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漫长的告别观后感影评

漫长的告别观后感影评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11:26 | 移动端:漫长的告别观后感影评

《漫长的告别》是一部由浅野忠信、绫野刚和小雪等主演的剧情电视,该剧根据美国作家雷蒙德·钱德勒的同名小说改编,网友们对这部剧也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一起去看看吧!

01

杀人需要动机,但一个人为何要坏则不需要什么理由。

比如黑色电影里的黑色女人,风情曼妙,心如蛇蝎,我虽然不明白她为什么这样坏,但我只会觉得她这样坏得很好看。

在钱德勒的原著《漫长的告别》里,那个金发美人一不做二不休,先是杀死弃他而去又化名重生攀龙附凤的某个陈世美……的富豪老婆,害得那个陈世美落荒而逃客死异乡,再是沉着冷静地策划了一个局,把目击证人也就是自己的现任老公也杀了灭口,顺带栽赃给前来为友人寻仇寻真相的男主角马洛身上,这心理素质这行动能力不可不谓心狠手毒。

与此同时,她还很美。美得就连我们阅人无数的马洛见了都觉得是仙女下凡。然而这种美却极其危险致命,不碰则已,碰则伤人——罂粟有毒,玫瑰带刺。

在原著中这位金发美人智计百出,用尽方法装纯装弱装深情,百般抵赖,本想陷害马洛不成,就转而想把罪名都套在已死的丈夫身上,奈何马洛太过精明,见招拆招,揭穿了她的诡计,机关算尽之后,她只得无奈认罪。

对于自己的杀人动机,她是这样说的:“他理当年纪轻轻死在挪威,成为我献给死神的恋人。但他回来成了赌徒的朋友、富家婊子的丈夫、被宠坏的毁掉的男人,过去可能还当过骗子之类。光阴使一切变得卑贱、破败、满是缺陷。霍华德,人生的悲剧不在于美丽的事物夭亡,而在于变老、变得下贱。这种事不会发生我身上。再见,霍华德。 ”

日剧填补了原著里的一大部分的空缺,就是——她为什么这么恨那个男人?

日本翻拍的版本是说,她与他原是一对恋人,她是富家小姐,为了爱情与他私奔,并且两人在战时结了婚,然而战争让两人失散后,她以为男人已死。为了生存,她最落魄的日子里曾靠出卖肉体而生活,后来被现任丈夫发现,就嫁给了他。而多年后在某次富豪的宴会上她居然重见当年的那个男人,原来他并未死去,而是苟且偷生活了下来,并且成了一个富家浪荡女的凯子,被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抛弃又给捡了回去,活得窝囊苟且。

然后她就杀了那个女人。在被他发现后,失魂落魄地对他说:“欢迎你回家,老公。”

——其实并非如此。

原著里的那个女人,其实留白很大,钱德勒从未说她曾经为生活所迫卖笑(日剧又在卖苦情搞煽情戏了),钱德勒也从未说她在见了前夫之后还余情未了。

她哪来什么情呢?她看到他之后就直接动手杀人了,她哪来什么情意?

她冷血而高傲,就连她最后那番冷酷决绝告白的背后也有些自恃清高的意味——你们这对下贱肮脏的狗男女!我才跟你们不一样。

所以她在再见昔日情人的时候就杀心顿起——今日就算杀了你灭了你,毁你前程,断送你性命,也不想叫现在的你玷污我过去的爱情!

她动手杀人的时候果断利落,开枪之后她立马就逃之夭夭,根本就是有心陷害,她早已算准了时机等着要把杀人罪推到那个辜负了她的男人身上,又哪里会有多余的柔情万千去喊一声阿那达?

她极其聪明,三度加害三个男人,只有最后一次在马洛面前落败,也极其狠心,无论是嫁祸旧情人还是杀害亲夫也绝不心慈手软,她极度偏执且自私,极度高傲而冷酷,对她而言,宁愿要死去的爱情也不要活着的苟且玷污了她的眼。一时激愤,就可杀人。

女人要坏要恶毒,又何需理由?何必为她编造苦情受虐的戏码,何必一再强调她的心伤脆弱?

——岂不知我爱看的就是她的恶。

心狠手毒,才是真正的蛇蝎美人。

(或许日本演员那种温良谦恭的气质演不出钱德勒小说中那种硬派的倔强不屈和愤世嫉俗,加了华丽的舞台效果的背景也不足以体现那个年代的混乱苍凉。不过,抛开氛围气质不谈的话,好歹这也是一部很良心质量过硬的翻拍剧……开玩笑,你现在哪能看到哪个良心导演去斥资打造这么华丽的时代背景的舞台,还原钱德勒百分之八十的原著情节的?)

02

花了三个晚上,看完了五集的《漫长的告别》。

浅野忠信难得演剧,而我,上一次看日剧,还停留在《东京爱情故事》的时代,感觉过去了好几百年似的。

节奏很慢。画面很美。精致到每一分钟都是电影。

作为一部悬疑或侦探剧,似乎过于拖沓缓慢了。

但是当成电影看的话,一切都可以原谅。

或者说,这不是“漫长的告别”,而是一部“漫长的MV”。

在B站看的。弹幕里特别多绫野刚的粉丝,不停地说他有多美。我对日式某一类型的“美”接受无能,如松田龙平,如绫野刚,实在没找出来“美”在哪里。浅野已经标准大叔的脸和身材,演一个落魄的侦探,但是气场太强大,尤其是每一次走路走到汽车跟前的样子,简直风云搅动——

总之,对于一个浅野的花痴粉儿,这是一部不需要写剧评,只需要准备个盆接口水的剧。

我没读过钱德勒。

原著粉哀叹浅野太温柔太绅士,不够玩世不恭和硬朗。他们说“马洛”应该如何。

最近因为一直在看日本电影,顺带着读完了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二战期间美国学者为了研究对手而从人类学角度对日本民族的剖析。特别“长寿”的书——因为剖析得太精准,几乎到今时今日,也仍然特别契合。可能东方的民族性看起来温吞,却特别坚韧长久,像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即使在天翻地覆后的现在,也仍然在人性的分析上特别契合。

大和民族对男人的理想形象,是始终包含“克制”感的。

浅野作为一个演员的魅力,也包括了这种“克制”——即使塑造变态角色,也不是一泻而出的,“克制”让力量不只向外,也向内“敛”——如此,才更醇厚动人吧。

所以,我所理解美式的马洛,那种叛逆、轻快里即使隐含男人的坚定,但到底是“轻快”的。

(最近也在读海明威,总觉得也是太美式太“轻”的质感,无论多沉重的人生或话题)

而改造成日本的场景与故事,如果照搬,只会特别古怪。

《泰坦尼克》里杰克对露丝的搭讪,玩世不恭也充满青春朝气飞扬的感觉。那是“美式”的。

日本不一样。

橘生淮南淮北,美式的“轻快”搬过来可能就成了“轻佻”。

钱德勒的“马洛”换成日本的“增泽磐二”,浅野的硬朗里饱含温柔,坚定里克制自持,是刚刚好的。

如果走路的时候不那么酷,从故事的情理上会更好。——但是,对于花痴粉儿,这些镜头都是无法拒绝的福利,所以,怎么能够假惺惺地批评呢?(汗一个)

很奇特,增泽磐二每次挨揍的时候反而特别让人感觉到“硬汉”的气场,那种男人的坚定和无畏在不经意间渗透出来。他揍人的时候反而没有。逆境时的挺拔坚毅,到了每次小小“胜利”的时候,只是沉默地抽着烟,温和收敛。

所以,这到底是一部特别“日本”的戏。

03

原作中丰富的人情味呢,人设不是太脸谱化就是太故作沉重,烦得要死。

最开头原著里那位大小姐和这烂醉的丈夫前几句还是颇具风情的,知道这小白脸把车卖了然后才秒变脸把这烂醉狗甩下的,这凸显戏剧性和人性的情节放本剧里,直冲冲的从头到尾,干瘪生硬。

小白脸和侦探怎么就那么矫情逼啊“我要成为你这样的人。”成为个鸡脖啊。小白脸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法则,哪里这么赤果果的表现出仰慕侦探了。

侦探爱说俏皮话噎人、和那股暴脾气都快没了你还跟我谈改编《漫长的告别》?

小白脸实在太二了不忍直视。报社记者太中二了不忍直视。

作家的管家是个有手段的人,富含人格魅力与神秘感,不是个小毛孩。

牛仔男孩又帅又深沉又能打,富含人格魅力与神秘感,不是个二傻子。

女主深藏不露有自己的计划,富含人格魅力与神秘感,不是个神经病。

大企业家父亲是个世外之人,富含人格魅力与神秘感……

……

……

情节本来都为了五集的容量而简化得够平庸了,却还拖沓在矫情上,太小儿科。剧情还改的没智商,单拿出作家简直就想不通,偷情那夜居然改成清醒的,清醒的回来后还是跟没事人一样和老婆生活那么久还参加聚会简直不可理喻。

结尾怎么说呢,原著里侦探耿耿于怀小白脸失去了风度与立场,并告诉他自己已经通过自己最浪漫的告别式和那个优雅善良的人作别过了,小白脸站在侦探前耸肩拍胸脯像个窝囊的无赖说我早都没感情(良心)了,这才是最终告别,是对于垮掉的社会某一角某人心中残存的浪漫主义的最终一击。

本片最后原田保看起来还颇具良心的,还有股隐忍范,居然是侦探自觉自己要告别这个格格不入的新时代,这个改编的确很东方,这是本剧唯一觉得别扭但仍能接受的一点……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漫长的告别观后感影评》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706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