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香港大营救观后感影评

香港大营救观后感影评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18:19 | 移动端:香港大营救观后感影评

《香港大营救》是一部于今年的5月4日播出的动作悬疑历史片,该片剧情丰富曲折,画面震撼,网友们对这部剧的评价却并不算好,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去看看吧!

01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雅堂,先不论有人评论说他可能是个潜藏的地下党,或者受党指挥的进步人士,就算他与地下党毫无关系,在这部剧中,他的人性是最真实的。文化届人士也是普通人,没有经历过流血牺牲的考验和家破人亡的惨痛,就可以毅然舍身成仁,我觉得是不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做到的。虽然一开始为了生存,王雅堂选择了妥协和合作,但我认为他仅仅只是为了生存,维持报纸的正常发行不仅是刊发日军的消息,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报纸也给港岛内外的各界人士一个了解香港局势的窗口。王雅堂并没有直接出卖谁,也没有利用自己和其他文化界人士的关系来主动帮助日军去寻找他们,他的妥协在某种意义上是缓解了日军在计划受挫时的狂躁,让邹涛等人有了一点喘息的时间去设法离开香港。单就王雅堂的内心来说,我觉得他不是没有考虑过一死成就文人的气节,可能是怕死,也可能是有其他的考虑,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到最后的关头,他毫无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己,保全他人,这个时候我想他已经把所有的顾虑放下,痛快地释放自己内心的想法,死亡是无声的自白,他倒下的那一刻一定是幸福的,坦然的。这个形象塑造得真实,就在于体现了真实的人性。

02

开头看到广东云某惠联合出品挺惊讶的,好像是湖南那边的出了点事,现在对它有些迟疑了,在中色下载前看内容简介挺不错的,去年看的明月几时有里边,也有护送文化界人士逃离香港的内容,还记得哭汉奸的那段笑死了。本片开头也不拖拉,鬼子进城,要维持秩序,要管好占领区,做法是赶走一百万平民,节省粮食,留下文化界人士协助鼓吹大东亚共荣,这种汉奸的帽子大家都不敢戴,鬼子很生气但是又要有风度,决定先礼后兵,指挥官和下属搂搂抱抱的样子不像日本人,像基佬。

总评一星0分,看不了,晃镜头晃瞎眼,就没有稳住两秒钟以上的时候,近镜头晃悠悠,远镜头不好晃那就滑,从左到右滑,从上到下滑,总之绝不能让镜头稳住了

今天刚知道云某惠彻底被封,定性船消。

03

2017年,许鞍华执导的电影《明月几时有》上映,牵出了一段尘封已久、鲜为人知的往事:抗日战争期间的“香港大营救”行动,以及“东江纵队”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2018年“五四”青年节,由刘一君执导的电影《香港大营救》登陆国内影院,再次聚焦那段风云变幻、惊心动魂的历史。

看电影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那段真实的历史背景: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后日军进攻香港,英军投降,港岛沦陷。为了实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控制,日军全城搜捕以邹韬奋、茅盾为代表的文化精英。

在这一险要时刻,时任中共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直接领导廖承志及东江纵队,针对滞留香港的数百位左翼文人、学者、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展开了秘密营救行动。

经过近200天、足迹遍布全国11个省市、逾万里的行程后,最终左翼文化精英们安全抵达后方。

曾亲身经历这段历史的作家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这场“最伟大的抢救工作”近几年里多次被搬上大银幕:2015年李惠民、张广锋导演了《省港大营救》,2017年许鞍华导演了《明月几时有》。

本片同样取材于这段历史,但刻画了更多不同阶层的人物,加入了更多动作和紧张悬疑元素。

影片中,营救工作发生在沦陷时期的香港,涉及日寇、军统、中共地下党、游击队员、各界文化人士、江湖枭雄……

既有多方势力纠缠,又有宏大的场面切换;既有紧张悬疑的逃离过程,又有肝肠寸断的儿女情长;既有关键时刻小人物的复杂心理转变,又有沦陷下的香港芸芸众生相。

01

节奏紧张,配角出彩

影片以日军攻占香港开始,使用当时日军入侵香港的珍贵影像资料,直接将观众带入那一段沉痛的历史里。

镜头一转,日军下令全城搜捕各界文化人士,自此香港全城风声鹤唳,文化届身陷险境、人人自危,紧张的节奏、密集的鼓点贯穿全片,这也是本片的一大看点。

在节奏营造上,影片从始至终呈现出惊心动魄之感。为抓捕文化界人士,岸田、小岛布下天罗地网、步步紧逼;为营救他们,男主角叶伟强、阿根乔装潜入香港、展开生死救援。

因拒与日军合作,华声日报主编孟砚秋被枪杀,随后牵连南华日报主编王雅堂被抓,眼看着整个文化届就要被“一网打尽”……

叶伟强刚寻着日军的头号通缉犯邹涛(历史上的邹韬奋),却同时被盯梢的军统特务发现;排除千难万险,叶伟强终于护送一队文化人逃上通往惠州的小船,结果遇上日军封港,所有船只不得出行,一行人再次遇险。

大家不得不乔装打扮走陆路冲破重重关卡,最后关头却被岸田分队赶到阻拦;枪林弹雨中一行人终于闯关成功,最后时刻男主角叶伟强却中弹牺牲……每一刻都千钧一发,每一步都扣人心弦,每一处都绝境逢生。

在人物刻画上,影片注重表现特殊历史环境中呈现出来的复杂人性转变过程。影片中的反派形象王雅堂令人印象深刻,在参加孟砚秋的追悼会后,他不幸被日军抓获。

面对日军的合作要求,他不惜说出自己曾留学日本的经历、并通过一口流利地道的日语换取了日军的信任得以保命。

随后,在抓捕文人们的最后期限,日军带他前往陆路通关口指认混在难民队伍里的文化届人士。王雅堂并不想出卖同行,危急时刻,他不惜装疯卖傻、痛斥日军来混淆日军视线,最终成功保护同行们过关,也使得自己命丧枪下。

王雅堂仰天含笑、尸躺街头的画面,用生命印证了自己的人格并不是那么卑贱,他背叛了国家却没有出卖同行。

影片对街头混混、江湖枭雄的群像刻画也非常到位,香港混混潘葆荃本是只看重利益的帮派人士,面对叶伟强救人的要求,他狮子大开口提出“一根金条一个人头”的条件,但在救人的过程中,他逐步转变。

受到邹涛等人怀疑时,潘葆荃瞬间爆发:“我也不知道我是什么人,我只是一个流氓,可是那天叶伟强赌我是中国人,中国人!”

一句“同为中国人”掷地有声,他从开始只看重利益,变成不顾个人安危也要全力护送文化名人们撤离,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与游击队员们合力突围,展现出了一个有情有义的生动“混混”。

但是影片也有不足,在对男主角叶伟强的人物塑造上,表现他的心路历程和英勇无敌时较为饱满,但是对他的技能展示犹如抗日神剧里的男主角一样颇为夸张。

叶伟强身手敏捷、枪法奇准,飞檐走壁无所不能,斩杀日军神不知鬼不觉,以两把短驳壳枪、一人之力突出十人小分队的日军机关枪包围圈,全程开挂、最后却倒在前来接应的同志们面前。同时,影片在刻画一群文化人士时也稍显脸谱化,远不如混混们出彩。

影片里的部分台词在缺乏足够的情感铺陈时也稍显生硬,叶伟强摆脱盯梢的军统特务朱英时,对她说都是中国人不要这样做,随后朱英迅速转变心理放弃抓捕邹涛。

在团结文化人士准备逃出香港时,大家高喊“在一起”话剧腔满满,不较影片后面危难重重时、大家无奈下同意走陆路时的逐句表态“我同意”来得打动人心。

影片在细节处下足了功夫,通过大规模的场景搭建真实还原当时的香港市景。历史上的营救路线有两条,一条是水路,一条是陆路。影片真实还原了当时的营救路线,展现了曲折的逃难历程,也体现了角色们的大无畏精神。

02

中国版“逃离德黑兰”

而这样一部艰辛的逃难电影也容易让人想起《逃离德黑兰》,虽然与《逃离德黑兰》多有不同,但对比那场逃离,这场逃离的过程、意义也毫不逊色。

《逃离德黑兰》的导演、主演是本·阿弗莱克,曾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它讲述的是1979年伊朗革命后,美国大使馆被占领,50多名人质被扣,只有6名工作人员暂时逃离,躲在加拿大大使家里;营救对象只有6名。

而《香港大营救》讲的是1941年底香港沦陷后,大批左翼文化人、民主人士身陷险境;我党的营救对象有800多名。

《逃离德黑兰》的被救对象分别是商人、使馆工作人员及家属,而《香港大营救》的被救对象是邹韬奋、茅盾、夏衍、邹静之、蔡楚生、王莹等近现代文化史上著名人物。

《逃离德黑兰》里被救对象可以通过正常飞机直接逃出,《香港大营救》里的整个营救工作历时大半年、大部分通过陆路逃出。

《逃离德黑兰》里,美国、加拿大、瑞士三国联手,对抗伊朗革命卫队,《香港大营救》里是中共地下党领导东江纵队对抗驻港日本侵略军。

《逃离德黑兰》中主要是通过成立电影制片厂伪造电影拍摄项目,利用几张加拿大护照帮助几人成功逃脱,无一人伤亡;《香港大营救》里男主角叶伟强牺牲、助手阿根牺牲,而真实历史中牺牲的人数则更多。

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曲折过程,同样的英勇无畏,同样的人性光辉。

追求自由与正义的人们,生死营救,争分夺秒;冒着枪林弹雨,死不旋踵。向着正义勇往直前,即使倒下也是向着光明的方向。《香港大营救》正是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的电影。

04

集导演、编剧、制片人和诗人于一身的刘一君身上带有一股文人的气质,有悲悯和傲骨之心。这种气质使得他的文字,他的镜头变得柔软,柔软中又带着如刀一般的锋芒。就像他的先锋诗人的身份标签一样,总会在镜头里流露出那藏于骨子里的傲气,既是对生活的关注又是对现实人生活之困境的表达,既是敬畏又是对文人身份的恪守。以至于,圈中许多人都称他为“文人导演”。不过,从他之前拍过的电影来看,如《爱情在线》、《一百万》、《留守孩子》、《父子返乡》等电影,都流露出强烈的人文气质,又颇具故事性与艺术性,令人充满了期待。

今年,刘一君又将镜头对准他钟情的“文人”,与成泰燊、颜丙燕等人拍摄了营救大片《香港大营救》。该片讲述的是,1941年底,为了营救被日军通缉的文化名人邹韬奋、蔡楚生、王莹、林哀南等人,中共地下党员叶伟强(成泰燊饰)联手香港混混潘葆荃(梁俊一饰),与日军斗智斗勇,成功营救的故事。透过影片,可以发现,导演刘一君的能力。一方面,指涉的是他建构故事,还原故事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他的“人文”气质的延续力。也就是说,刘一君注重了故事性、艺术性与趣味性,使得这部《香港大营救》呈现出别具风格的主旋律电影,成为继许鞍华导演的《明月几时有》之后,又一部聚焦文人的不凡之作。

具体而言,谈论《香港大营救》,显然得“重回历史语境”之中,因为它标榜的是还原历史事件,更是为了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虽说,1941年底香港沦陷,滞留香港的数百位中国内地文人、学者、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在日军的追捕下,危机重重。但是,刘一君在处理这一背景时,只是截取了营救邹韬奋、蔡楚生、王莹、林哀南等人的事件,展开一场包含了中共地下党员、国民党和日军的三方势力,从而窥探出创作者的叙事策略。这种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适当的选取,成为了《香港大营救》故事性的绝佳看点。导演刘一君为了强调影片的饿真实性与刺激感,并且减少历史的疏离感,通过悬疑的首手法,展现出叶伟强营救的紧迫感、邹韬奋、蔡楚生等文化人逃离的紧张与焦急感,乃至日军疯狂屠杀的血腥感。最终,完成了“大营救”的历史书写。

此外,在影像和镜头的处理上,刘一君仍然花费了一番心思,透过历史背景的布景,颇具力量的视觉冲击力,以及灵活自如且快速切换的带有节奏感的镜头,完成了《香港大营救》的“火爆”之气,“人文”之魅。例如,在叶伟强带领大家逃走时,他留在最后的战斗,无论是飞檐走壁,还是横空飞跃,都在枪炮中一一完成,伴随着各种镜头,呈现出营救前后的风雨历史,以此为我们带来一场扣人心弦的营救。与此同时,这“营救”本身就带着“人文”的(或者说“英雄”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正是导演刘一君本身所带有的。

从诗人到导演,这些年的刘一君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对中国现实、中国历史的关注与书写。这种书写,使得他的身上有一股“老派中国文化的情怀”,有责任,而且还浪漫。在电影《香港大营救》中,刘一君用一颗匠心,用故事性、艺术性的真诚而清醒的姿态完成了历史的书写,透露出强烈的文人气质与浪漫气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香港大营救观后感影评》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766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