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孤国春秋第一季观后感影评

孤国春秋第一季观后感影评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23:36 | 移动端:孤国春秋第一季观后感影评

《孤国春秋第一季》是一部于2015年播出的历史剧,该剧主要由亚历山大·德雷蒙和大卫·道森等主演,网友们对这部剧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01

看完第一季,我最想说的就是,WTF???好吧,首先我要声明一下,我并不是要全盘否定这部剧,本着看人先看优点的原则,我要说,这部剧制作还是比较良心的,基本是非常真实地再现了九世纪黑暗年代的英格兰。武器、服装、用具、场景等等还原度都很不错。因此,本片绝非什么粗制滥造的“神剧”。但其中剧情的硬伤、人物的行为“异常”以及对整体节奏把控以及气氛烘托的失败实在让我接受不能。

先说说这个主角吧!对,就是这个Uhtred。此人的行为真的只能有“异常”来形容。年幼的时候亲眼见到哥哥的头颅被丹麦人扔在城墙下,之后又亲眼见到父亲被丹麦人砍杀,正常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对丹麦人恨之入骨已经算得上是菩萨心肠了。然后……然后他竟然真心实意地把仇人当亲爹,把仇人的儿子当亲兄弟……WTF???你说那时候他年纪太小不懂事,问题是他长大以后心思还是一点没变,还一心一意要做丹麦人,莫非这就是传说中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吗?当然,我承认拉格纳父子都算是丹麦人中的善良之辈,对Uhtred也很好,但是不要搞错,他们都是Uhtred的杀父仇人!虽然不是他们动的手,但是杀Uhtred父亲的都是他们的手下,也是在他们的指挥下杀的,这和他们亲自动手也没什么区别了。俗话说父仇不共戴天,就算由于种种原因不报仇,但是这种把仇人当亲人的行为也太异常了吧?

之后拉格纳被杀,Uhtred突然一拍脑袋,哎~我是Bebbanburg的继承人,我要找我叔叔报仇,夺回属于我的东西。WTF??这事情你到今天才想起来?你从小就知道你叔叔夺走了你的领地,还想杀你,你今天才想起来去报仇?是不是拉格纳死了你才想起来你以前还有个撒克逊爹?

在尝试说服Ubba的计划失败后。Uhtred又一拍脑袋,哎~我可以去投靠西撒克逊,我可以利用我对丹麦人的了解帮助Alfred打败丹麦人,抱上Alfred的大腿就可以夺回Bebbanburg啦哇咔咔……WTF???你又突然想做撒克逊人了?又想回过头来和自己的“丹麦族人”开战了?历史上投敌叛国的事情有很多,但能像男主角这样在两个阵营中多次转换还如鱼得水,自己觉得理所当然,别人也不以为异的情况实在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关键是他还能多次表示:我爱小拉格纳,他是我的亲兄弟吧啦吧啦。总之我总结一下,Uhtred的父亲被丹麦人杀了,但是他却把仇人当亲兄弟,虽然他把仇人当亲兄弟,但是他还是要投靠撒克逊人和自己的“亲兄弟”为敌,虽然他这么做并不是因为对丹麦人有恨意,而是想利用Alfred帮他夺回Bebbanburg并杀死他那个被他遗忘很久的叔叔。(Alfred、叔叔和拉格纳:我们也很无奈啊!)好吧在我看来,他就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行为根本不能用常理来度之。

而之后他的行为,已经不能用“异常”来形容了。教堂逼宫的一场戏,让我彻底把眼镜跌碎。在发现杀死Ubba的功劳被小Odda夺走后,他居然直接冲进教堂当众质问国王!WTF???质问国王!当众!在此我真的严重怀疑Uhtred对这是世界的认识停留在了七岁。先不说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国王是听了小Odda的一面之词才会把功劳给他的,你自己不向国王报告情况还怪国王?再说前面Leofric已经提醒过你了,你不去找国王汇报,小Odda会夺走你的功劳。你自己在那边装逼说无所谓。你要真喜欢装逼,那就从头装到尾也就算了,那后面在教堂里怒发冲冠像个做了好事没被老师表扬的孩子的戏码又是怎么回事?退一万步讲,就算你是真的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你就不能找个机会和国王单独谈么?或者换个时机心平气和地向国王汇报情况?偏偏要打断国王的祈祷,当着大家的面削国王面子。这大概是七岁小孩都不会干的蠢事吧?Alfred脾气够好了,一开始还强压着怒火说你先等等,我们一会儿再说,是我早就叫他滚粗了。Uhtred居然还在那边大嚷大叫,非搞得最后自己被人架下去。这种行为,已经完全不能用什么他性格耿直来解释了,完全就是缺乏最基本的为人处世的能力,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要不是我已经习惯他一向行为“异常”,我还真怀疑这是编剧故意人为制造矛盾,引出后面他和Mildrith之间的关系恶化的戏码…恩,这个恶化得好生硬,完全是为了恶化而恶化,好让他后面可以不知羞耻地投入Iseult的怀抱。关于后面他为什么莫名其妙地和Mildrith闹翻,又莫名其妙地爱上Iseult,我也无力吐槽了。刚结婚时的山盟海誓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哎……算了,对于一个行为能力停留在七岁的人,也不能有太多要求,还是那句话,自我为中心,想到哪做到哪。

主角行为异常,其他人也是不甘示弱,其中的佼佼者自然是老Odda。此人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他最后的弑子行为简直是异常指数超过主角让我彻底刷新三观。真的,当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时我已经猜到他一定会大义凛然地阻止小Odda的叛乱行为,但是没想到他阻止的方式竟然是……WTF???如果要我为这件事做个报道的话,我的标题一定是《震惊!父亲居然对亲生儿子做这种事情……》。是的,得知了儿子做了恶行,世界上十个父亲里面也许有三个会劝儿子去自首,儿子如果冥顽不灵,这三个父亲里也许会有一个会大义灭亲告发儿子,但是这个世界上一万个父亲里面也不会有一个父亲选择当场把儿子捅死!而且这个捅死儿子的决定是在几分钟内就做出的!你没有听错,老Odda在得知了儿子的叛乱后,几分钟之内就亲手捅死了儿子!几分钟内!亲手!捅死!儿子!虽然他完全可以选择劝儿子停止叛乱,虽然他完全可以命令手下逮捕儿子,虽然…… 老Odda的行为让我已经跌碎的眼镜又变得粉粉碎。这种行为已经不是正直或者深明大义了,只能说是反人类行为。(我后来采访Ned Stark:你觉得还有哪个领主比你更“正直”吗?Ned:要说“正直”,我只服老Odda。)

最后一集的大战,丹麦人也被撒克逊人感染,行为异常!或者说是整场战斗剧情异常。故事要从Skorpa突出奇招带人去袭击撒克逊人后方营地说起。客观来说,这本身是个优秀的策略,可以扰乱撒克逊人的军心。当他提着Iseult的头颅来到阵前的时候,我本来以为后面剧情是Uhtred怒红了眼但是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带领撒克逊人打败丹麦人成就一番伟业,虽然这不太符合Uhtred的七岁小孩子性格,但是为了尊重历史,让撒克逊人可以胜利,也只能这样了。没想到Uhtred不负我望,再一次冲动地越阵而出,看到这一幕,我心想糟糕,撒克逊人的盾墙出现缺口有没有了指挥,这是要败的节奏,不知道编剧怎么圆回来。没想到,编剧直接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鄙视了我的智商,他直接让Uhtred一跳越过对方盾墙,开启无双模式砍杀多名敌人,再一矛插死Skorpa,撒克逊人跟在后面开启buff直接打崩丹麦……WTF???众所周知,盾墙是当时最稳妥的步兵战术,它的优点在于士兵只有配合良好盾墙正面就固若金汤,而丹麦人正是那个时代使用盾墙战术的顶尖高手。但是没想到Uhtred居然可以以一人之力硬是打开一个缺口,而丹麦士兵也像智障一样看着他冲过来越过盾墙,他们一定是事先收了Uhtred的钱,才没在Uhtred跳盾墙时就用长矛把他插个透心凉,然后又是集体突发中风,眼睁睁地看着Uhtred在人群里大杀特杀。最可怜Skorpa,本来好好的一个釜底抽薪战术,最后变成了激活了Uhtred的无敌状态和撒克逊士兵的集体buff,自己还上去送个人头,真是呜呼哀哉,一代Lord of War为了成就Uhtred的主角光环把自己弄得像个笑话。当然真正奠定丹麦人败局的还是Guthrum。他在这场战斗中话不多,但是绝对是一说话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对拉格纳说:你看,那个神父真的来了。看来他们的上帝真的在保佑他们(我们还是撤吧)。WTFFFFFFFFFFFFFFFFFFFFFFF???基督徒哪次打仗不带牧师???你今天是第一次和基督军队打仗吗?还有上帝保佑敌人你就怕了?你有奥丁保佑啊!你还有一整支维京雄师啊!拉格纳也是一脸懵逼地看着Guthrum,仿佛在说你是不是脑缺氧?说真的,别怪拉格纳不能明白Guthrum的思路,我也不明白。谁特么倒是站出来给我解释解释丹麦人这场仗怎么就这样输了?唉……

好了,最后端正一下态度,认真地说一下本剧总体上的一些问题。

其实从故事叙述手法上来分析本剧,孤国春秋是属于通过一位主要人物作为主视角,通过他的传奇经历来呈现那个时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种手法本来是非常经典、也非常容易出彩的手法,但是从第一季的情况来看,本剧的表现非常让人失望。

我这里想用显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来做对比。虽然《十》是小说,但是其实它的叙述手法和《孤》非常相似,《十》是通过波兰青年兹皮希科的经历来描述那段波兰人民和立陶宛人民饱受条顿骑士团压迫,最后奋起反抗击败条顿骑士团,取得伟大胜利的故事。和《孤》第一季一样,《十》的结构也是前面大部分篇幅讲主角的个人经历,最后以一场历史性的大战作为高潮。但是《十》给人的感觉就是从头到尾气氛螺旋式地上升。前面绝大多数的篇幅从兹皮希科的视角,由点及面地向读者展示当时的波兰和立陶宛的社会现状,情节和气氛的推进都非常地稳重,不急不躁。读者随着剧情的推进,越来越感受到条顿骑士团对波兰和立陶宛残酷地压迫和侵略,越来越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主角作为一个波兰人对于条顿骑士团的国仇家恨和整个波兰厉兵秣马要和条顿骑士团决一死战的决心。虽然最后的大战其实只占最后的一点点篇幅,但之前的部分已经铺垫出了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最后的大战作为画龙点睛般的高潮,将整个故事推向最高点,整体让人感觉酣畅淋漓,将那个时代波兰和立陶宛人民对抗骑士团的英雄气概完美地展示了出来,让人感觉:格隆瓦尔德大战的胜利是属于兹皮希科的,也是属于全体波兰和立陶宛人民的。但是反观《孤》,虽然说它的手法和《十》很相似(我这里甚至可以大胆地推测,《孤》的编剧和导演也希望本剧可以达到《十》这样的效果,成为一个气势恢宏的史诗故事),但是表现的效果却和《十》相差太远。首先Uhtred这个又是撒克逊人又是丹麦人的设计就让他的定位很尴尬,这种设计,处理得好的话可以增加主角人物的深度。但是从本剧来看,处理得很糟糕。而Uhtred自己也在两个身份上摇摆不定,转换非常生硬,这些失败使得主角的深度根本没有体现出来,反而让人感觉他的行为非常莫名其妙,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行为异常”。然后就是,整个剧的节奏把控不是很理想,气氛渲染和铺垫都非常不足,说得通俗点就是剧情转折太生硬。比如丹麦人是如何在撒克逊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长驱直入冲进温彻斯特,还差点抓住国王的?我前面已经说了,最后的大战丹麦人是被剧情杀的,这里又是为了剧情而弱化撒克逊的国防能力。还有就是为什么丹麦人袭击了温彻斯特后,Alfred就王位都坐不牢,被迫躲在沼泽里?而整个撒克逊王国就人心涣散了?西撒克逊幅员辽阔,温彻斯特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啊!对此我唯一的解释就是要通过这个剧情来给Uhtred建功的机会,同时也引出之后“必须和丹麦决一死战”的情节。但是我觉得这种剧情的设置真的非常牵强。而之后,在老Odda杀死小Odda后,Alfred一通简单的演说就让周围撒克逊人的士气从最低升到最高,实在让人感觉有点突兀。而由于这部分转折的突兀,演说完后,Leofric振臂大呼“come on!come on!”,撒克逊人无脑欢呼,完全没有让人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反而有一种领导发完言后台下的人机械性地鼓掌的即视感。再结合前面的突袭温彻斯特剧情和后面的丹麦人打败剧情,整体感觉就是:丹麦人随随便便地袭击了温彻斯特,随随便便地将西撒克逊打得一蹶不振,然后Alfred在Uhtred的协助下随随便便地就重整旗鼓,撒克逊人的爱国情绪随随便便地被激发,之后的大战丹麦人随随便便地被打败。说实话,在这整个过程中,除了对部分剧情硬伤感到震惊外,我的情绪几乎没有任何波动。说得教条一点的话,就是艺术应该是要引起观众共鸣的,而《孤》完全没有引起我的共鸣。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写了这么长一篇文章来吐槽《孤国春秋》,目的并不是想把这部剧贬得一无是处。恰恰相反,我是这种中世纪史诗剧的忠实爱好者,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我也是因为对《孤》的喜爱才会认认真真把它看完再花时间来写这篇东西的。而且客观来说,这部剧也有许多优点,台词、细节方面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而且正如文章开头所说,这部剧对那个时代的还原度还是很高的。第二季我才刚准备开始看,希望在第二季里我们的Uhtred能有所成长,给我一些惊喜吧。

02

如题,五分是因为这部剧让我看的期间完全不想离开电脑,哪怕是影响了实验……

可能是中世纪题材看的不多,但是又心向往之,所以一看便停不下来。主人公有点天煞孤星的命,性格总得来说就是中世纪中的美式超级英雄(可能是bbc为了讨好美国观众吧)。Alfred角色塑造的不错,有缺点也有优点,把低调的王者霸气描述的非常到位。很多人喜欢把这部剧和权力的游戏比较,我都看过,但是又都看的不怎么深究。在我这种肤浅的人看来,两者应当是伯仲之间。

吐槽一句,主角那个整天喊他arseling的基友我很喜欢,可是却在大战里死的不明不白,无名小卒一斧头抹了脖子……

我感觉老国王的儿子,后面可能会有所作为,不过纯属感觉,没看过原著,我也不资深。

03

大概可能与亚瑟王生活时代重合,各种部落的日耳曼人从现在的尼德兰地区出发渡海入侵,盎格鲁人(Anglo)占领了北部的诺森比亚(Northumbria)并把东方命名为EastAnglia,撒克逊人(Saxons)建立了南部的几个赛克斯国(Wessex,Sussex,Essex),Jutes占据了Kent,弗里斯人(Frisii)成了各部落之间的商人。我们现在都知道英语是由一种德语方言演变来的,可能是由于弗里斯商人们负责了各类交流,语言学家们表示与现代英语最接近的语言还是弗里斯语。

再后来,更北边的维京人也来来又去去,而通常维京人被认为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明显可知的是这些日耳曼人与维京人占据了英国的大部分土地,传说中的亚瑟王与凯尔特人早就被远远地赶走了,结果现在英国主体民族成了日耳曼系的盎格鲁-撒克逊族,也就是说,跟海峡东边的西欧北欧人是一样的来源。可是,发生了这么多变迁,海中孤岛古不列颠依然没有留下完善的史料记录。

这种史料的缺失令人尴尬,毕竟这个上古不过就是一千年前而已。英国历史小说家Bernard Cornwell写了系列小说《撒克逊故事》The Saxon Stories。他说在他读大学的时候英国没有多少关于盎格鲁撒克逊历史的教学,这很奇怪。倒是美国的大学更重视研究英国古代史以及其他欧洲古代史,不过美国确实自己没有古代史可研究……似乎在英国大家默认古英国一直就那么混混沌沌存在着,这使得Cornwell想写一部关于英国统一与建国时期的小说。BBC将小说的前两卷拍成了电视剧《孤国春秋》(The last kindom)。

故事始于866年,那时的英国是七王国(Heptarchy)时代(肯特、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东盎格利亚、麦西亚和诺森伯利亚)。这是一部历史小说,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人有诸多交集,这是很多历史小说的套路,用无名氏的眼睛见证历史变迁。

主人公Utred就是虚构的。作者Cornwell在年过半百之时见到了自己的生父,得知自己的族人是源自Bebbanburg的撒克逊人,于是他创造了Utred这样一个Bebbanburg的哈姆雷特式悲情英雄,叔叔篡位,自己被丹麦人收养,为报仇与夺回自己的领地先后效力于Alfred等国王。

大概是为了强调主人公的撒克逊日耳曼血统演员选了一个德国人而这位威赛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大王(Alfred the Great )则是历史上的真人了,他是第一位不列颠全境所有撒克逊人的大王,他与丹麦领袖Guthrum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达成了和平条约。

Alfred大王的演员是英国人

Alfed生命最后一年不列颠是这样的

剧中的Guthrum也是历史上的真人,小说描写中Alfred反败为胜,至于两军交战的实际胜负与伤亡情况就不可知了,也或许当时撒克逊人与丹麦人的关系就像我国辽宋之间的岁币贸易。

冷兵器时代的原始列阵作战,永远是血肉的碰撞,两军撤退后,中间留下一地血肉模糊。

另一位维京人领袖Ubba,历史上也确有其人。这一位剧中扮演者是一位挪威演员,他的斯堪的纳维亚式的形象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Ubba

Utred的丹麦兄弟Ragner是虚构的。维京人的传说里有另一位勇猛的领袖Ragnar Lothbrok,他出现在了加拿大爱尔兰合拍剧《维京传奇》里。而这位《孤国春秋》中的Ragner Ragnerson可以假设为一位名为Ragner的维京领袖的无数后代中的一个。

Ragner Ragnerson

Ragnar Lothbrok旁边的是Utred的发小+战友+炮友撒克逊姑娘Brida。演员是奥地利人。

《维京传奇》里的Ragnar Lothbrok

他的妻子教你怎么拿眼眶代替淡得看不见的眉毛用,拔叔也是这个风格,很明显,拔叔也是维京血统。

《维京传奇》中,维京人的橡树做的战船上有各种精密航海仪器,其中的日晷等仪器被历史爱好者指出不合乎历史,因为维京人长期生活在北欧,每年有半年极夜,那时候是无法利用太阳定位测时的,不知《孤国春秋》是否借鉴了类似批评意见,干脆把船上的精密物件都去掉了,于是这部剧中的船挺原始的。

《孤国春秋》被网友评为英国的《权利的游戏》,不过国内似乎没有多少人看过,大概古不列颠在中国也是很没有存在感的吧。历史车轮再往后世滚一滚,英国的历史文献逐渐多起来,不过英剧一直很少。直接跳到几百年后玫瑰战争结束的《白王后》。对了,今年出了第二部《白公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孤国春秋第一季观后感影评》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812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