的红灯笼看起来格外耀眼。

02

春,象征着复苏,但在《大红灯笼高高挂》并没有春的存在,电影开场至尾都离不开红色,这是张艺谋导演惯用的颜色,电影中的音乐也十分忧郁悲伤,光线较暗淡,这些都隐喻着封建社会给人带来的危害,突出了封建制度以跟不上历史潮流变化的主题。

电影阐述了20世纪二十年代,新思想已经遍及中国大地,偏安江南一隅的封建陈家,最终解体,颂莲等一干年轻人走上自我拯救的新生历程。为了替去世的父亲还债,颂莲无奈被嫁到陈家做四姨太。追求新思想的颂莲与沉重、压抑、封建的陈家格格不入,一场新女性与封建旧家庭的斗争从此开始。在与封建旧家庭的抗争中,颂莲不但努力自救,而且还用自己的行为感召和影响了其他年轻人和陈家的其他姨太太,最终封建大家庭被时代的洪流所吹散。在其他人都找到自己的归宿和幸福之后,颂莲也彻底摆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兑现了曾经的承诺。战火将至,颂莲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救国救民的革命当中去,历经坎坷颂莲终于获得了自己渴望的新生。

03

电影的镜头特别美,用色也能表达很多东西,特别好。一进大院深似海,从此自由是陌路,这样活一辈子好辛苦呀。大太太在四太太进门时说的“罪过”大概就是封建带来的了。二太太工于心计,也捡了便宜,这类人在生活中不少,直肠子只能躲着了。三太太是最受观众喜爱的吧,对于她的偷情,以观众情感来说,我没觉得需要谴责。当年的名角,那时候或许嫁一个大户人家是善终,谁知唱戏的时候才是最快乐的,她每天唱一出也是怀念自由,怀念那时候的自己吧,万众瞩目呢,可惜遇到了猪队友,不过长久以来也包不住。四太太才嫁过去,又年轻又有文化,确实不想说什么了,可能为了表现这一类人吧,年轻的时候明明可以在大院里过得风生水起,和三太太结盟不好吗,反正闲着,搞死二太太。即使那样多年以后也难逃被丢弃的命运,终究在那个地方不像人啊。电影里的挂灯笼真是罪过,让男人把女人当作玩物,激发她们的嫉妒之心来享受。总之看得我很压抑,还好我生活在当代。

04

整个影片所呈现的,是无法言说的空洞、压抑和悲凉。陈府,没有花园泉池,奇山异石,富丽堂皇,只有门楼重重,空空荡荡,大西北的寂寥、空旷、苍茫。心如死灰年老色衰的大太太潜心修佛不问事,半老徐娘“垂死挣扎”的二太太勾心斗角耍阴谋;恣意率性年轻貌美的三太太打牌唱戏,不经世事单纯敏感的四太太无所事事。老爷时常外出,妻妾们也没了花枝招展、珠围翠绕的必要,只能盼着那盏红灯笼、那个锤脚人,守着空空荡荡的大院和空空荡荡的孤独与寂寞。

本片可谓将“以色传情”运用到极致。大面积运用红色,但这红,不是红红火火繁弦急管的喜庆,更没有生机勃勃幸福圆满的希望。不是正红,而是透着白的红粉,从景至色,都透着惨淡的光景。惨淡的红,配上日暮西山的昏黄和白雪皑皑的苍白,色彩的强烈对比,冷落空寂的氛围,更突显强烈的悲剧意味。

“洋学生”颂莲的新婚之夜

本片的妙处还有很多,比如摄影构图、空间结构,大空间与小人物的对比。西北建筑高墙厚砖,将极少的人物置于高墙大院之下,刻意的远景和俯拍更显空间的阔大和压抑。空间的威压,也暗喻封建夫权、吃人礼教的威压。比如人物的微表情,刚入府的颂莲,叠手、垂眼,神态之间满是对管家口里“规矩”的不屑;再比如衣服颜色的变化,颂莲每一次穿正红色的衣服(遇见大少爷和假怀孕)都象征着重生和希望,即使这希望只是虚幻的泡沫;戏子梅珊的一段段唱词、影片里强烈的形式感和象征性……虽然剧情沉闷压抑,但每看一遍都会发现新妙处,倒是饶有趣味。

红灯笼 

梁庭嘉曾言:“一入夜,每个妓院门口都挂着数不清的红灯笼,每个灯笼写着一个妓女的花名,灯笼下多的是流连忘返的男客。”

济良所,烟柳巷,红灯区;八大胡同,相公堂子;一盏角灯,绛蜡高燃;三教九流,天上人间。

影片里的大红灯笼,是权力控制人性的工具,灯内燃烧着的是被异化的社会和极权统治下被奴役的人性。如三太太所说:“我是唱戏的,你是个学生,我们都是一回事”。每一个姨太太,都是伺候老爷陪老爷睡觉的玩物,而陈家大院,说白了不过是“进阶版富贵人家的专属红灯区”。

点灯的仪式:门口排队站好——点灯——宣布

规矩

贯穿全片的灵魂,除了大红灯笼,还有“规矩”。管家陈百顺【这个管家的名字也很有意思,百顺百顺,百依百顺,他就是陈老爷无上权力和陈府代代相传的规矩忠实的执行者和维护者】说,这规矩是一代代祖宗传下来的,马虎不得。规矩意味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虽不合理也不得不遵守的毕恭毕敬。封闭的陈府就像一个小小的极权社会,它让我想到了电影《狗牙》的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词包括大海、高速公路、远足旅行……大海是一种皮质沙发,当你累了,你可以说,我要坐在大海上休息。高速公路是一阵强烈的风。远足旅行则是一种坚硬的材料……”, 封闭的极权家庭里,父母创造语言的规则以钳制儿女的思想 ;而陈家历代祖宗,历代极权者,创造生存的规则,受宠的点灯锤脚荣耀满身,失宠的封灯封院吊死荒屋。是吧,这吃人的礼教,这吃人的“规矩”。

人物

陈老爷,一个在影片中没有近景和正脸的男人,影影绰绰,模糊不清。和影片开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继母一样,他们不是具象的,而是一个符号,封建夫权的象征。陈府高墙之内,老爷就是天,是权力的掌控者,他给人吃饭点菜的权力,给人点灯锤脚的权力,伺候得好了在门口点一盏红灯笼,不痛快了就吊在死人屋。少女变成太太,太太变成鬼魂,一辈子守着头顶一片四四方方的天,一辈子都踏不出周身那道四四方方的高墙。这四四方方的高墙大院,不就是四四方方的石木棺材?没了陈老爷,还有王老爷张老爷,千千万万个老爷在玩弄着权力与女人的游戏,乐此不疲。

雁儿,不同于巴金《家》里“因爱而生,为情而死”、极具反叛意识的鸣凤,她是一只渴望“飞上枝头变凤凰”的麻雀,心比墙头瓦高,命比灯笼纸薄。她以为老爷“喜欢”自己,颂莲嫁入陈府乃“鸠占鹊巢”,因而一开始就对颂莲充满敌意。殊不知,老爷娶颂莲,因为她是“洋学生”,有学识,见过世面,长得漂亮,说出去有面子;可雁儿有什么,不过是府中一个略有姿色的小丫鬟,家世不及大太太,美貌不比三太太,若是外出做客说起新纳的姨太太是个丫鬟,怕是会被客人们当做笑柄。说到底,老爷对雁儿,不是喜欢,玩弄罢了。

败笔

影片中是笛子,原著中是箫,也许大少爷的笛子意喻“嫡子”,但相比于清亮的笛声,低沉的箫音更符合影片的氛围。再者,影片中雁儿说,“笛子,男人才玩笛子呢”,噢不,笛子不是男性的象征,箫才是。

影片的结尾,冬去无春又一夏,新太太嫁入,而颂莲疯了。故事没有结束,悲剧还在延续,命运轮转。门楼重重,灯影幢幢,人影重重。脱下红衣裳穿上学生装的颂莲在院子里来来回回地走,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走,也不知道该走向何处;不知道已经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还要走多久。但无论如何,她都走不出这庭院森森了,她的春天和夏天,永远都不会再来了。在旧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在命运的旋涡里徘徊挣扎的颂莲。可是被这高墙大院囚禁的颂莲们,怎么还会有春天?

四方庭院,高墙之内,小小的人,大写的囚。

正如影片中有句台词:“在这个院儿里,人算什么东西,像狗像猫像耗子,唯独就不像个人。”

初到陈府的颂莲,小小的身影和四周高大的院墙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府夜半闹鬼,梅珊当年名噪一时的唱段响彻陈府。

这唱词略改一二,倒是很适合为本片作结:

自幼父母娇生养,盈盈十五嫁陈昌。

既读诗书你不思量,奴岂是柳絮就随风狂。

风雨难测人难量,暗室何必日月光。

阴谋毒计良心丧,陈府好比杀人场。

手摸胸膛想一想,无义的王魁比你强。

点击查看更多:《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影评》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611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