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龙吟》是一部由吴秀波、刘涛等主演的古装电视剧,该剧剧情一波三折,画面精致,制作精良,网友们对这部电视剧的评价也是各有不同,一起去看看吧!
01
去年追了一堆剧,但第一次想在豆瓣上稍微写写自己的观剧感想,还是因为《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和《虎啸龙吟》这两部原本是一体但却被分为上下两部播出的三国剧。
以司马懿为主角,并且把故事的重点焦距在曹魏,这本身就是一个既新颖又大胆的视角。新颖是因为这个视角从未有过。大胆是因为,经过《三国演义》和各种三国题材的戏曲评书几百年来的影响和宣传,曹魏和司马氏一家的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以反面角色做为主角,编不好就会被骂三观不正。
两部剧一路追下来,总体感觉出乎意料地好看。画面雅逸拙朴,台词、镜头包括道具的设计都极其考究;很多时候,一句不起眼的话或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物件,背后都是一番风起云涌;主要演员的表演十分精湛,真的会带着你跟着剧中的人物一起笑一起哭……
当然,一些史实性的错误在所难免;还有一些人物在性格塑造上(特别是主角司马氏一家)也存在着“洗白”或者“厚黑”的争议。但不管是“洗白”还是“厚黑”,这些都是相对简略的正史而言。至少这些演义的内容在剧中大多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我们不妨将这些内容看作现代人从自身的角度对史书中的空白进行一厢情愿的善意填补,把这两部剧当作历史同人剧来看。
回到我们的主角司马仲达。《军师联盟》的开始,犹记昔年月旦评上的他,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然时局莫测,为保司马一家之安康,被迫入仕,卷入朝堂之争,或阅卷沉吟,或披甲上阵;急赶新城,决战上方谷,远征辽东,功勋卓著却始终饱受君主的猜忌与政敌的排挤。凭借一套五禽戏和超乎寻常的忍耐力,他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杨修、武帝、文帝、诸葛、曹真、明帝…… 怎奈朝堂万变,初心难持。面对曹爽何晏丁谧的再三逼迫,昔日只是别人手中刀的他,终于爆发起事,做了一回执刀人。
可在整个过程中,他的欲望和野心也在不知不觉地滋长。高平陵之变后一直到结尾之间的五集,每一集都全程高能。从意气风发的书生到权倾朝野的太傅;从一开始仅想要保住家人在乱世中苟活的权利,到初心尽失杀人无数(甚至包括家人)父子间嫌隙横生;曾经因权势而恐惧,后来又因恐惧权势的流失而杀戮。曾经拼命压制的欲望最后却报应在自己的儿子身上。
《虎啸龙吟》的倒数第二集,仲达和两个儿子之间有一场精彩对峙戏份。短短10分钟,父子三人陷入了一场罗生门。诸多设及家人死亡的谋杀和朝堂上的滥杀,到底谁才是始作俑者?勃勃野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吗?但没有仲达的默许这一切的杀戮又怎会发生?又有谁能证明司马昭之心不是他仲达自己的心呢?看到这里,莫名地想起了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二者的正直与良知都是被野心与欲望不知不觉地侵蚀;但与麦克白不同的是,司马懿到剧终时,内心都还保留着最后一丝良知,没有篡权。可历史的评价呢?还不是一世魏臣,却终入《晋书》。
《虎啸龙吟》中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仲达截获了孔明写给孟达的一封书信,信中有四个字:依依东望。仲达与孔明此时虽未谋面但却惺惺相惜,彼此都将对方视为此生最伟大的对手。空城之下,司马与诸葛在孔明的琴声中神交。仲达问:依依东望,人这一生望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贯穿着剧集的后半段。依依东望,望的是当下的抱负?是身后的荣耀?还是毕其一生,像自己的宠物龟一样,“龟缩”忍耐,耗死对手,等待时机完成从手中刀到执刀人的转变,以便获得最大的成就?答案都是否定的,因为万物都会归入尘土。可人心却不会。生逢乱世,操控一切的早已不是善恶,而是人心。
全剧最后五集,讲的是司马懿如何一步一步是掉了朝堂的故吏旧友和家人的心;结尾,失去人心的仲达老迈不已,在河边最后一次打着五禽戏。“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歌声再次响起。往日的回忆涌上心头,仲达顿悟,原来还有一层人心,就是经历了多年战乱,渴望早息刀兵,天下一统。
人心在,家国俱在;人心不在,家国离散。汉朝如此,大魏亦如此。
由此大彻大悟:依依东望,望的便是这人心。
升华到这里这个境界真是很高了。
一部好的历史(同人)剧,真的是能演活一个时代。剧中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简直有太多太多:曹操的横槊赋诗和壮志未酬、丕植兄弟惊心动魄的世子之争、司马懿的鹰视狼顾、杨修的恃才放旷、令君和崔琰的浩然风骨、频出奇谋的郭嘉、小狐狸钟会、老好人陈群、肚子里有真才实学的邓艾结结巴巴地说着屯田良策、明帝曹睿的乖戾阴鹜和聪慧果决、温婉动人却有凄苦难言的甄宓、始终保持着入仕初心的司马孚、曹真临终前不甘地把军权交给自己的政敌、曹丕和郭女王的情深意笃、曹爽的外强中干、司马昭的狼子野心、孔明强撑着病体上书写遗表、姜维含泪接过丞相的鹅毛扇、何晏的作茧自缚、夏侯玄的忠义双全、夏侯徽的“雅有识度”、司马师的血泪、柏夫人的机敏、仲达原配张夫人的泼辣、上方谷的暴雨、五丈原的秋风、令人动容的七步诗、以及锦上添花的虚构角色侯吉小沅汲布辟邪子夜蒹葭……感谢这些演绎陪我度过了一段愉快的追剧时光,并且让史书中的内容和文学中的桥段不再晦涩单调。同时也感谢这两部剧给予我一个契机去翻一翻《三国志》、《晋书》、《世说新语》、三曹和建安七子的文集,去探寻那个历史和文学中的魏晋时代。
02
早上追完最后两集《虎啸龙吟》莫名地有些伤感,它不是我去年看过最喜欢的剧,却是让我第一次在大结局后感受到心里空唠唠的戏。弹幕中有说最后两集水的,纯属撑集数。我不这么认为,甚至觉得这两集是全剧最精彩的,也是多年来少见的完整且舒服的结局。个人认为结局是充当了能在全剧最高潮后缓和地将观众的心态自然、平稳地带回起点的一个角色。可惜好结局见得不多,虎头蛇尾更是家常便饭,所以一旦有胜任的角色出现反倒不适应了,这个水锅真不能背啊。
时间对我们是公平的,但我们在不同阶段对时间的感知度却不同,小时候时间过得真慢啊,一节平乏的课像一世纪,3分钟左右的800米能将时间延伸到无穷大,长大了觉得时间又快得像光在真空中穿梭,有时恨不得把脚都跳上桌子参加点击键盘鼠标的行列,不是想分手一杯羹,只是真心觉得时间不够用。老了老了这时间他又开始长了,特别是快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仿佛凝固了,年少时争强好胜去要的东西都已无关,剩下的是自我看法以及对经历过往的无限回忆。这种鲜有的体会在最后两集被真实地表现出来,一切都比平时放缓2倍,以此来告诉观众在经历大起大落,大风大浪后的司马懿真的老了,至少肉身是老了,一言一行都在放缓节奏,儿孙们则都是朝堂的中流砥柱,升起的朝阳有自己的宏图大志要规划要开创,唯一陪伴的是与他脚步一致,共患难,同回忆的忠仆侯吉和爱宠心猿意马。既然提到这只爱宠就先说说这个画面多过一般角色,直到结局才领便当的乌龟。从它第一次上场,我就想到了曹孟德的《龟虽寿》,隐隐觉得司马懿的人生就是曹操在那首诗里写的状态,特别是在虎啸龙吟的后半部,司马懿简直就是按照那首诗中描述的志向在奋斗自己的人生。穿插在整部剧中的心猿意马已然成为他的化身,难怪当侯吉骗他说把这只寄托他对亲人无限眷恋和自己化身的爱宠炖汤时垂垂老矣的司马懿瞬间如打了鸡血般跟老忠仆拼命,那慌乱的神情、气急败坏的样子估计是整部戏里司马懿最疯狂的一次,这哪里是杀爱宠,这是杀他自己呢。如何从方方面面和细节表现一代智勇枭雄的黄昏在最后两集中随处可见,镜头除了把故事表现完整外,所有的关注点都在表现这上了,开场侯吉请他做媒,司马懿就把自己想要回老家落叶归根的想法表现出来。朝堂上,司马懿身着代表他一生辉煌的鲜艳红袍,拖着长长的衣摆,走在属于人臣的黄色地毯上,可当他向曹芳讨要了最后一个心愿告退走下大殿时,他却走在属于帝王行走的中心区域,镜头慢慢拉近他的脸,那种此生无法触碰的不甘,临死也要站在这个位置片刻过过干瘾的满足在他眼神中快速转换,最后所剩无多的时间把他拉回现实,走回属于他的人臣之路,这大概是整部戏里最表现司马懿野心和无奈最明显的一组镜头了,也侧面说明司马懿知道大限将至所以无所顾忌把积郁多年的欲望展现出来。
结局了该离开的要离开,没交代的事也必须给观众一个结果。小沅死了,随后牵扯出夏侯徽的死因,看完这场戏后我相信司马昭对他大哥说的话,杀夏侯徽是司马懿的本意。就像小沅的死一样,动手的是儿子,但意在父,不一定亲口告知,会其心便可。理由有三,首先侯吉告诉司马懿小沅的死后司马懿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杀了他;其次,这个场景最后一个镜头聚焦在一组龟蛇的摆设上,是不是寓意代表神龟的司马懿到了晚年因朝堂政变黑化出一颗狠毒的蛇心,此刻龟蛇一体?最后,司马懿与儿子对峙是透露出他的欲望。但我想他还是古人一名,重名声,怕被后人指说出尔反尔终究隐忍了下来,不过他做的事动的念却表现的和帝王别无二致,不光彩、不干净的事情自己不出手,后世之名是本之所系。对司马昭的行为是做给侯吉和司马师看的,不过司马师流同样的血液,马上明白了。侯吉跟着他一辈子了,戏看多了眼神好得很,所以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走个过场而已,以至于一向敬重自己父亲的司马师最后一句台词是粥凉了,你快些吃吧。侯吉则在两人因心猿意马被炖争执时彻底点明剑仍在司马懿手上,杀小沅的就是他。
侯吉与小沅牌位成婚的那场戏实则是对变成孤家寡人的司马懿承的惩罚,一同道贺侯吉只让张春华位坐高堂,司马懿做赞,坚持不让司马懿在礼词中把两人归入司马家,礼成后也不认同司马懿是宾朋更拒绝与司马懿一起吃喜酒宴。这场戏开头司马懿抱着张春华的牌位进来时说的话一语成谶,这帐子,要是换成白布就是个灵堂啊。虽然镜头满眼都是红色,但两位的对话和作为让喜庆的红色变得可笑,反衬出这就是司马懿黑化后他人生的灵堂,众叛亲离,高处不胜寒。侯吉问为什么没有带灵筠夫人来,司马懿说谎了,其实他很清楚到后来百灵筠和他走上了不同的路,既然道不同,在一起多别扭,他也怕要是带着来了晚上梦境里灵筠会质问他为什么要杀一个已经明确告诉他自己是无害的小沅,心狠手辣得宁可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
司马懿是个幸运的人,他长寿,长寿到送走了身边所有的同代人,办完了所有他想办的事,然后了无牵挂,孑然一身地离去。他也是不幸的,正如神龟虽寿,尤有尽时,如果能再给他20年,他可能就不必把欲望按耐一生,最后也只是站在那个位置前的地毯上让自己意淫一把欲望。剧情安排临死前他终于明白了依依东望的含义是人心,再次响起的讲述因战乱民不聊生的童谣也是他善良灵魂回归的附证,上一次曹操听到的时候感知百姓疾苦,最终放弃了战争,轮到司马懿也是一样,死前总算被编剧白了回来。说明他和曹操是一类人,有定国安邦之能,也因利欲熏心走过弯路,最终怀有拯救苍生之善,得以成为历史上一代枭雄。
接近死亡的岁月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都是心生恐惧的,《虎啸龙吟》用一种较诙谐的表现方式,大悲大喜再大悲的故事连接展现这一主一仆的最后岁月,让观众在愉悦的心境中跟着主人公走向最后,个人觉得这样的形式非常棒!
有组有趣的镜头,当司马懿答应侯吉去找小沅提亲的时候镜头带到了府邸花园水池上畅游的一只呆头鹅,暗指司马懿魅力太大,其实小沅这么多年也有那么点欣赏甚至喜欢他,而他投身在朝堂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全然不知,去提亲反闹出笑话,真真是一只呆头鹅。两人谈话间镜头中又出现了一只鸭,不知道是不是暗指两人的想法鹅同鸭讲,完全不在一个频率上,小沅手中黄色的线团就似月老的红线,滚到司马懿脚边,是落花有意,最后司马懿告诉小沅他是代侯吉来提亲的,把脚边的线团还给小沅,自己终结了这段襄王无意,神女有情的小插曲。能把这个小片段表现得有趣又完整,细节到位,我真的佩服导演的用心。
好的说完了也有我不太满意的地方,小沅临死前指认凶手的台词感觉多了些,时间也长了点,明知自己要死了,后面还有要给侯吉的承诺,如果没说完我觉得小沅一定会抱憾终生的,时间紧迫是不是指认凶手可以简单些,女性角度的个人意见,哈。
能看到用心拍、真诚演的剧幸甚至哉,书以咏志。
03
常年看日剧美剧英剧的我对于这么长的国产剧一直是不感冒的
军师联盟是我小学看完还珠格格后完整看完的第一部国产剧 当时感叹真实国剧崛起啊
完爆我基本不落下的日本大河剧
不过大河剧最近几年也不行 真田丸死活憋不出大场面 文戏也一般般 主要也就是卖雅人叔一个面子
但是看到第二季现在 我就纳闷了 为什么能拍那么长 看看预告片节奏一紧凑直接电影既视感
但到了电视剧死活拉成40来集就觉得闷了
说实话我上班族 时间紧没那么多时间赖在电视机前看片。
大河剧一直只写一个人的一生 大概也就40来集
军师联盟上下两部写的司马懿 虽然不是一生但是这货活的够长50集吧 差不多了
居然能80多集 完全可以保留精彩减掉30来集啊 最年头最值钱的是时间。
还有那个海上牧云记虽然后期问题很多但是拍的是好。很多场面 估计现在除了美剧中的部分翘楚其他国家的电视剧已经没法比了。 但是就是那么点事给你放个70多集 看到虎啸龙吟上了后我就弃剧了 不是不想看是特么没有时间看。
2017第一次入坑国产剧 后来又看了一些网剧 白夜追凶 河神 无心法师 那些还行不长 真希望这些电视剧也能紧凑点
04
如题,看历史剧或历史改编剧,最让人心烦的是讨论区或者弹幕,总有些人一不合心意就大呼大叫。
“历史哪是这样的”
“司马懿是个忠臣?编剧扯淡”
“明明老物可憎,刘涛加戏”
一不合心意就说这是洗白司马家,就说这是误导青少年,问题是这不是正剧啊,更不是按照正史一板一眼拍出来的纪录片。越是历史知识缺乏的人越是喜欢半桶水乱晃,你若真要让他去读史去看纪录片,他肯定不乐意,他就喜欢凑热闹秀优越,去看那乏味的纪录片他的机灵还往哪抖?
更甚的是那些动辄说不符史实的,据我观察功底也就寥寥,说不定连正正经经地读过一本史书的都没有,大部分都是凭着要么三国要么野史在那硬掰,他跟你辩论不说魏书怎样怎样,晋书怎样怎样,随便百度下就能当做真理来瞎掰。史书是帝王书,尚有待斟酌的地方,拿着些小道消息就能当做圣典,也真是愚蠢。
譬如说司马懿的忠或奸
人本身就复杂多变,20岁到30岁的思想就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何况这剧从上部司马懿青年开始,一直要拍到司马懿老年甚至逝世。老年时夺权不代表他从出娘胎开始就是个大奸臣,同理,不是说当个权臣就不能有天下太平的理想,这些都不矛盾。人不是非黑即白的,人有自身矛盾的思想,有随着时间不断改变的价值观,那些动辄就希望用区区几字给别人立标签的人,要么是思维上的懒惰,要么就是完全未知世事的少年。
以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