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电影蓝天白云影评观后感

电影蓝天白云影评观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37:58 | 移动端:电影蓝天白云影评观后感

电影《蓝天白云》是一部由邓丽欣主演的港片,影片故事丰富曲折,纷繁复杂,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大家一起来看看网友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冷静克制的表达本是优势,但放在极端案件上,无法令观众产生共情,或许是最大的遗憾。

二零零零年,一位十九岁的香港移民少女在纽约串同男友用皮带勒死双亲,在当时引起悍然大波。

一年后,导演张经纬把这个故事改编写成剧本,并在2017年把它拍成电影,于是诞生了这一部《蓝天白云》。

少女Connie拥有性格暴戾又不可理喻的父亲,以及软弱自私的母亲。她和同学Eric、Jessica,在学校都是被欺负的对象。终有一天,她再也无法忍受现有生活,请同学Eric协助杀死了双亲。而调查此次事件的女警Angela,家中也有一个曾让她痛恨但如今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

虽名为《蓝天白云》,但整部影片的底色却阴暗至极。

近年来揭露香港社会底层生活,挖掘社会症结的港产片中,颇有几部佳作。2015年的《踏血寻梅》着眼新移民与拥有悲惨童年经历的自卑男孩,2016年的《一念无明》关注躁郁病人和畸形的家庭,一个个「香港病人」挤在灰暗狭窄的房间里,大声尖叫、情绪失控,怨气不计后果地被发泄,留下空洞悲哀的回声。

三部片当中,《蓝天白云》的事件本身最有震慑力。饰演弒亲少女、93年出生的年轻演员梁雍婷眼神凌厉,邓丽欣饰演的女警冷静郁结,拍摄此片时,Stephy更一度入戏到陷入抑郁情绪,演员表现可圈可点,但整体效果并不及前两者触及人心。

导演张经纬拍摄纪录片出身,过往拍出不少佳作。具体到这部影片,冷静克制的表达本是优势,但放在极端案件上,无法令观众产生共情,或许是最大的遗憾。

回想《踏血寻梅》,佳梅和丁子聪的惺惺相惜,佳梅请求对方杀死自己的绝望,丁子聪的自卑和期待,都能跨越行为和事件本身,传达到观众心里。更不用说《一念无明》中阿东无助的眼神、父亲大海忏悔的眼泪、母亲不甘的嘶吼……每一点细节都像通往观众内心的一把尖刀,轻轻一转就会疼。

这世间离奇阴暗的事情太多,把它说出来不难,但能透过果找到因,却并非易事。相信不幸的事情过去后总有蓝天白云,前提是要从事情中看到深层的因由,发现行为背后的本质。父亲性格如何形成?母亲为何不发一言?校园霸凌如何摆脱?女儿到底还有什么尚未表达的想法?用一句「惨案」、一句「反社会人格」草草带过,显然并不足够。而「冷静过度」的结果是,影片整体的感觉,如网友评论所言,「就像是凶案发生后媒体的第一篇详细报道,根据警方通报草草写成」。

片中反复出现的蓝天白云镜头,也略显刻意——其实,只要去掉黑暗的底色,走出狭窄的房间,比起Connie和Eric,这世间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他们眼中的蓝天白云。Connie想找回自己应有的生活,但接下来她会怎样,没人给得出答案。

纪录片也好、剧情片也好,都是想要透过影像呈现生活的样子。能清晰明了、纯熟流畅地记录世界一隅的模样固然已经很好,但若能让背景环境完全不同的观众也能获得人性上的共鸣,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提炼到更多的内容,或许才更值得期待的。

蓝天和白云,好天气的场景。那么白云将蓝天都遮盖住那会怎么样呢?阴沉忧郁……你的内心世界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阳光。

有真实事件改编,反应社会的现象欺凌、暴力、性、少数族裔、贫穷等等一系列问题,在观看的时候突然想起另一部影片就是《一念无明》,感觉就是《一念无明》的前传一样,怎么去描述一个现代人去弑亲的过程。这部片从头到尾如何去告诉观影者,一个人内心世界是多么脆弱。

事主是个很普通的女孩,做过手术,给同学欺负,但是她是个不甘心被人欺负的人,她懂得反抗,懂得去照顾同样受到欺负的人。当然就是因为她成长的家庭使她弑亲,很多人说这个女孩有精神病才会做出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当你处身于她的环境中,你会发现一切的事情都发生的很自然,也相对平静,只有在弑亲的时候有心跳跃动的感觉,很难说清是紧张抑或是兴奋。

在一个畸形的空间成长,人又怎能正常?在孩子的成长空间里充斥着性、暴力、冷暴力、欺凌等等,经历过很多,事主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她毅然去反抗,怂恿同伴去为她争取。最后女主想要过的生活是什么?有粮食和自由,雾霾散去就是蓝天白云,自己心里过得开心,什么事情都已经不重要了。很多时候,有很多人说,亲人是你最重要的人,但是自己内心深处有那么一段时间是如此讨厌自己的亲人。

1,很日本;

主题以及表达方式上,本片并无任何新意。更加不幸的是,相同视角/题材以及表现手法的电影,日本人一向最敏感,做的甚至可以说是世界级的超前。另辟蹊径的艺术表达,讲究观点独立和视野新奇。可是,无论形式还是内容,本片首先就淹没在日本浩如烟海的同类电影中了,处境尴尬。你要早诞生十年,没准也值得说道,但现在,很跟不上节奏了。

2,"虐-衰-丧-暴"的日本文艺;

绝对层面而言,现在世界上存在两种比较成熟的文艺表达形式。一种是好莱坞式的荷尔蒙宣泄,美国人就像是被压抑了几千年突然被释放一样,高举自由/民主的大旗,全力挥洒人性的光辉,哲学上说,这是性本善了;第二种,就是日本的"虐-衰-丧-暴",这就性本恶了。首先要强调的是,不管我们对于日本抱有什么样的印象。日本文化输出的成熟度,包括文艺表达,确确实实是世界级的,虽然明显在走下坡路。

我的印象中,除了川端康成,这位刷新了我对情爱理解的大神,以及经营儿童市场的宫崎骏,日本文艺没有不"虐-衰-丧-暴"的。比较为大陆熟知的,也相对收敛的那部分,尽管只是日本文艺的冰山一角,已经是这种情况。小说界,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东野圭吾的"白夜行",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电影界,园子温的"庸才",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三池崇史的--,我一下子想不起来。大概总结一下,日本成人世界总是充斥着各种越界了的性行为,家暴式的父母教育,畸形的少年恋,匪夷所思的乱伦甚至杂交,无中生有的欺凌和强暴等,以至于到什么程度,只要日本电影中出现父母教育/初恋等等的元素,我就觉得很虐。

即使是很正常的,或者说不是这个路子的日本文艺,也多多少少总会沾一点这种又虐又衰又丧又暴的感觉。举个例子,"嫌疑犯X的献身",一部悬疑小说,干嘛非得那么虐呢?如果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来电了,美国男孩会说"我爱你",中国男孩会说"我不爱你",日本男孩既不会说"我爱你",也不会说"我不爱你",他会弄死自己,好向世界证明自己的爱,因为爱比爱人大,爱情比情人大,婚姻比老婆大。退一万步说,虐恋也是恋,勉强也算说得过去,你再看"咒怨",就不是虐恋了,是"丧恋",我们把暗恋当做一种美好的情愫,说的出来的,就表白了,然后开房的开房,登记的登记,各取所需了;说不出来的,就当青春回忆,实在过不去,最多喝顿酒,浇一浇也就过眼云烟了。日本人却能把暗恋发酵出鬼来,于是有了咒怨。你要让我推断,日本的心理医生一定比生理医生多,即便不多,前者也一定挣得更多,市场很明显有需求啊。不过话又说回来,什么样的心理医生,能解决日本人的心病啊?

我不止一次表达过这个困惑,确实很搞不懂日本文艺,或者说日本文化,尤其是"虐-衰-丧-暴。

是因为日本非常有这个市场吗?还是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这种社会问题?谈个恋爱,必须弄成虐恋;过个青春期,必须很暴;经历个挫折,必须无限丧;普通人的日子,必须很衰。哪怕是做个爱,也要捆绑啊,滴蜡啊,皮鞭啊,营造一种屈辱感出来。难道是我在天朝的舒服日子过得太久了?资本主义的精神世界这么疾苦吗?

3,内容不生活,题材不中国;

不知不觉又跑题了。说回本片,其实本片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跟日本同类的比较。

首先,本片的题材很不中国。你去看印度电影这几年的成功,就知道为什么这么说了。"起跑线","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摔跤吧,爸爸",这几部电影立意并不深远,格局也不高大,甚至硬件质量,主题完成度,在电影艺术的技术层面说,还算是差的。但是,一个教育,一个信仰,一个女权,无一不扣准时代脉搏。印度文艺界,在把握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脉络这一点上,令人震惊。

其次,内容很不生活,戏剧潜力挖掘少的可怜,仅仅是空有一副看似很生活的拍摄手法,这顶个什么用。两条明线,老年痴呆老人的赡养,非正常双亲的折磨,一条暗线,校园欺凌。没有一个点表达完整的。校园欺凌,你随便去看一期"今日说法",得到的启发都比本片大。艺术本应高于生活,发生在现实中的校园欺凌故事,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比本片生动。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即使没有亲历过,也多多少少见过,本片中校园欺凌的部分,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没经历过这种事的人生造了这么一个场景,尴尬不?再说老年痴呆老人的赡养,这方面"桃姐"就好太多了,后者看似简单,却有堪称精致的结构包装,反观本片,随意零星的一个生活场景复制,仅此而已;再说弑亲,算了,这个不说了,容易挨骂。

4,文字更加适合本片的题材--题外话;

越是细腻而且深沉的情感,越不适合拍成电影。不论是站在市场的角度,还是艺术表达的角度,都是这样。先说艺术表达,文字天然比荧幕具有更加深刻的情感辐射力和渗透力。同样一个故事,看小说要比看电影带来更大的思考深度。尤其像本片的题材,情感很细腻,剧情太过深沉而缺乏爆发力,其实并不适合拍成电影。说直白一点,把这个故事搬上荧幕甚至是对故事本身的削弱。再说市场,这样的电影虽然成本有限,但想要拍好需要耗费很大的心力成本,如何收回成本呢?文学是很性情的,但电影是很工业的。唯一一种路子,是小说已经很成功,算是一种借势,电影可以跟着翻拍,但这就更是纯市场行为了。

喜欢英文名字多过于中文名字,因为蓝天白云这个名字对于电影来说实在是太意味不明了。

不过和这部片子倒也是很搭,留白太多,以至于意味不明。明明是极端的事件,偏偏叙述得又很抽离,明明是很性冷淡的画面,配乐却又那么惊悚,单独听起来简直像是恐怖片,明明故事半遮半掩入不了戏,但是大半夜在电影院里还是差点吓出一身冷汗。

其实真要说起来也没有什么可吓的,毕竟这个故事撇去所谓大逆不道也还是善恶有报,但是一来谋杀的镜头实在是又暴力又有着色情的意味,直接粗暴既有美感又真的野蛮得吓人,二来,我始终觉得这两个父亲作为人来说肯定是人渣没有疑问,但是作为父亲这个角色来说,却并不是彻底失格的。Connie的爸爸会让女儿多穿点衣服,Angela的爸爸即使患了老年痴呆还会想着给她递蛋挞,也只听她的话。虽然在送养老院前有提及母亲的一句话,但是在出租车上的失控我想过的还是也许之前的所有冷淡无奈都是出于对父亲年老失智的无能为力和英雄走下神坛的失望和气愤,毕竟最开始医者仁心形象太高大。所以即使最后暴露是因为母亲的缘故,我还是不能理解那种害怕坐牢不害怕杀人的怨气从何而来,何至于此,同样的,Connie何至于此。所以我隐隐怀疑可能不止于此,毕竟Connie说过,他敢,我就杀了他,毕竟谋杀时坐在她爸身上的那个镜头真的有种色情的暗示意味。但如今也终归是意味不明了。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接二连三的看到提及老了,失智之后的片子,很感慨了。人这一生也是很奇怪,开头结尾都要过上那么一段自己无法掌控的日子,很没有尊严了。可能对谋杀镜头的害怕也是因为这个吧,一个柔弱的少女加一个被欺凌的少年,就可以剥夺掉一个强悍的人渣的生命,用那么粗暴、像对待牲口一样的方式。所以啊,人的生命有时候也就不过如此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蓝天白云影评观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937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