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利剑》是一部关于反腐题材的纪录片,教育意义深远,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18年关于《巡视利剑》观后感2篇,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
近日,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在央视播出。该片披露了巡视工作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展现了巡视组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的过程,堪比现实版“人民的名义”,引发了广泛热议。该片的热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反腐败的高度关注,既是一次巡视成果的全面展示,也是对广大党员和干部的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开展了12轮巡视,对277个省市区和中央部门及中管单位实现了巡视全覆盖。在查处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中,50%的案件由巡视组移交提供,衡阳贿选案、南充贿选案、辽宁贿选案在巡视中被发现,王珉、武长顺、苏树林、黄兴国等一批高官落马,巡视的强大震慑作用已无可替代。
中央巡视是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捍卫。“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两个责任’不落实、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力、‘四个意识’不够强”等是第十一轮中央巡视组向被巡视单位反馈意见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随之而来的是孙政才、苏荣、王三运等一批现任高官接受组织调查。曾几何时,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级贯彻中常遇到走样变形或选择性执行的情况,对此,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到党员干部中存在“七个有之”,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五个决不允许”,已经有很明确的指向,但仍然有人身居高位还我行我素。中央巡视就必须高举利剑,坚决捍卫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并强力督促各级党组织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坚决把那些妄议中央者、阳奉阴违者、任人唯亲者、尾大不掉者、打折扣搞变通者等等在巡视中发现,在巡视后立案处理。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有用好巡视利剑,实现巡视巡察全覆盖,才能更好地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昂首挺胸,拼搏进取,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篇二
近日,全面从严治党大型纪实纪录片《巡视利剑》在央视播出。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赋予巡视制度新的活力,有效破解自我监督的难题,探索出一条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个年青的基层干部,我受益匪浅。
巡视的每一项制度创新,都对应着体制积弊、现实痛点,使得巡视范围更大、聚焦更准、方式更灵活。中央巡视对下级巡视由指导变为领导,就能更好地破解“同体监督”的痼疾;巡视组长不戴“铁帽子”、巡视人员越权将被追责,有助于破除“利益同盟”的难题;首次明确将“专项巡视”写入条例,实现灵活机动、定向爆破;将副省级城市纳入巡视等举措,扩大了巡视范围、增强了巡视权限……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双剑出击”、中央巡视和地方巡视“两线作战”,打法“灵准狠”、节奏“短平快”,巡视利剑将因此日益锋利。
更应看到,制定文件只是走完了第一步,落实文件则需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新条例将“实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明确写入“总则”,使“全覆盖”成为刚性要求。中央巡视对象共有285个,省区市巡视对象更是高达8607个,如期实现“全覆盖”可谓时不我待。长期以来,反腐“上头热,下头冷”的反差备受关注,如果反腐败“上下不对称”不能得到扭转,“全覆盖”的目标如何实现?各级党委和纪检机关不是反腐的局外人、旁观者,而应该是中流击水的局中人、推动者,以“主人翁”的姿态将反腐引向深入,才能下好“全国一盘棋”,将反腐进行到底。
巡视组所到之处,有的群众凌晨3点出发,不辞辛苦赶往驻地;有的群众排队等候一夜,就为领到一张《来访登记表》。这些细节说明,群众对腐败是多么深恶痛绝,对巡视又是多么热切期盼,这正是反腐败最可宝贵的民意资源。及时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足以说明中央反腐力度未减、决心犹在,反腐败斗争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退缩。党心民意,在反腐议题上实现了强烈的同频共振,也必将释放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杜绝私心、出以公心、不忘初心,坚持原则,坚守底线,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为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贡献应有的力量,不愧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