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荼蘼观后感影评

荼蘼观后感影评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30:28 | 移动端:荼蘼观后感影评

《荼蘼》是一部由杨丞琳、颜毓麟和路斯明等主演的爱情偶像剧,在2016年10月份首播,网友们对这部剧的评价似乎很不错,一起看看吧!

01

有一段时间,我迷茫的问朋友梦想到了一定的年纪还能不能去做,本来我的心理有了一个不太确定的答案,但是问过之后更是把我的萌芽梦想给掐灭了。是呀,梦想不能轻易示人,因为你此刻的心境又有谁能暗透,别人的意见只不过是以己度人罢了。我们能做的决定,能获得的安全感永远来自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们人总是犯下害怕当下做出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害怕试错的成本,因为我们害怕被落下,具体落下的是什么?我们举棋不定,我们做出的选择真的会对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吗?是的,对于决定人生走向的事情,我们搜集八方信息,逻辑学,批判思维,左右对比,上下掂量。我们以为这样就做出了最安全的选择。这里的最安全是否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我们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或者尽量让这个风险减少到最小。我是一名设计师,低段位的主流价值就是行业内作品的抄袭,一提到中国风就是云图,山水画。而我们往往很少下功夫想明白设计为何物,中国设计为何物,有人怪罪到社会,市场经济商人们竞相逐利,谁管得了什么真正的本土设计。又怪罪到中国人的审美不行,国家不重视设计。等等很多因素。我想作为一名想在未来能有作为,想为这个社会,想为这个行业推动的人,至少尽自己的能力做些什么吧,而往往我们做了和事佬,做了符合眼下利益的妥协,甚至没有抵抗就缴械投降。因为我们总是左顾右盼,跟着潮流漂觉得才是政治正确。无论是主流价值观下丧失自我的操守,还是人生的走向。我们似乎都忘记一件事,我们的心,它是怎样想的,你有关心过吗?

前阵子看的《十年,再见杨德昌》里面有一段,让我非常深刻的一句话。杨导有一个建筑师朋友,杨导问:“你们开始建造一个建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那个朋友讲了一堆的建筑学名词,外观了,规范了,建材了,构造什么的。杨导说“这是不对的,你一路一路的追问下去,到最后你发现建筑的最原始的动力是人的一种对世界的向往,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对空间的一种精神的体验,然后才是外观,建材,技法“。建筑物看似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但是,建筑师最初设想的时候已经赋予它生命,希望它带给社会怎样的功能,让其中游走的人有什么样的感受,它承载了人们的想法,感受,精神需求。所以一座建筑是有生命的精神产物。而所谓的外观,建材都是围绕这个意义来的。而人生的选择,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根据社会的标准,信息,价值观做选择,但是这个选择需要完成你个人的什么使命,既而完成对社会怎样的使命。这是一系列的复杂选择,但却又考验我们的勇气与果断。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我们纠结的答案无非是内心想要的与社会期望的之间的差距。当两者持平时,我们会出现摇摆不定。但这种持平的现象似乎经常的出现现代社会,因为外在物质文明发展太快,对人的规定,标准也是五花八门,我们经常还没有分辨清孰轻孰重,就已经被带入下一轮的规则中去。但是,这些外在的因素,规则,价值观,主流意识,就像是建筑的外观,建材,大小,层高。但是建起这座建筑,最主要的是那份原始的生存意义的向往。而个人的选择也无不是围绕这个来的。所谓的社会规定的幸福模式,价值模式,莫不是都想在这个基地添砖加瓦,但是决定权是你的,你想要什么样的建材,外观,达到你人生的大厦。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一个个构筑的建筑物,有的低矮,有的简陋,有的简洁美观,有的富丽堂皇,有的奇形怪状,有的摇摇欲坠,有的坍塌毁损。设计行业有一句话,人类所有的造物都是人有意义的投放。而人们做的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造物,只不过你造物的对象是人生。这个意义似乎没人能够裁定它的正确性,而只有你自己觉得它是值的,那就够了。陈博文是杨导的御用剪辑师,也是大师级别的剪辑师。《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这部电影,获得什么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男主角什么的,唯独少了最佳剪辑奖项。当时,陈很不甘心,因为好的影片没有好的剪辑也不能构成一部好的影片(当然还有其他工作的配合)。当时,杨导就说了一句话:“我知道,你是最棒的就行了”。是的,那些个评委啊,电影监制局啊,他们哪懂什么剪辑啊。最懂你的付出的,知道你是功臣的,你是起到决定作用因素的,不就是导演吗,只要他懂了,那么你就获得了肯定。回到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外界的评价了,别人的看法,他们哪里晓得你的人生轨迹,人生规划,内心驱动力。了解自己的永远是自己吧。所以做出选择的时候,内心的声音,请也当作参考值。

写了那么多,其实,有时候谁又能做的那么好,我是如此,不知道谁可以打破魔咒,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人生“旅程”。女主的选择是否是错误的,不值得的?人生真的是一锤子买卖吗?命运这个词包含了一定量的决定论,你的学历,家庭,人格,性格,知识,时机等等决定了现在的你,还有一定量的未来的你,似乎这一切都是事先已经安排好的。但是人生的转机还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命运是说不好的。能做的就是利用你现在所有的资源,过上一种你觉得最好的生存状态。女主丢失了爱人,失败乎?我想不是的,因为爱情不是谫断羽翼去成全谁,而是,我用我最好的爱去让你拥有最好的自己。我想女主的这段追寻自己之旅,将会成为一段刻骨的回忆。今年我29九岁,还有很多很多的想做的事情去完成,选择的时候也会痛苦,这种痛苦无人理解。我听了一个做医疗的朋友讲了,今后的医疗会更加发达,所以人的寿命还整体提高,我说,我终于放心不会被农药毒死,被雾霾谋杀了,我的人生计划要做长了。开个玩笑。我只是不想让人生过的一江春水。那不是我想要的。我想留下点什么。《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乔治六世的励志故事,而是罗格的眼神。那种自信,坚定,赤诚。他没有学历,只有经历。而这眼神的背后是一个有一个的故事堆积,看透世事的淡定与坚毅。而我们所有的选择与经历都是让生命有故事,有意义,有价值。而只有自己才能完成故事的剧本。加油!为每一个在逐梦路上的人。

02

“如果可以,真的好像,在知道答案以后再做选择,然而这一切只是妄想,在人生的考卷上,谁都只能慌张写下一个答案。”

身处台北的白领郑如薇正面临着两种方案的选择。

方案A:离开台北,抓住去上海发展的升职机会。选择这个方案,可能会离自己想要的稍微不平凡的人生更近一些,不过,代价就是要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分隔两地,在追求事业的同时,可能会丢失这段感情。

方案B:留在台北,放弃去上海的机会,和男友一起面对男友家里现在出现的问题。两人走向婚姻,生一个可爱的宝宝。代价就是牺牲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梦想渐行渐远。面临的是比职场关系更难搞的家庭问题。

到底是失去一个陪你吃晚餐的人比较遗憾,还是失去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比较遗憾?方案A是面包,方案B是爱情,这个世纪大难题,郑如薇再理智分析,也得不出两全的最佳方案。

这是电视剧《荼蘼》的情节,也是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映的选择难题,无论选择哪种方案,走下去都不容易。不像有参考答案的数学题,生活的正进行时,身在其中的人无法提前预知答案。

剧里用平行时空的方式,讲述这两种方案的郑如薇的生活,方案A里选择去上海的郑如薇同所有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一样,那命去搏一个理想的前程。来到上海的她,凭着自身的本事,在这座钢筋城市逐渐站稳脚跟,虽然和异地恋的男友没有一个好结局,但一路向前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她也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导师,遇到了深爱自己的年轻的服务生。命运就像跟她开玩笑,这两个差点成为她生命转折点的人,最后都没能陪她走到最后。事业上顺风顺水,可爱情却不竟如人意。郑如薇也会质疑,自己选择的方案A,会不会从头到尾就是个错误?那么,另一个时空的方案B,你过得还好吗?

选择方案B的郑如薇放弃了去上海的机会,离原本不平凡的人生越来越远了。她成了一个家庭主妇,褪下华服、漂亮的饰品和高跟鞋,职场上意气风发的她一去不复返,困扰她的不再是报表数据,而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面对复杂的家庭关系,她还面临着自己在丈夫眼里魅力不再的难题。她明白了:牺牲未必是一种成全,受惠者也未必会感激她的牺牲。偶尔被生活逼得喘不过气的日子里,她也会想:当初如果选择去了上海,那结局又会是如何?

可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无法提前预知答案再做选择,不是吗?

如果当初填志愿的时候,能有多那么一点点的勇气,在爸妈强迫你报这个专业的时候,说出那句“我不喜欢”,现在会不会学起来更有动力?

如果当初没有那么意气用事,在吵架的时候,脑袋里多出现你的一些闪光点,而不是被放大的缺点,那句“分手吧”是不是也不会说出口?

如果在机会面前,能少一点犹豫,多一点勇气,现在的生活是不是也会不一样一点……

人生有那么多的如果,可就是没有让如果重头再来的机会。每一次的选择,每个答案背后都藏着一个自己设想的“如果”,如果说自己能够看清答案之后再做选择,会不会简单一点?少一点遗憾?

人生吶,只有在自己提交考卷之后,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即使有再重考的机会,你设想的“如果”,可能也没有那么美好。

方案A的郑如薇也可能没有那么幸运,在上海这座大城市,她的事业可能没有起色,爱情也不那么顺利,一切并不像设定里那么完美。方案B的郑如薇可能也不会那么糟糕,婆媳关系紧张,可她的老公帮她很好的调节好这段关系,自己在兼顾家庭之余,也能找到平凡生活里的自我价值。

“你听过荼蘼花吗?据说,它盛开在花季的最后,所以当人们看到,总是怅然花季即将结束。花季还会再来,只要我们期待,我们勇敢往前,那么无论方案A还是方案B,都会有属于我们的下一个花季。”

不写下你答案,你怎么知道,这一次,你选到了你想要的呢?

03

上一次看台剧还是林依晨的《我可能不会爱你》,已经感觉很遥远。

这次看荼蘼,也是因为将人生一分为二同步演绎的这种有点独特的方式。

因为每个人的人生只能有一次,因此如果有机会可以将不同人生进行同步对比,是不是很有趣?

不过这个剧的课题还是有些沉重,每个生活的分叉点都会带来不同的人生,所谓不同人生同步对比,只是告诉你,每个人生自有其存在的原因与道理,而在这个人生段落中的你,别无选择地只能在这段人生道路上前行。

但是,这部剧也教给我们:不管是怎样的人生,你应该选择积极面对,勇于接受也勇敢放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荼蘼观后感影评》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873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