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性别之战影评观后感

性别之战影评观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37:40 | 移动端:性别之战影评观后感

《性别之战》是一部由英美两国联合制作的喜剧电影,影片剧情丰富曲折,搞笑的同时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网友们对这部电影是怎么看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01

1. Marilyn和Billie Jean撕逼之后再也没有和好,上面说她们和好并给出图片的消息是来自国外不靠谱的以讹传讹的八卦网站,硬是把Ilana的照片当成了Marilyn。其实Marilyn在49岁的时候就过世了,我想Marilyn的早逝和这段失败的感情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2. 关于Billie Jean和Marilyn的这段恋情,看完电影我想应该多说几句。虽然因为Marilyn的早逝,现存的关于她的资料非常有限,但是她本人应该是一个思想相当开放而前卫的人,演Marilyn的演员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说,她在对Marilyn这个人物的不多的资料做了研究之后觉得她是一个"free and captivating spirit" (自由而迷人的灵魂)。我找不到Marilyn和Billie Jean后来为什么会分手的资料,但是我注意到她在公开起诉Billie Jean之前因为分手曾经企图自杀,从她们俩住的海滨别墅的楼上往下跳,结果摔断了腿。所以在她作为原告出席与Billie Jean争产案的时候一直都拄着拐杖。而这场争产案最后的结果是Marilyn败诉,她并没有分到Billie Jean的财产。在看这部电影之前,知道了Marilyn起诉Billie Jean要求分割财产变相公开Billie Jean的性取向几乎毁了Billie Jean的职业生涯并改变了Billie Jean的整个人生的事实,我很自然的不喜欢这个人,但是看完电影加上了解到的以上这些更多的细节,现在我对Marilyn的感觉就复杂了很多。至少,从电影里给出的表演来看,我完全能明白为什么Billie Jean会爱上Marilyn。可惜,人生没法若只如初见。

3. 看完电影才知道原来Margaret Court竟是这样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的形象。说起来在澳洲同性恋合法化已经这么多年以后,她仍然在呼吁反对同性恋,声称同性恋是魔鬼的行为,这让我相当无语。

4. 电影里Larry几乎从一开始就发现了Billie Jean和Marilyn的关系,而我看到的资料中Larry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当时其实根本就不知道她俩的关系,事实上他完全没有往那个方向去想,一直到Marilyn起诉了Billie Jean之后他才知道真相。

02

三万多名球迷亲临现场,五千多万观众守在电视机前,网球史上最吸睛的比赛是哪一场?不是巅峰对决的大满贯决赛,也不是群星云集的表演赛,而是发生在1973年的休斯顿,一场由鲍比·里格斯和比利·简·金联袂上演的世纪大战。

今年,电影《性别大战》的上映再次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回四十年前,然而时过境迁,残存在球迷记忆中的片段,也许只剩下两个名字和一个赛果,对于比赛的历史意义,大多数人则无从知晓。事实上,正是那场比赛,彻底的改变了网球运动的发展轨迹,也打响了女子网球进阶成为世界首席女子运动的第一枪。今天,不如通过网球记者史蒂夫·弗林克的这篇跨界影评,去回味这场比赛背后的故事,一道追溯那个年代的网球世界。

作为一名网球记者,我已经在这一行工作了近45年,一直在学习,也一直在研究这项运动的历史。但今天,是我第一次写影评,我很高兴能和影迷、球迷们分享观影的感受,这部电影就是新近上映的《性别之战》。

顾名思义,电影围绕著名的“性别大战”展开。1973年9月20日,那场比赛在休斯敦的阿斯托洛体育场进行,对阵双方是比利·简·金与鲍比·里格斯,有至少30472名观众到场观看了比赛,还有5000多万名观众通过美国ABC电视台收看了直播。彼时,29岁的比利·简·金已经迈入职业生涯后期,退役许久的鲍比·里格斯也55岁高龄了,在转入职业网坛前,他曾于1939年以业余球员的身份,夺得温网单双混三冠。

而这部电影更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同时反映了比利·简·金以及里格斯的个人生活:包括前者的同志身份以及后者短暂的婚姻与赌博成瘾的恶习,这些都为影片的故事情节增添了张力,也使其受众范围变得更广。不仅如此,影片还深度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体育文化,以及那时的网球世界。

 在我看来,《性别之战》在很多方面都堪称一流。首先,演员的实力非常出众,新晋奥斯卡影后艾玛·斯通扮演了比利·简·金,她的演技无可挑剔,细腻重现了这位冠军的内心及神韵,就连说话的方式都再现得恰到好处。

对于比利·简·金的习惯和癖好,艾玛·斯通也拿捏得很准确。她的表演证明了其出色的演技、对角色的深入钻研和将角色塑造到极致的态度。同样地,在外形、行事风格、声音和性格上,卡瑞尔也完美地向观众呈现了一个时而有趣、时而易怒、又时而出奇敏感的鲍比·里格斯。

他们合力让观众意识到里格斯和比利·简·金也都是普通人,他们有实力,但也脆弱,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但也会自我怀疑。在命运的安排下,两人为观众上演了一场从未有过的网球对决,许多观看这场比赛的人,之前甚至都没看过任何一场网球比赛。

同时,影片还逼真地刻画了1970-1973年间的网球世界,在这场性别大战之前,女运动员们已经发起了多年的“性别大战”。

几十年来,这项运动都在不断演变和发展,用来约束球员的规则也越发成熟,而在其发展进程中,格拉蒂斯·赫德曼是位不可替代的人物。1953年,她创立了《世界网球杂志》,每个月她都会发表观点犀利的文章。凭借正直而严肃的性格以及对网球运动的贡献,她在网球圈内广受欢迎。

1970年,赫德曼召集了包括她的女儿朱莉和比利·简·金在内的八位女球员,与她们签下了价值一美元的象征性职业合同。随后,赫德曼说服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乔·卡尔曼,赞助了一项只有女球员参赛的比赛,即“Virginia Slims”锦标赛。一年后,在比利·简·金的运作下,这项赛事逐渐壮大起来。

说到比利·简·金,就不得不提同时代的另一个伟大名字——杰克·克拉默。克拉默的业余网球生涯堪称完美,1946和1947年他拿到了美网冠军,同时还在1947年拿下了温网冠军。在转战职业网坛后,他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统治力,里格斯、潘乔·冈萨雷斯甚至是潘乔·塞古拉等同时代球员,都无法撼动他的地位,他向来被很多人视作史上最伟大的十位网球运动员之一。

日后,克拉默又致力于推动职业巡回赛的发展,他年复一年地与顶尖业余选手签下合同,希望见证公开赛年代的诞生。他是网球运动中扮演角色最多的领袖,在我看来是“最能代表20世纪网坛的人“。

此外,他还推动了网球器材的蓬勃发展。威尔胜体育用品公司就曾将他的名字刻在最畅销的球拍上多年,“克拉默”这个名字就是最好的招牌。不仅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这段时间里,他都是美国电视台以及BBC最出色的网球评论员。

同时在那些年间,克拉默也有很大的话语权。1970年诞生的“大奖赛”就出自他的提议,而到了1972年ATP成立时,他又被选为第一任执行总裁。

1973年,就在这场性别大战开始前的几个月,为了声援因错过参加戴维斯杯而遭到南斯拉夫联盟停赛处罚的尼基·皮利奇,克拉默坚定而无畏地选择与阿瑟·阿什、罗德·拉沃尔等人,一起抵制那年的温网比赛。克拉默知道自己注定会遭受英国媒体的尖刻批评,但他甘愿承担这些,因为球员们是在代表皮利奇维护自己正当的利益,因为在他们看来,国际网联对比利奇实施的禁赛是不公平的。

我之所以回忆克拉默的这些经历,是因为很多观影者不知道,他是一位如此有影响力的人物,而电影本身所触及到的情节也有限,所以我认为观众需要对他多些了解,“Mr.Tennis”的名号并不是平白得来的。

1970年,由克拉默运营的西南太平洋锦标赛备受瞩目,但在奖金方面,男单冠军能拿到12500美元,而女单冠军只有1500美元。在总奖金为50000美元的情况下,女球员只能拿到7500美元。金夫人和赫德曼建议他重新考虑奖金的分配,可克拉默拒绝了。因此,赫德曼决定和其他顶尖女球员一起抵制西南太平洋锦标赛,这其中包括南希·里奇和卡萨尔斯。于是她们决定参加在休斯敦举办的、只有9个人参加的“Virginia Slims”比赛。

1973的世界和如今大不一样,那时的普遍观点是,人们更乐意看男子比赛,不仅是克拉默,就连权贵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女球员们并没有放弃,而是想尽办法进行抗争,最终她们也的确如愿了。

 当时的美国草地网球协会拒绝认可赫德曼和比利·简·金举办的“Virginia Slims”赛事。赫德曼在《世界网球杂志》上披露,当时的美国草地网协主席马丁给在休斯敦参赛的女球员发了封电报,宣布对她们处以禁赛,而且她们不再有世界排名,也没有资格参加怀特曼杯或是联合会杯的比赛。

 而电影中最具冲击力的镜头,就是克拉默与比利·简·金的直接冲突,那时离这场性别大战开始已经越来越近了。克拉默作为三位解说员之一被ABC台邀请,他当然支持里格斯,毕竟两人是多年的朋友。解说之一的霍华德·科塞尔保持中立,而另一位解说卡萨尔斯,则是金夫人长期的双打搭档兼好友。

然而金夫人坚决表示,如果克拉默参与其中,那么她就退出。在电影中两人进行了一番气氛紧张的对话,克拉默最终决定不参与解说,好让比赛顺利进行,最后斯科特取代了他的位置。

电影将克拉默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罪人”和笑柄,可在我看来,克拉默理应获得更多的尊重,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克拉默为网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诚然,他看不上比利·简·金和赫德曼等女球员,但如果没有他的努力,整个网球运动,包括被他看低的女子网球能否蓬勃地发展下去,我很怀疑。

“性别大战”中的很多精彩回合,都被展现在了电影中。2005年排名曾来到生涯最高第18位,并且击败过费德勒、纳达尔以及阿加西等名将的美国人斯帕代亚,在影片中担任了卡瑞尔的替身,还参与了不少镜头外的工作,他做得非常出色。

之前我提到,演员的演技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但同时,观众也想知道这场性别大战的由来。1973年,55岁的里格斯宣称男女球员之间的网球水平犹如云泥之别,即便是年过半百的自己,依旧能够战胜顶尖的女子选手。

起初里格斯向比利·简·金发起了挑战,但被后者拒绝了,于是他又将目光锁定在玛格丽特·考特身上。澳洲人在当年参加的24站比赛中斩获了23座冠军,并且垄断着世界第一。然而这样的巅峰状态,遇上了里格斯却输了个2-6/1-6的悬殊比分。在这场“母亲节大屠杀”后,里格斯也登上了《时代》周刊和《体育画报》的封面。

这是一场很多人不曾知晓的比赛,而考特的惨败也为四个月后第二场性别大战铺好了舞台。为了捍卫女子网球的尊严,比利·简·金别无选择。在那场创造全球收视纪录的伟大比赛中,金夫人不负众望击败里格斯,为女性正名。

但对于考特来说,这个结果多少让她尴尬。 “这可能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错误,虽然它当时看起来很珍贵。”考特谈到自己和里格斯的比赛时说道,“我并没有做好充足准备,比赛就这样结束了。”而一直被她压制着的竞争对手金夫人,则没有犯这种错误,她不仅赢下了性别大战,也在当时网坛美澳之争的主旋律中,成功为美国网球正名。

也正是这场比赛的影响,美网在1973年当年迈出了男女同工同酬的第一步。而在女运动员们的争取下,直到2001年,澳网成为了第二个实现男女同酬的大满贯。2006年,法网加入到这一行列。而保守的温网最终在2007年宣布男女奖金平等,宣告了四大满贯的男女同酬终于实现。这一切,也为女子网球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女子运动奠定了基础。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性别大战过去几年后,有人爆出鲍比·里格斯是故意“放水”。长久以来他嗜赌成性,在这之前甚至已经欠下十多万美元的赌债,因此在比赛前,他下了极大赌注买自己输球。随着里格斯的逝世,球迷们也许永远无法得知真相,但从另一场性别大战中,我们也许可以发现出些端倪。

1993年,纳夫拉蒂诺娃和康纳斯重现了二十年前的经典,然而比赛事本身更受瞩目的,是康纳斯在多年之后的爆料。美国人在自传《The Outsider》中承认,赛前他押了自己100万美元,能直落两盘取胜且丢掉的局数不超过八局。尽管康纳斯一上来便以1-3落后,但最终还是以7-5/6-2取胜,惊险赢得豪赌。

更劲爆的还在后头,康纳斯不仅拿自己开刀,更是爆料了里格斯也在这场比赛前下了赌注。也正是康纳斯的爆料,让人们更加怀疑,里格斯在二十年那场性别大战中动过手脚。

回到电影本身,尽管有不足之处,但这部影片在不少地方都体现了它的成功。比利·简·金的胜利以及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这项他们之前未曾关注的项目,这是制片商、演员、导演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取得的成果。这部影片体现了比利·简·金对于男女平权的追求,倡导女权并不意味着男性就变得不再重要,这只是一种对于平等以及尊重的诉求。

03

先讲优点,女权激进程度的把握非常好,“I never said women are better. They just need to be respected and paid equally to man.”就是全片的主旨了。石头姐的演技稳定发挥没的说,Steve把贱兮兮也演到了刚好,让人有点生气也有点理解。

然后就是一些鸡肋:

1. 开篇没多久就在理发店讲Billie和Marilyn的暧昧火花,我说这也太突然了吧???上一秒还是大家风风火火地凹造型准备开发布会向世界宣战下一秒就直接开始俩人的大脸特写和不可描述的氛围???一点铺垫都没有的???我是一个很开放的人,对于同性恋完全理解且认为非常正常,但这个电影在情节处理上实在是太突兀了。

2. 这电影究竟是在讲Battle of the sexes这个事儿,还是在讲Billie Jean King这个人?如果是说事儿,在最后的决赛环节画面表现就太弱了,竟然用了大量的远景镜头你当你是拍电视转播呢?太潦草了。在体育竞技的视听语言上这电影甚至比不上炮总的体育爱情片Wimbledom,或者阿三的女性平权电影摔跤爸爸。 如果你是想讲Billie这个人,那也应该讲清楚她为什么在那么多同时代的女同胞中脱颖而出勇敢地开始平权运动,她平权的心理缘由有何而来,后半生又如何为此奔走,这些都大有文章可做。 所以这电影无论是讲事儿还是讲人都略有不足。

3.配乐。电影原声在尽力恢复六七十年代的风格看得出导演的用心,但不得不说有时候音乐和画面脱节了。影片中出现了很多次和去年《卡罗尔》相似的配乐,但有强行用配乐烘托情节的嫌疑。好的电影配乐不应喧宾夺主,而应该是妙得你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却又能突然注意到它并为它拍案叫绝,就像Hans Zimmer 为星际穿越的配乐。

04

《性别之战》这部电影在拍摄之初就被很多人看好,一则是有携新科奥斯卡影后之威的石头姐强势加盟,另一方面则是影片在题材上选择了1973年的那场举世闻名的“性别之战”。那场比赛在美国女权运动的漫漫长路上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而在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范围内的女性意识都在逐渐觉醒,女权运动和平权运动正在各个国家高歌猛进地进行着,在这样的时刻选择拍摄一部聚焦如此历史事件的传记电影,无疑也是意义重大的。

不过,更加显而易见的是,《性别之战》这部电影从一开始也就是一部标准的“冲奥电影”——摒弃了对于影片简单的娱乐性的追求,聚焦值得铭记的重要历史事件,为正逐渐走到阳光之下的女权与LGBT群体发声,甚至还有着一丝似有若无的对于川普的隐晦嘲讽,只差黑人种族问题没有融入其中了(也没法融)——这些在当今美国尤其是好莱坞无比政治正确的元素,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部电影登上奥斯卡舞台的通行证,甚至在只有毫厘之差的奖项竞争中,政治正确也是一部电影以之争雄求胜的护身符。

《性别之战》的主人公Billie Jean King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网球运动员之一,也是美国女权运动的过程中难以绕过的一座丰碑。在1973年,她在与退役男性网球选手、曾经世界排名第一的Bobby Riggs的那场举世瞩目的性别之战中,直落三盘以6-4, 6-3, 6-3战胜了里格斯,也籍此彻底推动了网球运动中女性运动员的地位,为女性运动员同工同酬的最终达成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更加重要的是,性别大战的结果,向全世界宣布了女性可以在竞技运动领域不输于男性,那意味着女性在任何领域也可以做得同样好。

可惜的是,《性别之战》却难以被称为一部成功的作品。影片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不仅仅是性别大战这个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追求政治正确的主创还不想放过Billie Jean其人身上更加值得挖掘的一点,那就是她那段让世人非议的同性恋情。诚然,电影本身就是支持LBGT群体发声的有力武器,就好比今年的颁奖季大热《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就是继李安的《断背山》之后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同性爱情片。然而,在追求题材的重要意义的同时,电影主创不能忘记以电影本身的完成度和艺术性作为第一的准则。

在看过《性别之战》之后,我觉得这部电影远大于“性别之战”,但又略小于“Billie Jean”,它不满足于单纯地阐述一次历史事件的野心,但也不足以全然再现Billie Jean这位伟大女性的全部。事实上,影片只要在二者选其一地完成一项任务就好,可偏偏最终两边不能兼顾。

在讲述性别之战这一历史事件的层面,影片分散了不少篇幅到Billie Jean和她的发型师Marilyn之间的情感故事线里,使得影片一开始对于网球界异性不平等的矛盾的铺垫而产生的山雨欲来的氛围,到了影片中段被人物的情感纠葛冲淡了不少,等到本应该是全片观影情绪最高潮的最终大战的时候,反而让观众觉得略显平淡。

另一方面,在刻画Billie Jean这个人物的时候,却又略嫌力度不足——因为影片需要一定的精力来为Billie Jean的对手Bobby Riggs树立旗帜,在叙事上不得不进行双线的推进。无论在篇幅上如何分配,这样一来都会使得对于Billie Jean的人物刻画缺斤少两,就好比Billie Jean和Marilyn的同性恋情的发生,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两人确实是在第一次的理发厅的接触中就迸发了爱火,但片中两人情感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观众看不到Billie Jean这个人物内心的挣扎就不得不接受了这对同性恋人已经确立关系的事实。

这里有不合逻辑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并不如今天的我们一样对于同性恋持一视同仁的态度,更在于现实中的Billie Jean其实是一个思想略微传统的人,在自己的同性取向觉醒之后,她受困于自己不可告人的情感与对丈夫的背叛,其实承担了巨大的痛苦——在这个千年以来都崇奉男权的社会中,女性意识的全面觉醒绝不像这部电影中来得这么水到渠成,但片中的Billie Jean显然没有太多烦恼。影片用“对网球的真爱”和必须代表女性出战并获得胜利的使命感等等主线剧情的桥段很快地就把这些问题跳过了,使得Billie Jean这个人物的塑造其实有一些偏于符号化,她并不是现实中的那个Billie Jean,而是我们所期待的一位敢于为女性站出来敢于开天辟地的女中豪杰,而是一位手捧奖杯(你可以理解为网球奖杯也可以理解为奥斯卡)的巾帼英雄。

说到Billie Jean的人物刻画,就不得不谈到石头姐Emma Stone的表演。她在去年《爱乐之城》中以灵气逼人的表演,为洛城献上了一封妙笔生花的情书,也使得她成为又一位年纪轻轻的奥斯卡影后,实至名归。在职业生涯巅峰之后,石头姐选择了《性别之战》这样一部特殊题材的电影,无疑是有百尺竿头之意,就像小雀斑当年凭借《万物理论》封帝之后马上选择在《丹麦女孩》中饰演第一位变性人一样敢于挑战,这些杰出的青年演员的表演热情和崇高目标不得不让人心折。然而,在《性别之战》中,石头姐的表演却显然不在最佳状态,一方面是前面谈到了影片在两条主线之间中产生了的割裂对立的状态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石头姐自身对于Billie Jean这个角色的理解还可以更加深刻一些。对于石头姐,在片中最为闪光的时刻就是在大战获胜之后一个人回到更衣室痛苦的场景,在那场戏中石头姐所表现出的情绪非常饱满,也非常感人。Billie Jean并不是简单的喜极而泣,而是更为复杂的悲喜交加——她不仅仅是赢了,而是不得不赢,她的胜利不仅仅是伟大的荣耀,亦是被迫的屈辱。女性与男性之间的权利平等,如果还需要女性在一场充满噱头的比赛中获胜才能够正名,则恰恰说明了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中的话语权还远远不够。

让人惊喜的,反而是Steve Carell在片中的精彩表演,看过新闻照片和电影剧照的对比后,你一定会觉得从外形和神态上来说,Bobby Riggs这个人物的还原度比Billie Jean要高。Steve Carell的表演其实颇有一些个人痕迹在里面,机关枪一样快而稳的台词风格,丰富细微的面部表情是他行走江湖的两大法宝。在《性别之战》中,他将Bobby Riggs这个人物塑造得相当立体,这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人,也是一个刻薄无礼的恶棍,他傲慢嚣张,也精明算计,他是一个对冒险甘之如饴的赌徒,也是一个居心叵测的营销大师。有人说Steve Carel对于Bobby Riggs这个人物的诠释,是在嘲讽从来就不甘寂寞的美国总统川普,而《性别之战》这部电影恰恰也是在川普当选之前拍摄的,若是希拉里当选,这部电影如今的意义恐怕更是耐人寻味。在《性别之战》中,Bobby Riggs这个人物就像在现实中一样,自始自终几乎是他一个人推动了性别之战这一闹剧,而Billie Jean只能在纠结于自己一塌糊涂的情感现状的同时,还要百般无奈之下被迫应战。

总的来说,《性别之战》这部电影正是被“奥斯卡配置”所限制了,本应该流畅的叙事亦让位于政治正确的布局,使得影片的故事产生了一定的失焦,空余导演费尽心思安排的充满明枪暗箭的台词所营造出来的矛盾激突的气氛,对于一个这么珍贵的题材来说,影片最终呈现的效果无疑是让人觉得惋惜的。

我们都知道刚刚在海外上映的《星球大战8》正遭遇了迪士尼近十年来最大的麻烦,百试不爽的合家欢路线似乎不能够让数量庞大的星战迷群体满足,口碑的崩坏同时也引起了电影票房的下滑,刚刚以王者之姿收购福斯的迪士尼帝国没想到这么快就碰到了自己的瓶颈。其实,《性别之战》等一些选择走“政治正确”路子的颁奖季电影遇到的是和迪士尼类似的困境,曾经“三观正”是一部电影登上奥斯卡颁奖台的云梯,而当这个梯子开始不断给一部电影带来限制甚至是负面影响的时候,精心打造的“冲奥产品”到底还能走多远?

米老鼠和我们一样想知道答案。

05

作为颁奖季大热的影片以及许多影评人/导演的年度十佳之一,我对此片充满着期待。毕竟此片导演拍出过《阳光小美女》,编剧履历包括《贫民窟的百万富翁》《127小时》,还有一众好演员加持。再加上这个题材一直是我的心头好。

然而两个小时观影下来,我只觉得非常地失望。当然这不是一个糟糕的影片,但只配得上差强人意的评价。

这是一部关于女子网球选手Billie Jean King的传记,创作者选择了以她职业生涯中最有名气的一场名为「性别之战」的比赛为切入点,以这场宣告了女人并不输给男人的胜利呈现她对女性平权运动做出的杰出贡献。

影片采用了经典的双线叙事结构。

一条是性别之战的来龙去脉。而另一条则是Billie Jean与发型师Marilyn Barnett的同性婚外恋,并由此营造Billie Jean的心理历程。二者客观上的交集主要呈现在感情线对于Billie比赛时状态的影响。因此,两条线笼罩在「性别之战」这一绝对中心的故事之中。

这样的双线叙事非常明显了表露了创作者的野心。一条线是明着的女性平权运动,另一条线则是暗地里的同志平权运动。

碍于史实的缘故(这一时期的Billie和Marilyn正处于为出柜的热恋中),创作者只能勾勒出一个真挚而美好的爱情故事,借由服装师Ted之口道出「有一天,我们能自由地做自己,爱我们所爱。」

这再明显不过地显示了创作者对于Billie Jane的评价:一个敢为女性不公平待遇发声,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面对自己情感,并因此改变了世界的女性。

遗憾的是,双线叙事的结构却因为体量不均等缘故而使影片的内容显得杂乱。同工同酬的平权之争和同志恋情并没有从属于性别之战的叙事之下,而是三头并进,然而这三者似乎都草草收场,虎头蛇尾。

在我看来,创作者显然是被「性别之战」这个看起来很不错的噱头坑了。乍一眼看,这确实是女性主义影片绝佳的题材,男女之争本就太琐碎,冲突的制造需要大量的台词和许多场戏的堆积,但问题是它还很难有高潮的呈现,热血的结局。但「性别之战」解决了这一问题。

然而深入下去会发现,这场比赛只是作秀,创作者知道,所以这场胜利除了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外,其实什么结果都不是。以同工同酬为代表的平权仍有太长的路要走(澳网在1984年实现男女同工同酬,而温网和法网则一直推到了2007年),Billie的同性恋情对于同志平权也没有任何推动(虽然现实更精彩)。

◆ 同酬之争

这是影片一开始便抛出的议题。Billie因为网球赛男子冠军的奖金高于女子冠军八倍而与美国草地网球协会主席产生争执。Billie认为女子组既然能卖出和男子组一样的票,就理应得到相同的奖励。面对Billie的据理力争,主席只得顾左右而言它。

雷厉风行的Billie Jane毅然决定拒绝参加锦标赛,并决定举办自己的锦标赛。主席自然觉得她们做不到,毫无挽留之意。

1970年,以Billie Jane为代表的9名女子选手为争取和男子平等的参赛与赢取奖金的权利,从原协会脱离出来,签署了一份金额仅为象征性的一美元的长期合同,自行组织了维吉尼亚巡回赛(Virginia Slims Championships)。

这个巡回赛,在观众的预知中,应该便是Billie争取同工同酬的武器。

我相信,这个巡回赛以及由此诞生的国际女子职业网联(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的发展壮大显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的故事大概同样可以做出一部优秀的女性主义电影。

但在影片中,创作者做了减法,我们看到的是,尽管美国草地网球协会威胁将她们除名,她们无法再参加任何联赛,但她们还是一帆风顺地巡回比赛,出现在电台、广播中,先前的威胁和所谓冒的风险像是打的一场嘴炮。

我理解创作者的出发的,这是Billie Jane的传记,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关于「性别之战」的传记。所以维吉尼亚巡回赛和WTA只是一个铺垫,导致Bobby Riggs向Billie Jane发起挑战的导火线。

一开始Billie就摆出了她的人物动机——同工同酬,她的动作便是组织了维吉尼亚巡回赛。观众便会关心这个备受威胁,孤注一掷而又背负重任的巡回赛的命运,然而它的故事戛然而止,它一帆风顺。

创作者继而将重心引到了「性别之战」,毕竟巡回赛只是它的铺垫;在比赛胜利之时,一句画外音交代「这场比赛引起了大众的热议,女性平权,权利平等,正是Billie Jane在美国网球公开赛上成功地为女性赢得了男女同工同酬。」Billie的动作由此画上句号。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相信很多人看完后都和我一样一头雾水。所以,美国网球公开赛是出于什么样的缘由给出了男女相同的酬金?这一场「性别之战」与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同工同酬又有怎样的联系?难道真的是一出仅仅只具有象征性意义的闹剧就足以改变一切?

这些疑惑产生的缘由不仅仅是影片讲得不够清晰,而恰巧是选择的切入点的失策。影片毕竟是以「性别之战」为题,问题的答案注定将由它来解决,可它解决不了什么。将所有的成就归功于这么一场胜利,热血沸腾之后便经不起推敲。

而在一开始便受观众关注的维吉尼亚巡回赛和WTA大概在其中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它们与美网公开赛同工同酬的联系早已被影片遗忘。

◆ 同性恋情

影片中Billie Jane和Marilyn Barnett的相识源于女子巡回赛签约仪式前的集体造型。这场戏中,在Billie感谢了大家一同对抗组织的勇气和胆量后,大家正热闹地吐槽着男人。

然而当Marilyn对Billie说话后,所有的声音都淡出了,只剩下两人的对话,浪漫之中有些小小悸动的氛围音乐,以及大量的特写,凸显着一段浪漫爱情的诞生。

这种手法在《卡罗尔》中被大量运用。但不同之处在于,《卡罗尔》通篇均是人物情绪的渲染,这种手法对恋情的营造相得映彰;而影片在除此线外所有戏的处理上都是快节奏的,所以虽然是双线叙事,但不同的节奏感导致感情戏份出现后带给观众停滞感。

但这并不是这一条线上最主要的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这场同性婚外恋突兀于整体叙事。

这条线并不仅仅服务于Billie的恋情,而是Billie心理状态的呈现,她对于性取向的纠结、对背叛婚姻的后悔、因“性别之战”而承受的压力,因此影响到她在比赛中的表现(在她与Margaret Court的对决中显现得尤为明显)。

而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她赢得了“性别之战”,改变了世界的看法;而在内心中,她勇敢接受了自己的情感。在首尾呼应的赛前造型中,Billie向Marilyn和观众坦露了心声。

然而,这样隐晦的勇气恐怕难以鼓舞观众。

Billie Jane作为第一个公开出柜的美国女网选手,我太能理解创作者需要将这段恋情放入影片中的心情,但遗憾的是,恋情的刻画分裂原本的故事,让故事的中段停滞下来,仅由Bobby的动作线推动着「性别之战」的最终出现。

而且这样的结局也不是观众易于接受的,这像是没有结局的故事,或者说像是只说出了开头的故事(事实也证明,Billie和Marilyn的分手更加精彩)。

◆ 性别之战

这一主题的引出一直倚赖于Bobby的推动。几乎所有Bobby出场的戏份都被浓墨重彩了他赌徒的一面。他无疑是个优秀的赌徒,而且是营销高手。

Bobby在第一次提出和Billie进行一场男女对战时,Billie果断地拒绝了他。在那一刻时,Bobby的目的就再明显不过。这场所谓的「性别之战」是营销手段,是能卖出票的看点。

在影片一半处,以Billie Jane致电丈夫向Bobby宣战,以及Bobby告诉妻子Priscilla迎战的消息正式进入了这一正题。同样的两场夫妻间感情戏,Priscilla和Bobby相互告白却又无法复合的戏份显然更加有力量。

随后二十多分钟的快节奏剪辑,即使当Billie也加入了叙事,亮点仍旧集中在Bobby身上,其原因不仅仅在于Bobby本身就是个故意引入注目的小丑,而是Bobby的人物塑造胜于Billie。

Billie更像是伟光正的人物,当然影片展现了她的不完美,但这不完美和“性别大战”并没有太大关系。而Bobby在小丑的面具下那个赌徒形象和这场比赛是息息相关的。

但最让人失望的莫过于最终的「性别之战」。这场在休斯顿天文馆球场举办的30492名观众参与现场,大约37个国家5000万名电视观众收看的空前赛事。

十多分钟的高潮片段,竟然几乎完全是靠着「大远景-远景-近景-观众反应镜头」完成。虽然在比赛的后段加快了剪辑的节奏,但着实无趣。或许是小球运动的弊端,无法像摔跤、篮球之类的运动,在镜头语言和剪辑上煽动观众,但创作者毫无努力之意的刻板实在是让人失望。

当然,我早就说了,这不是一部糟糕的作品,只是有太多不尽如我意之处。

对网球运动、女性题材、同志题材感兴趣的,不妨一看,毕竟只是我的一面之词。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性别之战影评观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935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