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芳华影评观后感

芳华影评观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38:11 | 移动端:芳华影评观后感

《芳华》出自冯小刚导演之手,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影片画面精致,剧情丰富,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很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网友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部电影有关于时代,有关于冯小刚的个人情结。但我觉得,剥离开时代关于人性的部分更加打动人……

看完冯小刚的新电影《芳华》,和几个年级相仿的好友讨论:善良的人是否会被温柔对待?

我们的答案在第一时间几乎异口同声的给出——“并不会”。

2017年末吃了30年饭的我们,不敢说沧桑,却也经历了不少人,不少地儿,不少事儿。迎来送往中,对世界的自恋渐渐消散,适应了幻灭感,学会在和世界的抗争中,不去无用地怨天尤人,而去改变最容易改变的自己,渐渐明白:被温柔对待是一种幸运的偶然,可能和你是否善良毫无关系;是否温柔对待别人是一种选择,可能和对方是否善良毫无关系。领悟到这个,便是对青春的完成。

而《芳华》里演示的,正是少男少女们从破除信念,到幻灭到重建的“完成青春”的惨痛的过程,这个主题不新鲜,但他们的这个过程因为“时代的加成”而更加残酷。剥离掉文化运动、1976、自卫反击、小平裁军,主人公们各有各的“美好信念”:

何小萍相信“只要当上了兵离开了家,就能得到爱与尊重”,“只要努力认真,就能不被歧视”当她经历了一切,世界告诉她,并不会。

刘峰相信“只要自己学雷锋做好事当英雄,就能被自己的女神青睐”,“牺牲了一些东西就一定能有所回报”,当他经历了一切,世界告诉他,并不会。

林丁丁相信“活雷锋是无私地为集体奉献, 不求回报活雷锋是无私地为集体奉献,不求回报打心眼里为所有人好,就是崇高的神圣的人,不会有邪念和爱情”,当她经历了一切,世界告诉她,并不会。

小穗子相信“爱一个人为他付出,他也会一样爱你,用你希望的你喜欢他的方式生活下去”,“子弹是长眼睛的,善良的人是会有好报的”,“年轻激情与活动,和那个伟大的时代一样,能一直维持下去,凝聚的集体一辈子都不会散”当她经历了一切,世界告诉她,并不会。

……

你按照“你以为的世界会变得更好”的方式来行动,但世界回敬你个头破血流。

破除这种自恋的过程很痛苦,如同黑客帝国中吞食了红色药丸一样,看到一个真实但丑陋无味的世界。

我第一次对自恋的破除,来自余华的《活着》。在学校里,你只要天赋不太差,低头读书就能拿到个好成绩,此时的你会天然的以为“只要努力,世界一定会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但这本书用非常写实的故事告诉你:不,你越努力,事情还是可能越来越糟的。当你发现:已经糟成这样了,不可能再糟糕了吧;故事的走向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你:不,事情还可以再糟,更糟,超出你想像的糟……

是的,你按照“你以为的世界会变得更好”的方式来行动,但世界依旧可能回敬你个头破血流。

所以,世界就是这么黑暗吗?

不,当然不是。不然,大部分的人估计都要选择死亡了,可为什么人们都还努力的活着?

这个时候,可能还要破除最后一层自恋—— 你把世界想的“糟糕透顶”,本质也还是你自恋中的一厢情愿。世界是否真的让人绝望到窒息?并不会。

你可以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也可以说,天道就天道,万物就是万物,世间万物的走向如同海上的飘萍,影响浮沉的因素不止于风雨雷电大鱼小船礁石暗流…… 如果能用这样混沌的“佛系思路”来解释问题,你会发现:是自恋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当你觉得世界充满虚伪和狡诈,偶然地,还是会有那么些理想主义者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你觉得周围的人都体会不到你的善良甚至恩将仇报,偶然地,还是会有一些人经历过极深的痛苦的人能感受到你的善意;

当你觉得人类都忙着趋炎附势踩着你往上攀登,偶然地,还是会有一些人能伸出手,力所能及的拉你一把;

当你觉得经历过剧烈波澜的人都会内心阴暗,偶然的,“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人仍然存在;

如果有幸遇到了上面的这些美好,请放弃自恋,感知它们,珍惜它们。

青春就是这样一个,破除执念,道德幻灭,又重建信念而珍惜生命的过程。

当二十五年后,芳华已逝的刘峰和何小萍决定相互依偎,他们完成了他们的青春。

当四十五年后,芳华已逝的严歌苓完成这段尘封记忆的书写,她完成了整个文工团的青春。

当六十年后,出生在大院里的冯小刚拍摄完这部记录他熟悉生活的电影,他完成了一个时代的青春。

我很讨厌阶级啊时代啊,这些宏大的命题框架,好像把这种标签一贴,就洞悉了事情的真相,没了讨论空间。这不是全部真相,因为忽视了每一个人原有的样貌性格与故事。

刘峰的命运与他是谁的儿子关系不大,核心原因在于他给自己规划的人设出了大问题。

电影里的刘峰,穿梭在红二代和知识分子后代中间。他是自卑的。

按说只要稍有悟性,通过学习来融入集体慢慢扩大视野了解世界,并不是一个门槛很高的事情,尤其当你身边还有很多水平和见识不凡的人。

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见过猪跑吗?就算有些红二代很装逼很操蛋,但是还是有很多不错的红二代。要知道搁在现在,别说红二代了,就算是有钱人家的小朋友都不跟你家小朋友过家家了。

刘峰面对这些战友的身份压力,给自己设计了一个道德完人的人设,他无条件的对所有人好,用自己的巧手,包揽了文工团从食堂到澡堂的所有杂活累活。在其他人眼里,他是个活雷锋,是空气和水一样的存在,离不开他,但也看不见他。

道德完人的缺陷是只有崇拜者或对立面。

他对每个人都很好,但却融不进去任何一个小圈子。很多男战友对他嫉妒嘲笑和愤恨。而在心里默默喜欢他的何晓萍,会说:“他是最好的人,我配不上他”

另外,道德完人是不能有性生活的,面对欲望必须只能一定要克制。

面对蜘蛛精白鼠精杏树精的花式撩拨,唐僧必须强压欲火。而喝酒吃肉打家劫舍,杀人都不眨眼的鲁智深,却万般不能接近女色,否则聆潮圆寂成佛的这个形象无论如何也接不住撑不起来。

所以被刘峰抱了一把的林丁丁面对郝淑雯的质问:“医生啊干事啊那些人都能抱你,为什么偏偏刘峰不能抱?”,她会抹着眼泪说,被别人抱行,就是被活雷锋抱就不行。

其实不难理解,本来那些医生干事都是人人皆知的猥琐,被他们抱了就抱了,亲了就亲了。因为,被他们丫抱了亲了甚至睡了都不是我浪,而是是他们丫太猥琐。不是我小龙女喜欢被摸,而是尹志平太无耻。

一但被活雷锋抱了,自己就成了坐在唐僧怀里的女妖精。所有人都不会认为唐僧不好,而是因为我太骚太浪,我的道德品质有问题。

所以林丁丁才会百般诬陷刘峰,洗白了自己,改变了刘峰的命运。而那些平时只能仰视他光环的战友,到这个时候,则毫不客气的把他的人格踩在脚下

可以说,刘峰手巧并不心灵,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糊涂蛋。

糊涂在不能识人断认,明明知道自己在林丁丁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既不改变自己的策略变成强者,也不改变爱的流向,任荷尔蒙激发的盲目一见钟情控制自己。还糊涂在,不能顺应潮流改变自己,通过学习提高眼界来改变自己。

他拒绝了读大学深造的机会,可以说打造人设放弃作出的最大牺牲,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放弃的是什么,放弃和得到之间他也没想明白。

红楼梦里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临死前,和无常判官大费周折的求情,续了一口气,等宝玉来了说话,而宝玉来了,他说了什么呢?“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看到了吗?这句话看起来俗不俗,俗,为啥临死到想起功名利禄来了呢?其实这是秦钟的一种反思,我们如此叛逆,如此这样那样的作,看起来我们多牛逼,而实际上,挺傻逼的,你人是什么人,不会因为喜欢世俗而变化,以功名未要,你看的是皮,我看的是瓤,功名加身,做出很好的事就是有情怀的人,做出很垃圾的事就是没情怀的人,这本不关功名这个皮的事,而是关于你自己该怎么样看待自己的事。

显然刘峰,没有这样的觉悟,思想幼稚犹如中二的孩童。

自己造了人设,崩的太满,绷得太紧,甚至想要用一心求死的牺牲,来成就和树立起在明月沟渠那个女孩心中的地位,心心念念还是自己这个小我。而经历了更多生死的何晓萍,则超越了自己

相比较那个受尽屈辱,仍然在用一生倔强的寻找尊严的何晓萍,刘峰渺小而又不值一提。刘峰扔掉了属于自己荣誉的那些证书,但却从来没从心里放下它们。

文工团就像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似乎没有一条故事的主线,但是却塑造了一群完全不同个性的人。我不认为其中的哪一个人有什么好坏,包括辜负了刘峰的林丁丁和郝淑雯。

但芳华终会逝去,时间会给每个人一个人生答案。细水如流的时光,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选出一些幸运儿,把他们推上浪尖,也会抛弃一些失意者,把他们丢在海底。

有些人活成了悲剧,有些人活成了英雄,更多的人活成了俗不可耐和默默无闻,说不好谁更幸运。

几经曲折,又删又减,芳华终以一个艺术商业片的身份进入大众的视野,冯小刚把那段红底白大字的集体主义时代带进影院。老炮儿后的冯小刚,似乎在尝试一些回归。“看她们穿着军装,我把景儿搭回到那个年代,我就过的是这个瘾。”他在平地上重新搭建了整个文工团大院,他有他的企图,用了八个月回梦——

“我痴迷于那个集体。”

文工团真如影片里那象牙塔般的大观园吗?我们所看到的,是冯小刚和严歌苓将那个时期用记忆构建起来的交织的部分,换言之,是冯小刚将严歌苓的小说框架提取后,修饰成想呈现给观众的样子。冯小刚从前是在文工团画画的,而严歌苓基本就是片中穗子口吻的自己,他们在视点上的不同,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男女主体之间对那段历史客体的态度区分——小说重点是反思集体主义对个体的伤害,而影片更偏向冯小刚对那段生活的浪漫想象与缅怀,甚至是有些“纳西索斯”般的自我眷恋。

影片之于小说,是一种收敛。冯小刚惯例地用了很多指涉去表达自己的话语,逃出围栏的猪、黑幕落下的伟人时代、讹人的土匪窝。电影里有很多的起到符码作用的「破碎」:刘峰吃破碎的饺子、刘峰战断的胳臂、小萍撕碎的照片、陈灿撞掉了的牙,当然还有刘峰和小萍破碎的心。红色时代的大背景,而他想放进去太多东西,青春的缅怀、文工团的生活、隔绝的亲情、少男少女之间的性启蒙和性暗示。 

电影里抽去了原著太多构建人物的令人刺痛的细节。刘小萍的亲生父亲在小说里是自杀身亡,母亲改嫁到上海,她不接受这个继父,也不接受这个新的家庭。每天晚上继父和母亲在房里做爱,小小的孩子就站在他们的卧室外面听着,冻得浑身冰凉。再有,小说里的刘峰在海口时卖盗版书,还找了一个小姐当女朋友,但她后来也离去了。刘峰最后得了癌症,流落到北京,在何小萍的陪伴下度过了人生的末期。

由此,冯小刚所做的这些减法,让影片对于那段集体主义的历史态度始终是暧昧的。他消减了人物前史的诉说,也淡化了最终悲惨的境遇。前半段有意将集体主义做了美化式的群像呈现,用丰富而光亮的影像和数次的旋转长镜头,交代了各个人物之间情感联系和细枝末节。但这种呈现缺少了年代的措置感,也就是说,缺少文革那个特定年代应有的历史语境,红色符号都像蜻蜓点水一般被略过,转而形成一种校园生活的故事内核。故事的变调,只有当小萍和刘峰遭受集体主义有意无意的数次迫害之后才显现,这两个人才被立了出来。

在被下放与处理后,刘峰和小萍有三段相逢。第一次是小萍刚被分配到军医处,与刚上战场的刘峰擦肩而过;第二次的相遇是战后,刘峰已经缺少一条胳臂,而小萍的精神也已有了缺陷;第三次的相遇就是十年后的车站了。我相信这种相对是有意而为之,两人落下的结局也恰是对集体主义窠臼狠狠的嘲讽。小萍那段独舞如若一场对宿命的救赎和反抗,是个人与集体,也是弱势者与体制的相对峙。

在这之后,文工团迎来了一场群宴告别会。这场宴会缺席的二人,正是小萍与刘峰。影片在这时候给予了观众最强的催泪弹。压抑了整场的种种隔阂:集体与个人的隔阂、亲人无从相见的隔阂、文工团少男少女之间情感的隔阂,终于在接踵而至的金曲轰击下,杂糅的感情夹带着心底的暗涌瞬间喷发。

是集体主义的散场,也是对芳华的告别。结尾的列车站、贴合好的相片,两个人此时的心态,是对过去众多「破碎」的一种缝合。活雷锋在经历过众多磨难之后,却依然沦为新时代浪潮中的渺小个体而艰难过活,他的身上印刻着很多时代的伤痕和理想价值的幻灭。穗子所言他们的知足,更多的是无奈被历史车轮无情抛下的自我劝慰,与无力改变宿命的妥协。

我们或不必再沉溺于为何芳华的态度是如此含混、晦暗的讨论,不管冯小刚是出于回溯的私心还是便于过审。这场回梦,能触及到银幕前几代人,而他们感动的点又不尽相同。时代的沟壑只会永远横亘,多少年后,这样带有这样红色符号的电影就像一颗遗珠,能留给娱乐至死的洪流里的拾荒者。

谈论《芳华》,首先需要提出的是审美问题。纵观冯小刚的作品谱系,除去贺岁喜剧,在其他几部宏大题材的作品中,体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他个人的审美品位与作品主题的巨大鸿沟,他似乎既没有掌握宏大叙事的话语体系,又没有冲破结构创造新表达的能力。不客气地说,就像一个民科,从思路到范式再到结论都是错的,充沛的表达欲和自信就始终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而到了《芳华》,给人以惊喜的是,大概是因为对文工团有过真正的“我把青春献给你”的经历,冯小刚的审美和表达终于跟题材有了极高的契合度。比如何小萍被刘峰第一次带到文工团,目睹排练场景的那场戏,在电影化的表达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是文工团作为“集体”的一次相当凝练的出场仪式:用大光源营造的一种光明、美好(却虚假)的氛围,迅速将这个充满着集体主义的环境与外界隔开。而整个排练场的光也刻意做得充满阳光感,用整齐划一的青春的美好肉体部分消解了舞蹈本身强烈的政治意味,使得这场舞蹈成了纯形式而非表达意义的“集体”,它像一个游荡的幽灵,照在大白腿上的和煦阳光是它,指导老师代表权威和秩序的画外音也是它。而更具意味的是,指导老师最后抱怨的是乐团的速度太快,要累死这帮姑娘。

之后剧情中也不乏类似精美的片段,冯小刚的审美品位和所想要传递的感受终于合拍了。他的题材终于落入了他熟悉和曾经投入的情感领域,最用心观察的青春时期,给他积累了太多精确的感受,就连偷窥式地拍女兵洗澡,都因其审美和情感上的精确复原,充满了真挚的美感。因为对这主题的感受最用心,他的电影才华也就能得到最适应的发挥,可以最精确地传递青春的美好和幻灭。如果说导演要让观众对“(逝去)芳华”的情感体验产生共情的话,他显然大获成功。

冯小刚心里或是《芳华》中的青春,具备青春普遍性的所指,懵懂、悸动,压抑,幻灭时刻以及幻灭之后无休止地对青春的怀想。但时代必然赋予《芳华》中的青春幻灭以更多历史和意识形态的意味。导致幻灭的创伤性事件,可以是无望的爱情,权力对人生可能性的压迫,而这种折射在一代人身上的幻灭,更是一种结构性的坍塌,青春所反抗和浸入的结构本身已经不存在了,青春也就变得缺乏回溯自证的能力:它成了现实和过去割裂困境中的无缘之木。这样也就可以理解导演为何要不顾视点之混乱,大张旗鼓地拍了一场文工团告别的戏。这场戏的尴尬不同于以往审美和技巧与题材的不匹配,而是一种所表达情感本身的尴尬,这尴尬也是这一代人青春回念中最核心的部分。与怀想和沉溺相比,尴尬更令人百感交集。

但当这种共情被每个人的情怀填满,在每一个议题上充满抚慰性地表达时,也就让表达变得无比混乱,只有共情而没了审视。其实我非常喜欢对刘峰的改动,原著中他是一个有点矮不被尊重,故而拼命做好事的充满现实感的农村青年,而电影里他没有了任何因自卑而奋发的迹象,他跟男兵们相处融洽,他做好事是真的发自内心,这就让这个角色完全意识形态化了,“活雷锋”的三字定语让他成为了时代的完美化身。因而林丁丁拒绝他的理由就不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式的阶层鸿沟,而是因为这样一个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充满美好的东西,怎么会有这种物质化的表现,就好像照在身上和煦明亮的阳光突然有了质量,让她不堪重负,让她感到恶心和背叛。这一刻,林丁丁率先体会到了从想象界坠入现实界的不适与忧伤,如果在这种角度继续审视下去,刘峰的个人悲剧就具备了“万里河山一画卷”式的宏大。

当然《芳华》没有沿着这样审视角度走下去的导演,将重逢的戏码拍成了通俗电视剧的水平,好像刻意要把艺术水准和戏中人物生命的丰度相契合一般。权力诗学在戏里戏外同时体现着,交待人物最后命运的依然是画外音,说刘峰和何小萍比其他人更加平静。如何解释这点?大概因为何小萍青春的幻灭更大程度是个人经历上的,她的青春中有过装病独舞的对抗。而其他人,他们的青春是突然死亡的,没有对抗和拥抱的机会,恶龙和太阳都被黑布遮盖,回头望去,不知青春献给了谁。

在《芳华》里,有个在我看来迷惑性很大的地方,那是影片进行至中段,黑布落下遮住了文工团门口硕大鲜艳的画着伟大领袖的壁挡这个情节。镜头给了多个角度拍摄黑布落下,配以肃穆略可怖的音乐,很明显在昭示这个镜头的划时代意义。当时我尚在为前半段的芬芳年华作伤感状,没有留意到影片已经交代年份,在女声旁白出来之前还在猜测发生何事。之后,才蓦然发现一颗红星已黯淡,一个时代已终结。并且如我前所述,各个方位拍摄黑布遮住伟大领袖,配乐庄重,很明显在告诉观众这里有大事发生,务必细细领会导演用意。的确,这地方在我看来正是划分《芳华》基调的分界线,在这之后,浸淫集体主义许久的芬芳年华开始相继飘落,而前段则是在红星照耀下的芳华。

在黄轩饰演的刘峰带着何小萍到文工团报到时,这个画着伟大领袖的壁挡第一次出现,红星照耀的芳华也就此开始。故事发生在文革期间西南某文工团,这里的人过着集体生活,何小萍初来乍到,进入集体宿舍,与萧穗子、林丁丁等人同住。大陆青年对这一场景的熟悉程度想必不用我多说,这么多像我们离开家乡,慌张兴奋地来到大学宿舍的样子。自然,文工团的重点在于文艺,日常表现为排练,在正式场合就是汇报演出。导演花大量笔触描写了排练时候的众人状态——欢笑打闹、排挤嫌弃,当然还有众人演出时一丝不苟地按照“组织”要求完成任务之态,以及最后一次演出大家相看泪眼,明白一别再难见的痛苦之状。我将这解读为“浸淫于集体主义”,而这些场景也是最容易让人共情之处。很难想象在中国长大的人没有过这样接受集体主义教育的时刻,刘峰画着腮红在台上演出让我想起小学脸被画成猴屁股,戴着红领巾去台上表演合唱,台下坐着的是一排校领导;萧穗子排练时作为领舞镇定自若的神情,那也曾出现在我幼时认识的善于舞蹈的女同学脸上;夸赞刘峰的话语——活雷锋,也是曾经多次出现在我小时候的演讲、作文和日记中;而刘峰表达爱意时候用的“腐蚀”,又不知怎的让我想起二年级写作文时用过的“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这一句子,尽管当时我写出来的时候还暗自忖度“好像写得不对诶,老师会不会骂我”。这些关于集体主义教育的细节遍布电影的每个角落,任人捡取,所以《芳华》其实不算导演的私人化回忆,而是受过集体主义教育的人的“集体回忆”。当然,《芳华》的集体主义并不是仅有这样的细节。高喊拥护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车列、群众,何小萍对军装的执念,手抄黑板报,集体食堂还有红色歌舞,无一不是集体主义的符号。这一切都在红星的照耀下,见证了那个国家本位的时代。

除去集体主义这点外,《芳华》前半段更像是对纯粹的青春年华的礼赞,这也让处在尴尬年纪的我颇为伤感。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纪前沿系列的出版物的出版说明里,有这样一句话:自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即无可避免地担负起双重使命。同样地,在告别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走向开放的世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似乎有双重使命:怀缅过去和继续现在,这也正是在《芳华》对故事的处理方式。怀缅过去的“过去”,在电影里指的就是红星照耀时的年华。正因为文革,所以才会有“年轻的朋友们,我们来相会”般在文工团相聚,当文工团行将解散的时候,我们听故事的主角嘟囔着要“回上海”“去北京”就可以明确这一点了。红星照耀让这群年轻人相聚成为现实,近乎无忧地享受青春;让文工团的每一人都有着做“螺丝钉”的觉悟,秩序井然。在导演堪称唯美的镜头下,这群年轻人欢笑打闹,互相有着好感,在内衣里垫海绵这样的小事都可以变成上纲上线的大事。这叫纯粹、年少无知,也可以称作闲。所以我想,除了可以让人拾起的集体主义细节,《芳华》更是在短时间内勾勒出了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的青春模样——闲适、幼稚、有苦恼、春心萌动。当然,不是有这些元素就可以,将这些元素可视化的镜头语言和青春貌美的演员们为之增色不少。在红星——可指代领袖、领导、组织、家长、国家——照耀下的我们和他们的青春,有着超越时空的相似性,电影也因此了具备了让人共情的基础。那想必我看到黑布落下时还在暗自神伤的行为便可以被理解了。前半段“春宵苦短日高起”的芳华,在黑布落下,就迎来“渔阳鼙鼓动地来”的飘落。

为了表现飘落,导演先是表现集体主义对个体的规训:刘峰做好事,人人却习以为常,因为“学习雷锋”是集体主义盛行时最时尚的口号;何小萍因为撒谎而接连被为难,甚至因为流汗过多而被集体嫌弃(男舞者们拒绝和她搭舞);萧穗子则是受集体主义浸染已久到最后不愿面对新时代;林丁丁为了自己名声而先下手为强。这些都是集体主义教育带来的后果,将个体规训成依赖机制、思想僵化的人。要做便做符合集体规制的事情,在这个大前提下,插科打诨、说笑打闹并不妨大碍,可是要想奋起反抗,那你要不沦为边缘性群体,要不根本无法从边缘中走出。最后,导演将三个主线人物的完整命运展示给观众:活雷锋刘峰被集体抛弃,在战场想以壮烈的方式牺牲让人铭记,最后断了手在异地运货为生;何小萍因刘峰对集体失望,前往战地医院救死扶伤,却在成为英雄后莫名失了心智,用一段月光独舞彰显自己理想主义之破灭;萧穗子在转型期丢了职业,没了恋人,加入改革浪潮,成为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一员。电影的基调在此一转,美好烂漫变成了残酷破败。同样在这,《芳华》电影的质量开始下滑。

导演为了表现这种飘落,以1978年(也许没有这么具体)为界,前三十年红星照耀,一代人的芳华绽放;后三十年(电影交代最晚的时间为2016年),人作鸟兽散,红星黯淡,一代人的芳华飘落。所以,当萧穗子和舍长穿着时髦,以一副时代新姿态遇到落魄的战友刘峰时,我在想这样表示两类人的相遇是否有意义呢?我想并无多大有意义。抛开如同国产时代剧的画面感不说,导演也没有考虑交代集体主义的去向。交代人变成金钱本位,用镜头扫一下日新月异的街景,旁白叙述着,写着年份的字幕出现,这些动作除了在将电影主题匆匆落到“缅怀青春”有用之外,恐怕都是闲笔。前半段对集体主义的反思并没有更近一步,同时又因为前半段塞入对集体主义的反思(刘峰和何小萍的下场)而后面不加以“渲染”,使得《芳华》既不是纯粹的青春残酷物语,也称不上是触及敏感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如此看来,倒不如遂了刘峰的愿,让他在战场牺牲;何小萍月光独舞后电影可以就此掐断。两位理想主义者惨烈的下场,确不失为对集体主义的一种反思的延续。看到在影片后半段,大家举杯高声唱骊歌,在离别时候哭得难以自已;萧穗子和舍长拿林丁丁的照片打趣她日渐丰满的身材,我都在疑问导演是为什么要加这么多无聊且无趣的闲笔,落入窠臼呢?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我不得而知。

是以,我很不得已将《芳华》视作一部青春片。重点关注前半段红星照耀时的动人和伤感,置后面摸不着头脑的主题下行与不顾了。作为青春片的《芳华》当然是不错的,它是导演用时代亲历者身份谱就的芳华奏鸣曲,有着动人的笔触,凭着刻在中国人身上的独家记忆让观者共情。但这份记忆并不能超越民族、国家,甚至连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也无法完全领会,今年金马奖上《芳华》颗粒无收便说明一定问题。这种因集体式微,又因理想主义的破灭的芳华,是属于曾被红星照耀的那代人的,因为他们亲历那个时代;也属于仍受红星余光影响的我们这代人的,因为如今似乎仍是这样的时代。只是不知道新世纪出生的新新人类,还可否拥有这样的芳华?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芳华影评观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9400.html