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观后感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观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38:08 | 移动端: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观后感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部来自美国的电影,影片画面精致,剧情丰富精彩,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大家一起来看看网友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导演压根就没看过原著,然后拍了部大型的同人片。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我看得第一部侦探小说。因为这部小说,我才喜欢上了侦探小说。

这也是特别的一部侦探小说。波洛在书中告诉我们“一般都是12个人,只有一个凶手。而这里,却是十二个人,只有一个无辜者。”

这部小说的精髓是什么?12个普通人,为了正义,杀死一头野兽。他们并非穷凶恶极,并非杀人不眨眼。仅仅是为了正义得到伸张,为了和小黛西一样的孩子。所以他们亲手杀死野兽。

同时,也因为他们是普通人,所以,他们并没有指派某一个人去杀死野兽。他们“在黑暗中,一个接一个通过哈伯德太太的房间,捅了雷切特。”没有人知道是哪一刀致雷切特于死地,没有人知道谁是刽子手,没有人会因为杀死野兽而心理上有负担。

当列车停下,他们会下车,消失在人海。就普通他们本来一样。

这是原著的精髓。他们是普通人。被迫组织起来,去杀死野兽。他们不知道谁杀死了雷切特。他们无需为野兽的死亡负责。

我一共看过两个版本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很遗憾,杀人都拍得不好。

上一部是哈伯德太太点了盏蓝色的灯,看着一个个人进入车厢,捅雷切特。他们是普通人啊,是守法公民!每人进去捅雷切特一刀就是为了大家都不知道是谁杀死的他。哈伯德太太怎么会盯着!

这一部就近乎胡扯了。一群人一起进去杀死雷切特。

苍天啊!我们先不说这些守法公民为啥能杀人那么娴熟——雷切特在这里是tm醒着的——那个火车包间能挤进如那么多人吗?麦昆因还那么胖!

麦昆因,原著说他是个“讨人喜欢的小伙子”。这一部里他比我还胖。我就够讨人厌了,导演还安排他酗酒。

酗酒不说,还安排他做假账。原著里每新出一个疑点,都是为了洗白某个人,胖波洛怀疑到那个“小个子,黑脸膛,说话像女人”的人身上。这下好了,麦昆因做假账了,所有疑点立刻指向他。

去掉了希腊大夫,把他和英国上校合二为一。这个改编就更糟糕了。

原文反复出现过“陪审团有12个人,车上有12位旅客。”为什么?雷切特逃脱了法律的制裁,那12个守法公民要让他接受制裁。他们组成了陪审团,他们认定雷切特有罪。

而原著的结尾,其实希腊大夫和鲍克先生也是临时组成了陪审团,波洛只是法官。当他问向陪审团时“无罪,法官大人。”

把希腊医生去掉,只剩鲍克一人,就成了经典的侦探和助手的套路了。

最要命的就是哈伯德太太。在原著里,她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一位矮胖,略微可笑的美国慈母”然而也是因为她的手提包漏了陷。

她反复的给人看“我的女儿”和“两个丑得要死的孩子。”“我的外孙,他们不可爱吗?”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她的女儿,和两个外孙,因为雷切特全部身亡!

把这个情节改了,哈伯德太太成了嫁过好几任丈夫,因为遗产有点小钱的半老徐娘,这编剧大概是大猩猩在打字机旁胡乱敲的!

至于其他的人物,懒得说了,反正波洛都能让人拿枪打他,还有什么不可以?哦,有的,波洛有个女朋友,还把她的照片带在身边。世界上居然有这么扯蛋的事!

最后,所有人在隧道里,摆出了一个最后的晚餐那样的架势。或许有人会觉得好,但这tm是波洛,他才不会说教呢。他也不会传福音,他仅仅说了两种可能,听取陪审团的意见后,就“荣幸的告退了。”

下边是在看电影是打的字,本来想整理的,看完了太愤怒。无法整理。

我正在看!

这是什么?大型的同人电影吗?黑人从哪里来的?古板的英国上校成黑人了?还当了医生?

麦昆因,“讨人喜欢的小伙子”比我还胖,我就够讨人厌的了。

哈伯德太太,天哪,我看得上一版电影就把她改得够烂了,这版看来更烂。

正好看到波洛说“我不喜欢您那副尊容。”然而,波洛不会那样的神态说话。不会用那样突然深邃的眼神。他会彬彬有礼的说这么一句话。

穿丝绸龙睡衣的女人是消失在过道尽头,不是跑到过道尽头。波洛起来也是要时间的,那女人在门口等到波洛起床后再跑的吗?

电影把英国上校和希腊大夫给合二为一了。厉害 。

更厉害的是用了一分钟不到就检查完尸体,知道几点死的,还看到很多刀。

最最厉害的是原著中希腊大夫搞婚外恋,英国上校则是非常忠诚。

比较奇怪的是当时我看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我看得第一本侦探小说)当时我就认为希腊大夫是黑人(对他描写是皮肤黝黑),这里倒是和我想象中的人物一致。

波洛还爬到列车上,列车旁边是万丈深渊。这一定是大力神,不是那位有着小小的灰色细胞的人。

我一个人的亲娘啊!那烧剩的碎片是凶手真的想销毁的。被小心烧毁(因为会暴露他们),你们见过剩下巴掌大那么一块的吗?

瑞典女人长得不像绵羊。

俄国公爵夫人,这里说是什么公主。她是挑剔,不是找茬。拍成尼罗河上的惨案了这是。

在雪地里喝咖啡,波洛先生对咖啡温度有特殊的要求,他永远不会去雪地喝咖啡。

真tm惊喜不断,黑人医生开枪打人了。这个导演到底有没有看过原著?

江歌案这几天在网上引起了很大范围的讨论,微博上还发起了签名活动,江歌母亲发起签名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让日本法庭判处杀人凶手陈世峰死刑。在法律并不严苛的日本,很多杀人犯都不会被判死刑,有人预估,按照日本法律,陈世峰很可能会被判15年到20年刑期。而实际上也有可能判的更轻,因为陈世峰的家人目前已经下血本换掉了日本官配的律师,自己请了很强的律师团队,给陈世峰辩护。

江歌妈妈自然不服,凭什么自己女儿一条命没了,杀她的人还活蹦乱跳,二十年后还能出来重新做人?她希望得到更多人签名声援,据说在日本曾经有一起案件,有33万人支持判凶手死刑,最后就真的判了死刑。签名活动目前已经有29万人参加,我昨天也转发了微博,参加了签名。

但即使最终签名超过了33万人,陈世峰会不会被判死刑,也并不一定。那如果陈世峰最终被轻判了呢?江歌妈妈怎么办?

她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下半辈子活在无法帮女儿“复仇”的自责中,一种是自己成为杀人犯。

周末去看了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的就是一个很类似的故事。

在一辆高速疾驰的“东方列车”上,一位叫雷切特的古董商人深夜被杀死,捅了十多刀,而且刀痕深浅都不一,死状极其恐怖。

列车的股东布克先生十分震惊,于是请求同在列车上的侦探波洛帮忙破案。

波洛找车上的所有乘客都谈了一遍话,发现每一个人都举止怪异。经过抽丝剥茧,挨个问话,他终于揭开了谜底,其实雷切特是车里的十多人合谋杀死的,而乘坐这趟列车,是这十几个人早就设好的局。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完美谋杀,十几个人谋杀一个人。他们有着不同的角色和职业,有暴躁的伯爵,妩媚而又爱卖弄风情的中年女人,严肃而挑剔的俄国公主,漂亮的家庭教师,机敏的侦探,以及老实的仆人。他们看上去毫无联系,却又共同策划和执行了这次谋杀。

按照原计划,在杀人后,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会下车离开,当有人发现雷切特尸体时,所有人都已逃之夭夭。但不幸的是,列车在行驶途中却遭遇了雪崩,被迫停止运行,他们也便无处可逃。

那么,这些看起来并不坏,而且大多数都身份显赫的人,为什么会集体杀人呢?

原来,这一切都与一桩名为阿莫斯特朗绑架案的案件有关。两年前,雷切特在美国绑架了阿莫斯特朗上校的女儿,敲诈了一大笔钱,但最后他却将被绑架者残忍撕票。本来幸福的一家人,却被这突如其来的绑架击垮,阿莫斯特朗怀孕的妻子流产死去,而阿莫斯特朗也接受不了家破人亡的厄运,在家中自杀。

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这样毁于一旦。

但可笑的是,雷切特却花了一笔钱为自己脱罪,逃脱了法律的制裁,然后隐姓埋名,做起了古董生意,还活得富足而滋润。

好人惨遭横祸,而坏人却逍遥法外,这让阿莫斯特朗的家人们感到非常悲愤和痛苦。于是阿莫斯特朗的家人、厨师、家庭教师、保姆、司机,以及被撕票孩子的教母,一共十多个人,一起策划和酝酿着这场谋杀,他们安排阿莫斯特朗以前的管家去给雷切特当了管家,安排司机去给他当了仆人,并一起在淡季买了这趟列车的票,杀死了雷切特,完成了复仇。

侦探波洛查出了真凶,但结局也令他颇感意外,他没想到,车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凶手,而被害者是一个杀人犯,杀死他的人只不过是想为家人、主人复仇,以获得内心的慰藉。

从维护法律的公正的角度,波洛应该是把所有人都交给警察的。但是从人性的角度,他却又心怀恻隐。

最终,波洛选择了编造谎言,帮所有人掩盖杀人事实,他告诉警察,雷切特是被自己做古董生意时得罪的仇家雇佣黑手党杀害的。

电影在原著的基础上,对人物的转变,加入了不少细节,比如波洛一开始是一个寻求公正,认为世界上非对即错的人,有一个细节,就是电影一开始,他不小心一只脚踩了一坨牛屎,为了寻求平衡,他把另一只脚也给塞进了牛屎里,这样才感到舒服。

而到了影片的最后,他才发现,其实这世界上并不是非黑即白,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也不存在真正的公正,为了寻求公正,把一只干净的脚放进牛屎是很可笑的。

所以,他放走了所有参与谋杀的人,希望完成复仇之后,他们能够不再自责,也不再遗憾,卸去重担,重新开始生活。

我不知道那些谋杀者是否能在复仇后轻松生活,我知道的是,他们为了自己爱的人,做了一件错的事。但法律呢?法律为什么要放过坏人,把本来可以平静生活的好人,都逼成坏人呢?

多么希望,在现实中,电影中的悲剧不再重演。

是的,你不能根据一些瑕疵就否定这部经典,但这部电影最多最多给三星,但就阿婆的原著来说——有几星,我给几星。

阿婆原著自不必说,这已经是【东快】改编的第三版电影,但是这部【东快】有点“奇怪”。

说说演员阵容,影片导演是英国著名舞台剧演员肯尼思·布拉纳,他刚刚在诺兰的【敦刻尔克】里演了一位很帅的军官。

还有别着急——德普来了,威廉·达福和拉丁美女佩内洛普·克鲁兹,影后朱迪·丹奇这都不用多说,一麻袋熟人,星战”女新人黛西·雷德利也来了,英剧里的德爷也到场了,另外最惊艳的当属米歇尔·菲佛,30年前,她塑造了最经典的一款-猫女-形象,是位特别有女人味的女子,现在年龄虽大,却仍风韵犹存。

从电影拍摄角度来说,这部翻拍并不具有原汁原味的感觉,不得不承认在看波洛平铺直叙的审问各位嫌疑人的时候,还是没忍住哈欠连天,但影片的高潮是令人震撼的,从医生开的那一枪开始整个节奏迅速走高,直至高潮段落的【最后的晚餐】,不得不说,肯爷还是蛮有创造力的。

糟点——(我得承认,不论是看书还是电影,都泪目了,但那是因为阿婆这本书的情怀,而不是这部电影),于是令人相当失望的一点出现了——这是一部较为“颠覆”的美国本土的翻拍,阿加莎是谁啊?她是推理女王,看过原著的人大概都知道她要的是什么,但是看着看着真的差点就以为看的是福尔摩斯了。

把阿婆与Holmes任意一位混淆并强行植入对方性格,都是对二者极其不尊重的做法。 (手动再见),同时影片商业性太强,有点失去原汁原味的感觉了。 

核心问题:整部电影能够明显感到导演兼主演试图突出塑造波洛的侦探形象,可惜用力太猛,要知道阿婆侦探故事的精髓恰恰在于群戏的演绎,你这整的一堆波洛的镜头,把众生相给搞没了是怎么一回四儿啊?

要知道:阿婆的推理小说从来不是柯南道尔式的细节出发物证推断,她重视的是人的内心 ,通过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等心理战的表现形式,从而抓住嫌疑人漏洞,她可是个相当重视情怀的可爱老太太。

哭笑不得之处:阿婆笔下的波洛喜欢用友好的交谈剖析人物内心,他的性格一直都是平和的,甚至有礼貌到令人无奈却只会觉得:艾,这老头真可爱。

但这部电影中的波洛——OK,这部电影中的大侦探,简直令人哭笑不得,侦查,撬门,追踪,搏斗,样样精通不说,这推理能力也是炒鸡强悍啊,那个原著里和蔼可亲,看起来大智若愚的可爱的心证推理代表没了,这部翻拍的【东快】简直就是住在伦敦贝克街221号,House的门牌号为221号的毒舌反社会,无时无刻不在算计的Sherlock·Holmes特写,不过就是多了两撇胡子。

相当厉害的一点:耐人寻味的最后十多分钟的镜头——【最后的晚餐】,足以秒杀其他各种商业大片,最后半小时里面的镜头是提高整部电影分数的最关键之处,群演可以说是真心苍白无力,但是这个镜头下演员布局,尤其是猫女的演技真真令人动容。

真相那一场导演作为资深莎士比亚戏剧大师的功力体现得淋漓尽致,舞台剧安排看的人肝肠寸断,视觉张力和艺术价值完美融合在了电影镜头之中。

那么,对于一个结局,结构,整体框架,甚至探案过程早已被知道的故事,还有吸引力吗,值得再看一遍吗?

答案是肯定。

我推荐看这部电影,但是希望各位要带着问题看它才好。

首先,不是很认同原著党,将小说改为剧本本就具有矛盾性和困难,影片逻辑确实有点舍本逐末,但请不要因此过度刁难,电影本质固然是讲好故事。从另一角度上,肯爷做到了。

其次是电影的制作。

场景转换方面的确大胆,电影前期大量使用广角推轨,但由于缺少强张力的节点,所以可能导致片段的张力缺失。加上稍有过分的调色板,从而使一些观众产生疲劳,而丧失思考。不得不说,对于悬疑片的快节奏来说,四十分钟才开始事件点确实有失水准。

逻辑方面不得不说确实确实受到了节奏的影响,与医生的交锋再到最后的审判显得突兀,片子中也缺少波洛自己的思考空间,或许在影片前段对波洛建模的塑造上能稍稍微缩的话节奏可能会流畅一点,而对于原著党所说的“假波洛”一点,个人觉得不是主要问题,导演如果想要以他的理解去塑造一个角色是完全可行的,这也是电影片场为何通常都不允许编剧进组的原因。对于导演电影或者是作者电影来说,这一点是取决于导演的,希望原著兄弟们不要在那么过度抓着这个问题不放。

我也阅读过原著,也深深喜爱这阿加莎所塑造出的波洛侦探形象,但在这版东方快车中,我也看到了些新的东西。

以上是些缺点,均为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再来说说本片的优点。

或许这一板的逻辑等方面不是最好的,但是肯爷对于这一板的艺术性创造确实是棒透了。

大胆,这就是我的形容。

多元电影元素汇集主线的剧本方式在当今并不少见,但是敢这么大量玩主镜头的导演的确是稀有物种,从波洛准备上火车那里的一段一镜到底跟拍的主镜头直接征服了我。接下来是波洛去餐厅用餐时的第一视觉跟拍主镜头。再后来是是公布死者的硬切主镜头。特别是火车头前的神似最后的晚餐的主镜头,让人震撼,艺术性体现的淋漓尽致,从波洛的单白变调大大体现了张力。当然不要忘记了影片末端,波洛最后一次走在餐厅里的同为一镜到底的跟拍主镜头,也就是在那个场景,波洛做出来象征电影意义的选择。每一个主镜头相互对应,如同电影元素一般。不得不说。妙!

但最令我咋舌的创意来源于韦斯安德森式的俯瞰镜头,在两个场景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是他们刚发现尸体时一个是他们检查尸体时,如果你观察够仔细,会发现那还是一个渐进镜头,对于在火车这种相对封闭的场景,从车箱外到箱内,过渡起来难免困难,而这种俯瞰镜头则直接的剪除了这种困难,特别是刚发现尸体时的四分构图,让我特别震撼。除开俯瞰镜头的处理方式之外,肯爷还有选择大仰角镜头等,这等创造性思维,令人赞叹!

当然片中还有一些令人为之一颤的镜头,比如火车翻车后连用四个斜角镜头,大幅提升张力,以及审问时对三人的平行剪辑,对于突出元素侧重点有着良好作用。片中肯爷也运用了很多基础经典的镜头,比如过肩啊等等,就不细说了。

电影还有一点就是配乐,使用渐进的钢琴乐不但复古,还对影片节奏起到了大的作用,加上如此强大的卡司,总体而言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还是希望不要对它的缺点过度吹毛求疵。

看了《东方快车杀人案》,阿加莎的名篇,虽然早就看过小说了,也知道凶手是谁,但没看过电影版的,所以想去看看影版的跟小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看下电影有没比我想象得更精彩。

当波洛侦探出现的时候,我感觉实在是太丑了,没有丝毫地美化波洛这个形象,一个稍微胖的五六十岁的大叔,两撇硕大的胡子,睡觉还要专门包起来。然后回去看评论,大家却说这版的波洛是历届以来最帅的,肯定是我忘记了小说里的波洛形象——一个矮胖子,也许也是因为饰演波洛的就是本片的导演,所以导演想把自己弄帅一点。无论怎样,看完全片之后,我觉得波洛确实是变帅了,智力上的碾压以及悲天悯人的胸怀,让我感觉波洛的蓝眼睛闪着光芒。

仔细想想,导演确实有在放大波洛在人性方面的形象,反复提到波洛逝去的爱人凯瑟琳,一个深情的男人形象跃然浮现于眼前。

东方快车这个案件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其他推理案件在侦查的过程中会让你觉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凶手喔,当焦点聚焦在某个人身上,你就会觉得他很可疑,而东方快车这个案件也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到了最后,你发现东方快车里出现的每一个旅客,都是凶手。好了,这下不用再惊奇了,你想的都是对的,这个人很可疑,那个人很可疑,全部人都很可疑,然后波洛告诉你,答对了,你所怀疑的每个疑似凶手的人,都是凶手。

我很喜欢影片的节奏,虽然场景有点太新了,但是轰隆隆的火车轰鸣声,铁轨的碰撞声,火车顶部黑乎乎的浓密黑烟,远近交替拍摄着火车驶过雪山,配上复古的背景乐,华丽的复古英伦气息扑面而来。

片中的女性角色都超美,后来才知道都是来头不小的大咖,尤其是被害小女孩黛西的外婆——琳达·雅顿,为数不多的镜头,展现出惊人的演技。外婆一出场的时候,故意跟波洛搭讪,假装自己是个找老公的女人,看年纪已经不小了,至少五十多了,脸上虽有皱纹可是气质仍旧十分优雅,我觉得很美很美。

我读小说的时候好像没哭,可是看电影就哭了,黛西一个人的被杀害,造成了全家灭门的惨案,与这个家庭关联的所有人,都深受煎熬,生命仿佛缺失了一块。最后镜头在每个人捅了罪犯一刀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丝罪恶的氛围,反而像是一种救赎,一人一刀,仿佛捅了那一刀不仅仅是让罪犯死掉,更是代表着让罪恶终结,让自己得到解脱。善良的人被害,善良的人做了“坏事”。波洛他眼里揉不得沙子,非黑即白的他最终却选择了救大家,当成是完成之前约翰向他求救的愿望。

小说已经是一部很老的小说了,据说在英国每个观影的人都知道剧情O(∩_∩)O哈哈~ 但是看来在国内还是很多人不知道,坐我旁边的人听到谜底揭晓的时候还一直在惊叹。

很享受这种纸上的人物跃然于屏幕上的感觉,一个个真人出现,超越了我的想象,原本我的想象中只是一个密闭的列车空间,有点暗,旧车厢,环境一般,结果拍摄出来的车厢里面十分豪华,然后我偷偷查了下原来真正的东方快车就是这么豪华精致的。

PS:柯南里面也有引用到这个案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观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