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锵锵三人行观后感影评

锵锵三人行观后感影评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30:14 | 移动端:锵锵三人行观后感影评

《锵锵三人行》是一档来自香港的脱口秀节目,噶节目首播于1998年,时至今日,网友们对这个节目的评价依旧很高,一起看看吧!

01

锵锵三人行 

这个节目的热情是通过《圆桌派》点燃的, 以前也知道这个节目,但是首先真的很遗憾这个节目的停播,希望这种形式有一种更好的存续

看这太长了,没有静下来看的心情,那时候真的还小,初一初二这样,大概是05/06年左右吧

最近一段时间是《锵锵三人行》陪伴我度过的

我是看把矮大紧的《晓说》、《晓松奇谈》之前的节目全部都看完了才开始慢慢系统的看的。

当然,之前其实都断断续续的都有看过,其实是有时候看这些节目很疯狂,是因为自己真的静不下来去看一本完整的书

按照一个豆瓣的评论说的,自己需要文化知识的滋养,也只能是汲取文化学者,公知,文化圈的人给出来的二手养分,一种文化的边角料来扩大自己的视野

自己是一个喜欢在三线城市生活的人,但是一样喜欢各国不同文化,喜欢旅游,总是在尽量的健全自己的人生观,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思辨能力。

好的言归正传还是说回节目,看了大概现在有50多期吧,因为现在才看 ,很多以前的都找不到了。

节目调节把控力很强的窦文涛,

外表猥琐(想不到香港会有这么有一下的学者),见解独到,很贴合生活的学者马家辉,

哲学看法知识面广阔充满人情关怀的梁文道,

比年轻人有生活热情,有点小愤青的许子东教授(香港岭南大学的文学系教授,博学多闻就不用说了)。

女嘉宾的话

外表美艳,见识多,感性善良的孟广美,以前总是见到这个美女总是 被骗的新闻,看了锵锵之后 ,可能真的是一个很相信爱情的人

可爱的台湾正妹竹幼婷,可爱的表面,情商其实很高

做过外国战地记者的周轶君,不一样的上海姑娘,一开始我也不是很喜欢,知道了是战地记者之后,觉得真的很敬佩,很大气,难怪家辉大叔那么喜欢小君君。

哈哈,08年的时候高晓松也上过2期,看着那2期是很狂,但是没办法,我已经是矮大紧的脑残粉了,实在是有趣的灵魂有吸引力。

整个节目叙述当时热闻,国际时事,针对某些人和事展开,一通看下来两岸三地真的各有不同的见解和生活见闻等等,这是一个很神奇的感悟,因为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但是多听听别人的见解,又会觉得自己其实可以用其他的角度去想想,不是老是身边人跟我说的站在对方的角度,是真的有很多不同的角度。

有几个印象很深刻的场景

14年谈占中的影响,因为占中的后遗症很强烈,看了那些视频,香港的愤青学生在屯门的打闹,学生青年为难跨境上学母女(说人家是水客,小女孩被吓到了,还哭了),香港本地大爷的音响发烧友被误会成水客,然后把人家的音响踢坏了,大爷说自己是本地人,为啥要这样对她,为什么我会记得这么清楚,因为当时真的很轰动,新闻这三条短片都播了,整个网络大家都很群情激奋,所以印象深刻

那期家辉大叔其实全程都觉得很别扭,因为真的其实香港人的作风其实真的有点欠妥。作为一个本地香港人,他真的有点无奈。但其实我自己去过香港好几次,真的觉得因为拥挤,因为高房租,过得真的很苦(大部分的人),做哪些事情,其实我真的可以理解,虽然行为真的欠妥了

谈几年前对于EXO粉丝的疯狂行径,那期是拿了鹿晗的粉丝行为来谈的,在我看来有点脑残粉的样子 ,其实我自己也喜欢韩流,也是其中一个团体的粉丝,里面说到的韩国应援文化倒是不陌生,有趣的是许子东教授听到窦文涛的介绍,有几个粉丝网上微博留言的言论:没有鹿晗就没有新中国。如果网上在有言论黑鹿晗的话,就割腕自杀,还上传了照片。还在鹿晗的微博上的留言,应援的方式做出4200000条、13140000条的评论。教授的反应真的让我跌破眼镜,说:团中央要革命工作方向转移啊,这么值得注意的现象。多大的号召力,这新时期的青年工作方向要转变啊,我们又不能镇压,又不能否定,这个就是要转化,没有鹿晗就没有新中国啊! 要先讲鹿晗怎么得益于党的领导,党在怎么帮助鹿晗的爸妈在阶级斗争的胜利,有共产党才有今天的鹿晗,对不对,是不是这样工作?说完之后文涛和广美都目瞪口呆,文涛直接说;怎么能聊叉到这里的呢?

我倒是觉得蛮有意思的,中年人对于追星往往是太不能苟同的,其实有时候真的是清楚荷尔蒙的躁动,镇压没用,转化一下其实就好了,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长大了回想起来疯过也挺有滋味的。

范冰冰和李晨的“我们”的微博公布

三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一堆,广美说了一句话,说自己认识的李晨就是重爱情,重感情,会去拼命呵护女朋友的人。绯闻中的主角我倒是没什么感觉,毕竟真相隔着几十层,真的分不清。但是看了这么多次,真的觉得广美姐姐是一个相信爱情的人

“桃姐”的奥斯卡获奖

讨论导演许鞍华导戏说故事的能力, 梁文道说:许导演拍戏的风格的好处是留白,不下定论,关注细节,平淡有味。经常埋很多支线,但是点到为止,串联起来,大家会更用心的去思考,迷不一定要解开。 更或者是天水围的日与夜,拍出了对于基层的关怀,不会去下定论,走进去基层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矛盾。家辉大叔说其实也有 不好的,要是需要把话说白的话,就不行了,比如《得闲炒饭》的那个同性恋的情节就拍得很差。

其实我真的认同,就像今年最新的《明月几时有》真的有点闷。

通过很多台湾的嘉宾,对于台湾的感觉,觉得那真的是一个宜居的地方,给我的感觉就是民风真的比较保守,很慢,我觉得很棒,我自己喜欢的2个小说作家就是台湾人,那样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地方,不喧嚣的地方,安静的出好作品,虽然不大众化,但是喜欢的人依然是喜欢。

当然还有很多,权利的游戏的讨论啦 ,陈水扁的保外就医啦,中国直销公司6000人游法国等等,一路看过来,窦文涛真的有才,爱读书,肚子里有货,有自己的立场,但是用他自己的 话说,他的立场真的很中立了 ,基本没啥立场,在我看态度都快低到尘埃里,可以就算这样,还是可以用插话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节目坚持17年,真的很不容易 ,他自己说自己是个宅男,就是这个宅男真的是挺吾日三省吾身,老是觉得自己毛病挺多,很自律,但是一个单纯的人反而是一个拒绝太多的诱惑,安静的做自己的事情。虽然他自己觉得对于娱乐圈他自己就是一个收入不高的工作人员,但其实他真的很低调,不然还真的可以在现在名气可以转变为收视率,拍广告,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有人找的时候,觉得自己做那个事情太不靠谱。

看锵锵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生经历,人生变得有趣了,也变得包容了

02

锵锵三人行停播已经好几个月了……于是只能看看天天逗文涛和圆桌派来打打牙祭。但终究还是三人行最好。

三人,是个很完美的格局,圆弧型的排列,让人很亲切,而且又能让文涛在其中左右逢源,灵活又开放。

当时圆桌派刚出来的时候我看着很难受,就是因为多了一个人,把桌子封死了,观众感觉距离一下子拉开了,而且四个人的时候摄影拍不到全景,必定有人露后脑勺,非常别扭,总有一种在看戏的感觉。不像锵锵,每次一打开都感觉是老朋友在那里招呼着,快来快来我们说道说道这个事儿~

文涛的语言风格对我影响挺深,他是个人风格很强的主持人,不太好形容具体这个风格,但就是感觉,说人话,说很朴实的话,面对任何嘉宾,姿态不卑不亢。既没有高高在上文化人的优越感,也没有庸俗媒体的那种窥私煽动博看点的难看难看。我现在遇到跟朋友聊天表达看法的时候,也会感觉自己在不自觉的模仿文涛。喜欢慢条斯理,心平气和,凡事退后一步隔远一点,带点谨慎也带点人性。

而且文涛的主持功力也很让我佩服。他看似嬉皮笑脸,其实对节目内容有很高的要求。去年太极雷雷和格斗达人的那个热点事件,锵锵三人行做了六期节目,可以说对这个新闻的挖掘很全面了。而且他面对徐的时候,看似各种追问和反驳,实际上是给机会给空间。但是面对太极掌门来了公然装逼的时候,他又开始嘻嘻哈哈实力捧杀。但是关于这两位嘉宾,真相如何,呈现给观众一目了然,主持人没有必要做引导、压制,只要给予空间,就是完美的。文涛是一个能给空间的好主持人。比如饶毅这样的嘉宾很不好控制,但是依然给足了他空间。

文涛的娱乐热场能力虽然比不上各大综艺咖,但也算得上是文化界的男版小s,他自嘲讲黄段子起家,常常在节目中开个车,流露出猥琐的一面,但又不让人感到讨厌,因为他还会同时营造一个多愁善感、偶像包袱很重、面皮薄又有些忧郁的形象。这种反差的人设是现在最讨喜最充满魅力的。这种反差人设还体现在,他对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的研究和爱好,让他看上去像个五十岁男人的老派和稳重,有文化素养;但是他同时又对社会新闻和娱乐八卦流露出平民老百姓那种看热闹的心态,接地气不装逼不说教。

这一切使得他拥有了一个十分有魅力的人设:文涛作为主持人,呈现出来的是一位多愁善感又爱开车的逗比,一位饱读诗书喜爱追逐风雅,但又柴米油盐俗不可耐的纯真老男人。

这样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这个人设非常成功,在于复杂和反差,但又让人觉得很合理的统一在一起。

三人行的嘉宾们也都各有千秋。许子东的书生气偶尔激动的不行,梁文道的和尚气质中肯又悲悯,马家辉糟糕的国语和每次想说黄色笑话都很冷的烂梗,王蒙、马未都、查建英这些知识系的;李玫瑾、叶檀这种专业流的;周轶君这种干练型的;孟广美、竹幼婷这种真诚可爱系的;冯唐、潘采夫这种氛围系的……这些嘉宾也让人印象深刻。

哎,好想念锵锵,总是盼着有一天能复播,或者搞个网络版的三人行也好呀……只要内容还是那个内容,在哪里播都无所谓。

03

从二十岁起开始断断续续看《锵锵三人行》,那时候是懵懂的大学时期,在周围女生疯狂追逐《running》《我们结婚了》《爸爸去哪儿》(韩版)等综艺节目的时候,一个人默默的守着电脑一期一期的看《锵锵》,收获宿舍其他人的一众善意调笑与不解“XXX品味就是跟我们不同呀”“这三人天天谈的什么”,表面佯装淡定,但内心也是迷惑的。20岁的年龄,因为大学之前除了书本教育,真的基本没遇到过什么借以培养自身独立思考习惯的机会,所以听着《锵锵》里的专家学者们指点江山高谈阔论的时候,其实我当然是经常听不懂的,但内心却明确的知道,当我努力聆听努力理解节目中嘉宾们的讲述及观点时,我觉得我的世界变大了,自己似乎每看一期节目,都变得比没看之前要聪明那么一点点,这种感觉近乎让我上瘾,我模糊的认为,看《锵锵》比看韩国综艺有用,当然韩国综艺可能也是有用的,但自己却绝对的更适合《锵锵》,于是我收看《锵锵三人行》之路从大学开始,就一直没有断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锵锵三人行观后感影评》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871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