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朗读者第一季观后感影评

朗读者第一季观后感影评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29:22 | 移动端:朗读者第一季观后感影评

《朗读者第一季》是一档由董卿、濮存昕和李敬泽等参加的脱口秀节目,网友们对这个节目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01

身为2017年“全民阅读”风潮的荧屏引领者和有力推动者,《朗读者》掀起了一股持续火爆的文化现象。时隔一年之后,首度担纲节目制作人的董卿,在第二季中又多了一重身份:总导演。

4月26日的《朗读者》第二季发布会上,央视综艺频道总监、大型节目中心主任郎昆如此说道:“2017年初,董卿作为独立制作人,当时还没有勇气担任总导演,请了两位总导演推出了《朗读者》的第一季,没有想到,就像一股清流迅速在全国展开了文化类节目的热潮。那个时候我跟董卿说,你应该做总导演,因为你是实至名归,因为你非常地优秀,为了《朗读者》你呕心沥血,老了16岁,不容易。”

随后,董卿亮相分享第二季创作心路时,毫不讳言“这次开发布会,处在我个人最焦灼和最疲惫的阶段。”节目录制还有1/3没有完成,同时还要赶制后期,当天早上她8点多才走出机房,上午9点短暂休息了一下,“就像郎总说的,董卿已经老了16岁,老了多少都已经没有办法了。我记得有一句话——可能这个世上有些人越没做到的事情,他越想去试试看。所以我不仅仅是老了的问题,我是疯了。”

“但是,人的这一生时间总是要过去的,最终可能当我们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唯一值得骄傲的是,我到了一定的时间付出了,这些时间又能够给大家留下一些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感谢我所有的团队,保持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在做事情。”

将经典文字的光,照在更多人的头上

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简单十个字,却真正是知易行难。为了延续和观众一段美好的“遇见”,一年来,《朗读者》节目组依旧像打造一档全新栏目一样,精心筹备,心血打磨。

新一季《朗读者》即将拉开帷幕之际,节目制作人、总导演、主持人董卿内心有太多的感动和感谢,尽管制作团队每每在办公室里熬到无比崩溃,他们的内心也依然有一束光。董卿说,“我们之间的一个调整,就是大家开始朗读,朗读让我们忘了所有的烦恼和很多的疲劳。所以我要说,在这个过程当中,真心感谢那些所有用生命在写字的人,他们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光。而我们要做的,无非是让这道光照亮在更多人的头上。”

这一次的回归,董卿与她的《朗读者》带来的是一份对 “朴实、深厚、诚恳”立意的秉承贯彻,一份对文化节目的高品质与大格局的坚守,更是一份对朗读和朗读者本身的真挚情感,一份对一直以来喜爱和支持节目的观众的回馈。

每一档节目走到第二季之后,自然同时要面临创新的挑战和观众的对比,这种“压力”也伴随着被寄予厚望的《朗读者》。

著名作家毕飞宇将《朗读者》比作一个特别好吃的大面包,“第一季就是我们的第一口,第二季就是我们的第二口,没有必要硬说第二口一定要好过第一口。”董卿内心百感交集,“可能因为很多人给了我些鼓励。就像毕飞宇说,它就应该在啊,它不就是那个面包吗?我们不能想象生命里没有那些东西。既然大家觉得你应该存在,那么我就存在,为了它更好地存在,去拼一把吧。”

希望理性的东西更多一些

而不简单地屈从于流泪的意愿

一人、一桌、一书,无惧天气与环境,不限年龄与阅历——朗读作为一种个体心灵感受,它属于每一个人。董卿希望通过这一季《朗读者》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群体,大家心生共鸣,共同体悟文字当中蕴含的博大情感和深厚内涵,找到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的力量,“我们在往更克制的、更理性的方向走,但我们也很忐忑的是,未必所有人都能理解到我们的用意,那我们只能努力。理性和感性的平衡,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新一季节目在嘉宾、读本、话题、朗读形式、朗读亭上全面升级,除了延续温情色彩,更进一步加入了社会思辨,以“高而不冷”的方式和观众一起走进更加广阔的大千世界。

如此升级的初衷,就像董卿在第二季第一期“初心”的开场所说的那样:“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是简单朴素的,但是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最终可以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新一季《朗读者》的升级和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大方面:

第一,嘉宾开合度更大。

除了和上一季一样会看到科学家、企业家、文化艺术大家之外,还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物,展示更多元领域的丰富性、稀缺性和代表性。

以第二季第一期的五位嘉宾为例,姚明、薛其坤、贾平凹、宗庆后,他们此前几乎没有出现在任何一档电视文艺节目当中过。此外,李彦宏、余华、潘建伟、赖声川、胡歌、袁泉等都将登上本季舞台,分享人生故事并倾情演绎美文。

谈及嘉宾选择的标准,董卿回答:“有人格魅力、有人文情怀。你会看到70多岁的宗庆后,他这辈子吃了多少苦,经历了多少事,一个非常强硬的人,可是他在我们这里温和得就像个孩子 。”

第二,读本开合度更大。

节选片段,有耳熟能详的中小学课本文章如鲁迅的《故乡》,有畅销书《小王子》,也有相对严肃的文学作品如《卡拉马佐夫兄弟》。节目中,两位物理学家薛其坤、潘建伟不约而同选择了文言文,所以还能听到《礼记·大学》、楚辞《九歌》。此外,戏曲专业出身的袁泉选择了《牡丹亭》,胡歌的读本是与汤显祖同时期文艺大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各种文学类型,从浅显到高深,节目都希望带领观众一并领略,多元感悟。 

文本的深奥程度有所突破,会否担心远离普通观众呢?以《礼记·大学》为例,董卿表示:“作为制作人,我怎么可能不考量这个问题?我一定会考虑,但最后,我认为它可以读。首先,这个文本在整个文学史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和价值。其次,薛其坤所代表的现代科技创新和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文脉之间有一种很奇妙的化学反应。这是不是我们《朗读者》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呢? ”

第三,话题开合度更大。

和第一季一样,第二季每期节目依然会有一个主题词,比如说初心、纪念日、生命、父亲、想念、等待。除了像第一季特别温情的亲情、爱情话题之外,第二季也会上升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社会话题,例如环境保护、器官捐献等等。

在以“城市”为主题词的那期节目中,有阿里云的创始人王坚,他所代表的是未来城市职能特别重要的开拓者;有《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节目很想通过他的视角去了解城市里的男欢女爱,从爱情观和家庭观的变化,去陈述社会的变化。

这样的探索也许是冒险,却是必须和必然。正如一则关于《朗读者》的评论所表达的那样,“一个节目若内核浮泛,即使当下再红火也很快会被厌倦与遗弃。与别的流行综艺形式不同,文化综艺节目天然是有使命感的,它自出生就被寄予传承和改变的希望,也是区分此类节目优劣的重要指标。”   

第四,读本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

和第一季中规中矩的朗读不同,本季会突破舞美定式,从单人阅读为主增加为双人、多人乃至跨时空阅读的形态。

节目中,观众可以看到嘉宾和远在非洲的世界著名动物保护专家之间的跨时空朗读,贾平凹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及读者以朗读会的形式一起直抒胸臆,薛其坤先生带动清华物理系十多名专家、学者的朗读,真正让朗读变成无时、无刻、无形的存在。

第五,本季“朗读亭”有了线上版。

上一季,北京、上海、南京等十三座城市都特别设置了朗读亭,很多人形容它是“城市中的一盏明灯”,即便24小时开放,亭外也常是大排长龙。虽然只有2.5平方米和一段3分钟的朗读,却讲述了太多动人的故事,彰显着平凡人生的情感浓度。

02

其实今天写这个也是经过严肃思考的,一方面有装深度的嫌疑,被吐槽风险巨大,而且可能没什么浏览量;另一方面,摸摸良心并且咬咬牙还是给大家推荐推荐这个让我内心颤动的文化!综艺!!

我都是睡觉之前看一看的,困了就睡,所以看着也没什么压力。Emm……有点抱歉,和纪录片一起成为了我的助眠节目(捂脸)。

知乎上的话题性也不高,比起一般的综艺节目可以说是很良心了。

作为一个影视评论者,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我最近看国产综艺的时长,竟已不低于看电影的时长。

《见字如面》

《奇葩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

……

以上列举,除《奇葩大会》是网综之外,其余都是过了电视审查的“正规节目”。

(《奇葩大会》大家都知道,就是许知远曾经在《十三邀》中评价“粗鄙化”的那款综艺啦。)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欣喜的。

真正优质的“中国综艺”,终于从《跑男》所开辟出来的流俗泥沼中脱颖而出,并有望将主流的电视节目观,引领到一个传播文化的、具有更深意义的层面。

而我认为,这其中最优秀的,当属CCTV1最新的一档综艺——《朗读者》

看完第一集《朗读者》,我给它起了个外号——《见字如面》2.0版。

如果说《见字如面》8.9的豆瓣高分堪称惊艳,那么《朗读者》的8.6分,则可说是几近完美。

才看个序幕,我就被董卿由内至外的、极具知性的魅力吸引住了。

朗读是传播文字

而人则是展现生命

将值得关注的生命

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

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朗读者》第二季回归,依稀记得第一季时董卿站在舞台中央,她交代了《朗读者》的来龙去脉。

作为主持人,董卿曾连续13年主持央视春晚,因为高雅的气质和从未改变过的容颜被不少网友称为“冻龄女神”。然而在4月26日的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第二季发布会上,郎昆却在现场“爆料”,第二季担任总导演的董卿为节目“老了16岁”。

这样的说法略微夸张,但也可以看出董卿为这档节目煞费苦心。发布会上“朗读大使”濮存昕等人亮相。董卿介绍节目时说,新一季在读本、嘉宾、话题、朗读形式上都有全面升级。胡歌、袁泉、姚明、贾平凹、余华、李彦宏等名人都将亮相。

打开一本书,节选一段文字,把它朗读出来。

看似简单的形式,其中包含无穷的故事。

朗读者,未必是名人,而是有过经历的、具有内在底蕴的,真正“有故事”的人。

朗读环节,蒋励朗读了鲍勃·迪伦一首歌的歌词,《答案在风中飘扬》——这首词,创作于1962年,那是极端黑暗的越战时期。

那时,美国男性不断被送上战场,屠杀越南人,被越南人屠杀。

即便是能侥幸回国的美国老兵,也并未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据统计,后来有8万老兵,因战争留下的内心阴霾而自杀。

鲍勃·迪伦曾说过一段话——

我认为最有罪的

是那些看到不对的东西,心里也知道那不对

但就是不愿正视的人

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朗读呢?

只要去朗读,你就会明白:一样东西是否存在,与你是否拥有、是否见过毫无关系。

只要去朗读,你就会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是多么局限……是的,《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优质综艺,归根结底是在倡导阅读。

打开电视,你常能看到这样舒服的公益广告——在书中

不仅有眼前

还有诗和远方

那么,不读书,究竟有多可怕?

我想起一部德国电影,名字也叫《朗读者》。

电影中,凯特·温丝莱特饰演了一位女文盲汉娜。

她目光呆滞,举止笨拙。面对情欲,她没有任何浪漫的挑逗,只是像野兽般粗莽直上。

她看重尊严,但言语空洞。一边无法把控自己的负面情绪,一边武断地说——你根本无法影响我的情绪!

因为羞于承认自己是个文盲,汉娜被纳粹诬陷入狱,后半生在监牢中度过。

她一生中最灿烂的时期,是躺在少年米夏的怀里,听他朗读文学。

读书,成为这个女人抵挡世界的盾牌。只有在读书时,听别人的故事,她才能遗忘自己的丑陋和孤独。

有人说,这只是央视的一碗鸡汤而已。

我不否认。

“心灵鸡汤”,这一被妖魔化的词,现在无疑令许多人反感。

但,这就像你忽略《霸王别姬》,而去拿《小时代》《爵迹》举例,然后说中国电影全是垃圾一样,是极不客观的。

苍白空洞的毒鸡汤毁人。而真材实料的好鸡汤,却能养人。

03

汉语,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汉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它的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音韵之美,独步世界,举世无双!这样的文字,幻化出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用词上,词藻可华丽,可朴实,可冗长,可精简,灵活万变,语感上,节奏韵律强,跌宕起伏,或饱含深情,或浅吟低唱,或慷慨激昂……朗读者正是通过这最美的语言,表达情感,就似一只温柔的手,拉住你,一步一步想丰富的内心中走去!有爱人的深情,有母亲的慈爱,有朋友的牵挂……朗读者,作品感情的传达者……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朗读者第一季观后感影评》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862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